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 编辑

维克多·雨果著长篇小说

《九三》是法国小说家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1874年2

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九三年

外文名:quatre-vingt-treize

作者:【法】雨果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首版时间:1874年2月

字数:235000

内容简介

编辑

故事发生在法国产阶级革命的急风暴雨时代,发生在共和国诞生不满一岁、革命与封建复辟势力生死搏斗的1793年。5月,巴黎国民军的一个“帽子联队在树林里搜索时,发现了在饥饿中的农妇佛莱莎和她的三个孩子,并收留了他们。6月1日傍晚,大之中,从英国在布列塔尼的索德一个海起航了一只伪装成商的军舰,船上有逃亡的法国保王党军人,还载着一个农民打扮的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他戴着皇后在塔堡监狱绣的百合花统帅绶带,被秘密派到旺代发动十万盲目于国王的农民军叛乱,迎接英国人登陆,企图一举把法兰西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军舰起航前,共和国方面已得到情报,并通知巡逻舰俘获此船,将朗德纳克送上断头台。不料这一军舰由于途中一尊发射二十四磅重炮弹的大炮滑脱,船员无法控制,终于迷失航向,误触暗礁,滑脱的炮身又撞漏了船,撞死了炮手,撞坏了一半以上的大炮,船身不断下沉。在这危急的当口,法国巡逻舰舰队又出现在面前,无是迎战还是后退,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必然毁灭。为了完成以旺岱为基地摧毁新生的共和国,使王室、族的反革命势力起而复生的使命,舰长派一名勇敢的水手阿尔罗用小舢板护送侯爵逃生。

朗德纳克侯爵在布列塔尼一个海湾登陆,在小山顶的碑石上发现了通缉他的告示,署名的海岸远征军司令正是他的继承人,他的侄孙郭文子爵,他内心升起无比痛恨的火焰,决意与这一家族的叛逆势不两立。上岸次日,他便找到报复的机会,在山下村子里,他正好与刚刚占领这村子的七千旺岱军队相遇。在他的命令下,这帮反革命匪徒把战斗中俘获的巴黎联队士兵全部枪毙,包括那个被联队收留的母亲,把村子烧,把三个孩子带走。

在巴黎,英勇的市民兴采烈地庆祝革命的胜利。在一家小酒店里,革命的领袖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正共同商量解除共和国巨大潜在危机的办法,为了消灭威胁革命的旺岱叛军,国民公会委派西穆尔登为海岸远征军司令部政治委员,并由他们三人正式签署了公安委员会的正式委任令。他们说,西穆尔登有全权去监视那个司令官,因为这个年轻的贵族虽然很有军事才能,又很勇敢坚强,已经打败了年的朗德纳克,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宽恕、待人慈悲,他释放俘虏,认为强对弱者有保护的责任,他不愿杀死已经趴在地上的人,总之他有半颗柔弱的心。但革命对反革命是绝不能宽大的,尤其对那个顽固的反革命侯爵;同时革命对那些宽恕反革命的人也绝不能容忍。

当西穆尔登听到司令官的名字是郭文子爵时,顿时脸色苍白。这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西穆尔登以前是个教士,他有一颗纯洁高尚然而忧郁的心,他善于思考、博学多才,虽然科学毁灭了他的信仰,他却一直守着教士的戒律,孤身一人。他曾把全部爱情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那是他年轻时在布列塔尼的郭文家族当家庭教师时的郭文子爵。这是一个无父无母、由叔祖父朗德纳克侯爵抚养的孩子,他把自己的知识、信仰、意识、德、理想、人民灵魂都灌输给这个贵族子弟。一次郭文重病,他日夜守护在床边,挽救了孩子微弱的生命。孩子长大成人,当了上尉出发到军营去了,他们再也没见过面,只能相互思念。

西穆尔登憎恨诺言,憎恨专制政体,憎恨神权,他曾幻想共和,终于成为一个冷酷、坚定的革命者。西穆尔登日夜兼程赶到旺岱时,正遇上共和军与叛军的厮杀,他用自己的身体又一次拯救了郭文的生命。他凝视着久别重逢的亲人,淌着血的脸上闪耀着快乐的光芒,郭文叫着“恩师”跪在他的身旁。

西穆尔登看到昔日的孩子已经成勇猛的战士、一个屡建战功的指挥官、革命的柱石和英雄。他梦想他将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军事领袖,披着光闪闪的铠甲,前额闪着正理性的光芒,好像看到自己的灵魂化成伟大,但幸福的面容上随即掠过一层阴影。

尽管朗德纳克也是个军事领袖,并且更残酷、更狡猾、更疯狂,但在搏斗中,总是代正义与革命的郭文占上风。最后,不但阴谋未能得逞,还被打得走投无路,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十八个人退守到富耶尔森林角上他们家族的一个废弃的旧碉堡里,那是一座基墙厚达十五尺的圆形高塔,出口是个墙洞。高塔与高地由一座石桥相连,桥墩上有一座三层城堡,他们把三个孩子带入其中作为人质,下层堆满干柴、柏油,第三层置放干草。而从桥上进入城堡的厚铁的钥匙放在侯爵口袋里。一根硫磺引线从铁门下拉入高塔,这样使得共和军无法从桥上进攻高塔。勇敢的共和军先锋队在郭文的指挥下从墙洞向高塔中的敌人发起勇猛进攻,“红帽子联队”曹长巧妙地从炮眼爬进碉堡,里外夹攻,敌人大败,只剩下侯爵几个人从壁上一个能转动的石头暗门逃跑了。

