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区 编辑

穷人居住之所

贫民窟又称为贫民区(slum),一般穷人居住之所,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将其定为“以低标准和贫穷为基本特征之密度人口聚居区

这一传统上指曾一度有名望,但随着原住民搬迁到城市中更新更好地区而衰落的屋区;此词也包括发展中地区城市中有大量临时居所的部份。

贫民窟可以说是都市化中之一普遍现象,无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种困扰,于发展中国家则特别严重。贫民窟常有犯罪、毒品、违章建筑、垃圾、饮水问题。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贫民区

外文名:slum

别名:贫民区

释义:穷人居住之所

同群效应

编辑

贫民窟效应为同群效应(peer effect)的一种会现象达,也是复杂系统幂次法则(Power Law)的一种,一般发生在旧或相对邻近低价社区,由住民因经济力自然搬迁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经济力强持续迁出、经济弱势持续迁入,并依各自经济能力塑造居住品质,导致演替加剧。

发展趋势

编辑

贫民窟数目因第三世界市区人口膨胀而大幅增加,根据一份联合国人居署于2006发表报告,英联邦国家的贫民窟住有3.27亿人,即当地接近六份之一人口。在四份一英联邦国家之中(11个非洲国家,2个亚洲国家,1个太平洋国家),超过三份二市区人口居住在贫民窟,当中很多国家仍在急速地城市化。

预计至2030年全球将约有20亿人口沦于贫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