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河南,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息流中心。 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从炎五帝的传说和遗迹,到夏商周三代的都邑,都在以洛阳为中心、由黄河洛河哺育的河洛地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兴业。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2个县,54个市辖区。截至2021末,河南省常住人口9883万人。

2021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58887.41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20.82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1.65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8934.93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为9.5∶41.3∶49.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9410元,比上年增长6.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河南

外文名:Henan

别名:中原、中州、中土、豫州

行政区划代码:410000

行政区类别:省

所属地区:华中地区

地理位置:中部地区

面积:167000km²

下辖地区: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

政府驻地: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22号

话区号:0370-0379、0391-0398

邮政编码:450000-4771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9883万(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少林寺、龙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嵩山黄帝故里、白寺、清明上河园、秣坡村、商丘古城、芒砀山、王屋山、旗渠

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

火车站:郑州站、郑州东站、商丘站、洛阳站、开封站、安阳站、南阳站

车牌代码:豫A-豫V

地区生产总值:58887.41亿元(2021年)

省委书记:楼阳生

省长:王凯

历史沿革

编辑

地名由来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建置沿革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

夏朝时期,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

商朝时期,先后定都于亳、西亳(今洛阳) 、嚣、相、邢、殷和朝歌等地。

西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邑。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都城在河南境内。

,刘秀定都洛阳。东汉末期,迁都许昌

曹魏曹操定都洛阳,末期迁都许昌。

西晋司马炎定都洛阳。

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

隋朝,以洛阳为东都,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陈留郡、梁郡等郡。

嵩山秋景嵩山秋景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气候特征

河南气候分界图河南气候分界图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2022年9月20日,根据气象干旱监测,河南等地仍然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

水文概况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黄河三峡 黄河三峡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小浪底水库小浪底水库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境内有1500多条主干河流纵横交错,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常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440立方米。河南省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万千瓦。河南是国家特大型水利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主要受水地以及输水总干渠工程渠首所在地,开通以来河南段常年平均受水量达8.7亿立方米。

2017年,河南省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占57.5%,符合Ⅳ类标准的占24.8%,符合Ⅴ类标准的占7.8%,水质为劣Ⅴ类的占9.2%。

植物资源

河南省植物兼有南北种类,维管植物有198科、1142属、3979种,占全国维管植物的10%,其中蕨类植物29科、70属、205种及种多裸子植物10科、28属、74种及变种多被子植物159科、1044属、3670种及变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3种,省级保护植物64种,它们共同组成了河南的植物区系。

洛阳白云山森林

动物资源

河南省已知动物3500多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多动物和腔肠动物6种,扁形动物10种,线形动物23种,环节动物10种,软体动物17种,节肢动物2500余种,类110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37种,类300余种,哺乳类72种,大部分种类有重要经济价值,少部分对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

河南太行山区的华北豹

河南动物的地理分布成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按“中国自然区划分类单位”制定的原则,河南动物区划分为2个区、6个省,全省两栖类19种,属东洋界的12种,占总种数的63.1%;古北界7种,占总种数的36.8%。爬行动物37种中,属古北界的5种,占总种数的13.5%;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共有种计8种,占总种数的21.6%;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64.9%,哺乳动物72种,除广布种外,属古北界26种,占总种数的52%;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48%。 济源太行山中国豹通过影像累计辨识个体不少于6只。

林业资源

2017年,河南省共营造林481.6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6.28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76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11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4.53%。

嵖岈山 嵖岈山

矿产资源

2014年,河南省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

截至2017年末,河南境内已发现的矿种144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1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93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1处。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南省的常住人口为99365519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402356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341952人,增长5.68%。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1782693户,集体户1442292户,家庭户人口为90744073人,集体户人口为862144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6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5078554人, 占55.4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4286965人,占44.5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8858787人,乡村人口减少13523207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91个百分点。

2021年末,河南省常住人口9883万人,全年净增-58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7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30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45%,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9.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0‰;死亡人口73.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6‰;自然增加人口6.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4‰。

河南的人口

年度

常住人口

家庭户数

平均每家庭户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占比

城镇人口

城市化率

2020

9937万人

3178万户

2.86人

1.16%

5507万人

55.43%

2019

9640万人

-

-

-

5129万人

53.21%

2018

9605万人

-

-

-

4967万人

51.71%

2015

9480万人

2770万户

3.4人

-

4441万人

46.85%

2010

9402万人

2592万户

3.47人

1.2%

-

-

2005

9371万人

2732万户

3.42人

1.18%

2872万人

30.65%

2000

9256万人

2479万户

3.7人

1.22%

2147万人

23.2%

民族构成

截止2020年11月,河南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8210038人,占98.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55481人,占1.1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5314754人,增长5.7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7198人,增长2.41%。河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全省158个县(市、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

政治

编辑
现任河南省党政领导一览(截至2022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

书记

楼阳生

副书记

王凯、周霁

省委常委

孙守刚、陈舜、江凌、曲孝丽、王战营、陈星、安伟、徐元鸿 雷明

河南省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楼阳生

副主任

徐济超、乔新江、马懿、李公乐、孔昌生、李亚、穆为民

秘书

吉炳伟

河南省人民政府

省长

王凯

副省长

何金平、武国定、刘江、孙守刚、宋争辉

秘书长

刘世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

主席

刘伟

副主席

李英杰、 张亚、高体健、周艳、谢玉安、张震宇、刘炯天、朱焕然 、戴柏华、霍金花

秘书长

中山

经济

编辑

综合

2020年

2020年,河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99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53.7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2875.33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768.01亿元,增长1.6%。

2021年

2021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8887.4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3.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620.82亿元、24331.65亿元、2893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4.1%、8.1%。

经济运行特点:一是增速虽仍低于全国但整体差距收窄。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全国差距较一季度分别缩小1.1、4.9、10.6、1.6个百分点。二是经济总量接近6万亿。自2005年河南地区生产总值上万亿元台阶后,用五年迈上2万亿元台阶,再用三个三年接连“进阶”,相继迈上3、4、5万亿元三个台阶,2021年生产总值5.89万亿元,已接近6万亿元。三是部分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全年全省工业投资、进出口总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0.3、1.5个百分点。

