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之恋 编辑

张爱玲著长篇小说

赤地之恋》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4

该小说讲述了刘荃人经历从“土改到“抗美援朝战争”数年间的故事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赤地之恋

作者爱玲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首版时间:1954年

内容简介

编辑

刘荃是个刚刚毕业大学生,他被派往北方农村参加土改,面对土改的残酷,他震惊而又无能为力。在乡村,刘荃住在唐占魁家中,唐占魁是个勤勉的中农,靠辛勤劳动和节衣缩食置办了一些土地,刘荃向唐保证他的中农成分是不会遭到责罚的,但实际是村中无地主,唐被充当为地主坏分子,受到酷刑,最后被处死。还有乡绅韩延榜和他的妻子被施以酷刑致死。刘荃感到茫然无助,唯有和同伴娟的恋情给了他一些安慰。后来,刘荃被调到上海参加“抗美援朝”的文宣工作,堕入料组组长戈珊的情之网。黄娟回上海后,刘荃又因为上司赵楚在“三反”中被诬陷枪毙,而受其牵连被捕入狱。黄娟无奈之下求戈珊帮忙,结果戈珊利用一石二之计骗黄娟投入申凯夫的怀抱,最后刘荃被救出。当刘荃得知黄娟为救他而舍弃了自己,万念俱灰之下报名参加了志愿军远赴朝鲜作战,希望战死沙场来解脱自己的痛苦。最后,刘荃做了战俘,被遣返时,选择回到大陆做颠覆工作。

创作背景

编辑

张爱玲在信中提到,写《赤地之恋》(英文)是将大纲公式化,好像拼命替一个又又难看的妇人打扮,要掩调她脸上的皱纹,吃力不讨好。 晚年的张爱玲在采访中说,《赤地之恋》是在“授权”(Commissioned) 的情况下写成的,所以非常不满意,因为故事大纲已经固定了。

作品评价

编辑

作家柯灵:对她的《秧歌》和《赤地之恋》,我坦率地认为是坏作品。《秧歌》和《赤地之恋》的致命伤在于虚假,描写的人、事、情、境全都似是而非,文字也失去作原有彩。

作者简介

编辑

张爱玲(1920—1995),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5岁入私塾受教,1931年入读上海玛利亚校,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文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返回上海。1943年发小说《第一炉香》《第二炉香》,一举成名。1952年离开大陆去香港。1955年离开香港去美国,1995年9逝于洛杉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半生缘》《小团圆》,中短篇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对照记》《重访边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