但是负责断后的一个敌人临死前点燃了引线,桥头的小城堡大火腾空而起,被乞丐救活的佛莱莎在火光中从户看见了房中酣睡的她的三个孩子,大呼救命,这喊声惊住了已经脱险的侯爵。共和军打不开铁门,又没有梯子,正为救不出孩子而焦急万分。这时候,侯爵出现了,他手里拿着钥匙走向铁门。之后,他的白发在火光中闪现,从楼里竖下一架梯子,把三个孩子一个个送下来。然后他束手就擒,被押在地牢里。

西穆尔登连夜召开军事法庭会议,定于次日处侯爵砍头。然而侯爵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三个孩子的生命的举动引起了郭文剧烈的思想斗争。郭文认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是上帝予他的责任,他决然放走了侯爵,自己留在地牢中。为了这一宽恕,西穆尔登按革命法律判处郭文以砍头,施刑的前夜,他来到地牢中与他的孩子一同进餐告别,内心充满痛苦。天色微明,当郭文被执行砍头的同时,一声枪响,西穆尔登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品目录

编辑

第一部在海上

第二部在巴黎

第三部在旺代

第一卷 索德雷树林

第一卷 西穆尔丹

第一卷 旺代

第二卷 克莱莫尔号军舰

第二卷 的小酒馆

第二卷 三个孩子

第三卷 阿尔马洛

第三卷 国民公会

第三卷 马托罗缪的屠杀

第四卷 泰尔马克

第四卷 母亲

第五卷 IN DAEMONE DEUS

第六卷 胜利之后的斗争

第七卷 封建与革命

创作背景

编辑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862年雨果还在根西岛流亡时就开始为酝酿中的这部小说搜集材料,他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作了充分准备,十年后动笔写作,花了六个月的时间一气呵成,于1874年2月出版。

九三年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93年这个充满急风暴雨的年代,也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展开生死搏斗的年代。这年年初,新生的共和国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进行疯狂的反扑;国外,英国伙同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国组成反法同盟,从东、南、北三面进攻法国;国内,保王势力在旺代发动叛乱,威胁巴黎,企图里应外合,把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复辟封建王朝。革命政权采取果断措施,大力平定旺代叛乱,严厉镇压反革命,造成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恐怖时代”,使共和国转危为安,为法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人物介绍

编辑

朗德纳克

朗德纳克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他是旺岱叛军的首领和精神偶象,作者让他以一个反动叛党、匪军头子的形象出现,在他身上安置了诸如残暴、顽固、冷酷等性格特征,似乎他本来就应划入“坏的圈子”。

作为叛军头子,他具有反动性,但旺岱地区的人民是由于深恐于国民公会的专制自发组成农民军,心甘情愿地接受朗德纳克的领导和指挥的,这正是各宾派“在大革命中滥用暴力,使一些原来支持革命的人也纷纷改变了态度”的结果,这也许不算为“纠集”。农民们把他视为精神崇拜者,以做他的士兵为荣,可见,他在当地是受人尊,且深得人心。

战争中的朗德纳克像任何战争中的参战者一样,对仇人都是分外眼红的。因为战争双方存在着特殊的矛盾——生死存亡,这使得战争具有残酷性,充满了硝和血腥。对于自己的敌人是毫无仁慈可言的,朗德纳克要抓住郭文,要他的脑袋,郭文也同样要逮住朗德纳克并枪毙他。朗德纳克的目的是要打败共和国的蓝军,在他的眼里,背叛自己投靠蓝军的人必死无疑,因此他实行的烧、杀并不奇怪,而确为正常的人性表现。

郭文

郭文出身贵族,是一名子爵。《九三年》中的郭文刚一出场,作者便对他进行了如下的描述:“郭文三十岁,高大魁梧,眼神像先知一样深沉,起来像小孩。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咒发誓。”郭文的这种完美还表现在战场上的勇敢坚强、睿智从容。在战争中他是一个成功的指挥官,在与叛军朗德纳克的搏斗中几乎一直占据着上风,最后将朗德纳克赶到了图尔格城堡之中。

而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为了救农妇的三个孩子,放弃了唯一可以成功逃跑的机会。面对着英雄一样的战俘,郭文陷入了遐想:“他最坚定的决心、最认真的许诺、最不可改变的决定,这一切都在他意志的深处动摇了。”于是,他用自己换出了被关在牢房中的朗德纳克。而郭文自己却因为私自放走共和国的敌人,而被西穆尔登处死。

