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辽 编辑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
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袭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皆披靡。在东吴撤军时,张辽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黄初元年(220年),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本名:张辽
字:文远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出生地: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
出生日期:169年
逝世日期:222年
主要成就:阵斩蹋顿,大破乌桓合肥之战,威震江东
官职:征东将军、前将军
爵位:晋阳侯
谥号:刚侯
持麾经历:白狼山之战
典故:张辽止啼;登锋陷阵
颠沛奔波
张辽出生于并州雁门郡马邑县,其家乡位于汉朝的北方边陲,人习戎马,畜牧於野 。张辽本是聂壹(马邑之谋的发起者)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为张姓。
张辽出生时,塞外的胡人已经在檀石槐的统治下而变得非常强盛。因此,张辽所在的雁门郡经常遭到胡人的杀掠洗劫 。熹平六年(177年),雁门郡的军民曾与一些匈奴人联合反攻檀石槐,却大败而还,死伤惨重 。张辽自幼就经历了大量的边塞战乱,少年时便成为雁门郡的郡吏。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并州刺史张懿在抵御胡人的进攻时,战败被杀。 继任为并州刺史的丁原因为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他带兵赶赴京城,去接受大将军何进的领导。大将军何进又派遣张辽前往河北募兵。张辽在河北共募得千余人,然后,返还京城向何进复命。 何进被宦官所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宦官。 幸存的宦官劫持汉少帝。最终,董卓立下了救驾的大功,回京后,便掌握朝中大权。 由于何进已死,张辽作为大将军何进的直属部下之一,便像何进的其他部属一样,统兵从属于董卓。后来,董卓败亡。张辽统兵从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 张辽虽然“以兵属吕布”,但他以北地太守或鲁相的名义,在吕布军中仍保持相对的独立地位 。由于凉州军人是董卓旧部,主持朝政的王允打算削弱凉州军人的权力,于是,凉州军人在李傕、郭汜、樊稠的带领下纷纷造反,攻打长安,击败吕布,杀死王允。北地太守张辽(北地位于凉州,在吕布向东逃亡之前,张辽就已经被朝廷授予此职)跟从吕布向东奔逃。在兖州,吕布集团又吸收了陈宫等人,并在此处鏖战曹操,战事持久而惨烈。吕布集团曾数次战胜曹操,一度将曹操打得仅剩1万余士兵 。后因蝗灾大起而各自罢兵 。休整之后,曹操击败吕布。张辽又随吕布前往徐州。
建安元年(196年),吕布夺取徐州,自领徐州牧。 张辽领职为鲁国的国相,时年二十八岁(古代用农历记录虚岁。农历的28岁为公历的27岁)。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的部下奉命用金子购买军马,但在途中,金子都被刘备军队抄掠走了。张辽虽然与关羽交好,但依然奉命出战,与中郎将高顺一起攻打刘备军队。刘备向曹操求援,曹操便派遣夏侯惇救援刘备。高顺、张辽先是共同击败夏侯惇,随后又共同击溃刘备。
此前,曹操正在亲征张绣。 在高顺、张辽击溃刘备之后 ,曹操停止攻打张绣,转而东征徐州。吕布亲自固守下邳城,被曹军包围。
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吕布的嫡系将领侯成、宋宪、魏续三人绑缚陈宫向曹操投降,并打开城门使得曹操军队急速冲入下邳城。 然后,曹操使吕布彻底破灭于下邳城中。 然后,张辽率领自己的军队 归降曹操(同一时期,至少有5篇类似的史书记载可以共同论证,张辽的投降时间晚于吕布的下邳破亡 。《资治通鉴》记载,在曹操对下邳城内的投降者们以礼相待之后,张辽率军投降 )。曹操将张辽拜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 而张辽的鲁国国相的职务则由毕谌来接替。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首先派兵袭击白马。曹操依荀攸之计,亲率军队救援白马,张辽与关羽作为前锋,击破颜良军队 。在官渡之战的数次战斗中,张辽数有战功,迁裨将军。
同年十月,袁绍主力溃败后,曹操另派曾经领有鲁国的张辽去安定鲁国诸县。 这是因为曹操的兖、豫之地在袁绍大举攻曹之时,有非常多的郡县投靠了袁绍。
劝降昌豨
《三国志》的陈武本传 、潘璋本传 、贺齐本传 ,三篇本传皆无彻军,皆无津北,所涉人员皆被甘宁本传的“唯”字排除在津北之外,可知,《三国志》贺齐本传与《江表传》贺齐篇发生在合肥战役的不同时间段,发生在合肥境内的不同地点,东吴猛将陈武是战死在这场发生于围城时的战斗中。
