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 编辑

新华社原副社长、党组副书记兼总编辑

冯健(1925311日-2022年8月31日),男,原名樊煦河南新野人,1947年5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并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华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兼总编辑

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有《冯健通讯选》。1965年冬与穆青、周原一赴河南兰考采访焦裕禄的事迹,写出了那篇曾经感动了亿万读者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022年8月31日,冯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冯健

别名:樊煦义(原名)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新野县

生日期:1925年3月11日

逝世日期:2022年8月31日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生平

编辑

冯健冯健

1925年3月11日,樊煦义生于河南新野县樊营村。冯健是1948年在国立中央大学读书时参加中共地下组织使用的名字。

19岁时,冯健从河南省南阳中学(现名南阳一中)毕业后,长途跋涉,徒步穿鄂西山区,到重庆考入中央大学政治系学习,于1948年夏毕业。抗战胜利后,1946年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冯健后两年的大学生活在南京度过。

1948年5月,冯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10月开封解放,冯健被调到刚刚成立的开封日报社和新华社开封分社担任广播编辑。

1949年4月中旬,冯健被抽调同东北南下的一批新闻干部一起,沿津浦路乘火车奔赴南京,又转往江西,参与筹建《江西日报》和新华社江西分社,继续从事编辑和记者工作。

1951年初,冯健被调到位于湖北的新华社中南总分社,主要从事财经报道。

1958年秋,冯健从武汉被调到北京新华社总社,在国内部从事工业报道。

1964年,冯健参加了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首都新闻单位组成的记团前往大庆油田采访。记者团共20多人,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揖任团长,冯健任党支部书记。

1982年,冯健被任命为新华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兼总编辑。

1986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干部新交替的精神和指示,同时也因为身体的原因,冯健卸去了新华社党的和行政的领导职务,但同时又被任命为《瞭望》周刊社编委会主任委员,此后还担任了《中国证券报》高级顾问、中国新闻学院教授等。1988年,冯健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

第五届全国人大代

2022年8月31日,冯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个人成就

编辑

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

1965年冬,他与穆青、周原一道赴河南兰考采访焦裕禄的事迹,写出了那篇曾经感动了亿万读者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文化大革命期间,冯健曾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去“改造”。“四人帮”垮台后,他担任了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

冯健同志笔耕不辍,其新闻作品(含与他人合作)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中南海天》《管得宽》等;著作有:《冯健通讯选》、时事评论文选《管窥集》《一斑集》、散文《暮年随笔》(一、二、三卷)等。曾在《中国记者》发表多篇文章。直到2016年,91岁高龄时仍在《中国记者》发表口述文章《“焦裕禄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

人物评价

编辑

冯健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呕心沥血、用情至深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献的一生、辉的一生。他的文章恰如其人,充溢着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国家民族、人民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