2021年,河南省财政总收入66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47.38亿元,增长4.3%,其中税收收入2842.52亿元,增长2.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19.86亿元,增长0.5%。

2021年末,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2430.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51767.01亿元,增长12.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9444.62亿元,增长10.5%,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29120.01亿元,增长11.6%。

全省GDP为58887.41亿元,同比增长6.3%

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8887.41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20.82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1.65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8934.93亿元,增长8.1%。

三次产业结构为9.5∶41.3∶49.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9410元,比上年增长6.4%。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7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30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45%,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79.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0‰;死亡人口73.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6‰;自然增加人口6.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4‰。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5.3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4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63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20.2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134.33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878.36万人,省外输出1255.97万人。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工业生产出厂价格上涨7.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2.0%。

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772.3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3.52千公顷,全年全省粮食产量6544.19万吨,比上年减少281.61万吨,减产4.1%。

全年全省油料产量657.28万吨,比上年减产2.3%。全年全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41.17万吨,比上年增长19.1%。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

《公报》显示,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3%,民间投资增长4.4%,工业投资增长11.7%。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787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全省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10324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029.82亿元,增长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51.89亿元,增长8.0%。

全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0%,汽车类增长5.9%。

全年全省网上零售额29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26.4亿元,增长10.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11元,比上年增长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5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3元,增长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2,比上年缩小0.04。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91元,比上年增长1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178元,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73元,增长15.3%。

2021年,河南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达到125279元,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也是金融业,达到73972元。

第一产业

河南省耕地面积为687.1万公顷,名列中国第2。总播种面积达1207万公顷,其中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3个省区之一。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大,占粮播面积的54%,产量一直占全国的20%以上,高居全国第一。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河南省第2大粮食作物,薯类作物是河南第3大类粮食作物。水稻是河南省的第4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省粮播面积的4%,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河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是我国第2产豆大省。河南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棉花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叶总产量一直居全国第1,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河南油料作物的生产主要包括花生、油菜籽和芝麻,其播料播种面积和产量列全国各省区第3位。1990年10月,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1993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郑州价格”的产生结束了中国没有粮油批发价格的历史,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市场的“晴雨表”。

河南粮食总产量占到中国的近十分之一,小麦总产量更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多,花生、芝麻产量均居全国第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居全国第3。作为中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河南牛、猪、禽饲养量以及禽、蛋、肉、奶产量均居中国前4位。河南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成为全国第1的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第1肉制品大省、第1肉牛大省。中国市场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产自河南。 2018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10906.08千公顷,河南省粮食产量6648.91万吨,棉花产量3.79万吨,油料产量631.03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260.67万吨,瓜果类农作物产量1585.37万吨。

2021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10772.3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3.52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690.69千公顷,增加17.02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853.33千公顷,增加34.3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604.37千公顷,增加6.83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292.93千公顷,增加31.0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58.07千公顷,增加4.29千公顷。河南省粮食产量6544.19万吨,比上年减少281.61万吨,减产4.1%。其中,夏粮产量3803.19万吨,增产1.3%;秋粮产量2741.00万吨,减产10.8%。小麦产量3802.81万吨,增产1.3%;玉米产量2051.73万吨,减产12.4%。

2021年,河南省油料产量657.28万吨,比上年减产2.3%,其中花生产量588.21万吨,减产1.1%。蔬菜产量7428.99万吨,减产0.1%。食用菌产量178.16万吨,增产0.4%。瓜果产量1459.49万吨,减产6.5%。

2021年,河南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41.17万吨,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猪肉产量426.78万吨,增长31.4%;牛肉产量35.53万吨,下降3.2%;羊肉产量28.87万吨,增长0.8%;禽肉产量149.98万吨,增长1.3%。禽蛋产量446.42万吨,下降0.7%。牛奶产量212.15万吨,增长1.0%。年末生猪存栏4392.2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3.0%;全年生猪出栏5802.77万头,比上年增长34.6%。

2022年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播种面积5683.8千公顷。

第二产业

  • 工业

重型轴承盾构机重型轴承盾构机

河南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省份第1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1世纪前10年,河南工业结构以冶金、化学、建材、轻纺、能源等传统行业为主。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手机、盾构机等产品产量跻身世界前列,矿山机械、起重机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汽车工业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宇通、少林、日产和海马等“河南制造”的各类车辆奔驰在大小巷,尤其是宇通客车,已经占据全国大客车行业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中国第一台大型拖拉机、第一台大型球磨机、第一台高速柴油机、第一台液压支架、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第一块浮法玻璃、第一张帘子布、第一辆纯电动客车、第一台隧盾构机由河南制造。

我国首台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元切割机我国首台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元切割机

2017年,河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8807.16亿元,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6%;集体企业增长7.3%,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6%;私营企业增长6.0%。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9%,制造业增长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

2017年末发电装机容量7992.5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7%。其中,火电装机容量6601.29万千瓦,增长3.5%;水电装机容量399.04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33.07万千瓦,增长124.0%;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03.46万千瓦,增长147.4%。

201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605.7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利润总额5272.37亿元,增长8.5%。

2017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64.9%;主营业务收入54838.93亿元,增长16.0%;利润总额3254.49亿元,增长19.1%。

202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3%;股份制企业增长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0%;私营企业增长5.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7.6%,制造业增长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分重点产业看,能源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长2.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4.1%;消费品制造业增长8.4%,占规模以上工业26.1%;五大主导产业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46.1%;传统支柱产业增长2.1%,占规模以上工业48.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24.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0.0%,占规模以上工业12.0%;高耗能工业增长2.1%,占规模以上工业38.3%。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0%。

2021年末,河南省发电装机容量11113.6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3%。其中,火电装机容量7300.58万千瓦,增长3.3%;水电装机容量407.20万千瓦,下降0.2%;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850.35万千瓦,增长21.9%;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555.56万千瓦,增长3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813.1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2%。其中,清洁可再生电力(水电、风电、电)发电量365.84亿千瓦时,增长18.5%,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3.0%。

202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00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实现利润总额2581.17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58元,比上年增加0.58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02.7元,增加7.2元。

2021年,河南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192.0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17164.96亿元,增长7.7%。

第三产业

2021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高于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1.8、4.0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8%。全年全省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分别增长16.2%、20.1%;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8.2%、33.8%。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8%、10.5%。

