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洎 编辑

北宋学士

张洎(934-997),字师黯,一字偕仁,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县草庵沿河村)人。北宋大臣。

少有俊才,博通典。南唐时期,举进士,起家上元县尉,累迁礼部员外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清辉殿学士,参预机密,恩宠第一。归顺北宋后,出任太子中允,累迁给事中参知政事

宋太宗三年,赐号“推佐理功臣、金紫禄大夫、上柱国、清河郡侯,迁刑部侍郎。同年去世,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刑部尚书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

字:师黯,偕仁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

出生地:滁州全椒

生日期:934年

逝世日期:997年

主要作品:《贾氏谈录》

主要成就:推忠佐理功臣上柱国清河郡侯

人物生平

编辑

张洎(934—997),字师黯,偕仁,安徽全椒草庵沿河村人(今名)。行止洒脱,文采清丽,博览佛道书籍。

南唐时,举进士。起家上元县尉,累迁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参预机密,恩宠第一。

开宝八年(975年),太祖赵匡胤灭亡南唐,张洎与李煜一起作了阶下囚。早在金陵被围时,张洎曾劝煜拒降,并起草蜡书送至城外调遣救兵。被捕后,宋太祖责问张洎,并取出缴获的蜡书对证。张洎毫不惧怕,从容回答:“各为其主,今能一死,尽为臣之份了。”因此受到赵匡胤的器重,授官太子中允,入舍人院。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张洎出知相、贝两州,数年后,回京任礼部侍郎。淳化年间,出任太仆少卿。太宗赵光召见他说:以往,太仆少卿乃是闲职,今我其为要职,你就是改制后的首任。今后凡是奏章必经你手后呈递给朕。

不久,拜为谏议大夫、判大理寺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参知政事,与寇准同列。但政事一决于寇准,张洎无所参预,因而准愈谨。赵光义曾赐称赞他为“江东人士之冠”。

端拱元年(988年),契丹入侵。张洎上建议练兵聚谷,分屯军队于边塞,加强防卫,得到朝廷同意。至道二年(996年),赵匡义任命张洎为参知政事(相当副宰相),与寇准同列中枢。因政务由寇准主持,遂专修政纪、编纂史籍。至道三年,赐誉推忠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清河郡开国侯。

身为贰臣,议事常迎合太宗意旨,后被太宗察觉,降为刑部侍郎;十余日后病逝于京(今开封),追赠刑部尚书。

张洎文通达,著于当世。然而性情险诐,好攻人短,颇为世人不齿。著有文集五十卷,《宋史》传于世。其中,《贾氏谈录》是他为南唐出使赵宋时所记录的贾中谈话录,内容多为唐代轶闻。

轶事典故

编辑

张洎工诗文文章清赡。善清谈,通读释道书;通禅览道、终日清淡,然而性格鄙吝。后主归宋后,十分贫困,而张洎还去讨要。后主以白金器件给他,他还不满意。他本与潘慎修关系很好,一听潘慎修当了后主记室,就疏远了他。张洎与徐铉交厚,徐铉以父礼事,因寇准举荐过徐铉,他谨慎相待,可一旦事相对立,张洎上绝交。就是对寇准,张洎还揣摸着奏本诽谤。人说张洎,连亲戚也别想沾边。但是,他为自己珍玩,还向徐铉求过笔札。

艺术形象

编辑

1996年视剧《情剑山河》,姚安濂饰张洎;

1996年电视剧《大宋王朝赵匡胤》,扮演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