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惊涛录 编辑

陈残云创作的小说

以四十年代初期太平洋战争历史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南洋人民群众当在侵略铁蹄下的生活。这当中,有战斗,有爱情,有诉不尽的苦难和眼泪…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热带惊涛录

作者陈残云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编辑

热带惊涛录》 作品场景广阔,描写新加坡来亚、泰国挝和南的会风貌;人物多样,有中国人、印度人、马来人、日本人、泰国人、越南人。通过几个青年华侨在战争中多舛的命运,把那个年代的生活再现。

作者简介

编辑

陈残云是广州北郊石马村人,1914年农历229日出生

1933年写了一篇《一个青年的苦恼》投寄香港《大报》,却意外地发了。接着他又写了一篇较长的《包车夭的日记》,也发表了。这就是作家处女作吧。

创作了大量激情似火的抗战篇。1938年2月他的第一部抗战诗集《铁蹄下的歌手》出版了。1939年他的军旅诗一篇接一篇地从他笔底涌出,其中发表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的《清晨小曲》、《烽火下的抒情诗》(《以守夜卫》《草场上》)、《黄昏短曲》(三章)以及《马夫》、《杨村江畔》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写作经历

编辑

1939年12月,陈残云从香港辗转绕抵达桂林诗歌代表作有《致死者》、《送远行人》、《故乡》《诗二首》中的《蔷薇是的》

1941年11月,经夏衍同意,陈残云抵达新加坡。其中当以抒情诗母亲底歌》为代表作。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陈残云开始了漫长的海外历险生涯。直至1944年1月脱离险境,参加保卫伟大祖国的战斗。

1946年10月出版了中篇小说《风砂的城》。

1947年出版中篇小说《南洋伯还乡》,以一清如水的笔调表现中学校园生活的《新生群》于1948年在《香港学生半月刊新1号至新12连载,194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小团圆》,选入《小团圆》、《救济品下乡》、《兵源》、《财路》、《受难牛》、《乡长的儿子》六个短篇。

1948年冬完成了剧本珠江泪》的创作,得到蔡楚生的热情肯定,1949年夏投入拍摄,由王为一执导。

1954年出版了中篇小说《山村的早晨》、《喜讯》。

1962年完成了长篇小说香飘四季》的创作。

改革开放之初,创办大型文学期刊《特区文学》。他本人创作了长篇小说《山谷风》、《热带惊涛录》,《山谷风烟》同时在广东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多万册,《热带惊涛录》也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好评,获广东第二届鲁迅文学。陈残云还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

在他80华诞的1994年,出版了十卷本的《陈残云文集》。

2001年1月,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会授予陈残云名誉委员称号和证书,授予金质纪念章

2002年10月2日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