国内贸易

河南丹尼斯百货河南丹尼斯百货

2021年,河南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4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78.36亿元,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14.17亿元,增长6.4%;金融业增加值3101.60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3719.67亿元,增长2.9%;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408.28亿元,增长1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004.87亿元,增长7.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4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利润总额611.32亿元,下降9.2%。

2021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029.82亿元,增长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51.89亿元,增长8.0%。

2021年,河南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6%,饮料类增长11.3%,烟酒类增长2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2%,日用品类增长1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2%,中西药品类增长4.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0%,汽车类增长5.9%。全年全省网上零售额29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26.4亿元,增长10.1%。

对外贸易

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

2019年全年河南省货物进出口总值5711.63亿元,比上年增长3.6%。出口总值3754.64亿元,增长4.9%;进口总值1956.99亿元,增长1.2%。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14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87.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实际利用省外资金9993.80亿元,增长3.6%。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44.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营业额41.63亿美元,增长20.7%。

2021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208.1亿元,比2020年增长22.9%,高于全国进出口增速(21.4%)1.5个百分点,历史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

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19年末河南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508.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8%,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40513.55亿元,增长12.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5659.00亿元,增长16.4%,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22156.90亿元,增长22.1%。

河南郑州绿地集团中心河南郑州绿地集团中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464.59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住宅投资6055.37亿元,增长12.4%。商品房待售面积2529.37万平方米,下降9.7%。其中,商品住宅1694.00万平方米,下降11.4%。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开工21.51万套,基本建成24.53万套。

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8767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8.1%。郑万、郑阜、商合杭高铁河南段开通运营,高速公路“双千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引江济淮、小浪底南北岸灌区等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出山店水库建设完成,青电入豫工程顺利实施。

旅游业

2018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8582.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入境游客321.73万人次,增长4.7%。旅游总收入8120.21亿元,增长20.3%。年末4A级以上景区178处,星级酒店432个,旅行社1137家。

截止2019年底,河南A级以上景区495家,5A景区13处,4A景区175家。

2021年,河南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4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78.36亿元,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14.17亿元,增长6.4%;金融业增加值3101.60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3719.67亿元,增长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408.28亿元,增长1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004.87亿元,增长7.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4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利润总额611.32亿元,下降9.2%。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郑州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1全年全省研究生招生30546人,在学研究生79744人,毕业生17397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9.32万人,在校生268.64万人,毕业生67.8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0.81万人,在校生63.74万人,毕业生20.53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55.85万人,在校生149.52万人,毕业生45.1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5.11万人,在校生237.69万人,毕业生71.76万人。初中招生167.44万人,在校生479.19万人,毕业生157.60万人。小学招生162.93万人,在校生1011.87万人,毕业生167.6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99.48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1.00万人,在校残疾儿童6.80万人。全年共安排“两免一补”经费170.73亿元,共资助务教育阶段学生1491.06万人次。

高等教育

河南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河南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1万所,教育人口2888.35万人,其中,在校生2695.03万人,教职工193.32万人。全省共有高等学校166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56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1所;高职(专科)学校99所;成人高等学校10所。全省拥有博士学位授权普通本科学校10所,硕士学位授权普通本科学校19所;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97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68个。

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3.13%。研究生毕业生1.74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36人),招生3.0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01人),在学研究生7.97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07人)。

普通、职业本专科毕业生67.84万人,本专科毕业生分别为30.59万人和37.25万人,本专科毕业生之比为4.5:5.5。招生89.32万人,本专科招生分别为36.94万人和52.38万人,本专科招生之比为4.1:5.9。在校生268.64万人,本专科在校生分别为130.85万人和137.79万人,本专科在校生之比为4.9:5.1。普通、职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7217人,其中,普通、职业本科学校校均规模26603人;高职(专科)学校校均规模11812人。

普通、职业高等学校教职工18.4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4.25万人,生师比18.78:1。专任教师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4.65万人(其中,正高级1.11万人),占总数的33.7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19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7万人),占总数的59.49%;硕士及以上学位9.69万人(其中,博士学位2.34万人),占总数的70.38%。普通、职业高等学校占地面积22.08万亩;校舍建筑面积7316.45万平方米;图书2.09亿册,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342.95亿元。

成人本专科毕业生20.53万人,招生30.81万人,在校生63.74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850人,其中专任教师537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70人,占总数的34.5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78人,占总数的36.18%;硕士及以上学位225人,占总数的45.73%。

2020年,河南全省研究生培养机构27处;普通高等学校151所(含4所独立学院),其中,本科院校57所(其中公办38所),高职高专院校94所(其中,公办63所,中外合作办学1所)。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10所。

博士学位授权普通高等学校9所,硕士学位授权普通高等学校19所;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3个。拥有第九批重点学科410个,其中一级学科288个,二级学科122个。

依托高校建设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含省部共建)。

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高校名单

所在城市

高校名单

所在城市

郑州大学

郑州(洛阳)

河南大学

郑州(开封)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郑州(洛阳)

河南师范大学

新乡

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许昌)

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三门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信阳)

河南理工大学

焦作

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漯河)

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郑州

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

中原工学院

郑州

河南科技学院

新乡

新乡医学院

新乡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郑州

河南工程学院

郑州

河南牧业经济学

郑州

铁道警察学院

郑州

河南警察学院

郑州(洛阳、开封)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郑州

郑州师范学院

郑州

许昌学院

许昌

河南工学院

新乡

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

新乡学院

新乡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

平顶山学院

平顶山

河南城建学院

平顶山

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

南阳师范学院

南阳

安阳工学院

安阳

黄淮学院

驻马店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

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

-

-

独立学院与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高校名单

所在城市

高校名单

所在城市

高校名单

所在城市

郑州财经学

郑州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郑州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开封

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安阳学院

安阳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

商丘学院

商丘(开封)

郑州商学院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商丘工学院

商丘

郑州经贸学院

中原科技学院

郑州(许昌)

信阳学院

信阳

郑州工商学院

新乡工程学院

新乡

黄河交通学院

焦作

郑州西亚斯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周口

专科院校

城市

高校名单

郑州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测绘职业学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交通职业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郑州理工职业学院、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洛阳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开封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焦作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焦作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

