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平衡 编辑

2009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恐惧的平衡》是2009813日华艺出版出版的图书,作者张抗抗

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恐惧的平衡

抗抗

类别:文学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13日

页数:242页

定价:5元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ISBN:7800391923

图书品相:8成品相

图书简介

编辑

《恐惧的平衡》 - 获经历 《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罂粟》获首届《上海文学》奖、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获黑龙江文学大奖赛大奖、《赤彤丹朱》获东北文学奖长篇小说一奖、《张抗抗散文自选集》获东北文学奖散文集一等奖、中篇小说《点人》获《东海》全国纯文学稿酬奖、1995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8年获中国首届文学创作奖、其它各省市刊物奖数十次、各报副刊全国奖数十次。

《恐惧的平衡》 - 评价 《恐惧的平衡》记录的是一次作者“夜打的的危险经历,有小说的韵味和戏剧的色彩:“乘车的”怕司机劫人,“开车的”却怕乘客劫,骑车尾追的丈夫“话报警”……你恐惧我,我也恐惧你,相互构成暴力威胁。平衡矛盾,平衡关系,平衡利益,然如何平衡“恐惧”,浏览张抗抗并非虚构的“体会城市”,一场虚惊后的苦,能不反思对和谐社会的渴求,虚构的小说和戏剧无怎样的精彩,也产生不了这种阅读效果。

作者资讯

编辑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中的一本。

张抗抗是以小说家身份享誉文坛的,人们从《张抗抗随笔》《北极》《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残忍》等小说熟悉张抗抗的名字。其实,她一手写小说,一手写散文,已出版20多本散文集,小说、散文同步而行,左右开弓,交相辉映。

写作30余年,张抗抗有意从多年的文章精选出50篇“随笔”编成一集,是想把“散文”和“随笔”区别开来。

“有韵为,无韵为笔。”散文历来笼罩四野,除韵文之外,天下文章尽收囊中。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鲁迅独举一旗,鞠躬尽瘁,让“杂文”从“散文”中独立出来,自成一家,风标高举,推向极致,成为文学史上难以逾的峰峦。90年代,随笔崛起,“随笔热”成了新的文学现象。作为思想者文体的随笔,以独立的思考,敏锐的胆识,自由的抒写为主要特征,回应了社会的剧和人心的激荡,进入高的纯文学序列。新的世纪,随笔作为“散文”营垒中突起的异军,更有新的突起。

张抗抗在获奖感言中说:“人生无常,世事艰险,生活中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事情,自己苦苦琢磨,好像是明白了一些,便想要与别人分享;还有那么一些事情,终是不得其解,只好说出来,别人帮忙;还有一些事情,或是感慨、感悟或被感动,或是值得记述,或是心存忧思,为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现象、一本书……文中的每一笔,都是不能也不需要虚构的。这些非虚构也非纪实的文字,游走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之间那个无限大的空间的文字,就成为可随意书写又不可随意的随笔。看似随意,简言闲笔信手拈来,不拘一格有感而发,随笔的文体自由,纵横驰骋信由缰,但笔下论言之人之事,必得言之有物。切入点更应如刻刀般准确,不说力透纸背,每笔也都有沉重厚实的分量。”

就文体而论,散文既是非虚构性的文体,又是“个性化”鲜明的文体。和一般的“散文”相比,自由是随笔的灵魂,随笔闪烁的是思想锋芒,蕴涵的是独立思考。张抗抗的“随笔”和一般意义的“散文”有何区别,而她的“随笔”又如何显示个人新的思想特质和新的文化意义。

张抗抗把“感受生活”作为领头的第一辑并不随意,这里的“生活”不再是文学教科书上的那种和作者相对而言的客体化的“深入生活”,既不是“直面人生”的冷眼旁观,也不是“应命而行”的热情参与,而是自我的生存状态。她的感受生活是渗透了强烈的个人情感,联系世道人心的升降浮沉,从感受——感情,文化——哲理,把经过自己苦苦琢磨的“忧思”上升到终极关怀的感悟,对人生无常、世事艰险的一种感悟。

生命从何处来,人生往何处去,从自己的生日引发生命的询问,张抗抗以女性作家的敏感把《我的节日》放在开篇。《我的节日》以优美的文体与语言“传递出女人深切柔情的社会关怀、人文关怀和人类关怀”,和那些浅吟低唱、自我安慰、自我抚摸的“小女人散文”,虚飘玄远、平和中庸、冗繁庞杂的“大文化散文”划清了界线,应该是张抗抗随笔中的一块“里程碑”。

