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集 编辑

雨果著长诗集

惩罚集》为名作家果在路易,波拿巴政后期所写讽刺当时会的长

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惩罚集

别名:lesChatiments

作者维克多·雨果

作品:lesChatiments

雨果:浪漫主义作家

国籍:法国

作者简介

编辑

法国伟大的浪漫作家、人道主义人物维克多·雨果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他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诗歌竞赛会得,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小说

1841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上任院议员,1848年二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身,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祠”。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坠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文艺评论及政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作者著作

编辑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面人》《九三年》,诗集《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人物生平

编辑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战斗中牺牲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浪漫主义的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原文欣赏

编辑

以下是开篇的第一首的第一篇

注:原名:“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二日”后改为“暴君的把戏”

原诗作者:维克多·雨果

【一】

这是你蓄谋已久而终于选定的日期,

啊,暴君!该摊牌了,— 今夜一片寒气,

行了,起来吧!由于已觉察暗中的欺诈,

自由这守狗正在狂吠,露着长牙。

卡利埃虽给上了链索,它却仍在嗥叫。

(注:卡利埃为当时巴黎警察最高长官)

别在等了!下手的时刻已经来到。

瞧,十二月使最污浊的迷来越厚;

像一个溜出城堡的男爵小偷,

袭击吧,将你包围的敌人突然抓住。

起来吧!兵营那正驻扎着队伍,

背着包,又醉又狂,昏头昏脑,

只等一个强盗蹬上宝座,披上袍。

用手遮着灯,趄着身子轻轻的走,

拿起你的刀,这时机真是再好没有:

共合国没有注意你乌溜溜的贼眼,

信着你大王的誓言,正高枕安眠。

骑兵啊,步兵啊,出来吧!赶走匪帮!

追捕代表!士兵啊,请用绳索捆绑

你们的将军,扔进关押苦役犯的地窖!

用枪托捅着腰,推入萨的牢狱!

用一顿马刀将特别最高法庭驱逐!

法国勇士呀,市井小人呀,你们将政变

竟然看作恶魔挥舞的一把利剑,

刚从炉中抽出,得像燃烧一般

辩护士争着人权;得割断他们的喉管。

抢劫手,雇佣兵,叛徒,奸细,

打吧!杀吧!将鲍丹杀死!将杜苏杀死!

(注:以上两人均为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而死于圣安托尼区)

这伙人在宫外干什么?叫他们滚开!

士兵啊,用机枪给我扫射这批无赖!

开火!开火!父老啊,接下来就选举!

斩去人权,砍去荣誉,劈去法律

让鲜血在林荫大道上像河一样流!

水壶里装满酒!担架上堆满尸首!

要烧酒?多雨时节就该喝个够。

士兵呀,给我枪毙了这个老头。

给我杀了这个小孩。这女人是谁?

母亲?杀了吧。让所有这些讨厌鬼

发抖吧,让马路将他们的脚跟染红!

干吧!这可恨的巴黎又顽抗又骚动。

我们对它,犹如暴力对智慧,不屑一顾;

任它受尽蔑视,阴郁而力图报复!

外国曾重巴黎:我们要标新立异

将它拖在马尾下,抹它一脸污泥!

叫它完蛋!将它捣毁,压碎,砸烂!

大炮呀,请迎面向它喷射你的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