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 编辑

前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

谢国忠:男,《财经》特约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1960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1990年获麻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谢国忠先生是独立经济学家和金融顾问并领导一家股权投资俱乐部。他是原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于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谢国忠

国籍:中国

民族

生日期:1960年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职业:经济学家

出生地:上海

作品:《建议政府征收资本利得税以降温股市》

职务:、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金融投资顾问

人物经历

编辑

谢国忠谢国忠

谢国忠1960年出生于上海。

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

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

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

1990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

在世行的五年时间,谢国忠所参与的项目涉及拉美、南亚及东亚地区,并负责处理该银行于印尼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讯及电力发展项目。

1995年,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Bank,担任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

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

教育背景

编辑

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

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

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

18、《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泡沫》

19、《热钱离开亚洲 泡沫六个破灭》

20、《过度流动性暗含风险 警惕股市泡沫》

21、《未来两个月震荡整理》

22、《政府切勿救市 A股大跌有因还震荡两月》

23、《顶部已见》

24、《股市进入泡沫时代 政府应出台政策遏制》

25、《政府不干预股市泡沫也会破》

26、《建议政府征收资本利得税以降温股市》

27、《中国股市崩溃已经发生》

职业生涯

编辑

谢国忠谢国忠

谢国忠是独立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顾问并领导一家股权投资俱乐部。是原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机构投资杂志在2000-2006年选谢国忠博士为亚洲最佳经济学家。世界经济论坛和中央电视台在2003年选谢国忠博士为十大未来领袖

在此之前,他于新加坡的 Macquarie Bank 工作了2年,职位为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他开创了银行在东南亚的业务。

在加入Macquarie Bank 之前,曾参与一项青年专业人员培训计划,因而加入了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并在该银行工作了5年,于世界银行服务期间,谢先生负责处理该银行于印度尼西亚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电讯及电力发展项目。

谢国忠与易中天、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王石、余斌、傅佩荣、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任志强、樊纲人一同加入了厦门大学EMBA鼓浪屿名家坛,为厦门大学EMBA学院授课、并在论坛上讨论问题。谢国忠在2011年、2012年先后在厦大学EMBA鼓浪屿名家论坛上为EMBA讲述《金融危机的时代》、《当前国内经济前景与展望》与EMBA学员一同探讨经济问题。

关注基金

编辑

谢国忠

在只有上涨才能赚钱的中国股市,喜欢看空的人往往让人觉得不那么和谐。当预言成为现实时,谢国忠的眼总让人既爱又恨。爱的是他有时说得很准,会被市场验证。恨的是他往往看空,没有用他的才能为投资者指明能够赚钱的方向。谢国忠有关“判基金死缓、“基金毁灭价值,基民将遭遇重大损失”之类耸人听闻的消息市场瞠目结舌。谢国忠坦言,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指数型基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盛世危言”的三个理由

对于国内基金,谢国忠持有比较负面的看法,大概有三个理由:“第一,基金跟随大盘下跌发生折损,并不能全身而退,基民自然损失惨重。第二,新基金发行如同新股IPO,许多投资者只是因为新基金发行价便宜,便大笔买入,甚至用养的钱买入。而对于基金的认识并不客观。主要表现在对基金只有相对价值认识不足。第三,新基金发行如潮水一般,基金公司发越多,越来越大。可是新基金往往是风险最大的一批基金。若问中国股市为什么估值、高溢价,基民的资金投入那是首当其冲的。”

“如果基民出于认识不足,而像打新股一样买入基金,那么管理层应该把话和中小投资者说明白,尤其是对那些不懂基金的朋友。买入基金会发生折损,但是一些基民确实不了解这个事实,政府对于这群人的投资失误何尝没有责任?”谢国忠将问题的核心归结于对于投资者教育的不足上。

重点关注老牌基金公司

谢国忠:“从美国历史经验看,真正值得投资者首先关注的,应该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老基金公司和基金品种,尤其是稳定的基金经理,他们作为基金的核心,是一只基金是否值得买的重要选择点。作为投资者,应该对自己将要投资的基金有充分的了解。老基金的盈利能力等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证实,因此,投资者一般可以据此获得更清楚的判断和前瞻性。”

