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曦 编辑

唐朝时期大臣

赵冬曦(677-750),字仲庆,定州鼓城县(今河北晋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吏部郎中赵不器之子。。

个性放达,不屑世事。进士及第,解褐校书郎,先天元年(712年),通过制科考试,历任左拾遗。开元初年,迁监察御史,坐事流放岳州。交好燕国公张说,入朝为官,授集院修撰,历任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外放华阴太守,迁国子祭酒

天宝九载,去世,时年七十四岁,葬于浮戏山之南麓。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赵冬曦

字:仲庆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

出生地:定州鼓城县

人物生平

编辑

赵冬曦(677-750),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及第,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入集贤院修撰、考功员外郎直学士、中书舍人内供太仆少卿,以亲累贬合州刺史。历眉、濮、亳、许、宋州刺史,弘农、荥阳、华阴等郡太守。夫以为心,奉上诚矣;正以行己,御下威矣。天宝九载,卒于国子祭酒任上。

个人作品

编辑

「陪张燕公登南楼」

抑郁何以欢,阴氛亦登望。孤里,行舟白波上。

目劳西北云,心醉东南嶂。昔日青溪子,胡然此无状。

「酬燕公出见寄」

纶綍有成命,旌麾不可攀。湘川朝目断,荆阙夕波还。

果枉东瞻唱,兴言夕放闲。携琴仙洞中,置酒灉湖上。

景恣行乐,谪居忽如忘。聚散本相因,离情自悲怅。

鸾翮非常戢,鹏天会昭旷。永怀宛洛游,曾是弹冠望。

奉和燕公早霁南楼」

方曙跻南楼,凭轩肆遐瞩。物华荡暄气,景媚晴旭。

川霁湘山孤,林芳楚郊缛。列岩重叠翠,远岸逶迤绿

风帆摩天垠,艇散弯曲。鸿归鹤舞送,猿叫莺声续。

群动皆熙熙,噫予独羁束。常钦才子意,忌鵩伤踡跼.

骚人文,怀沙何迫促。未知二贤意,去矣从所

「灉湖作」

三湖返入两山间,畜作灉湖弯复弯。暑奔流潭正满,微霜及潦水初还。水还波卷溪潭涸,绿草芊芊岸崭岝。适来飞棹共回旋,已复扬鞭恣行乐。旁耆步跹跹,楚言兹事不知年。试就湖边披草径,莫疑东海桑田。君讶今时尽陵陆,我看明岁更沦涟。来今自昔无终始,人事回环常若是。应思阙下声华日,谓江潭旅游子。初贞正喜固当然,往蹇来誉宜可俟。盈虚用舍轮舆旋,勿学灵均远问天。

「和燕公岳州山城」

为吏恩犹旧,投沙此蒙。江边悠尔处,泗上宛然同。访道精言合,经大通。鸣琴有真气,况已沐清风。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吹笙虚洞答,举楫便风催。山暗云犹辨,潭幽稍来。清溪无数曲,未尽莫先回。霭夕微蒙,幽湾赏未穷。舣舟待初月,褰幌招远风。鹤声聒前浦,渔火明暗丛。东山云壑意,不谓尔来同。

「陪燕公游灉湖上寺」

江外多山水,招要步来。琴将天籁合,酒共声催。岩坐攀药,溪行爱绿苔。所怀非此地,游望亦裴回。

「答张燕公翻著葛巾见呈之作」

美酒值芳春,馀气益真。降欢时倒履,乘兴偶翻巾。徐榻思方建,左车理自均。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

「奉答燕公」

语别意凄凄,零陵湘水西。佳人金谷返,爱子洞庭迷。旧馆逢花发,他山值鸟啼。江天千里望,谁见绿苹齐。

「奉和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垲三秦地,芳华二月初。酺承奠璧罢,宴是合钱馀。柳翠堪结,桃红卷欲舒。从容会鹓鹭,延曼戏龙鱼。喜气流云物,欢声浃里闾。圣恩将报厚,述记言书。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轩辕应顺动,力牧正趋陪。道合殷为砺,时行楚有材。省方西礼设,振旅北京回。地理分中壤,天文照上台。寒依汾谷去,春入晋郊来。窃比康衢,长歌仰大哉。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莲字」

浅术方观海,深恩忽见天。学开丹殿籍,名与石渠贤。良辅膺休命,微生谬采甄。春馀仍哢鸟,夏近未舒莲。笺札来宸禁,衣冠集诏筵。史臣知醉德,欲记升中年

「奉答燕公」

谁道零陵守,东过此地游。友僚同省阁,昆弟接荆州。我逐江潭雁,君随海上鸥。屡伤神气阻,久别鬓毛秋。疑岭春应遍,阳台雨欲收。主人情未尽,驾少淹留。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

良臣乃国宝,麾守去承明。外户人无闭,浮江兽已行。随来晋盗逸,民化蜀风清。郛郭从彝典,州闾荷德声。小人投天涯,流落巴丘城。所赖中和作,优游凿与耕。

「和燕公别灉湖」

南湖美泉石,君子玩幽奇。湾澳陪临泛,岩峿共践窥。秋风赪桂竦,春景绿杨垂。郢路委分竹,湘滨拥去麾。枉帆怀胜赏,留景惜差池。水木且不弃,情由良可知。

「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

穷鸟婴笼缀,孤飞任播迁。鹪鹩王佐用,复此挫冲天。楚云何掩郁,湘水亦回邅。怀哉愧木雁,忽尔枉兰荃。愈疾同枚叔,销忧比仲宣。归途书可畏,弱操石犹坚。覆载虽云广,涔阳直块然。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

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主要成就

编辑

儒家的“礼和“仁”思想出发,提倡“德主刑辅”。他认为,古律条目千条,隋时奸臣弄法,著律时提出“律无正条,出罪举重以明轻,入罪举轻以明重。”的断狱原则。一辞出而废条目数百。自此轻重依其爱憎,被罚者不知其所以然。法律易知,则下不敢犯;文义深,“则吏乘便而朋附盛”。律、、格、式,应该刊定科条,直书其事。犯罪者虽也按律以断。律明确则人相信,法律统一则人主尊。他还强调选拔官是治政之本。古时择选牧宰,皆出于台郎御史,以为荣升。亲民之官,人命所录,故贵其位,而重其人。今则不然,京官不称职,派为外任;大邑负累,降为小邑;近官不胜任,迁为远官。此处不行,派往彼处何以能治。这是重近民而贱远民。冬曦久任学士、国子祭酒,推动了唐代儒学的发展。

亲属成员

编辑

祖父:赵宝符,崇文馆学士。

父亲:赵不器,吏部郎中。

兄弟:赵夏日、赵和璧、赵冬曦、赵安贞、赵居贞、赵彚贞、赵颐贞。

夫人:陇西牛氏,曹州长史牛容之。崔氏,莫州司功崔惟珍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