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洼文化 编辑

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

寺洼文化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而得名。

代约为公元前14~前11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

居民聚落已具相当规模。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

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除单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

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及牛羊的骨骼。少数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车马,明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

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铜器有戈、矛、镞、刀和铃

寺洼文化跟齐家文化有渊源关系。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寺洼文化

地区:中国西北地区

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

年代约为:公元前14~前11世纪

氐羌原始文化

编辑

寺洼文化陶器寺洼文化陶器

临洮县衙下集是寺洼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临洮南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南有南屏山,北有临洮城。其中东西两山岗之间形成一宽阔平坦的川地。洮河纵贯南北,浇灌着千顷良田,滋润着一方百姓

据《狄道州志》记载,临洮南部这一地区原有藏族土司设立的衙。有大衙、二衙、三衙,是藏族土司赵琨的封地,故寺洼村一带被称为衙下。属于历史藏交汇地区,该地百姓骁勇强悍、粗犷豪放,民风纯朴独特,至今有藏族传统习俗“拉则节兴盛不衰。

而且该地也是“洮岷花儿”的发源地,据传还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之一貂出生地。作为古狄道州府的临洮,堪称文化的“富庶”之地。

衙下中学正门前的小山包就是寺洼文化遗址。顺山包向右,当年均为连绵的山地,中间的凹地为安特生发掘遗存而形成,后改修成了公路。再右侧远处的山上即是几十年前被毁的赵土司衙门。

寺洼文化无疑是人类远古文明的一座山峰,是悠悠洮河亘古积淀的一方土。寺洼遗址内除寺洼文化外,还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

寺洼文化文物寺洼文化文物

寺洼文化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表面磨,颈部都有对称的双耳。肩,深腹下杀,马鞍形口沿,平底。表面多为褐色,面有褐色斑点。一般不具纹饰,有的仅在耳和颈部有附加的泥条堆纹,作曲线状或指压纹。

寺洼遗存中鬲、鼎较少。但鬲却侈口,素面,短腿窄档,乳状空足,颈和腹部有时附有泥条堆纹。

鼎,形小,鼓身浅腹,柱状小腿,都是泥质红陶。还有长颈圆腹双耳壶。三足形小罐和单耳杯(呈筒状)、彩陶罐,形制酷似辛店陶罐。底微凹入,侈口鼓肩,肩在腹适中处,肩附双耳,彩绘黑色,口沿处有条纹和曲线纹,肩部有交错的三角形带纹,腹部横以二平线。

从器形和纹饰看,都具有辛店文化的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寺洼文化陶器上不仅饰以“一”字、“人”字纹,而且还刻画有众多的符号和字形,被学术界认为是汉字的前文字形态。

寺洼文化文物寺洼文化文物

学者认为,在甘肃地区史前文化遗存中,四坝文化(公元前1950-前430)、卡约文化(公元前1600-前600)、辛店文化(公元前1400-前700)、诺木洪文化(公元前2195-前1935)、寺洼文化(公元前1400-前700)、沙井文化(前900-前409)均属于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都与古羌人生活有关。其中寺洼文化与古代羌人关系最为密切。

括地志》一书中说“陇右、岷、洮以西,羌也”。《后汉书·西羌传》:“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河关之西南应包括兰州西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即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这些地区恰好是辛店文化(还有卡约文化、寺洼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辛店文化彩陶经碳14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1400-公元前700年。这一时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黄河上游活动最重要的时期。

古代羌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和狩猎为主,羌人即为游牧人之意,从寺洼文化遗存发现的陶罐罐口均为马鞍形,有学因此初步断定其为羌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