“以美国市场为例,真正有比较大希望跑赢大市的,是指数型基金。美国有一家名叫先锋(TheVanguardGroup)的基金公司,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买入交易费用低廉的指数型基金也通常被认为是股票投资组合多元化的最有效方法。”

同时,谢国忠并未贬低非指数基金,但是他却指出,非指数基金很大程度上依靠基金经理的天和才干。而众多基金经理频繁的买入和卖出加大了交易成本和投资失误的可能性,因此反而很难跑赢大盘。

人物观点

编辑

谢国忠

2008年8月8日,谢国忠介绍说:中国进入了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调整时期,无法阻挡这一进程。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通胀上扬、经济增长放缓和资产价格下跌的阶段。对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是最坏的组合。与2003年-2006年间的低通胀、高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形成鲜明的对比。

股市泡沫大多已经挤出,资产泡沫也开始减少。与其他经济体相似,中国也正在面临资产价格下跌。下挫的资产价格将抑制经济活动,尤其是房地产相关的经济活动。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已经超过GDP的10%。2007年,房地产公司在房价最高点买入大量土地。而房价正在下跌,部分城市甚至出现销量暴跌。受土地贷款还款和房屋销量下挫双重压力,开发商不得不以极高的利率向地下金融市场贷款。地下金融市场的利率应声上涨,必然对中小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土地销量的减少,地方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基础设施投资。总之,房地产市场流动性不足将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进入了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调整时期,政府的政策无法阻挡这一进程。长期而言,调整将会触底并为下一次的经济繁荣做准备。降低经济下挫带来的冲击当然可以,但是,政府不应该与市场对抗。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能够给出口部门更多的生存空间作出调整,而增加银行贷款将会是一个大错误。通胀的压力已经非常强劲,放宽贷款只能是火上浇油。因此,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应该包括:紧缩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稳定的汇率政策。

就结构性调整而言,中国应该提高制造业的技术、质量与品牌,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提高家庭收入占GDP的比例,实行超大城市战略。

相关新闻

编辑

谢国忠对于日前在厦门提出的“手中有空房上卖掉”的观点,谢国忠解释称,主要是把空房子问题解决了,买房投资的理非常简单,当房子的回报率超过5%的时候才可以买入投资,如果是空房子的话,千万不能买。谢国忠认为“当前房子的供应多,而内地的出生率一直很低,最终房子将会像电冰箱一样,价格越来越低。”

内地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一些城市甚至出现“抢房”的景象。对于这种情况,谢国忠说,“今年五月份以来,房地产有一点热起来,去年我写文章的时候就料到这个,房价第一波下来之后,后面会有一个反弹。”屡次预测房地产泡沫破裂具体时间失败的谢国忠此次声称,内地房价的破灭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如同股市下跌一样,一直跌掉80%。

土地价格不会一直上涨

谢国忠认为,土地升值是造成近几年中国经济和房价上涨的动力,而这种升值造就的是一种虚拟的利润。在有些地方,土地价格甚至涨了一百倍。整个浙江的土地价格是英格兰的四倍,宁波郊区的土地一千两百万一亩,平均价格跟东京的价格差不多。

“现在浙江百分之八九十的企业都在搞房地产,整个浙江和很多其他地方的经济最终基础就是土地是稀缺的,土地价格是永远上升的。”谢国忠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土地的价格与人均土地面积以及收入相关,即便在人口众多的日本、香港和台湾,房地产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后,土地价格最终还是跌下来。

谢国忠称,中国核心问题是土地泡沫化,官员和投资房地产的民众认为土地价格会永远上升,这最终只能导致所有的钱都套在土地里面。

谢国忠:长期“看空”房市的观点不变

“我不是空军司令。”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来到广州阐述经济和金融新变化时,表明自己其实一直看好中国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具体的投资领域乐观。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他表示依然看空房市,并指出2013年若是政府不出台大规模的减税政策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A股恐难有牛市,房市亦是看空。若言投资机会,则看好债市以及金属投资,金牛市将会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