而后,孙权率军守在合肥地区十余日,认识到不可能夺取合肥城了,于是退兵。 张辽率领诸军乘势追击,几乎再次捉住孙权。同时,张辽又统筹了战局,准确预估了孙权的逃生路线,并分兵绕过东吴军队进行毁桥 。而孙权与甘宁蹴马趋津,又有谷利鞭马助势,才得以跃过断桥,死里逃生。 张辽因为不知道孙权的相貌而错失了活捉孙权的机会。曹军士兵听说此事都表示叹息悔恨。 曹操得知此战,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并拜张辽为征东将军。
当时,曹魏军队的主力远在汉中,而曹魏江淮一带的兵力则非常空虚,无法派遣援兵。正是所谓的:“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因此,曹操非常看重张辽在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劳,史载“太祖大壮辽”,“大壮”两字在《三国志》里仅用过两次,分别是在《张辽传》、《徐盛传》 ,可见分量之重。此役之后,若江东小儿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吓唬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孩童就不敢再哭泣了。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征孙权。到合肥后,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于是,给张辽增兵,多留诸军,迁徙去居巢屯驻。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季,曹军抵达居巢,开始进攻濡须。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曹操大军在居巢集结完毕,并在二月全线猛攻濡须,迫使孙权退走。三月,孙权又派遣徐详向曹操请降。 曹操回师,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曹仁于樊城,适时孙权称藩于魏,为了让孙权安心攻打荆州,于是曹操召张辽及诸军悉数回救曹仁。 张辽素来知晓曹操的用意,虽然他收到诏令较晚,但向樊城的进军速度却很快 。而张辽尚未到达,徐晃就已经打败关羽。张辽便与曹操会师摩陂,曹操乘车出来慰劳他,并派他屯于陈郡。
转官晋爵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张辽转任为前将军,又分封其兄张汛(或作“张泛”)及一子列侯。 同时,赐给张辽的帛多达千匹,谷多达万斛。
不久,孙权再叛变。张辽还屯合肥,并进爵都乡侯。曹丕赐舆车予其母以示荣宠,并派遣兵马送其家人到他驻军的地方,又派遣向导们预先在各地张贴告示,宣告张辽的家人将要到临,指引着大家出迎。张辽“所督诸军”的将士官吏们都罗列在道路两侧,拜迎张辽的家人。看见此景的人们都认为这是十分荣耀的事。同年,曹丕称帝,再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
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到洛阳皇宫朝拜,曹丕便引张辽会晤于建始殿,亲问其昔日破吴时的情状。张辽述说过后,曹丕向左右叹息道:“简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穆公,是与方叔、尹吉甫、南仲等齐名的西周大将。他曾平定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 )”于是,曹丕下令为张辽建造屋舍,替其母兴建殿室,当年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线、直冲孙权帅旗而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都被封虎贲。
病逝江都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曹丕遣侍中刘晔带著太医审视其疾。众多的虎贲勇士们询问张辽的病情,人来人往,以至于在道路上互相遇见。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尤重者或侍中。(张)辽位未至公,而遣侍中,盖宠之也。” 可见曹丕如何重视张辽。张辽之疾久未痊愈,曹丕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自己则车驾亲临,握着他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来送御膳。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其军中,然后率军与朱灵一同还屯合肥,忠于职守。