商丘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制冷技术学院、永城职业学院

南阳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南阳职业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阳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许昌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漯河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平顶山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鹤壁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新乡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濮阳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三门峡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周口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驻马店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信阳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济源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高中与义务教育

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558所, 招生127.92万人,在校生353.7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62%。普通高中889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19所。在校生215.88万人。共有3.83万个班。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18.5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6.3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69所, 其中技工学校95所。毕业生42.94万人,招生52.94万人,在校生137.87万人。

普通初中4603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117所。 毕业生141.19万人,招生157.87万人,在校生468.48万人。共有9.47万个班。普通初中学校教职工39.4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5.74万人。

小学1.81万所,另有教学点1.37万个。 毕业生158.13万人,招生173.76万人,在校生1012.48万人。共有28.00万个班。小学学校教职工53.9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1.04万人。

2021年,河南省研究生招生30546人,在学研究生79744人,毕业生17397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9.32万人,在校生268.64万人,毕业生67.8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0.81万人,在校生63.74万人,毕业生20.53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55.85万人,在校生149.52万人,毕业生45.1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5.11万人,在校生237.69万人,毕业生71.76万人。初中招生167.44万人,在校生479.19万人,毕业生157.60万人。小学招生162.93万人,在校生1011.87万人,毕业生167.6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99.48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1.00万人,在校残疾儿童6.80万人。全年共安排“两免一补”经费170.73亿元,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491.06万人次。

科技事业

少林寺少林寺

体育事业

2017年,河南省运动员在各类大赛中共取得136枚金牌,世界冠军3个,亚洲冠军15个,全国冠军118个。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获得25金、18银、20铜,金牌和牌总数为参加历届全运会之最。

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是全国民族运动会第一次在中部地区举办。

2020全年全省运动员共取得全国冠军47个,打破6项全国记录。全年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26.32万人次。年末共有体育场地26.2万个。

2021年,河南省运动员共取得51枚金牌,世界冠军3个,全国冠军48个;打破1项世界纪录、1项奥运会纪录,创造1项世界最好成绩。

人才工作

2022年9月24日,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上,8位院士受聘为“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

卫生事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2019年年末,河南全省共有卫生机构70735个, 其中医院1974个,卫生院204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23个,村卫生室5607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2个,卫生监督机构179个,拥有P3等级生物实验室一个(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SL-3实验室)。

卫生机构床位64.01万张,其中医院48.13万张,卫生院11.9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65.40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14万人,注册护士27.89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43.28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59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93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08万人。

全年总诊疗人次6.13亿人次,总出院人数2013.09万人。

2020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74654个,其中医院220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54个,卫生院2027个,村卫生室5700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1个,卫生监督机构182个。卫生机构床位66.73万张,其中医院50.30万张,卫生院12.2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0.6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62万人,注册护士30.42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46.10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83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95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26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5.74亿人次,总出院人数1824.07万人。

2021年末,河南省共有卫生机构77878个,其中医院2392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727个,民营医院166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453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74个,卫生院2019个,村卫生室58280个,诊所1135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89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83个。卫生机构床位71.68万张,其中医院53.35万张,卫生院13.10万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75.3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9.67万人,注册护士32.72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48.78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9.12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2.83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0.98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卫生技术人员3.46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6.18亿人次,总出院人数1910.37万人。其中医院诊疗人次2.32亿人次,出院人数1513.67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3.65亿人次,出院人数312.02万人。全年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4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6例,累计死亡0人。全省共有407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100.33万份/天。 2022年9月,《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

劳动就业

2017年,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4.2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93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762万人,省外转移1177万人。

社会保障

2017年,河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97.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437.6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59.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0.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228.2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883.8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44.3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82.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05.5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00.8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92.73万人。

2017年,河南省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75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78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5.04亿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7.93万人。全年106.2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21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11元,增长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5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3元,增长8.8%。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2.4%、1.2%。

2021年末,河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77.50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841.5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35.9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42.22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933.9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08.3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04.9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045.44万人。

2021年,河南省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58亿元,年末共保障城市低保人员35.78万人;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70.96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低保人员289.13万人。

环境保护

截至2014年末,河南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共有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

2017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PM10平均浓度为106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后),同比降低22微克/立方米,下降17.2%;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后),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15.1%;SO2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33.3%。

2020年,全省国考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77.7%,符合Ⅳ类标准的比例22.3%,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比例为零。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6.7%,PM10平均浓度为83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全年新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新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

2021全年全省国考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79.9%,水质为劣Ⅴ类的比例为零。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0.1%,PM10平均浓度为77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全年新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新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县4个。

脱贫攻坚

2020年2月28日,河南宣布贫困县“清零”。

交通运输

编辑

运输

2019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确定河南省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

河南省交通概况 河南省交通概况

2019年全省货物运输总量21.86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8595.7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11.15亿人次,比上年下降1.0%。旅客运输周转量2012.66亿人公里,机场旅客吞吐量3184.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机场货邮吞吐量52.42万吨。年末全省铁路营业里程6080.26公里,其中高铁1915.1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966.76公里。

截止2019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620.6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1%,其中私人汽车1480.08万辆,增长11.5%。民用轿车保有量870.77万辆,增长12.3%,其中私人轿车833.39万辆,增长12.5%。

交通

  • 公路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22.63千米,普通干线公路3.1万千米,农村公路23万千米。

河南境内有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二广高速、洛宁高速等17条国家高速公路大动脉及50余条区域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220、310、311、312、343等23条国道。

  • 铁路

河南省境内铁路干线一览(截止2020年8月)

河南铁路概况 河南铁路概况

类型

线路

主要车站

普速铁路

京广铁路、陇海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宁西铁路、漯阜铁路、新石铁路、三洋铁路

郑州站、商丘站、许昌站、安阳站、圃田西站、新乡站

高速铁路

京广高铁、京九高铁、呼南高铁、徐兰高铁、郑渝高铁、郑合高铁、郑太高铁、郑济高铁、郑银高铁、郑高铁、宁西高铁

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西站、郑州航空港站、商丘站、洛阳龙门站、许昌东站、新乡东站、南阳东站、周口东站

城际铁路

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平城际铁路、郑洛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

