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 编辑

汉语词语

明德语,读音为míng dé,意思明之德。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明德

出处:《大学

拼音:míngdé

注音:ㄇㄧㄥˊㄉㄜˊ

:光明之德;美德

性质:词语

解释

编辑

1.光明之德;美德2.才德兼备的人。3.彰明德行

出处

编辑

《逸周书·本典》:“今朕不知明德所则,政教所行,字民之,礼乐所生,非不念而知,故问伯父。

史记·五帝本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宋·曾巩《谢文》:“吏无明德,但知告其困急於神。神既赐之,其尚终。”

清·孙枝蔚《木》之四:“愿崇明德,以娱。”

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厎止。”

《诗·大·皇矣》:“帝迁明德,串载路。”朱熹集传:“明德,谓明德之君,即太王也。”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馀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管子·君臣下》:“此先王所以明德圉奸,昭公灭私也。”

荀子·成相》:“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唐·李德裕《授仲武招抚使制》:“兵,所以明德除害也。”

《大学》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īn)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