西穆尔登

西穆尔登是严厉的革命者,也是郭文的老师。这个人物的刻画还是比较丰满的,但这个坚定的革命者又是作者所不需要的人,因而在作者的笔下,他便成了一个冷酷、恐怖、可怕的革命者的化身。他是崇高的,但这种崇高又是灰色的;他是道德的化身,但却是冰冷冷的,不近人情的。可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人道主义观点,作者又让他在处死了自己的“精神之子”郭文后开枪自杀,让“这个暗影”和另一个光辉在人道主义世界里融为一个整体。

作品鉴赏

编辑

作品主题

对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展开的生死搏斗的正确描写是这本小说的基本价值所在。雨果以深邃的会历史眼光和磅礴雄伟的气魄,用如椽的巨笔,描绘了一幅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真实生动的历史画卷。小说以旺代叛乱与平定叛乱的斗争为背景,以三个孩子的命运为线索,描写了革命与反革命、共和与保王两党之间那场血与火的惨烈严酷的内战,再现了新旧两种制度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殊死较量,揭露了保王势力的凶残没落,歌颂了以国民公会为代表的新生革命政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一贯的人道主义思想。

艺术特色

构思

《九三年》的中心情节是围绕着郭文、西穆尔丹、朗德纳克三个主要人物来构思的。雨果为他们安排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分别是两个敌对阵营的首领,却又有着不解之缘。叛军首领朗德纳克是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官郭万的叔祖,而共和军中公安委员会的特派员西穆尔丹却曾经担任过郭文的家庭教师,一直把郭文视为自己的“精神之子”。这样巧妙的构思,不仅加强了矛盾冲突的戏剧性,而且也深刻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深度。

描写

雨果通过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场景描写,细致感人地刻画出人物内心的冲突与升华,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心灵震荡。雨果的小说善于运用对照原则,在人物冲突、性格冲突、观念冲突、情节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灵深处的真相,从而展现出人性的弱点与伟大。在《九三年》中,朗德纳克、郭文、西穆尔登是三个对照中的人物,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对照,通过这种对照的冲突与映衬,雨果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最终分析: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九三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产物。它的篇幅虽然不像雨果的其他几部长篇小说那么大,但结构却颇为完善,情节发展也很紧凑,很少有什么枝蔓繁冗之处,充分显示出雨果晚年圆熟的艺术技巧。小说的第一第二部为全书确定了背景和框架,给此后的故事发展作好铺垫。在第三部中,三个主要人物终于在拉图尔格的攻防战中正面相遇,此后节奏明显加快,情节起伏跌宕,一步步导向那撼动人心的结局。《九三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雨果一生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作者艺术形式最为完美成功的作品之一。

视角

雨果在《九三年》所采用的是“全知全能式”的叙述视角,而作品的叙述者,既不是“纯客观”的退隐在背后的,也不是“戏剧化”的出现在作品中的,而是一边像一个导演一样在执导着整个作品,另一边又对作品中的场面、事件及一些人物的言行发表自己的画外音。作品的叙述语调显然不是“反讽式”的,因此可以说,站在“全方位的视角”执导了这个作品的叙述者实际上就是作者。但由于作者的主观性极强的画外音的介入,使作品的叙述者成了一个并不十分可信的叙述者,也就是说作者的观点未必都是可信的。

结构

作者采用了双线交织发展的结构,明写共和国的命运,暗写三个孩子的命运。整个作品以1793年巴黎的革命共和军镇压旺岱反革命叛乱为背景,以新生共和国和三个孩子的命运作为整个作品结构的重心和焦点,安排作品中的人物与集团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人物与集团对待共和国和三个孩子的态度与行为的冲突,以及作者本人的议论、思索,推动整个作品的情节的进展。

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结构松散、情节进展缓且常常被中断。作者往往无视情节的进展和读者的期待,而自己介入作品之中,进行议论和抒情,并让人物进行说教,从而阻断了情节进展。而最严重的是他往往对与情节进展关系不大的背景和场面进行大量的叙述和描绘,尽管有不乏精彩之处,但冗长的叙述和描绘,过多的枝蔓,同样导致了情节的中断,而且使整个作品的结构显得涣散。

人物塑造

在人物塑造方面,因作者的矛盾思想及其倾向影响,对人物刻画出现了脱离历史真实、违背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缺点。作者有时是为了让人物传达自己的观点,结果使人物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传声筒式的人物,他有时是为了借助某个人物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便让人物作了违背性格逻辑的事;他有时想对某些人物的言行及思想作些批评,他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便有了不实之嫌。

作品影响

编辑

《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是继《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之后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2004年4月,作为中法文化年的首台演出项目,中国国家话剧院隆重推出了根据《九三年》改编的同名话剧。

作者简介

编辑

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1802年生于法国白桑松,上有兄长二人。父亲为拿破仑麾下大将。少年时期家庭因父亲职业而追随军旅迁徙各处,虽然家庭环境困难,仍然持续接受教育。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集,声名大噪。43岁时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第三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同名音乐剧即依此小说改编而成。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第二共和),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无论政治或文学,均有贡献。1885年,雨果以83岁高龄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