远近人生,一脉传承,偶然的生命诞生却有必然的命运联系,读完《张抗抗随笔》,你才知道她为何这样看重自己的生日,为什么有那么浓烈的“恋母情结”,这是一种穿越世纪的生命信息,一份浸透烈士鲜血的历史重托。

《赤彤丹朱》是张抗抗最重要的代作,也是最好的长篇,与之相应的随笔《故事以外的故事》《红色变奏曲》《雾天目》也是她最有分量的随笔,只能是张抗抗才能写出的作品。以母亲的身世为主线,以烈士贾起的鲜血为底色,以父亲的浮沉为波澜,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赤彤丹朱》由于一位读者偶然的阅读,牵动亲人的寻找,让失踪多年的青年革命者贾起“50年以后,终于在干涸的血泊中,重新站了起来”,小说复活了真实的历史,引出了“故事以外的故事”。用张抗抗母亲的话说,没有贾起的牺牲,也许就没有如今的张抗抗,而贾起的英灵一直在冥冥中指引张抗抗“用笔来写下他们以鲜血献的真诚与抗争”,这是她与生俱来的精神资源。张抗抗的彻悟来得不是太晚,她的随笔只能随着社会开放的进程,文明的进程求索。“赤”、“彤”、“丹”、“朱”,碰撞冲突,奏响了“红色变奏曲”:“亮的暗下去,暗的亮起来;红极而发紫,红透而生疑,红衰而变黑,红退而无色,在那块似红非红的底板上,留下的是辨不清颜色的血迹与泪痕。”她对红色的重访、还原、剥离和解构,将自己与母亲合为一体,也和时代的命运合为一体。

天目山的弥天大雾暂时稀释了烈士的血迹,天目山的冲天大树永远存留了烈士的精神。陪同父母到天目山凭吊57年前牺牲的烈士贾起,张抗抗的思考有了新的超越:“世事变迁,惟有西天目的森林,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关于自由平等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深怀意。然而,无数生命和太多的鲜血,使理想的代价变得过于昂,缥缈的雾中我们甚至看不见理想的内容。抚摸着西天目的树。我想也许只有这些大树,才真正拥有自由的空气和丰沛的雨露。”

如果说母亲给予张抗抗的是柔情、博大和宽厚,父亲给予张抗抗的则是阳刚、深邃和冷峻。不读她的小说无法理解她的随笔,而她的随笔又从新的视角,新的场景延展了她小说的意义。张抗抗小说题材的广泛,随笔的视野也同样宽阔。“游走”是解读张抗抗随笔的关键。她的随笔不仅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中那个无限大的空间游走,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文体有了更多的自由,话语也随之丰富;而且在历史的天空与现实的大地游走,或倾听京都“莺声地板”的弦外之音,或在心里和西施姑娘说些女人的悄悄话;在情感的波涛和理性的深潭中游走,拒绝平庸,拒绝流俗,让写作成为自由精神呼吸的通道。她的随笔记录着探索者奋然前行的足迹和思想者背负青天的遥望,并非虚构也非纪实,看似随意却多艰辛,记一人,述一事,读一书,观一物,下笔分量自然沉重,有感而发,因发而动,上下求索,在波澜不惊中时有天风海雨袭来。

作为“知青”营垒中出来的作家,张抗抗对“上山下乡”的严格拷问,对“知识青年”的无情解剖,1998年发表的《无法抚慰的岁月》,重读依然振聋发聩。揭示“知识青年”并未真正拥有知识导致的“无知无畏”,归结“老三届情结”为缺少个性的集体精神,是深留体制印记的文化心理,直陈“老三届们”无可奈何的艰难命运,这些近似“残酷”的“实话实说”,更多的是作家的社会责任和道义良知

随笔的题材随手可拾,《恐惧的平衡》记录的是一次作者“雨夜打的”的危险经历,有小说的韵味和戏剧的色彩:“乘车的”怕司机劫人,“开车的”却怕乘客劫道,骑车尾追的丈夫“电话报警”……你恐惧我,我也恐惧你,相互构成暴力威胁。平衡矛盾,平衡关系,平衡利益,然何平衡“恐惧”,浏览张抗抗并非虚构的“体会城市”,一场虚惊后的苦笑,能不反思对和谐社会的渴求,虚构的小说和戏剧无论怎样的精彩,也产生不了这种阅读效果。

稀粥,人人喝,天天喝,地不分南北,时不分古今,一喝千年,无人留意。张抗抗却品味出:粮食匮乏,人口众多,喝粥是出于无奈;有闲有空,温火细焖,熬粥是消磨时间。

“修辞立其诚”,随笔非虚构的文体特征考验着作家的真诚。张抗抗拷问历史,拷问“老三届”,也严厉地拷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