正当其时,孙权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此时,虽然张辽受到曹休(曹丕的族兄)的督领 ,但孙权得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敕令诸将道:“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难以抵挡的,千万要谨慎!”同年,张辽与王凌等人进军至广陵。一天夜里,吕范等人的东吴水军漂至北岸。张辽与王凌等人出战,大破吴将吕范等人,并缴获了大量舟船。 但张辽的病情却也日渐严重,最后终于在江都逝世,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曹丕为之流涕,谥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一役中,张辽、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真可谓国之爪牙。现分封张辽、李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户,对他们两人各自的一个儿子赐爵为关内侯。”
正始四年(243年),张辽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曹操: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
孙盛:以致命之兵,击贪墯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守则必固。
孙权: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魏略》: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
陈寿: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温恢: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
纥干:张文远身先士卒,果立殊功。
张仲宣:张辽运筹之方,可以归之於先轨;关羽搴旗之效,可以论之於后尘。
杜佑:张辽审计,立擒贼首,亦同料敌之义。
《旧五代史·列传五·李存孝传》:(李)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智证传》:魏将张辽,唐将王彦章皆有威名。当时小儿啼不止。其母呼两人者名。而儿啼止。”
张预:“设若奋寡以击众,驱弱以敌强,又不选骁勇之士使为先锋,兵必败北也。凡战,必用精锐为前锋者,一则壮吾志,一则挫敌威也。故《尉缭子》曰:‘武士不选,则众不强。’曹公以张辽为先锋而败鲜卑,谢玄以刘牢之领精锐而拒苻坚,是也。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以利动之。’辽谕以先附受赏,而昌果降。又曰:‘以静待哗。’辽安坐中阵而定军中之乱。又曰:‘三军可夺气。’辽折权盛势,以夺吴人之气是也。”
王文郁:贼众我寡,正当折其锋以安众心,然后可守,此张辽所以破合肥也。
苏籀:错捐金带子舆台,李典张辽安在哉。济溺我应知大略,摧锋人自得高才。
洪迈: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
叶适:孙权十万攻合肥,守者七千。旁无近援,固已不自保。而辽乃募士八百,击其未合,以至尾追,几获大丑。非操之智,无以使张辽;非辽之勇,而明亦不能自任。胜负成败,盖诚以人,不在众寡。士常如此,则立于积衰甘弱之地,为预怯莫前之说,以自附于明哲者,可察矣。
陈元靓: 天造草昧,君子经纶。笃生晋侯,为魏元臣。千载嘉会,一代伟人。风云千载,孰继后尘。
郝经:张辽、徐晃诸将壮猛有谋,亦关张之亚匹;然失身于操,终为勇而无义。
朱元璋: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攸、彧,猛将如辽、郃,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
罗贯中:諕杀江南众小儿,张辽名字透深闺。才闻乳母低声说,夜静更阑不敢啼。
黄道周:魏围昌豨,粮尽欲归。辽请少缓,当中有机。屡视以目,发矢又稀。似可挑诱,因示德威。先附大赏,豨降不违。军中忽乱,绝不惊疑。不反安坐,反者自知。有顷有定,首谋杀之。魏恐贼至,封教相遗。贼来开教,教意颇微。唯辽有识,力战破围。孙权败走,安守合肥。为将若此,方称出奇。
袁枚:然而公始则霁云断指,继乃公孙洞胸。小白未僵,大黄犹射。又典韦临危之戟,横贯数人。冲张辽已出之围,再呼残卒。浅色黄衫,盖棺之衣早备。玄緌新箧,归元之面如生。可以谓之勇矣,可以谓之烈矣。
毛宗岗:①张辽之守合淝,其真大将之才乎!大将之才三:既胜而能惧,是其慎也;闻变而不乱,是其定也;乘机以诱敌,是其谋也。宜其为关公之器重欤!惟大将不惧大将,亦惟大将能知大将。 ②晃之战沔水,与张辽之战合淝,仿佛相类。两人皆有大将才,故关公与之友善。然(张)辽能救(关)公于患难之中,(徐)晃独穷(关)公于患难之际,则(徐)晃之为人殆逊于(张)辽。
赵翼:其以少击众,战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兵十万。
