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饭 编辑

刘绍棠散文

刘绍棠,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229日出生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岸边儒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榆钱饭

职业:作家

生日期:19362月29日

出生地:河北省通县

作者

编辑

刘绍棠刘绍棠

刘绍棠

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中学读书时开始发作品。1951年曾经在河北省文联工作。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青枝绿叶》一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翌年退学。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誉为“神童作家。1958年被划成“右派”,并开除党籍。1979年恢复名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职务。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和《中国共产党名人录》。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1997年3月12日因病逝世于北京。

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草》、《地火》、《》、《京门脸子》,《豆棚瓜架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夜散文精选》等散文短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

原文

编辑

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小时候,年年青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那时候,我六七岁,头上留个木梳背儿;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芽,采柳叶,捋榆钱儿。丫姑是个童养媳,小名就叫丫头;因为还没有圆房,我只能管她叫姑姑,不能管她叫婶子。

杨芽儿和柳叶儿先露头。

杨芽儿摘嫩了,浸到开水锅里烫一烫会化成一锅黄汤绿水,吃不到嘴里;摘了,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只有不老不嫩的才能吃,摘下来清水洗净,开水锅里烫个翻身儿,笊篱捞上来挤干了水,拌上虾皮和生酱作馅,用面羼合榆皮面擀薄皮儿,包大馅儿团子吃。可这也省不了多少粮食。柳叶不能做馅儿,采下来也是洗净开水捞,拌上生酱小葱当菜吃,却又更费饽饽。

杨芽儿和柳叶儿刚过,榆钱儿又露面了。

村前村后,河滩圈子里,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了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杈上。

我站在榆树下,是个小跟班,眯起眼睛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荆条筐。

榆钱儿生吃很甜,嚼越香。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

我们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这都是我童年时候的故事,发生在旧会,已经写进我的小说里。

但是,十年内乱中,久别的榆钱饭又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说草木无情?老榆树又来救命了。

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五尺多子,每年只得320斤到360斤毛粮,磨面脱皮,又减少十几斤。大口小口,每月三斗,一家人才算吃上饱饭;然而,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比大人还能吃,口粮定量却比大人少。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数着米粒下锅;等到惊蛰一犁土的春播时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管家婆不能给孩子大人画饼充饥;她们就像胡同捉驴两头堵,围、追、堵、截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手提着口袋借粮。支部书记和大队长被逼得走投无路,恨不能钻进灶膛里,从烟囱里爬出去,逃到九霄云外。

吃粮靠集体,集体的仓库里颗粒无存,饿得死老鼠。靠谁呢?只盼老榆树多结榆钱儿吧!

丫姑已经年过半百,上树登高爬不动了,却有个儿二妹子,做她的接班人。二妹子身背大筐捋榆钱儿,我这个已经人到40天过午的人,又给她跑龙套。我沾她的光,她家的饭桌上有我一副碗筷,年年都能吃上榆钱饭,混个树饱。

我把这些亲历目睹的辛酸往事,也写进了我的小说里。

1979年春天,改正了我的“1957年问题”,我回了城。但是,年年暮春时节,我都回乡长住。仍然是青黄不接春三月,1980年不见亏粮了,1981年饭桌上是大米白面了,1982年更有酒肉了。

不知是想忆苦思甜,还是想打一打油腻,我又向丫姑和二妹子念叨着吃一顿榆钱饭。丫姑上树爬不动了,二妹子爬得动也不愿爬了。越吃不上,我越想吃;可是磨破了嘴皮子,却不能打动二妹子。1981年回乡,正是榆钱成熟的时候,可是丫姑又盖新房,又给二妹子招了个女婿,双喜临,我怎么能吵着要吃榆钱饭,给人家杀风景?忍一忍,等待来年吧!

1982年春,我赶早来到二妹子家。二妹子住在青砖、瓦、高墙、花门楼的大宅院里,花草树木满庭;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刚出满月。一连几天,鸡、鸭、、肉,我又烧肚膛了。忽然,抬头看见院后的老榆树挂满了一串串粉个囊囊的榆钱儿,不禁又口馋起来,堆起脸怯生生地说:“二妹子,给我做一顿……”二妹子脸上挂霜,狠狠剜了我两眼,气鼓鼓地说:“真是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你这个人是天生的穷命!”

