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 编辑

湖南株洲市下辖县

茶陵县,隶属株洲市,位于湖南东部。北抵长沙南通广州,西接郴州、东邻江西,面积2500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3°20′~113°65′,北纬26°30′~27°7′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陵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以茶命名的行政县。因地处“茶山之阴,而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又因南宋刘子铸铁犀镇河妖而有“犀城”之美誉。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111日零时,茶陵县常住人口491849人。2020年,茶陵县GDP完成224.3亿元,增长3.9%。其中,一产业39.3亿元,增长3.3%,二产业75.3亿元,增长6.1%,三产业109.7亿元,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5:33.6:48.9,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1.8%、59.1%、29.1%,分别拉动GDP增长0.5、2.3、1.1个百分点。2020年,茶陵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

茶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湘赣革命根据地重点县、模范县,是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国第一个色政权。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64.45万人,常住人口59.36万人。2018年8月,政府批复同意茶陵县脱贫“摘帽”。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茶陵县

外文名:ChalingCounty

别名:犀城

行政区划代码:430224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省株洲市

地理位置:湖南省东南部、衡阳市东部95公里处

面积:2500km²

下辖地区:16个乡镇(街道)

政府驻地:茶陵县炎帝南路1号

话区号:0731

邮政编码:412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云阳山、工农兵政府旧址、东阳湖(洮水水库)

火车站:茶陵站、茶陵南站、茶陵西站

车牌代码:湘B

地区生产总值:224.3亿元(2020年)

现任领导:县长:杨红兵

人口:49184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书记:邓元连

历史沿革

编辑

西帝五年(公元前202),茶陵置县。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置县,属长沙国。

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湘潭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茶陵县,贞观九年(635年)废,历元年(698年)复置。

五代为楚潭州长沙府茶陵县地。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云阳山

1992年,云阳山被批准为湖南省省级森林公园,山上的森林源和风景名胜,更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颗镶嵌在“雄三楚”胜地的明珠,将会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彩。

茶陵县云阳山 茶陵县云阳山

红军寨

2014年3月,在茶陵县东阳湖景区,发现了抗战时期“红军寨”。据初步考证,70多年前,茶陵籍一辈革命家谭家述、谭余保,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该地还曾是国共两党在茶陵联合抗击日寇的一个抗战指挥部。

茶陵县红军寨 茶陵县红军寨

历史文化

编辑

作文

1981年在茶陵县尧水乡艾里村湖里发现的、1983年经南方13省水稻专家鉴定的“茶陵野生稻”,和1986、1996年在茶陵县独岭坳(即茶陵县枣市镇形村境内)发掘的大溪文化遗址,证实了茶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尤其从约600平方遗址中遗存的稻粒考古发现,早在约7000年以前,茶陵的先民已人工栽培水稻,开创了稻作文化之先河。

耕读文化

稻作文化是茶陵上古时期人们生存与安全的需求,而耕读文化则是茶陵唐宋以来人们的高层次需求。

红色文化

大革命时期,茶陵苏区有各类小学47所,其中列宁高小1所,列宁初小20所,平民夜校23所,半日学校2所、子职业学校1所。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客家文化

客家人元宵节里赛山歌——求快乐平安;元月十九观音——求子孙发达;六月初六拜水神——求风调顺;九月初九点篝火——求健康长寿。

著名人物

编辑

谭用式

萧锦

曹诒孙

陈仁子

谭延闿

李东阳

陈泰

谭云山

尹铭绶

刘三吾

彭维新

陈润儿

谭作钧

谭铁牛

城市荣誉

编辑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称号。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被认定为2021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