郑州航空港站、绿博园站、宋城路站、新郑机场站、平顶山西站、洛阳龙门站

区域铁路

瓦日铁路、孟宝铁路、侯月铁路、禹亳铁路

-

  • 轨道交通

截至2022年9月,河南省共开通轨道交通线路10条,其中郑州市8条,全长232.6千米,洛阳市2条,全长43.5千米。

线路名称

起点站

终点站

标识色

编组

开通日期

所属城市

郑州地铁1号线

河南工业大学站

河南大学新区站

中国红

6B

2013年12月28日

郑州市

郑州地铁2号线

贾河站

南四环站

黄河黄

6B

2016年8月19日

郑州地铁3号线

省体育中心站

营岗站

盛世橘

6A

2020年12月26日

郑州地铁4号线

老鸦陈站

郎庄站

科技蓝

6B

2020年12月26日

郑州地铁5号线

月季公园站-月季公园站(环)

梧桐绿

6A

2019年5月20日

郑州地铁6号线

贾峪站

常庄站

6A

2022年9月30日

郑州地铁9号线

南四环站

郑州航空港站

绿

6B

2017年1月12日

郑州地铁14号线

须水站

梦幻紫

6B

2019年9月19日

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

红山站

杨湾站

牡丹

6B

2021年3月28日

洛阳市

洛阳轨道交通2号线

八里堂站

二乔路站

豆绿色

6B

2021年12月26日

注:郑州地铁2号线与郑州地铁9号线一期(城郊线)贯通运营,

  • 航空

截至2018年末,河南省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 等4个已通航的民航机场,郑州上街机场、安阳北郊机场等多个已通航的通用机场。

  • 水运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有内河航道1675千米。 河南的水路航运主要集中在豫东南和豫中地区的郑州、开封、商丘、许昌、平顶山、漯河、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地市,已初步形成了淮河、唐河、白河、贾鲁河、沙颍河等多条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通道。

淮河 淮河

历史文化

编辑

古城文化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后赵、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从夏朝在河南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禹州、长葛、虞城、柘城、济源、汤阴、内黄、温县、鹤壁、淇县、淮阳、新郑、新蔡、遂平、平顶山等古都。

朝代

都城

三皇

五帝

燧人氏(三皇之一),出生、定都并长眠于商丘,开创华夏文明;

伏羲氏(三皇之一),定都、长眠于周口淮阳;

炎帝(三皇之一),建都、长眠于商丘柘城;

葛天氏,出生、建都于商丘宁陵和许昌长葛一带;

轩辕黄帝(五帝之首),出生、定都于郑州新郑;

颛顼(五帝之一),建都于商丘,后迁都于濮阳,长眠于濮阳;

帝喾高辛氏(五帝之一),出生、建都、长眠于商丘

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阳城(今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阳翟(今许昌禹州)、斟鄩(今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纶城(今商丘虞城东)、帝丘(今濮阳西南)、原(今济源)、老丘(今开封祥符区东北)、西河(今安阳汤阴县菜园镇西河村)等

商朝

商朝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亳(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西亳(今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嚣(今郑州商城遗址)、相(今安阳内黄)、邢(今焦作温县)、殷(今安阳殷墟)、朝歌(今鹤壁淇县)等

西周

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阳。主要诸侯国:宋国(都商丘)、杞国(都杞县)、陈国(都柘城、淮阳)、蔡国(都新蔡)、息国(都息县)、黄国(都潢川)、卫国(都淇县)、管国(都郑州)、应国(都平顶山)、房国(都遂平)等

东周

东周定都洛阳。主要诸侯国:宋国(都商丘)、陈国(都淮阳)、蔡国(都新蔡)、卫国(都濮阳)、郑国(都新郑)、许国(都许昌)、魏国(都开封)、韩国(都新郑)、楚国(都淮阳)等

西汉

西汉先后定都南阳、洛阳

东汉

东汉定都洛阳,设南都南阳。东汉末迁都许昌

曹魏

曹魏定都洛阳,期间迁都许昌

西晋

西晋定都洛阳

后赵

后赵定都安阳

冉魏

冉魏定都安阳

前燕

前燕定都安阳

北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东魏

东魏定都安阳

北齐

北齐定都安阳

隋朝

隋设东都洛阳。杨广迁都洛阳

唐朝

唐设东都洛阳。李治李显李旦都洛阳;李显、李隆基都洛阳;李晔、李柷都洛阳

武周

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后梁

后梁定都开封,期间迁都洛阳

后唐

后唐定都洛阳

后晋

后晋初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后汉

后汉定都开封

后周

后周定都开封

辽朝

契丹灭后晋于开封改国号辽,定都开封

北宋

北宋定都开封,设西京洛阳、南京商丘

南宋

南宋定都商丘

金朝

金后期先后迁都开封、商丘

民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迁都洛阳

  • 历史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

开封

安阳

商丘

南阳

郑州

浚县

濮阳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 神龙文化

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的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 汉字文化

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

  • 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

  • 农耕文化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今商丘柘城胡襄镇),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

  • 商业文化

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为商业鼻祖。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商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郑国都城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

  • 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阳一带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安阳汤阴羑里城的监狱里写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阳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内的各诸侯国讲学道,传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纵横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于河南。

  • 科技文化

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阏伯在商丘睢阳观星测辰,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观星台阏伯台(火神台)。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时期的后母戊大方鼎, 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焦作卫辉人杜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已有6000多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 中医文化

炎帝和黄帝均为中国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扬于河南。南阳人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其名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中医瑰宝,享誉中外。商丘人张从正为金朝四大名医之首。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

  • 武术文化

河南是中国的功夫之乡。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武术是中华功夫的源头,享誉海内外。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

文化遗产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

截至2018年2月,河南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5项,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商丘、浚县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遗产

名单

所在城市

长城

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三门峡

龙门石窟

洛阳

殷墟

安阳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郑州

隋唐大运河(回洛仓、含嘉仓、通济渠洛河隋唐洛阳城段、通济渠洛河洛口段、洛口仓、通济渠汴河郑州段、荥阳故城、北宋开封东京城、通济渠汴河开封东京城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南关码头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夏邑段、商丘古城、通济渠汴河商丘济阳镇段、永济渠、百泉、百泉河、卫源庙、合河石桥、永济渠卫河鹤壁浚县段、黎阳仓、云溪桥、枋城堰、永济渠卫河安阳滑县段)

