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 编辑

大学专业

新闻专业是专业。在网络上的“21世纪最具前途的职业调查中,传媒记者以较的认同率位居前十位之列。作为培养传媒人才的摇篮,新闻学类专业自然受到考生和家长追捧,每都有大量考生报考,而录取竞争也极为激烈。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新闻专业

类型:大学专业

另类路径:网络编辑、线下刊物编辑

专业重点院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

专业情况

编辑

大学专业之——新闻类

新闻专业的前景

如何在新闻专业中规划自己

在报刊、广播、视、网络等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各种传媒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奔波周旋于各大新闻事件中的传媒记,在“无冕之王”的桂冠下,开始成为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亮点。在网络上的“21世纪最具前途的职业调查”中,传媒记者以较高的认同率位居前十位之列。

新闻专业备受青睐

接受系统的新闻学高等教育无疑是成就“无冕之王”的一条重要路径。作为培养传媒人才的摇篮,新闻学类专业自然受到考生和家长的追捧,每年都有大量考生报考,而录取竞争也极为激烈。从1998年开始,新闻学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逐年飙升,近几年更是热得烫手,有时甚至超出各地重点线40~70分。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出传媒业的入行槛高和传媒人才所应体现的价值。

另类路径

编辑

传媒业作为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领域,对从业者的个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过,理素养只是一方面,即便是毕业一般院校,只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性格开朗,善于交际,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再辅之以良好的文字功底,就会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传媒业尽管被称为高薪行业,但考入新闻学类专业也并不意味着就进了高薪行业的门槛。最关键的还是入学后甚至就业后如何积累知识、锻炼技能,把自己打造成才。

新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领地其实是四通八达、相互勾连的,像下面几条“另类”路径就很引人瞩目,也很锻炼人。

路径一: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编导

如果你是一个娱乐“粉丝”,那么一定听过“线传媒”这个名字,它制作的《娱乐现场》节目总计发行达600个频。光线传媒便是一个典型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其官方网站挂有常年招聘节目撰搞及节目编导的启事。我国有影视节目制作公司1500余家。在电视栏目方面,大家熟悉的《幸运52》《娱乐现场》《欢乐总动员》等都是由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只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就有可能被录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类公司往往不排斥应届毕业生。

路径二:线下刊物编辑

在网络时代,现实中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但网络信息也有到达率不足的问题,于是很多网站在发展壮大后都开始创办线下刊物。上海壹报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办的《文化艺术报·城市壹报通》就是一种汇集线上信息的线下刊物,它是一集众多分类广告信息为一体的实用型报纸。该公司招聘采编的要求是具备记者的敏锐、编辑的统筹策划能力、广告人的商业嗅觉,最好还要有旅游、培训、房产、装潢建材、餐饮娱乐行业等工作经验

路径三:企业刊物编辑、记者

出于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都会办一些不定期的刊物,这里也是传媒人才的用武之地。但这需要从业者知识面较广,因为公司主营业务各有不同,对采编人员专业背景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比如上海毕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在招聘媒体策划、采编人员时,要求具备新闻、广告、医学、药学大学本科学历;而藏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招聘执行主编时,则要求最好有历史文物等相关专业背景。

路径四:网络编辑

据统计,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第三批十种新职业中,“网络编辑”名列其中。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网络新闻人员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去从事。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等。

重点院校

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由于是硕士起点招收的院校,少为人知,是新闻学领域的最顶级院校,和教育部平级,直属于国务院的一级单位,因其相对封闭性,向来只招收本领域最顶级的精英人才,属于精英俱乐部,自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已出现160多位专家学者授课的身影。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获邀参与授课的人次最多,有31人次;其次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获邀次数为13人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各有11人次,中央党校有8人次。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评选出的三届(07年、08年、11年)“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入选人数稳居榜首(第一届157人、第二届203人、第三届264人),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密集度最高之地,堪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家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