我知,眼下家家都以富为荣,如果二妹子竟以榆钱饭待客,被坊邻居看见,不骂她刻薄,也要笑她小抠儿。二妹子怕被人家戳脊梁骨,我怎能给她脸上抹黑?

但是,鱼生火,肉生痰,我的食不振了。我不敢开口,谁知道二妹子有没有看在眼里?

一天吃过午饭,我正在床上打盹,忽听二妹子大声吆喝:“小坏嘎嘎儿,我打折你们的腿!”我从睡梦中惊,走出去一看,只见几个顽童爬到老榆树上掏儿,二妹子手持一条棍棒站在树下,着脸。

几个小顽童,有的嬉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我看着心软,忙替这几个小坏嘎嘎儿求情。

“罚你们每人捋一兜榆钱儿!”二妹子噗哧笑了,刚才不过是假戏真唱。

我欢呼起来:“今天能吃上榆钱饭啦!”

“你这不是跟我要短儿吗?”二妹子又把脸挂下来,“我哪儿来的玉米面!”

是的,二妹子的囤里,不是麦子就是稻子;缸里,不是大米就是白面。二妹子的男人承包30亩大田,种的是稻麦两茬,不种粗粮。

有了榆钱儿又没有玉米面,我只能生吃。

看来,我要跟榆钱饭做最后的告别了。二妹子的女儿长大,不会再像她的姥姥和母亲,大好春光中要捋榆钱儿充饥。

或许,物以稀为,榆钱饭由于极其难得,将进入北京的几大饭店,成为别有风味的珍馐佳肴。

赏析

编辑

读了著名作家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仿佛把人生的视线一下子扩展和延伸了。作从亲身经历中截取几次吃榆钱饭的生活片断,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巧用对比,鲜明而深刻地反映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民生活日益提高,以及人的心理观念明显转的新风貌,热情讴歌了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一、作者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榆钱儿在丫姑和“我”生活中的不同作用进行对比。文章开篇就写道:“我自幼常吃榆钱饭”,“那时候,我六七岁”,“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捋榆钱儿,“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九成榆钱儿一成玉米面”,蒸熟盛进碗里,“泡上隔年的老腌汤”,吃着“顺口”,也能“哄饱肚皮”。“哄饱”,实则未饱,但毕竟聊胜于无,可以暂时救命。寥寥数语,点明了榆钱儿是“我”小时候和丫姑等劳动人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主食”。没有它,就没有什么可填肚子。好在“村前村后,河滩坟圈”,“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这是属于穷人的谁也夺不走的救命粮。对穷人,其作用不言而喻,它形象地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因此,小时候的丫姑和“我”对榆钱儿有着特殊感情。

十年内乱中,“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仓库里“饿得死老鼠”。人们又只有“盼老榆树多结榆钱儿”了。丫姑家的“饭桌上有我一副碗筷,年年都能吃上榆钱饭”。几句话,勾勒出这个时期,丫姑母女和“我”与榆钱儿又结了缘,榆钱儿在生活中又是不可缺少的了。不多几笔,又形象地揭露了极左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第三个时期,1980年回乡,“不知是想忆苦思甜,还是打一打油腻,我又向丫姑和二妹子念叨着吃一顿榆钱饭”,“可是磨破了嘴皮子,却不能打动二妹子”。1981、1982年亦是如此。原因何在?因为“不见亏粮了”,有的是“大米白面”,“更有鱼肉了”。谁还瞧得起榆钱儿!在“我”,也是鱼肉吃腻了,才要吃一顿换换口味而已。可见,吃榆钱饭的意与以前截然不同。看来,“我”要跟榆钱饭做最后的告别了。“二妹子的女儿长大,不会再像姥姥和母亲,大好春光中要采榆钱儿充饥”。

对比中,三个时期榆钱儿的不同作用历历在目,从而对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极左路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路线、农村大变样,进行了热情歌颂。

