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瑛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第一任部长

钱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宁咸安区桥镇,出生北潜江周家矶。乳名有生,族名生桂,学名钱瑛,号霞,又号寒松。后因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化名陈秀英、陈海萍、彭友姑、淑云、陈萍、钱秀瑛、钱季瑛。早留学莫斯科中国劳动共产主义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时,还有一个俄文名字叫塔拉索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钱瑛

国籍:中国

民族

籍贯:湖北咸宁咸安区

生日期:1903年514

逝世日期:1973年7月26日

人物生平

编辑

1922年,钱瑛考入潜江县职业校,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7年3月,钱瑛在湖北女师由吴瑞芝介绍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7月,钱瑛第一次来到上海,被分配到全国总工会秘书处担任秘书及内部交通员,在常务委员刘少奇秘书长谭寿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钱瑛和谭寿林在工作中逐渐萌生了爱情,1928年12月,他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这一年钱瑛25岁,谭寿林32岁。婚后不到百日,钱瑛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通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去“学革命。钱瑛与谭寿林感情甚笃,在苏联学习的两年中,谭寿林先后给她写了130多封信,平均每周一封信,都是通过中苏两党的地下交通员来传递,信中除了介绍国内的情况外,更多的是关心和鼓励。钱瑛每次收到信后都和同学们共同阅读,研究国内的革命动态。

1931年年初,钱瑛从苏联返回中国。

1933年1月,以秦邦宪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钱瑛在这个时候来到上海,注定要经历人生最严峻的考验。不久,根据江苏委的安排,钱瑛担任周超英的秘书。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出于安全考虑,钱瑛化名彭友姑,隐瞒了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闹革命的经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防范措施,后来救了她一命。

1933年4月,周超英被捕叛,带领国民党特工总部上海行动区的特务去抓捕钱瑛。1933年7月12日,钱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移送江苏第一监狱服刑。她始终未承认自己的共产党身份,并四次组织狱中绝食斗争。

1936年,钱瑛被转移至首都反省院,被分编至乙组。钱瑛在首都反省院带领乙组利用一切机会与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首都反省院把钱瑛等7人关进小号子,钱瑛绝不妥协。3个月过去了,院方无计可施,只好把钱瑛等人又送回女监。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机要科科长童小鹏当天下午带车到首都反省院,将王根英、夏之栩、熊天荆接到八路军办事处。她们立即向周恩来、叶剑英汇报了首都反省院的情况和钱瑛等人所用的化名,叶剑英亲自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点名要人。首都反省院对钱瑛在狱中带头闹事恨之入骨,千方百计阻止她出狱。

经过激烈斗争和反复交涉,在日军飞机轰炸最厉害的9月25日,钱瑛带领首都反省院里最后13名政治犯终于跨出这座炼狱之。从1933年4月被捕,到1937年9月获释,钱瑛在国民党江苏第一监狱和首都反省院一共被关押了4年零5个月。

1952年年底,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钱瑛调进京担任中央纪委副书记

1954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改为国务院监察部。钱瑛任监察部首任部长,并兼任中央纪委副书记。

1959年4月,由于国家管理体制调整,监察部被撤销。钱瑛接替谢觉哉担任内务部部长,兼任中央监委副书记。

1960年冬,钱瑛被调离内务部,任中央监委专职副书记。

人物事迹

编辑

铁面无私

钱瑛坚持原则,维护正。1962年,钱瑛根据中央的指示,带工作组到安徽去协助省委进行甄别工作,对当时的省委领导干部李世农、凯帆被划为“右派”、“反党分子”那样的“铁案”,也予以平反

四川,复查审理原宜宾地委书记刘洁挺,原宜宾市委书记张西挺的案件,尽管康生这样的大人物为二人叫,但她认为中共监委对他们的处理是正确的,维持原开除二人党籍、撤销职务的处分。这种刚直不阿的精神,受到了中央的赞扬。

钱瑛有句口头禅:“不怕鬼!”不在任何情况下,她决不趋炎附势,也不随风转舵,而是一如既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她在检查、甄别案件时总是深入细致地反复核对,不妄断,不轻信,也不苟同,坚决地维护党纪,保护好人,打击坏人。

平反昭雪

“文化大革命”中,64岁的钱瑛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起来“隔离审查”,受到残酷的迫害,于1973年7月26日含冤去世,终年70岁。1978年3月23日,经中央批准,为钱瑛同志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为她平反昭雪,并将其骨灰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