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河水电厂 编辑

桐梓县娄山关镇境内的电厂

天门河水厂位于桐梓县娄山关镇独石村上天洞西侧,厂区距坝区(小西湖)约1公里。1938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兵工企业纷纷内迁,国民党石林兵工厂沈阳兵工厂、江陵兵工厂几家兵工厂陆续迁到桐梓,改名为四十一兵工厂,职工和家属近两万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天门河水电厂

外文名:TianmenheHydropowerPlant

地址:桐梓县娄山关镇

南北长:850

东西宽:300米

简介

编辑

它直属国民党军政部兵工总署西南分署领导,每日生产“七九步枪200余支、捷克式轻机枪89挺输送到抗日前线。应抗战之需,兵工厂电力缺乏,由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总署决定修建天门河水电厂,于1944年从美国购进两台“GE公司”制造发电机组,发电量为576千瓦。由美国卡尔少校押运,经印度过喜玛拉山空运而来,创造了当时中印空运重件记录。电站由总工程师陈祖东负责,组织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工业大学五所大学人员参与联合设计。几千民工苦干了三年半时间至1944年,才修成这座历史上的第一个水电站。1942年,电站的蓄水水库落成,水面百余亩,可蓄水40余万立方米,成为景色秀美的山间泊。为抚慰员工思乡情绪和幽禁爱国将领张学良之需,仿西湖格局在湖中修了几处景点,有“三潭映”、“柳浪闻莺”、“望湖亭”、“湖心亭”、“放鹤亭”等,水库故名“小西湖”。

设施

编辑

天门河水电厂厂区南北长850米,东西宽300米,总占地面积约20亩,利用天然溶洞开凿地下室作为主电机房,装一号、二号发电机组和水轮机,地下室及通由青石砌成、拱券顶,配电室建在主机房顶上地,前后各有竖井,为设备直运输通道,同时便于空气流通。厂区内还设有工人宿舍、食堂、工房等配套设施。

历史意义

编辑

从选址、规划到建筑设计,都遵循了实用、保密、防空等原则,依山而建,整个主体工程全在新开凿的隧洞内。可谓巧夺天工,而两台发电机组至今仍然运转正常,其文物价值远远超过其送电价值,是为抗战服务的最好物证。对研究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水利电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