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糟民 编辑

宋代欧阳修诗作

食糟民》是宋代文学欧阳修创作的一首。此诗描写诗人对腐败官吏的痛恨以及对百姓的同情体恤之情,渲染出了会的黑暗,体现出诗人傲立同群的尚人格。全诗句法极尽变化,所抒发的感慨以议为诗,而不露痕迹,可谓开宋诗新风。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食糟民

作者:欧阳修

创作代:北宋

作品出处:《全宋诗》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作品原文

编辑

食 糟 民1

田家种糯官酿酒2,榷利秋毫升与斗3

酒沽得钱糟弃物4,大屋经年堆朽。

酒醅瀺灂如沸汤5,东风吹来酒瓮香。

累累罂与瓶6,惟恐不得尝。

官沽味醲村酒薄7,日饮官酒诚可乐,

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8

还来就官买糟食9,官吏散糟以为德10

嗟彼官吏,其职称长民11

衣食耕,所学与仁,

仁当养人义适宜12,言可闻达力可施13

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民之饥14

我饮酒15,尔食糟。

尔虽不我责16,我责何由逃17

注释译文

编辑

句注释

  1. 糟:酒糟。酿酒剩下的渣滓。

  2. 糯:即糯稻。是酿酒的好原料。

  3. 榷(què)利:指官方酿酒专卖取利。《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时官方酿酒卖酒,各州各乡设酒务。偏僻之地或许民酿,但须纳税。秋毫: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这里比喻极微薄的利。

  4. 沽(gū):卖酒。

  5. 酒醅(pēi):已经酿成但尚未过滤的酒。瀺灂(chánzhuó):水声。这里指滤酒的声音。

  6. 累累:形容很多的样子。

  7. 官沽:官家卖的酒。醲(nóng):酒味醇厚。

  8. 糜(mí)粥:即粥。

  9. 就:向。

  10. 德:恩德。

  11. 长(zhǎng)民:为民之上。

  12. 养人:指爱人。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 适宜:行事正当。

  13. 闻达:使上面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 力:能力,魄力。

  14. “上不能二句:上不能扩大国家的利益,下不能使百姓吃饱肚皮。

  15. 我:我们。泛指官吏。因作者是官吏的一员,故用第一人称。

  16. 不我责:不责备我们。

  17. 我责何由逃:我们的罪责是没有理由可以逃脱的。

白话译文

农民辛苦种糯稻,官府把酒酿造,垄断卖酒,与民争利至分毫。

卖酒得钱,酒糟成为废弃物,大屋子常年堆积,渐渐烂掉。

刚酿的酒,有如沸汤嘶嘶作响,东风吹来,酒瓮散发出香。

酒坛酒瓶,重重叠叠到处都是,香气诱人,唯恐不能开盖尝一尝。

官酒味浓,村酒淡薄,天天有官酒喝当然快乐。

哪里知种植糯谷的人,锅里无粥,日子怎么过 ?

还得向官府买糟当饭吃,官吏卖糟,还认为是为民造福。

可叹那为官作宦的人,被称为万民之长。

他们的吃穿,不靠自已养蚕种桑,仁与义是他们学习的治国之方。

仁,应让百姓能够活命,义,应该让百姓享受安康。

手握权柄可行使政,还可以向皇上反映情况。

可他们上不能使国家富强,下不能使百姓免遭饥荒。

我在这里喝酒,你在那里吃糟,

即使你不谴责我,自我谴责萦心上。

创作背景

编辑

此诗大约作于庆历四年(1044),当时欧阳修命视察河东路,发现该处官府以烂酒售配与人户,要清醋价钱,他对这种做法十分愤慨,曾上书朝廷求明令禁止。此诗即作于此时。

作品鉴赏

编辑

此诗开头至“官吏散糟以为德”写官民生活的对比。作者用冷峻的写实笔法,一方面揭示官府既借酿酒专卖取利,又终日饮酒作乐,另一方面描述种田的百姓无米下锅,只得买糟食度日。两相对比,官府只知盘剥百姓,腐败享乐的无“德”,百姓遭遇的悲惨露无遗。“嗟彼官吏者”八句对官吏虽为民之上却不耕而食、离弃仁义、上不能为国谋利、下不能为民造福的行为严加痛责,义正词严,对腐败官吏的痛恨、对百姓的同情体恤之情跃然纸上。结尾四句,作者表明,包括自已在内的封建官吏都应对百姓的悲惨遭遇负责,这既是对不良官吏的当头棒喝,也体现出诗人傲立同群的高尚人格。

欧阳修曾长期任地方官,每至一地,都关心民众,颇多德政,深得当地百姓爱戴,这首诗所表露的为政思想可说是其从政的重要准则,这在封建社会是特别难能可的。从艺术表现上来看,此诗选取具体而有典型性的社会现象来揭露时弊的手法,以及篇末的自责语气,都显然是对唐人白居易“新乐府”诸篇有所借鉴和继承。

作者简介

编辑

欧阳修像欧阳修像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