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

丝绸之路(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洛阳、三门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选)

《盘古神话

《梁祝传说》

《牛郎织传说》

《董永传说》

木兰传说》

《豫剧》

《河南坠子》

调》

《四平调》

《宛梆》

《少林功夫》

《太极拳》

《太昊伏羲祭奠》

《黄帝祭典》

《朱仙镇木版年画》

《曲剧》

《大平调》

《大弦戏》

《怀梆》

《泥塑》

《重阳节》

《中药炮制技术》

《邵原神话群》

《汴绣》

《信阳民歌

唢呐艺术》

《板头曲》

《道情戏》

《目连戏》

《河洛大鼓》

《麒麟舞》

《汝瓷烧制技艺》

《马街书会》

《皮影戏》

《唐三彩》

方言

南方言直接继承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汇和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成,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语法中的句法结构在广大县市中表现相当一致,只是词法方面稍有不同。词汇中的基本词,特别是根词大体相同,只是读音有些差别,一部分非基本词的差异较为明显。语音在声调方面除黄河以北有19个县市尚保留古入声外,其余100多个县市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而且中部、东部和西南部广大地区的调值基本一致,声母、韵母多数相同,不同之处也存在看明显的对应规律。除极少数边远的县、乡说话较为特殊外,其余100来个县市的人们互相交际不致发生困难。由于政区划分、人口迁徙、山河分布、水陆交通,以及邻近省份方言的影响,河南方言内部又形成了许多方言片。黄河以北因有黄河阻隔,与中心区域交往不便,入声尚未消失,形成了独特的北部方言片,淮河以南由于淮河拦截,与中心区域交往较少,而与毗邻的湖北、安徽一些县交往较多,产生了接近于江淮方言的南部方言片;西部因篙山横亘,陕县、灵宝县与中心区域的联系少于与陕西东部的联系,形成了西部方言片,中间广大区域是河南方言的主体,河南方言的特征即靠这个区域的语法、词汇、语音来体现,但其内部仍存在看某些差异。

文物

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0处;国家文物局公布和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3处(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殷墟、郑韩故城等4个挂牌,郑州商代遗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城阳城址、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贾湖遗址、大河村遗址、三杨庄遗址等9个立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个(洛阳市、开封市、商丘市、安阳市、南阳市、郑州市、浚县、濮阳市)、名镇10个(禹州市神垕镇、郏县冢头镇、淅川县荆紫关镇、遂平县嵖岈山镇、社旗县赊店镇、滑县道口镇、开封县朱仙镇、光山县白雀园镇、郑州市古荥镇、确山县竹沟镇)、名村2个(郏县堂街镇临沣寨、郏县李口乡张店村),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5个、名镇51个、名村46个。中国传统村落123处,省级传统村落811处。开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70处;2019年底,全省各类博物馆数量348家,其中,文物系统博物188家,行业博物馆36家,非国有博物馆124家,参观人数7174万人次,举办展览1787个,实施教育活动8806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省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各类线索180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条。全省有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皮影戏、太极拳,均为共同申报项目),11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728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32名。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33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25个。

节日

举办时间

承办城市

名称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二月初二

商丘市

商丘火神台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周口市

太昊陵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郑州市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每年4月1日-5月10日

洛阳市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每年4月28日-30日

信阳市

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每年4月28日-5月5日

南阳市

中国南阳玉雕节

每年5月16日-18日

漯河市

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每年5月18日-25日

三门峡市

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

每年5月22日-6月6日

安阳市

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

每年6月26日-7月2日

郑州市

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每年8-10月

焦作市

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

每年8月20日-26日

焦作市

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每年8月26日-28日

郑州市

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每年8月28日-30日

各省辖市

豫商大会

每年9月6日-8日

驻马店市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

每年9月8日-10月8日

商丘市

中国·宁陵酥梨采摘节

偶数年农历九月初九

商丘市

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

每年9月21日-10月7日

南阳市

南阳诸葛亮文化节

每年10月18日-11月

开封市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

每年10月20日左右

南阳市

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每年11月5日-7日

郑州市

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

每年11月8日-10日

信阳市

中原根亲文化节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截至2020年,河南省共有A级景区519处,其中5A级景区14处,4A级以上景区171处。全省共有世界地质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15个,省级地质公园15个,国家矿山公园3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1个,星级酒店406个,其中五星级酒店21家,旅行社1156家。

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王屋山-黛眉山、云台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嵩山、龙门石窟、万仙山、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神农山、青天河、林虑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神垕镇、荆紫关镇、赊店镇、朱仙镇、古荥镇、双塔镇、竹沟镇、冢头镇、嵖岈山镇、道口镇、白雀园镇

景区

安阳殷墟 安阳殷墟

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郑州少林寺 郑州少林寺

河南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截止2020年12月)

所在城市

景区名录

郑州市

嵩山少林景区

洛阳市

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洛阳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洛阳市老君山-鸡冠山景区、龙潭大峡谷

焦作市

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青天河)

安阳市

安阳市殷墟景区、红旗渠-林州太行风景区

开封市

开封清明上河园

平顶山市

尧山-大佛景区

南阳市

老界岭-恐龙遗迹园景区

驻马店市

嵖岈山风景区

商丘市

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

郑州新郑黄帝故里 郑州新郑黄帝故里

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 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

南阳内乡县衙 南阳内乡县衙

商丘永城梁孝王陵 商丘永城梁孝王陵

周口鹿邑老子故里太清宫 周口鹿邑老子故里太清

周口淮阳伏羲太昊陵 周口淮阳伏羲太昊陵

安阳汤阴岳飞庙 安阳汤阴岳飞

洛阳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

商丘应天书院 商丘应天书院

开封龙亭 开封龙亭

郑州登封嵩山 郑州登封嵩山

商丘永城芒砀山 商丘永城芒砀山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河南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截止2020年12月)

所属城市

景区名称

郑州市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丰乐农庄、富景生态世界、嵩阳书院、中岳庙、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康百万庄园、竹林长寿山景区、中原福塔、郑州绿博园、荥阳孤柏渡飞黄旅游区、方特欢乐世界、古柏渡丰乐樱花园景区、三泉湖景区、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红石林景区、杜甫故里、樱桃沟旅游景区、伏羲大峡谷景区、郑州园博园、登封观星台景区、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登封市大熊山仙人谷景区

