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 编辑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名誉校长

费孝通(191011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今苏州吴江区)人,当代著名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名誉校长。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经济政治学博士学位,1945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费孝通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费孝通

外文名:FEIXIAOTONG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地:苏州市吴江区

生日期:1910年11月2日

逝世日期: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职业:社会学家

代表作品:《文化论》、《人文类型》、江村经济、乡土中国

主要成就:获赫胥黎奖,获《大英百科全书》奖

主要职务:原人大副委员长

人物生平

编辑

费孝通和王同惠结婚留影(1935年)费孝通和王同惠结婚留影(1935年)

1939年,经大哥费振东介绍,费孝通结识了孟吟,不久便在昆明结婚。此后55年,孟吟与费孝通相携相依,载浮载沉,同甘苦,共患难,相伴终生。

此后几十年时间里,在孟吟相依相伴、相爱相慰之下,费孝通先后写出无数颇有影响力的社会学论著,并成为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毋庸置疑,在费孝通丰硕的成果里,必然也浸透了爱妻孟吟的心血。

1994年12月1日,爱妻孟吟病逝。费孝通感慨万千,作悼亡。

费孝通和江村经济之路

开弦弓,太湖东岸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村边一条清河弯弯的像一拉紧了弦的弓,村子由此得名。开弦弓村的一切1936年,这一年,一个叫费孝通的年轻学生来到村子,从此,开弦弓村另一个名字———“江村”,被誉为“中国农村的首选标本”而名扬海外。

1981年,费孝通回顾当时的情形说,进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后,对师们课堂上讲的东西,老实说很不满意。有的老师搞了调查,但调查来的是很多枯燥的数字,并没有说明这些数字有什么意义。于是,“我们商议要自己深入到社会里去做调查”。

《江村经济》问世

1938年,费孝通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英文名叫《中国农民生活》。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序言中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

农副关系之辩

1957年5月,费孝通(右)在开弦弓村1957年5月,费孝通(右)在开弦弓村

1957年,费孝通再次来到离别21年后的开弦弓村,目击的事实使他不得不重申自己的观点,这一次,他因此饱受了人间辱。1957年6月1日,《人民日报》正面报道了费孝通重访江村的主要观点:要增加农民收入,靠农业增产是不行的。转眼间,费孝通被指责为“恶毒攻击政府忽视副业生产”。因为当时的政策是:“农不经商”,而且对外出打工严加禁止。费孝通被错划成右派 这一指责使他失去了关注开弦弓的机会,直到1981年。在此期间,费孝通没发表过任何学术作品。1981年,费孝通第三次访问开弦弓村。他发现:30年代见到的养羊和养兔,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经营的副业,家庭副业加起来占到了个人平均总收入的一半。他经过调查又写出了《三访江村》。

社会任职

编辑

费孝通费孝通

1940年~1945年,费孝通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

1945年起历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

1945年~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

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

1978年后,主持重建社会学工作,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

1978年~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

1979年,任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

1979年,当选为社会学研究会会长。

1980年~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1982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982年~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名誉所长。

1983年6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5年3月,他发起成立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并任所长。

1986年,任民盟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1987年1月,在民盟五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民盟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历任民盟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1988年,费孝通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1年,受聘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

1996年11月26日,民盟七届五中全会接受费孝通辞去主席职务。后任民盟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1998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创刊,费孝通任名誉主编 1998年6月,当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1999年11月,担任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费孝通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费孝通历任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还历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顾问、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获奖记录

编辑
所获奖项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98 获“霍英东杰出奖” 获奖
1994 获该年度拉蒙.麦格赛赛“社会领袖奖” 获奖
1993 日本亚洲文化大奖 获奖
1988 获“大英百科全书奖” 获奖
1981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纪念奖章 获奖
1980 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并被列为该会会员 获奖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82 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 获奖

人物评价

编辑

真诚坦荡的大家风范:费孝通热爱祖国、追求光明的赤子情怀,矗立起一座山仰止的丰碑。1938年,他带着强国富民的愿望从英国学成归来,便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45年11月25日晚上,费孝通在西南联大演讲,面对着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断、甚至开枪,他站在会场的最高处呼喊:“不但在黑暗中我们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还要呼吁和平”。1946年1月,他与其他教育作者联名致函正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呼吁停止内战,成立联合政府,保障民主权利。(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尤兰田)

志在富民的崇高境界:我们要学习费孝通志在富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思想境界。20多年间,费孝通七下甘肃定西、30余次到江苏吴江调查,足迹遍及祖国。费孝通一生著作等身,如今他的这些文字已成为我们宝的思想财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演绎了中国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崇高理想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宝文)

法制建设的推动:费孝通同志是新时期宪法修改工作的重要参加者。费孝通同志曾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他坚决拥护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1982年宪法修改过程中,组织民盟成员对宪法草案进行认真讨论,就知识分子地位和作用、统一战线等问题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在1988年和1993年两次修改宪法过程中,他衷心拥护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积极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万宾)

“天下大同”的家国情怀:费孝通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在他的身上,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怀。他的《乡土中国》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他的《江村经济》让世界从不同角度定义中国的生产方式。他“行行重行行”,怀着一颗“志在富民”的仁心,总结出了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在内的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包括浦东、黄河上游、南方丝绸之路在内的多个区域经济的布局和发展。他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定义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核心理论框架。他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他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战略思考、他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设想,都将指引着我们坚实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费孝通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在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富民强国。他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他高尚的品格、无私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搜狐网评)

费孝通至少有两件事会被历史记住。第一件事发生于1945年11月25日晚,面对着专制者的残暴,费孝通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了比枪声更为响亮的呼声;第二件事是在1946年7月,公仆)闻(一多)被暗杀后,他在《这是什么世界》一文中写到:“一个国家怎能使人人都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被杀!人类全部历史里从来就没有过这种事。我们如今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这两段叙述让世人感觉到了费孝通作为民主斗士坚定激进的一面,翻看同一时期费孝通的文章,会发现与其说费孝通是一个民主斗士,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陈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