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 编辑

1980年以前中国城市知青上山下乡的一种模式

插队,顾名思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通常是指1980以前中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种模式。

插队是上山下乡两大模式中的一种,另一种为去农场(包括兵团和干校),与去农场不同,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和普通员一样挣工分、分分口粮。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以农场模式为主。因“文革”造成了中学生滞留学校,到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学生(即“三届”)一起毕业的奇景。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插队”从此成为一个特殊意义有代性的汇,提到“插队”就不用提“知青”,不用提“上山下乡”了。一代人到了国外也叫“洋插队”,而没有、也不会有“洋农场”、“洋兵团”、“洋干校”之类。

插队模式不同于农场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没有后勤,因此就有一个非过不可的“生存关”,一些尚未成年又在当地没有亲属帮助的知青所处的生存困境,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结束上山下乡的理由中若干个“不满意”也主要来自1968年以后的插队模式。

插队模式带有明显的“待业”性质,可通过优先当地农民的“农转非”途径回城。兵团(农场)知青为回城提出“我们不是农工,我们是知青”的口号,也间接证实了插队模式“待业”的实质。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插队

拼音:chāduì

外文名:gotoliveandworkinaproductionteam

注音:ㄔㄚㄉㄨㄟˋ

所指人群:1980年以前的知识青年

性质:“上山下乡”模式之一

释义:安插在生产队

详细解释

编辑

指城市居民安插到农村落户

插队落户,特指“上山下乡运动”中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生产队当农民的模式。1968年以后,上山下乡运动就以该模式为主要模式。日后出现的“洋插队”,因为和农村插队具有为生存奋斗的共同特点而得名。

历史背景

编辑

“文革”前从1955年起,中国学习苏联解决城市冗员的方式,开始组织城市青年建设农村、边疆的“上山下乡运动”。最初只有少数典型如邢燕子、侯隽等属于插队模式,基本上以农场(含兵团)模式为主。“文革”前三年出现了较多人数的集体插队,但数量规模上仍然没有成为上山下乡运动的主要模式。

1966年“文革”爆发,中国的社会陷入停顿,大学停止招生,工厂开工不足,就业机会大幅降低。与此同时,1966届和1967届的中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离校,社会上闲置无业的年轻人逐年增加。到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生(即“老三届”)同年毕业的状况,形成空前绝后的巨大就业危机。从那年起,将近两千万都市里16~20岁的年轻人以“插队落户”为名前往乡下,是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插队”的模式自此成为上山下乡的主流模式。

插队宣传画插队宣传画

1968年12,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全国城乡沸腾起来,成千上万的中学生纷纷走上游行,欢呼毛主席最高指示发表

许多人热泪盈眶,连夜写出决心书,向毛主席党中央宣誓。还有许多人表示,是艰苦越向前,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因此主动要求到革命瑞金延安、井冈山和边疆地区插队蔚然成风。

全国行动最快的下乡队伍为上海某中学一群初中生,他们连夜收拾行装,十二小时之内就离开学校和家乡前往苏北农村插队。因为时间仓促校方来不及联系汽车,他们是自己背着行开双脚走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文革”以来全国首支下乡插队的知青队伍来自首都北京,人数共10人。他们于1967年深秋离开北京前往内蒙古草原插队,临行前集体在天安金水桥畔向毛主席宣誓。他们的革命行动比毛主席最高指示发表还早一年多。

另一支主动下乡的知青队伍于1968年2月出发,他们共有55人,来自北京多所中学,其中不乏名校学生。他们去到云南西双版纳农场插队。当地人称“北京五十五”。

报载,1969年2月,天津市湾兜中学30名红卫兵,步行一千多公里路程到山西平陆县毛家山生产队插队落户。他们创造了步行下乡最远的历史纪录。

另一个历史纪录是由一队上海中学生创造的。他们在天接到通知到祖国北疆北大荒插队,但是等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北大荒,结果却发现有关部门通知搞错了。于是他们只好掉头向着另一个正确的方向———祖国南疆的云南西双版纳前进。等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时间已经来到秋天,行程超过万里,因此他们堪称耗时最长、下乡行程最远的知青。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仅1969年,全国下乡知青人数已经接近三百万人。至次年,达到五百七十三万四千人。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总数累计已达一千七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