南阳市

龙潭沟生态景区、老鹳河漂流、宝天曼景区、内乡县衙博物馆、内乡宝天曼峡谷漂流景区、大宝天曼原始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丹江香严寺风景名胜区、卧龙岗武侯祠、国际玉城、七峰山七顶山生态旅游区、云露山景区、寺山国家森林公园、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方城七十二潭景区、南召县五朵山景区、山陕会馆、老君洞、花洲书院、二龙山风景区、河南丹江大观苑景区、德云山风情植物园

洛阳市

洛阳白马寺、洛阳关林、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养子沟景区、抱犊寨景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木札岭旅游区、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国花园、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国河南西泰山风景区、黛眉山、洛阳·薰衣草庄园、洛阳恐龙谷漂流、天河大峡谷、青要山景区、二程文化园、洛阳·豪泽国际郁金香花海欢乐城、洛阳凤翔温泉旅游区、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

信阳市

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鄂豫皖红色首府景区、金刚台猫耳峰风景区、西九华山、鸡公山风景区、南湾湖风景区、灵山风景区、西河风景区、灵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许世友将军故里、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别山露营公园、金兰山森林公园、鸡公山桃花寨景区

商丘市

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北湖景区、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日月湖景区、睢县北湖景区

新乡市

八里沟景区、万仙山景区、九莲山景区、比干庙、回龙天界山景区、京华园景区、潞王陵、宝泉景区、轿顶山景区、卫辉市龙卧岩景区、辉县关山景区

开封市

开封龙亭、中国翰园、开封府、开封大相国寺、包公祠、开封市铁塔公园、兰考焦裕禄纪念园、朱仙镇启封故园、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天波杨府公园

三门峡市

虢国博物馆、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豫西大峡谷、灵宝汉山景区、燕子山生态旅游景区、娘娘山景区、三门峡黄河公园、双龙湾风景区、三门峡黄河丹峡、仰韶文化博物馆、三门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陕州地坑院景区、豫西百草园

漯河市

小商桥景区、神州鸟园、许慎文化园、沙澧河、南街村景区

济源市

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口风景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小浪底黄河三峡景区、小沟背·银河峡风景区

安阳市

岳飞纪念馆、羑里周易博物馆、万泉湖休闲旅游度假景区、中华古板栗公园、安阳马氏庄园、道口古镇

许昌市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鄢陵花都温泉度假区、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大鸿寨景区、中国钧瓷文化园、鄢陵县金雨香草庄园旅游区、鄢陵五彩大地观光休闲旅游区、神垕古镇、鄢陵建业绿色基地、鄢陵唐韵生态旅游区

濮阳市

戚城文物景区、濮上园、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

焦作市

圆融寺景区、嘉应观景区、黄河文化影视城、温县陈家沟景区、南水北调天河公园、孟州老家莫沟景区

周口市

太昊伏羲陵景区、老子故里旅游区、周口关帝庙

驻马店市

金顶山风景区、南海禅寺、铜山风景名胜区、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老乐山旅游景区

鹤壁市

云梦山风景名胜区、古灵山、大伾山、五岩山旅游区、朝阳山景区、桑园小镇·太极图景区、鹤山区阿斗寨景区

平顶山市

画眉谷、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二郎山景区、灯台架景区)、平顶山博物馆、尧山大峡谷漂流、三苏园、香山寺、风穴寺、郏县姚庄旅游区