曾国藩: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英布、王霸、张辽、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扩廓贴木儿等,战将也。
王歆: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从征柳城,格斩蹋顿;并镇合肥,突权麾下。以八百破十万众,贲育不过其勇也。合肥之战,胜不侥幸,乃得‘急’、‘裂’二字。急者,料敌于先,乘敌不备,破敌未合。权以重兵来犯,以为当者披靡,城守皆深沟高垒,不敢出应,是以惰将统骄卒。逆而击之,安得不破?裂者,募敢死士,以寡凌众,以强践弱,前指渠魁,立夺三军气也。设权杖槊当道,被矢不退,小大之势在,则辽必无功矣。不体天,不察地,不知我,不料敌,是权在合肥之谓也。辽既破贼,长屯居巢,以慑吴人,是魏武之能用人也。世多名将,鲜能终始,时移势易,胜负难以逆料。而‘张辽虽病,不可当也’语,是真畏敌也。辽能全功,或端赖权之功耶?一笑。
梅公毅:为将之道,胆欲大而心欲细;胆大则勇,心细则智,所以能战胜攻取,即有不利,亦不至一败涂地。三国时将材,可当此者,魏之张辽,汉之赵云而已。
韩兆琦:不仅智勇双全,而且为人忠厚坦诚。在曹魏武将群中,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典范。
张辽止啼
在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战,虽然孙权带领十万大军,以及吕蒙、甘宁、陈武、徐盛、宋谦、潘璋、贺齐、凌统、蒋钦等众多的东吴名将一起进攻合肥。但是,张辽率领800人冲阵东吴十万大军,使得孙权以“走登高冢”的方式逃命,张辽突出重围之后,为了救援那些身陷重围的将士们而再次冲进入东吴十万大军。猛将众多的东吴军队都无法挡住张辽,最终,被张辽击破而败走。从此,张辽威震江东。每当江东地区的小孩们啼哭不止,小孩们的父母就会说“张辽来了” 来吓唬小孩们 。唐朝李翰所作的《蒙求》收录了“张辽止啼” 的典故。该典故也被《太平御览》收录多达3篇(卷二百七十九,即兵部十;卷四百三十四,即人事部七十五;卷四百八十八,即人事部一百二十九)。
而在日本,民间流传着“辽来来(辽来々)”的俗语。该俗语,是缘于唐朝、宋朝的中日文化交流,使得“张辽止啼”的典故传入日本,并在日本民间兴盛了数百年之久。直到1274年的文永之役,该俗语在日本民间的盛行地位才被“蒙古来袭”所取代。
公私分明
当年,关羽暂时投于曹操营下,张辽与关羽为好友,曹操便派张辽以关羽私交好友的身份去寻问关羽的去留之心。关羽表明只会跟随刘备。因为是曹操要问 ,所以,张辽不得不回复,并因此感到为难:若说实话,怕曹操杀关羽;若说假话,不是事君之道。张辽沉思良久,叹息道:“曹公,是君父;关羽,是兄弟(君父是对君主的尊称,与臣子相对应 )。”最终,张辽在担忧关羽安危的同时,依然坚持履行臣子的责任,而且,张辽还为关羽担保“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
张辽此举,不但使得他与关羽之间的私人情谊得到了后世文人的千古传颂 ,而且还被后世认为是臣子们恪守责任、能识大体的榜样,如南朝宋左仆射刘穆之曾说:“我蒙公(指刘裕)恩,义无隐讳,此张辽所以告关羽欲叛也。” 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张辽之言,关羽虽兄弟,曹公父子,岂得不言?”
顾全大局
张辽与李典、乐进素来不睦,甚至与李典有旧日的仇怨(昔日,张辽所在的吕布集团、李典所在的乘氏李家,双方曾经展开激烈厮杀,血债累累:吕布集团本来已经数次战胜曹操 ,但因蝗灾大起,吕布集团缺粮,求助于乘氏李家。乘氏李家假装帮忙,以肥牛、酒、胡饼麻痹了吕布集团 ,却趁机将吕布集团击破 。吕布集团溃退之后,同仇敌忾、卷土重来,猛烈地报复了乘氏李家,李典的至亲李乾也被吕布集团所杀),但在合肥城面对东吴大军的侵攻之际,张辽依然能够不计前嫌地邀请李典共同出战。李典也同样展现了顾全大局的风度,愿与张辽一同出战。
改过自新
张辽曾在吕布集团当中与曹军旧将们惨烈厮杀,因此,他与于禁、乐进等人不和,也是合情合理。
然而,有一次,张辽却与他的护军武周产生了矛盾。于是,张辽来见扬州刺史温恢,希望请胡质来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生病为借口,推辞了任命。张辽、胡质出屋之后,张辽对胡质说:“我非常地器重你呀,而你为什么要如此辜负我呢?”胡质说:“古人管仲、鲍叔牙相交:管仲在生意分红时取走了很多,鲍叔牙仍然相信他不是贪心的人;管仲在参军打仗时常常逃跑,鲍叔牙仍然相信他不是胆小的人;听闻诋毁管仲的流言,鲍叔牙不会相信那些流言。这样的交情才能长久啊!武周身为雅士,在往常,您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因为一些小事就产生了矛盾。何况我胡质才能浅薄,怎么能始终得到您的信任呢?这才是我不愿就职的原因啊。”张辽非常感激胡质所言,于是便改过自新,与武周又恢复了和睦。
观阵料敌
根据《三国志》记载,张辽非常善于行伍之间的审时度势——观阵料敌。
建安六年(201年)在东海郡,按照《张辽传》,张辽看到昌豨军阵射矢渐稀而断定昌豨犹豫。后来,果然如张辽所料,昌豨有动摇之心,遂被张辽劝降。
建安十二年(207年)在白狼山,按照《武帝纪》、《张辽传》,张辽看到乌桓军阵尚未整齐而力劝急攻。后来,在张辽的劝战之后,然后才有了曹操的决定、张辽的遂击、白狼山之战的辉煌战果。
