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编辑

名词

关于艺术观念,并没有普遍认同的定,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下,艺术首先是一种会现象、社会事物,属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能动地认识世界。在中西方古代社会,艺术一指向各种技术活动。这种技术,乃是以人的德目的为导向,根据对物之正确、理性、真实的知识而进行实践生产的一种独特形式。现在普遍流行的艺术观念,采用欧洲18世纪以来的分类,即以“美的范畴统摄各类,指绘画、雕刻、建筑、诗歌音乐、舞蹈活动。纵观历史上关于艺术的观念,可以总结出艺术具有技术性、审美性和形式性的特征。从艺术涉及的对象来看,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接受是社会各层人士,艺术现的客观对象是社会和自然,艺术的创作活动的结果是艺术作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艺术

外文名:Art

概念美学

拼音:yìshù

特征

编辑

艺术的技术性

艺术具有技术性。总体来看,在西方,艺术一词的内涵大致经历了从蕴含知识、规则的技术手艺发展为依赖灵感、直觉的精神审美活动的化。其中,艺术作为蕴含理性之知的技术活动,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而形成了艺术论中的一个基本观念,而其作为带来感性愉悦的精神活动,是兴起于18世纪中叶,并持续在后世受到争议的一种观念。

富勒球富勒球

艺术具有形式性。艺术总是以某种形式向人呈现,这些形式通常体现为艺术作品在平面与空间或时间上的构成与布局等特征或因素,并且往往会被归结为“金分割”、“和谐”、“完形”(Gestalt)之类的数理或心理原则,这样的形式特征或因素即是艺术的“形式性”。这种形式性的显现能够引起人的感官愉悦。

今日英文中的形式“form”、法文中的“forme”以及德文中的“Form”,均语出拉丁文“forma”。而forma取代了两个希腊文“μορφή”和“είσος”所具有的意义分歧,这在后来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第一个希腊文主要适用于可见的形式,而第二个希腊文则主要适用于概念的形式,前者通常在美学意义上使用,后者则先在哲学领域出现,后被引入美学领域。

概括而言,西方美学史中有五种最具代表性的“形式”论。

希腊柱式希腊柱式

“形式”的第一种含义,是指各个部分的一个安排,这种安排具有一种整一性,是由各部分构成的整体关系;与之相对的,则是元素、成分或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在古希腊,这一形式体现于毕达哥拉斯所谈论的“比例”、数目之中。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的比例形式是一切美的源头与先决条件,每一种艺术都是一个知觉的体系,而每一个体系都蕴藏着数目,如琴弦的长度符合某些简单的比数,就会发出和谐的音响,人物的头身比宜成一比八等等。

“形式”的第二种含义,是指直接呈现在感官之前的事物(what is directly given to the senses),即直接被感知的东西——事物的外表,它的反面是内容与意义。形式二首先由古代智者在的领域,区分出音韵、节奏与其所承载的沉重的内容,发展至中世纪,形式和内容间的对立变得愈发尖锐,前者被视作诗之外在的装饰,而后者则被视为诗的内在意义。至19、20世纪,形式二引发了视觉艺术中关于形式与内容的争论,而在此前的视觉艺术领域中并无这种分野,以再现为目标的西方视觉艺术,所再现的画面就是画的内容,绘画摹仿的现实是其主题或原型。

第三种“形式”,意指某一个对象的界限或者轮廓,在此含义之下,形式的反面是质料。形式三真正在艺术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登场是15世纪到18世纪间的事,素描与色彩之争是其托身的主要阵地。

洞穴壁画洞穴壁画

与此同时,艺术品总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向人呈现。根据目前考古学和人类学发现来看,原始人造工具及其产品的形式或倾向于抽象(石球、石斧),或倾向于写实(壁画),或兼有二者的特征(陶器上的纹样)“抽象写实”,这三种形式在新石器时代都已出现。在以人的目的为导向的物质制作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形式感强的人工制品比形式感弱的人工制品更符合其需求,于是由形式性带来的舒适感、实用性又强化了人们对形式的感觉和追求。例如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在形式上更为粗糙、不规则,而到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变得更加精致、规则和锋利。需要注意的是,为满足较低限度的生存需求的技术制作,有时会和形式追求产生矛盾,其结果通常是粗放的实用性压倒了精细的形式性。

新石器时代末期

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

至新石器时代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人类早期文明开始成型与发端,艺术的审美性也逐渐从原始思维中转化出来。这种原始思维注重综合、联系和感性,也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其逻辑区别于线性的因果律。在各文化的早期神话、原始部落的交感巫术中,能够发现这种原始思维的踪迹。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人类思维变得更重分析、判断和理性,原始思维的神秘性逐渐被消解、淡化,而其综合、联系和感性的特点则转而在审美性中得到保留和显现。

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以游戏说、巫术说和劳动说为代表。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康德、席勒和斯宾塞,巫术说的代表是雷纳克和弗雷泽,劳动说的代表则是克思。

艺术门类

编辑

分类的性质与目的

要理解艺术系统中的分类,首先需要理解分类活动。

透过语言网络表达出的分类,即人的意识对经验世界的把握活动的客体化,具体表现为人类使用语言为事物或概念命名。分类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能够帮助认识对象,突显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分类具有人为性,人类出于各种目的予各种经验的网络系统并非客观世界天然具有的属性,分类可以根据新的目的加以调整,分类既是知识,也是权力,具有重新生产分工活动的特性。分类具有限制性,与分工相关,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分工成为社会惯例后,会限制不同分工之间的界。分类具有有限性,分类作为人为的划分,体现人对世界的认识,而各种门类间总是存在渗透、越界和互相转化。

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艺术门类自始就不是单一的,并且其在发展过程中,愈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舞蹈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

原始的艺术活动,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始于旧石器时代,特点是尚未脱离获得物质生活料的直接目的,也尚未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原始艺术大致可以分为造型艺术歌舞艺术两种类型,前者代表如洞穴壁画雕塑装饰性工艺品,后者则可以从早期文献记载和原始时期表现歌舞的彩陶纹样中窥见其大致面貌。

此后,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歌舞艺术逐渐分化出独立的音乐舞蹈文学戏剧艺术门类;造型艺术则分化出建筑雕塑各种工艺美术绘画书法摄影影视等艺术门类。

艺术门类的划分

艺术分类的现代逻辑,主要延续18世纪以来对“美术”的分类框架,有以下几种:

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①空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②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③时空艺术,包括戏剧、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①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和园林艺术等;②听觉艺术,包括音乐、曲艺等;③视听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④想象艺术,主要指文学。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①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②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③语言艺术,包括文学的各种样式;④综合艺术,包括电影、电视剧等。

4.以艺术作品的功能为标准,可以分为两个类型:

①美的艺术,即具有极的审美价值、仅供欣赏的艺术,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剧、摄影、曲艺和杂技等大部分艺术门类;②实用艺术,即以实用功能为主、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和实用工艺美术等。

5.以艺术形象展示的方式为标准,又分为两个类型:

①静态艺术,包括美术、摄影、建筑和园林等;

②动态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电影和电视等。

6.以创造艺术形态的材料和技法为依据,可以分为: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镊影、曲艺、杂技、建筑和园林等。这是长期以来最常用、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分类方法

7.以社会学的分类方式为标准,又可分为四个类型:①通俗艺术;②精英艺术;③学院艺术;④官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