地方特产

编辑

农业特产

开封西瓜

安阳栝楼

南阳黄牛

原阳大米

新郑大枣

中牟大蒜

洛阳樱桃

信阳毛尖

郑州蜜桃

西峡猕猴桃

灵宝苹果

济源薄皮核桃

林州山楂

内乡山茱萸

西峡琥珀

西峡香菇

民权葡萄

永城辣椒

宁陵酥梨

鄢陵花卉

焦作四大怀药

武陟油茶

固始鸡

永城枣干

鲁山生姜

潢川板鸭

南阳独山玉

荥阳柿子

特色小吃

滑县道口烧鸡

郑州烩面

洛阳水席

开封小笼包

开封桶子鸡

信阳板鸭

洛阳牡丹燕菜

西华逍遥胡辣汤

潢川贡面

偃师银条

驻马店小磨香油

薛湖牛肉水煎包

艺术品

开封汴绣

商丘宋绣

驻马店麦草画

汝阳刘毛笔

永城书法

罗店麦草画

洛阳平乐农民

舞阳农民画

镇平玉雕

民权

浚县泥塑和泥猴张

黄河澄泥砚

洛阳唐三彩

汝州汝瓷

禹州神垕钧瓷

汝阳梅花玉

南阳烙画

洛阳大鼓

安阳青铜器

滑县年画

名贵花树

洛阳牡丹

开封菊花

南阳月季

信阳桂花

著名人物

编辑

古代

政治家

燧人氏

栗陆氏

有巢氏

炎帝朱襄氏

葛天氏

太昊伏羲氏

有熊氏

少典

轩辕黄帝

颛顼

帝喾

帝挚

阏伯

唐尧

虞舜

大禹

商均

姒少康

商汤

伊尹

姜子牙

比干

宋微子

陈胡公

子罕

宋襄公

庄公

南子

宋文公

信陵君

春申君

孔父嘉

子产

百里奚

范雎

李斯

聂政

荆轲

陈胜

吴广

张良

晁错

邓绥

申屠嘉

陈平

栾布

黄霸

刘武

刘秀

阴丽华

刘协

袁绍

高季兴

司马昭

司马炎

褚蒜子

司马睿

冉闵

谢安

张亮

刘政会

文本

独孤伽罗

上官仪

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

褚遂良

上官婉儿

魏元忠

李隆基

姚崇

赵匡胤

赵光义

赵恒

张说

陈元光

张方平

刘熙古

苏天福

娄师德

尉缭

宋庠

宋祁

富弼

司马光

盛度

徐处仁

赵曙

赵构

陈思

侯恂

宋纁

李岩

-

-

-

-

军事

妇好

公叔痤

暴鸢

庞涓

灌婴

司马懿

陈到

乔玄

韩擒虎

吴懿

典韦

何进

钟会

张巡

杨镐

魏延

徐庶

翟璜

荀攸

荀彧

黄忠

邓艾

文聘

乔瑁

梁习

李严

邓禹

许攸

袁术

虞诩

卫臻

谢安

谢玄

蔡谟

符存审

符彦卿

石守信

牛金

尉缭

王仙芝

冯异

贺若弼

施琅

长孙顺德

长孙晟

盛彦师

刘师立

范岫

袁可立

史可法

思想家文学家

老子

墨子

庄子

列子

惠子

韩非

鬼谷子

许慎

苏秦

申不害

公孙龙

郭嘉

陈抟

商鞅

吕不韦

贾谊

京房

焦延寿

戴圣

戴德

蔡邕

蔡文姬

祖咏

钟嵘

潘安

干宝

庾肩吾

庾信

谢灵运

谢道韫

杜甫

白居易

韩愈

元稹

刘禹锡

李商隐

李贺

高适

岑参

史达祖

周之琦

汤斌

侯方域

吕坤

嗣成

程颐

苏舜钦

孟元老

范缜

崔颢

谢朓

范晔

岳珂

许衡

薛居正

孙蕙兰

程颢

——

应玚

阮籍

山涛

向秀

宋钘

杨泉

科学家

阏伯

相土

郑国

张苍

吴其浚

张衡

张仲景

杜诗

甄权

石申

朱载堉

李诫

张从正

杨酻

经济学家

王亥

范蠡

白圭

子贡

桑弘羊

吕不韦

郑众

卜式

计然

弦高

民族英雄

如姬

花木兰

岳飞

冉闵

杨家将

种师道

史可法

袁可立

陈星聚

岳云

画家

蔡邕

钟繇

吴道子

褚遂良

师宜官

邯郸

郑道昭

文渊

孙过庭

鲜于枢

谢安

赵佶

王铎

李梦阳

武宗元

宗教领域

神秀

成玄英

朱士行

妙善

费长房

韩湘子

陈抟

慧可

玄奘

僧一行

司马承祯

支道林

当代

军政界

袁世凯

徐世昌

赵紫阳

邓颖超

张轸

许世友

彭雪枫

吉鸿昌

吉星文

习仲勋

马殿甲

鲁雨亭

张思卿

李德生

袁宝华

卫留成

张春

洪学智

高敬亭

张树田

尤太忠

秦宜智

欧阳挺

万海峰

叶成焕

曹刚川

任长霞

朱坤岭

王军

宋照肃

杨靖宇

吉炳轩

陈全国

吴焕先

马晓天

王儒林

孙志刚

赵铁锤

吴芝圃

常万全

宋照肃

吴桂贤

许永跃

赵峰

陈宗兴

段君毅

史来贺

李国英

徐起零

李桥铭

王广华

王凯

张国清

科学界

文圣常

张炳熹

崔琦

张国伟

袁家骝

陈凤桐

尚钺

朱晓东

冯景兰

王占国

王晓东

施一公

刘洋

张勇传

杜祥琬

杨士莪

余永富

申长雨

张伯声

乔传

赵德修

丁奎岭

李永

黄正明

文学、学术界

柏杨

魏巍

余嘉锡

吕宜园

吕世杰

井伟生

姚雪垠

苏金伞

杨健生

白桦

徐庶之

叶楠

穆青

朱秀海

周同宾

刘庆邦

曹雁雁

李本和

胡蛮

尤中会

司马武当

冯友兰

二月河

刘震云

李凖

李季

刘青霞

刘知侠

张伯驹

阎连科

卧龙生

柳建伟

周大新

宗璞

白寿彝

豫商界

许家印

董书通

张泽

李伟

姜明

陈泽民

景柱

张海

熊维政

胡葆森

汤燕峰

董文标

郭号召

荣秀丽

孙耀志

朱书成

胡葆森

杨清河

黄如论

万隆

朱文臣

陈彤

韩宪保

张铁山

体育界

马法成

王富洲

葛新爱

李亚敏

巫兰英

张蓉

郑海霞

邓亚萍

刘国栋

马惠珍

贾占波

周鹤洋

贺璐敏

刘国梁

帖雅娜

李雪

车霖

陆峰

孙甜甜

杜威

陈中

刘虹杞

郜林

于海

付小芳

董栋

李玲

李晓丹

娄佳惠

许庆

李昀琦

宁泽涛

朱婷

宋艳冰

李景玉

周琦

演艺界

时乐蒙

高元钧

陈素真

阎立品

马金凤

常香玉

唐喜成

赵抒音

唐菁

张圆

崔兰田

申凤梅

田丰

桑振君

拜金荣

牛得草

王晓棠

江化霖

王成喜

刘忠河

牛淑贤

关牧村

沈保平

岳跃利

王洛勇

丁岚

小香玉

王旭

程琳

陈明

王九胜

索朗尼玛

李佑晨

莫熙儿

寇世勋

向梅

赵立新

李梦男

买红妹

王斑

万弘杰

李易祥

白国伟

马艳丽

黄鹤翔

修庆

牟凤彬

毛孩

樊凡

李光洁

马赫

宇桐非

李东学

曹芙嘉

冷漠

赵柯

王小毅

李舒桐

蒋欣

刘竞

曹征

海陆

萨顶顶

岳云鹏

干露露

陆虎

陈蓉

唐古

歌浴森

释小龙

张檬

丁一

王李丹妮

范朋飞

马可

乔洋

小灿

洪尧

林枫松

邢昭林

王一博

刘昊然

孟美岐

张子枫

李肖逸

马嘉祺

王亚楠

-

-

-

主持界

李瑞英

朱军

张泽群

孙国庆

沙桐

陈鲁豫

燕菲

海霞

梁秋予

庞晓戈

荆慕瑶

郭思语

任鲁豫

吴鹏

丁丽

董艺

耿晨晨

古晓

管文君

胡辰辰

李名菲

刘雯

韩佳

靳梦佳

所获荣誉

编辑

2020年12月25日,河南省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2年4月,河南省入选2021年交通建设领域拟激励省份名单。

2022年,河南被列入全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