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 编辑

冰心创作短篇小说

超人》是现代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发于1921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

《超人》讲述了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在开始的时候对一切都很排斥,拒绝交际,后来,由于深夜被一阵凄惨的呻吟声所困扰,他出钱给病人看病,最后被病人的行为感化,从此改人生看法的故事

《超人》兼具散文的特色,不事情节铺排;语言精练致,意境优美如画。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超人

作者:冰心

创作年代:20世纪20年代

作品出处:《小说报》

文学体裁短篇小说

首刊时间:1921年

字数:约3600

内容简介

编辑

何彬办完公就回住处看书,几乎与公事以外的人没有交际,也什么都不爱。房东程姥姥送饭给他时,他偶尔也说几句话:“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与其互相牵连,不如互相遗弃;而且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夜里,他因楼下禄儿凄惨的呻吟而无法入睡,于是,就回想幼年时的事,如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几天后,他得知禄儿是因摔坏了腿而呻吟的,就拿出钱来大夫给他治病。禄儿腿好后向他谢,他冷冰冰的不加理睬。他调动工作行前整理行装时需要绳子,禄儿便给他买回了绳子,但在要和他说话时,他却不理会。晚上睡觉时,他梦见了母亲,看到她目里充满了爱。起床后看到在捆好的书籍上面放着一篮花,底下压着禄儿给他的信。信中除对他表示感激外,还写道:“我有一个母亲, 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也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他看信后感动得哭了。走后,禄儿在收拾空房间时,发现了他留下的信,信中写道:“小朋友禄儿,我先要深深的向你谢...…你深夜的呻吟,使我想起了许多的往事。头一件就是我的母亲,她的爱可以使我止水似的感情,重新荡漾起...…你送给我一篮花之先,我的母亲已经先来了。她带了你的爱来感动我。”

创作背景

编辑

五四”落潮期,许多青年从乐观救世急遽地变为悲观恨世,从悲观恨世再跌入厌世自戕的灭顶之灾。以写“问题小说"著称的冰心熟谙这些青年的思想脉搏,作为一位有“文学家责任感”的作家,冰心对这一严重的会问题非常敏感,在北京这个“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上,她的责任在于唤起这类青年的"“新的活力”。《超人》及其主人公何彬的创造,就基于这一目的。

人物介绍

编辑

何彬

何彬是“五四”落潮之后信仰出现了严重危机的青年的一个代表,颇具虚无主色彩。他是一位信尼采哲学的超人,他将爱和怜悯都看作恶德,以超人式的冷漠和傲来看待人世。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他不但是和人没有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 他都不爱,屋里连一朵花,一根草,都没有,冷阴阴的如同山洞一般。

作品鉴赏

编辑

主题思想

《超人》通过描写何彬思想意识的转变,指出只有爱和被爱才能摆脱个人内心深处的空虚与孤独,才有助于光明的实现。.作主要描写了何彬思想认识的发生转变的过程:开始他认为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上了台是父子,亲密的了不得了,下了台,摘下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哭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与其互相牵连,不如互相遗弃;而且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和人没有来往,在其居住的地方只和房东程姥姥偶尔说话。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拒绝我的母亲,拒绝了宇宙和人生,拒绝了爱和怜悯,后来由于禄儿的呻吟声扰了他的清净,也动了他的良心,特别是禄儿用一颗真诚的童心写信与他,深深地唤了何彬潜意识中的怜悯和母爱。他终于撕去了超人的面纱,写下了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母爱才是疗救冷漠人心的良方,它沟通了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心灵。

《超人》以哲理的方式表达母爱的伟大和洁,同时在对禄儿叙写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特有童心意识,这也是作家爱的哲学延伸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表现。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塑造

《超人》主人公何彬是作者重点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运用写实、象征等艺术手法予人物独特的个性和深厚的意蕴,尽管主人公何彬有点抽象,但其个性却很鲜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孤僻、冰冷,几乎与世隔绝,但禄儿的三个夜晚的呻吟声打破了他的自闭的世界,使他想起了母爱,冰冷的心开始融化,特别是禄儿的信使他彻底醒悟了,生活不能没有爱,特别是母爱。何彬性格的变化过程就是爱的唤醒过程。

诗化小说风格

《超人》在艺术上呈现一种温柔、细腻、含蓄、诗意的风格特征,特别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情节简单,结构完美,构思精巧,思想内涵丰富,语言隽永深婉,流畅清新,具有诗化小说的审美特征。

情感体验描写

《超人》从何彬被禄儿半夜呻吟引起思绪,到与程姥姥的对话,再到何彬反复做的关于母亲的梦,最后写他与禄儿的心对心的交流,笔致细腻,感情浓郁,层层渲染,终于,坚冰化为一泓温暖的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暗示、反衬的运用

《超人》没有直接赞美母爱,而是让慈母的形象反复在主人公思想的关键时候发生作用,委婉含蓄地赋予慈母之爱以巨大的力量。作品命名为《超人》,但通篇没有出现“超人”的字样,也是通过暗示的方法读者自己去领悟的。此外,用正面描写程姥姥吃惊的表情来反衬何彬的变化,何彬性格的前后反差都揭示了何彬性格变化发展的全过程。

创作方法的应用

浪漫主义的色彩点染在写实的描写之中是这篇小说最突出和特别之处,小说的全篇是写实的,但作者把浪漫主义创作中富于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小说的意境和氛围的构筑中,十分自然地把主人公置于诗情画意的思绪中,同时也把读者诱导到诗意盎然的情感体验之中,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作品评价

编辑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超人》发表于一九二一年,立刻引起了热烈的注意,而且引起了模仿,并不是偶然的事。因为人生究竟是什么?支配人生的是爱呢,还是憎呢?在当时一般青年的心里,正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冰心在《超人》中间回答是:世界上人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她把小说题名了超人,但主人公何彬实在并不是超人。冰心她不相信世上有超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超人》的描写,提供了这样的心理逻辑:何彬的爱是天然的、内在的、因而也是真实的,他的憎是矫情的、外加的、因而也是脆弱的,爱的哲学战胜尼采的超人哲学乃是一个反本复初、重赌真心的心理过程。这和明人卓吾在《童心说》中排斥的伪道学的义理,主返回最初一念之本心,使人不出真心和童心,具有相似的心理逻辑。《超人》中的爱,是热情人世的,而不是冷情厌世的;它要求人们撤去尊卑有序,长幼有礼的等级藩篱,以平等态度相亲相爱,具有人本主义色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范伯群 《冰心的〈超人〉》:冰心的《超人》是她在“五四”高潮时所写的“问题小说”的延伸。但是,她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提出问题了,而是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希望寻求答案。她要通过小说来医治上述青年受伤的灵魂,使他们心中重新燃起炽热的火焰。

作者简介

编辑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1900 年5月生于福州,1901年移居上海。1921年,她加入文学研究会。“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以写问题小说而引人注目,以爱的哲学享誉文坛。冰心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最后的安息》等探索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第二阶段,五四退潮以后,她退缩逃避到个人、家庭生活的圈子里,抒写在当时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之爱,《超人》《烦闷》《悟》等小说就是在此时写下的以爱的哲学认识生活的作品。《超人》《烦闷》《悟》这三篇小说是她爱的哲学三部曲。第三阶段,从1931年起,她创作了《分》《相片》等作品,透露出朦胧的阶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