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粮胡同 编辑

东城区西北部的胡同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东四北大,西至大佛寺东街,南与轿子胡同、人民市场西巷、钱粮南巷、钱粮西巷相通,北与钱粮北巷相通,属景山办事处管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钱粮胡同

位置:东城区西北部

曾用名:钱堂胡同

所属地区:景山街道办事处

历史沿革

编辑

钱粮胡同钱粮胡同

钱粮胡同,明朝属仁寿坊,称钱堂胡同,因明时钱局设此而得名。清朝管理财政的机关叫户部,下属宝泉局管铸钱。宝泉局有四个厂,东厂在东四四条,西厂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街.北厂在北新桥三条,南厂就在钱粮胡同,因此地铸钱以发放薪饷为主,清代管薪饷又叫钱粮,所以就把南厂所在地称钱粮胡同。民国时曾作过内城官医院。帛公府在此,帛公为怡亲王次子宁良郡王之后

名字由来

编辑

专家考证

元代就有了钱粮胡同。

明朝属仁寿坊,称“钱堂胡同,是造币所在地,因钱局设此而得名。

清朝入关后,管财政的机构叫户部。户部设有管铸钱的宝泉局,宝泉局下有四个厂,东厂在东四四条,西厂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街,北厂在北新桥三条,南厂在钱粮胡同。因为南厂铸的钱,主要是发放薪饷的,清朝把薪饷也叫钱粮,因此人们也就把南厂所在地称为钱粮胡同,是达官、人衙的聚集地,豪宅居多。

胡同人家

编辑

在胡同中间路西,有一所宅,章太炎曾在此居住过。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笼络章太炎,给了他一个“东三筹边使”的头衔,不久,章太炎便借故辞职。章太炎回北京后,民国三(1914)七月,住进钱粮胡同。他身边的“服役之人”,都是袁世凯派来的暗探,他们随意阻隔来客。为对付这帮人,章太炎制定了《约仆规则》,规定每日必须向他安,见面手鹄立,自称奴仆,对来客不得擅自拦阻。为抗议袁世凯的幽禁,章太炎还宣布绝食。袁世凯称帝后,章太炎以七尺宣纸书“速死”二字悬于壁上,以示与袁不共戴天。鲁迅先生曾四次到钱粮胡同看望章太炎。章太炎在此住了大约两年,直到民国五年(1916)六袁世凯死去,才恢复自由

所获荣誉

编辑

2022年3月,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