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编辑

中国古代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长官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丞相就是宰相。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尚书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

区别:与丞相(官职名)并非一个概念。丞相只有在掌握决策权时,才能被称为宰相。像在明朝时期的比较有权力的内阁首辅等,有时也被称为宰相。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宰相

外文名:primeminister(infeudalChina)

官职名称: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中书舍人、总理等

词语解释

编辑

“宰”在古代是官吏的统称,见于《周礼》。

封建时代家庭最重要的事在于祭祀,而祭祀时最重要的事是宰杀耕牛,所以一应象征管家的人都称为宰。

宰相宰相

宰相: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听事,即“厅事”,大厅;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宋·司《训俭示康》

实宰相之职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中国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

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

关于宰相职责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记载

编辑

《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称,后来用以指历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如秦汉之丞相、相国、三公, 唐宋中书省长官及同平章事, 明清之大学士等。

史记·陈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

清倪瑞璿《阅马士英传》:“王师问罪近江濆,宰相中书醉未闻。”

职务变迁

编辑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法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在秦以前的殷周时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通过分封诸侯进行统治的,商朝的王或周朝的天子不能干涉分封国的内政,又因分封国的国君由贵族世袭,所以天子无权解除他们在分封国的统治权力。

秦始皇之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改为任命官僚全国发号施令,因此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宰相大臣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主要区别

编辑

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

丞相

丞相与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西汉建立,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魏晋南北朝370年间,除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秦汉时期尚无官品制度,因此秦汉的丞相没有官品,但丞相是百官之长,其官阶是最高的,当时的官阶是用秩俸来显示的,丞相的秩俸号称万石。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法制度为每个官职设计了任用的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资品被人们称之为官品,丞相官品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优秀的人来担任。梁武帝改革,为官品加注,“帝于品下注一品秩为万石”。这样官品就有了官阶的含义,一品官,就是国家组织中最高的官。唐代的左、右丞相是由尚书左、右仆射改置的,所以其官品从原来的官品。唐代的左、右仆射官品为从二品,左、右丞相的官品也就是从二品。宋代的左、右丞相也是由尚书左、右仆射改置的。南宋乾道8年之前,尚书左、右仆射官品为从一品,改为左、右丞相之后,代替了原来三省长官的地位,官品上升到正一品。元代的丞相官品亦为一品

历代宰相

编辑

起源

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

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左为上,称为“左丞相”,“右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

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

汉成帝时,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繁多的政事为理由,建议立三公制。于是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

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

东汉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仅成为一种空衔。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

汉献帝时,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的宰相在各国不同,魏国称为相国,蜀汉依然延续用丞相,吴国最初也是用丞相,后来设立左右丞相。宰相的权限在各国也不同,魏国的相国繇、华歆执政,不掌兵权,军权由大司马执掌。司马昭担任相国时封晋公,始执掌军权。蜀汉仅诸葛亮担任过丞相,执掌军政大权,吴国的丞相开始也不掌军权,陆逊任丞相时执掌军政大权。

晋朝始建立省事,尚书省、门下省都是晋朝建立,开始执行多相制,重要事务由三司八座、门下三省共议,宰相不再局限在三公,三省长官开始具有宰相地位,与三公都被称为公辅大位、宰辅。

南北朝

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仆射、中书舍人。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朝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门下侍郎是宰相。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唐高宗后,尚书仆射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参议朝政的百官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衔的也是宰相。

五代时期

五代的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袭唐代,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的特色。

五代基本都是以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各部尚书、侍郎及他官加同平章事均为宰相。其中例外的,只有后唐和后周

后唐明宗长兴四年( 933年 )九敕:“冯?有经邦之茂业,宜进位于公台,但缘平章字犯其父名,不斥其家讳,可改同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后周显德年间,枢密使吴廷祚曾加“同中书门下二品”的名号。

其他的宰相名号仍为“同平章事”。

五代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大,宰相的权力被皇帝侵夺的同时,本身开始插手各部司的事务。宰相往往另判、领使、分管某一部门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部司,几乎都是由宰相领判。

与唐代相比,五代时期宰相制度的一大变化是,宰相的品级得到统一固定和提高。

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二月,“升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二品”,同时规定“以中书门下侍郎为清望三品”。从此,宰相的品级提高和固定到正二品,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一旦加同平章事为宰相,其官品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

后晋这一宰相制度的变革,彻底改变了唐以来宰相品级较为混乱和不尽合理的局面。

与唐代的宰相制度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五代时期,宰相制度出现了首席宰相的制度,并被沿袭下来。后唐庄宗时,“豆卢革时为首相,故称之为首座相公”被认为是有史可查的五代首相制度的开始。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殊允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

