张岱年 编辑

中国现代哲学家

张岱年(190952004年4月24日),男,族,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毕业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岱年先生1933年任清华大学助教1936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年起张岱年先生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先生被推为会长。张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造诣和广泛因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天下。2004年4月24日,张岱年先生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不幸逝世,享年95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岱年

别名:季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9年5月(己未年)

逝世日期:2004年4月24日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职业:哲学家

主要成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出生地:河北献县

人物生平

编辑

张岱年张岱年

2004年4月24日,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溘然长逝,享年95岁。

研究领域

编辑

张岱年张岱年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在中学时期,张岱年就立下了学术救国之志,深入研究古代哲学典籍。大学期间,在张崧年的指导下,他大量研读英国哲学家罗素、摩尔、怀特海的哲学著作,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理成为张岱年的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张岱年阅读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他的唯物主哲学的译著,认识到“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当代最有价值的学说

张岱年张岱年

二十至三十年代中期,先后写了《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秦以后哲学中的辩证法》《颜李之学》《中国元学之基本倾向》《中国思想源流》《关于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论》《辩证唯物论的人生哲学》《谭理》等重要哲学论文,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思想,阐发了中国的辩证法思想,显扬了中国人本思想,而且做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释会人生的尝试。受张崧年“列宁、罗素与子,三流合一”思想的影响,张岱年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的思路:今后哲学一个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在方法上,将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综合起来;在理论上,将现代唯物论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三十年代中期至四十年代,中华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此哲学必不是西洋哲学之追随摹仿,而是中国固有的刚毅宏大的积极思想之复活,然又必不采新孔学或新墨学的形态,而是一种新的创造在。

张岱年作品张岱年作品

1935-1936年,张岱年写成五十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以哲学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以显出中国哲学的系统条理,其较高的学术品位为学界所公认,至今仍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必读书目。

1942-1944年间,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先后著成《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和《品德论》等书稿,分别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形式逻辑定律、唯物论和人生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的哲学结构。

80年代,将授课讲稿整理成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与《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又出版文集《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儒评林》《文化与哲学》《真与善的探索》《思想·文化·德》;又撰写了专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及《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刘鄂培、钱耕森等学友建议编印文集,于是编印《张岱年文集》6卷。90年代河北人民出版社建议编印《张岱年全集》,收录1995年以前的论著, 共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