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社,按照《张辽传》,张辽看到夜间的火势而断定谋反者以动乱人。后来,张辽针对谋反者的以动乱人,实施了以静制动,平定了军中的夜间谋反。
建安二十年(215年)在合肥,按照《张辽传》、《潘璋传》,张辽没有在难以观敌的夜色中实施夜袭,而是等到太阳升起,才发起突击。最终,张辽实现了攻敌于“诸将不备”、攻敌于“众不知所为”。
在东吴军队撤离合肥时,按照《甘宁传》,“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张辽先观察敌情,然后才率兵追击。后来,张辽“几复获权”。
另外,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张辽止啼”一语。日本俗语中有所谓“辽来来(辽来々)”一语,正是来自张辽止啼的典故。
祖先
聂壹,马邑的豪商,曾发起“马邑之谋”,使得西汉与匈奴正式开战。
同辈
张汛(或作“张泛”),张辽之兄,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张辽之功而被封为列侯。
子辈
张虎,张辽之子,在其父张辽去世后,袭爵晋阳侯,官至偏将军。
张?,张辽之子,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张辽之功被封为列侯。史书没有记载其名。
张?,张辽之子,于黄初六年(225年)因张辽之功而被封为关内侯。史书没有记载其名。
孙辈
张统,张虎之子,张辽之孙,在其父张虎去世后,袭爵晋阳侯。
另外,据《宋高僧传·卷十·唐扬州华林寺灵坦传》载:“元和五年相国李公墉之理广陵也……召居华林寺,寺内有大将军张辽墓。”此段记载则称张辽墓位于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一带的华林寺内。
文学形象
曹操南下追击刘备于长坂时,张飞据桥拒守,曹操一时被其气焰吓退。张辽从后追上曹操,分析张飞只有一人,不足深惧,宜重新追击。 赤壁之战时,张辽与许褚一起担任“护卫往来监战使”,当孙权军中的黄盖以诈降计发动火攻时,曹操形势艰险,张辽亲载小舟渡曹操脱难,并射伤黄盖。曹军战败撤退期间,张辽一直护卫著曹操,为其抵敌吕蒙、张飞,最后曹军受关羽堵截,张辽的出现令关羽动故旧之情,放过曹操,曹操才得免于难。 赤壁之战后,曹操命张辽为主将,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第五十三回中,孙权亲临合肥战线,与张辽经历多场战争,均未能攻克合肥,其将领太史慈使计派遣吴兵混入魏军城中,打算结连张辽军中的养马后槽一起制造祸乱骚扰魏军,而张辽则冷静悉破策略,号令全军不反者皆静坐,没多久副将李典便抓住了吴兵及后槽,张辽更将计就计引太史慈入城,对其伏击,最后令太史慈伤重身死。 第六十七回,孙权乘曹操远在汉中的时机,再次引军进攻合肥,张辽在曹操密令的指示下,灵活调动军队,大败孙权军队。
最后,张辽随曹丕以大船征伐江东,军队被徐盛所击败。曹丕登岸逃亡时,吴将丁奉从岸边杀至,张辽为保护曹丕上前迎敌,却被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及至魏将曹真、司马懿主理对蜀战争之时,以张辽之子张虎及乐进之子乐綝二人为军锋,可惜二人表现平庸。
影视形象
年份 | 影视类型 | 饰演者 | |
---|---|---|---|
1976 | 《三国春秋》 | 宋嘉豪 | |
1985 | 电视剧 | 《诸葛亮》 | 郑恕峰 |
1992 | 电视剧 | 《关公》 | 艾长绪 |
1994 | 电视剧 | 《三国演义》 | 徐少华(《群雄逐鹿》) |
张亚坤(《赤壁鏖战》) | |||
王卫国(《三足鼎立》) | |||
1996 | 电视剧 |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 黄仲裕 |
1996 | 电影 | 《诸葛孔明》 | 刘新春 |
1999 | 电影 | 《一代枭雄曹操》 | 刘新春 |
1999 | 电视剧 | 《曹操》 | 孙长江 |
电视剧 | 《吕布与貂蝉》 | 赵毅 | |
2004 | 电视剧 | 《武圣关公》 | 高天昊 |
2008 | 电影 | 《赤壁》 | 徐丰年 |
电视剧 | 《三国》 | 程湘银 | |
2010 | 电影 | 《关云长》 | 邵兵 |
2011 | 电视剧 | 《回到三国》 | 黄文标 |
2013 | 电视剧 | 《新洛神》 | 栗小原 |
2013 | 电视剧 | 《曹操》 | 丁俊 |
2016 | 电视剧 | 《武神赵子龙》 | 孙浩然 |
2017 | 电视剧 |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 刘旭 |
2017 | 电视剧 | 《少儿也三国》 | 黄俊杰 |
2018 | 电视剧 |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 | 王锐 |
2020 | 电影 | 《赵云传之龙鸣长坂坡》 | 祝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