元丰改制前,设宰相三人,照例兼馆职,依次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昭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集院大学士,即“昭文相”、“史馆相”“、”集贤相“。宰相常不满编,以位次高者为首相。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

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设宰相两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宋徽宗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

南宋初,宋高宗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副相。南宋孝宗乾道以后,又以左右丞相为宰相,仍复参知政事副相。此外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宰相。

辽朝设立北南两个官制

北面:北面又分北南两枢密院,北院掌军事,南院掌内政。

北、南枢密院分别下设北、南宰相府和宰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为正式官名)。

南面:南面官多仿唐制,也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监、诸卫等官,地位与北院面一样崇高,却并无实权。是国家用来养士的崇高机构。

金朝以尚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不设中书、门下二省。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为宰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左右丞及参知政事皆是宰相,最多至十多人。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内阁无相名,有相职;无相权,有相责,内阁大学士不是宰相。明朝最有权势的大学士当为张居正,人称江陵相公,权倾一时。居正靠得是自己帝师身份,遍及天下的门生,和司礼监的冯保。内阁大学士只能提建议,将自己建议夹在奏折中递交皇帝,这个建议称之为“票拟”,皇帝同意内阁票拟的就会交给司礼监,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将票拟抄至奏折,经过这个程序,内阁票拟上升为皇帝的意志,以皇帝命令的形式下发,执行。

清朝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机处只是传达皇帝命令的传达室,军机大臣也不是真正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晚清实施新政,仿日制设内阁总理大臣为行政机关首长。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历代称谓表

编辑

中国的宰相在历代王朝有不同的称谓。下表是详细参照。

王朝

宰相

内容

冢宰

天官之长、即太宰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三公

西汉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大司徒

大司马

大司空

三公

东汉

太尉

司徒

司空

三公(荣誉职)

尚书

皇帝个人秘书(逐渐掌权)

魏、晋

丞相

复置三公

录尚书事

尚书之最高职位

尚书令、尚书仆射

侍中

中书令

尚书先任者

皇帝侧近

中书省长官

内史令

纳言

尚书令

三省长官(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尚书令、尚书仆射

侍中

中书令

三省长官

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

中书令

侍中

由于太宗曾任尚书令,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肃宗至德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

北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枢密使掌军务,设三司使掌财政。政事堂与枢密院合称两府,统称“两府三司”。

元丰改制

首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次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另设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

宋徽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

南宋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左丞相、右丞相

宋孝宗时将左右仆射改称为左右丞相

右丞相、左丞相

废除尚书省,只置中书省,仿照北方风俗,右丞相较左丞相高

丞相

由于丞相胡惟庸专权而废止

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

原为皇帝顾问兼秘书,后期演变为行政官员

内阁大学士

内阁高级行政官员

军机大臣

军机处高级行政官员

内阁总理大臣

仿日本立宪制度

明清废相后,皇帝躬览庶政、自兼相权、亲辖六部、皇权大增,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等的职权与前朝宰相实有差距。

夏朝

编辑

伯益、彭伯寿、武罗、伯姻、熊髡、尨圉、寒浞、关龙逢、终古

商朝

编辑

伊尹、仲虺、伊陟、臣扈、巫咸、巫贤、甘盘、傅说、箕子、微子、商容、比干、费仲、飞廉、恶来

周朝

编辑

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毛公、康叔封、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宫括、荣伯、卫侯、苏忿生、祭公、君牙、祭公谋父、吕侯、伯邑父、伯俗父、虢公长父、荣夷公、芮良夫、周定公、召伯、虢文公、南仲皇父、尹吉甫(兮甲)、仲山甫、虢石父、祭公敦、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虢公忌父、虢公林父、周公黑肩、周公忌父、虢公丑、 宰、王子虎、周公阅、王叔桓公、王孙苏、召戴公、毛伯卫、单襄公、刘康公、周公楚、尹武公、王叔陈生、伯舆、单靖公、刘定公、单献公、成简公、单成公、刘献公、甘简公、单穆公、刘文公、单武公、甘平公、巩简公、刘桓公、单平公

春秋战国

编辑

齐国

王子城父、高傒、国懿仲、管仲、陈完、仲孙湫、隰朋、鲍叔牙、竖刁、高庄子、高虎国、归父、崔夭、卫开方、高固、国佐、国弱、晏弱、高厚、高无咎、崔杼、庆封、高止、高虿、栾灶、田桓子、晏婴、高武子、高昭子、国夏、国书、田乞、阚止、田恒、田盘、田白、田悼子、田和、邹忌、田忌、田婴、孟尝君、淳于髡、周最、匡章、吕礼、韩珉、苏秦、淖齿、田单、后胜

鲁国

公子益师、众仲、公子彄(臧僖伯)、公子翚(羽父)、公子结、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