二、从不同时期,榆钱儿在丫姑、“我”和二妹子心目中的不同分量、地位进行对比。文章第二段道:小时候,“榆钱儿是穷苦人的·救·命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旧社会榆钱儿在穷苦人生存中极重的分量和重要地位;第十四段又有:“左”的那个年代,“老榆树又来·救·命了”。两个“救命”,形似而义不同。旧社会,是因为封建剥削制度造成的;而十年内乱中,是人为的饥荒。一个“又”字,掷地有声,道破了“左”的政策的危害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切都变了样。1981年回乡,“正是榆钱儿成熟的时候”,正巧丫姑“双喜临门”,怎么能吵着要吃榆钱饭,给人家“煞风景”!1982年春,“又见老榆树挂满粉个囊囊的榆钱儿”,“我”因为“一连几天鸡鸭鱼肉烧肚膛”,“不禁又口馋起来”。可刚一提出,二妹子就“脸上挂霜”,气鼓鼓地说:“真是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你这个人是天生的穷命!一顿劈哩啪啦,抢白得“我”瞠目结舌。“我知道,眼下家家都以富为荣,如果二妹子竟以榆钱饭待客,被街坊邻居看见,不骂她刻薄,也要笑她小抠儿。”无怪乎二妹子要“寒”着脸了。可见,这时期的榆钱饭,被富裕起来的农民视为“穷”和 “贱”的标志了。而此时“我”想吃榆钱饭,不是“命”,而是“口馋”,是因“鸡鸭鱼肉烧肚膛”,要换换口味。

从这些对比中,鲜明地反映出丫姑、“我”和二妹子在不同时期对榆钱儿的不同心态。

三、从小时候的丫姑和“我”、小时候的二妹子和现今的小顽童们对榆钱儿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小时候的丫姑和“我”认为“榆钱儿好吃”,“生吃很甜,越嚼越香”;只要一见霜凌冰挂的榆钱儿挂满枝头,就馋得“淌口水”。

吃粮靠集体那些年,“二妹子做了丫姑的接班人”,“身背大筐捋榆钱儿”;“我”沾她的光,“混个树饱”。“混个树饱”的弦外之音,是无可奈何的事。

现今的小顽童们,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只是“爬到老榆树上掏鸟儿”。只是被二妹子装作拉着脸,变戏法般,才被罚得“每人捋一兜”榆钱儿。

这些对比,以榆钱儿为“试剂”,把三代人孩提时代的不同命运生动地展示出来,人叫绝。

四、以吃榆钱饭为线索,在对比中行文,展开情节,突出中心。文章开头,作者就以“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作总括对比,统领全文。一个“难”字,突出榆钱饭已成了历史,为文章主题定了基调。

进入正文,又以小时“常吃”,十年动乱中“又”吃,与三中全会后“难得”进行对比,展开情节,以控诉过去,批判极“左”,讴歌今天,展望未来,昭示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强国富民之本。

结尾,作者用浪漫的手法、诙谐的笔调,趣写榆钱饭将成为北京大饭店的“珍馐佳肴”,与开篇的“常吃”,继而的“又”吃、“难得”相辉映,起了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另外,还有杨芽儿、柳叶儿和榆钱儿的对比,人物性格前后变化的对比等,无不各具其妙。

鲁迅先生说,对比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好法子。《榆钱饭》一文正是以其匠心独运的对比艺术见功夫,才得以以小见大,寓理于事,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名词解释

编辑

榆钱又叫榆实、榆子、榆仁、榆荚仁。

有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的功效。

每100克榆钱果实含水分82克,蛋白质3.8克,脂肪1.0克,碳水化合物8.5克,粗纤维1.3克,灰分3.5克,钙280毫克,磷10O毫克,铁 22毫克,胡萝卜素0.73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1毫克,烟酸1.4毫克,抗坏血酸9毫克。这样看来,榆钱的营养价值还很高呢!

所以榆钱具有相当的食疗作用:

1.健脾益胃榆钱果实中含有烟酸、抗坏血酸等酸性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可健牌和胃, 治食欲不振。

2.清热安神榆钱果实中含有大量水分、烟酸、抗坏血酸及无机盐等,其中钙、磷含量较为丰富,有清热安神之效,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

3.杀虫消肿榆钱果实中的烟酸、种子油有清热解毒,杀虫消肿的作用,可杀多种人体寄生虫,同时,榆钱还可通过利小便而消肿。

4.止咳化痰榆钱味辛入肺经,能清肺热,降肺气,榆钱种子油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故可用于治疗咳嗽痰稠之病症。

相关歌曲

编辑

《采榆钱》

演唱:程琳

歌词:

东家妞 ,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了榆钱,不是看着那玩耍,妈妈要做饭,让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啦.......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东家妞,西家娃,你们没有尝过它,村前绿,村后花,榆钱不在当饭,虽说不在当饭茶,味道却还是不差,不信问奶奶,看她咋回答,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啦.........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啦.........不忘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