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灵 编辑

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

柯灵(1909215日—2000年6月19日),原名季琳,笔名朱梵、宋约。原籍浙江绍兴市斗镇,生于广州。

1932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第二届民进中央理事,民进中央常委,中国影理家、剧作家评论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柯灵

外文名:keling

别名:朱梵、宋约、高季琳

国籍:中国

民族

籍贯: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1909年2月15日

逝世日期:2000年6月19日

职业: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

出生地:广州

作品:《柯灵电影剧本选集》

原名:高季琳

人物生平

编辑

柯灵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辍学。

民国十三年(1924年),他到小学当师。

柯灵先生柯灵先生

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杂志发表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而步入文坛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浔阳当小学校长。曾在《铎日报》发表散文,后向上海《儿童世界杂志投稿,被誉为少年才子。

民国二十年(1931年)来到上海,先后在明星、联华影片公司任厂务秘书宣传主任,金星影片公司编剧部主任,文化影片公司编剧,主编《明星半月刊》,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反映会现实的杂文。抗战爆发后,任《救亡日报》编委,主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民族呼声》等刊物,刊载了史沫特莱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军在前进》,杂文《暴力的背后》,宣传抗战,《世纪风》鲜明的政治立场,使之成为孤上海一座文学堡垒,团结了进步作家,受到日伪的胁迫,因此于1939年5月被迫停刊。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与师陀合作根据高尔基的话剧《底层》改编成话剧剧本《夜店》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147号,1951年起至2000年,柯灵先生与夫人陈国容就住在这栋楼的203室。在这儿柯灵先生孕育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改编或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秋瑾传》等,著有多部散文集文艺评论集及《柯灵电影剧本选集》等书。

安葬墓地

2010年2月,柯灵先生的骨灰落葬于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民进市委副主委赵丽宏提出的“关于建立柯灵故居纪念馆的提案也正在积极推进落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