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华表奖 编辑

中国电影奖项

中国影华(Huabiao Film Awards),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主办的电影奖项。正式设立于1994,是中国电影界的政府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

华表奖由政府出奖励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属于鼓励性质的电影奖项。体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

从2005年起,华表奖改为两年一届,一般在北京举办。

2022年75日,国家电影局在其官网发布《国家电影局关于开展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电影华表奖

外文名:HuabiaoFilmAwards

创办时间:1994年

简称:华表奖

全称:政府优秀影片奖

类型:电影奖项

国家地区:中国

主办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

颁奖地点:中国北京

颁奖周期:两年一次

奖项性质:中国电影三大奖、中国电影政府奖

奖项沿革

编辑

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4年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4年

2004年,为表彰对振兴民族电影做出突出贡献的制片单位,首次设立了“优秀出品人奖,针对电影发行、放映具体情况,特别设立“市场开拓奖”。

2005年,经文化部正式改革后,改为两年一届。原中国电影华表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中国电影童牛奖经整改,总称为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同时将少儿影片童牛奖正式改革合并为优秀儿童片奖。

2007年,在优秀故事片之外,增设优秀数字电影奖,以引导和鼓励制片单位多出精品佳作。

2009年,为加强华语电影人间的合作,特别增设了“境外华裔主创人员奖”,包括优秀男演员、优秀导演三个奖项。

2013年,新增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优秀农村题材影片、优秀青年创作影片和优秀摄影4个奖项;取消了优秀数字电影和优秀少儿演员两个奖项;另外将优秀新人奖分拆为优秀青年编剧、优秀青年导演和优秀新人(男、女演员)等3个奖项。把“优秀编剧”奖改名为“优秀剧作”奖,分原创和改编。

2016年,根据《关于全国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把25个奖项缩减成12个,摒弃了双传统,个人奖项都只有一位获奖

奖项文化

编辑

奖杯奖座

华表奖奖杯华表奖奖杯

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城楼前的华表造型,天安门前有一对的柱子,名字叫华表。该华表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这一对华表间距为96,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通为9.57米,其直径为98厘米,重20000多公斤。

在华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和云,柱顶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的长片石,远远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奖项设置

编辑

类别

奖项

备注

影片类

优秀故事片

1994年设置

优秀少儿影片奖

1994年设置“优秀儿童片”,2005年“优秀少儿童牛影片奖”合并

优秀青年创作影片

2013年设置

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优秀农村题材影片

个人类

优秀导演奖

1994年设置,原为“最佳”,后更名为“优秀”

优秀编剧奖

优秀男演员奖

优秀女演员奖

优秀摄影

2013年设置

优秀电影音乐

2000年设置“优秀电影歌曲”,后更名

特别奖项

评委会特别奖

1995年设置

已取消奖项

最佳故事片奖

1994年设置,1996年取消

外国影片优秀译制片奖

1994年设置“优秀译制片奖”,后更名

优秀电视电影奖

2002年设置,2016年取消

优秀数字电影奖

2007年设置,2013年取消

最佳戏曲片奖

1994年设置,1995年取消

优秀戏曲片奖

1994年设置“最佳戏曲片奖”,后更名

最佳科教片奖

1994年设置,1995年取消

优秀动画片奖

2004年设置,2016年合并到“优秀故事片奖”

优秀科教片奖

1994年设置,2016年取消

优秀纪录片奖

优秀美术片奖

优秀电影技术奖

1994年设置“最佳电影技术奖”,后更名

优秀对外合拍片奖

1994年设置“最佳对外合拍片奖”,后更名

最佳制片管理奖

1994年设置

优秀少儿男演员奖

2004年设置,2013年取消

优秀少儿女演员奖

优秀新人导演奖

1997年设置“优秀新人奖”,2013年拆分,2016年取消

优秀新人编剧奖

优秀新人男演员奖

优秀新人女演员奖

优秀境外华裔导演奖

2009年设置,2016年取消

优秀境外华裔男演员奖

优秀境外华裔女演员奖

优秀出品人奖

2003年设置,2016年取消

市场开拓奖

备注:以上“奖项设置”统计截至2019年。:

评选规则

编辑

参评标准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为主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坚持把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体现电影创作新成就

评选范围

参加评奖的影片,须为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且已经公映的国产影片,一部影片只参加一届评选。

1、故事片、数字电影、戏曲片、对外合拍片、科教片、动画片、纪录片,可在影片公映四年内参加一届相关奖项的评选;

2、少儿影片、外国译制影片,可在影片公映两年内参加一届相关奖项的评选。

注:以上评选范围来自《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评选章程(第十五届)》

参评条件

华表奖影帝 陈坤华表奖影帝 陈坤

1、获奖的各类影片应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好地统一,且有较高的市场回报,具体体现在社会反响好,且在投入产出比、国内外票房收入、电视观众收视率、后产品开发等方面(标准另定)成效显著的。

2、“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电影技术”、“优秀电影音乐”,应在参评的故事片、数字电影、少儿影片、戏曲片、对外合拍片(含境外华裔)中产生。

3、“优秀男演员、女演员”,应在参评的故事片、数字电影、戏曲片、对外合拍片(含境外华裔)中产生。

4、“优秀少儿演员”,应在参评的少儿影片(含境外华裔)中产生。

5、“优秀新人”应在参评的故事片、数字电影、少儿影片(少儿影片不参加“优秀新人”男女演员奖的评选)、戏曲片、对外合拍片中的编剧、导演、男女演员(含境外华裔)中产生。其条件为:(1)按拍摄影片时的实际年龄计算,编剧年龄在40岁以下,导演年龄在35岁以下,演员年龄在30岁以下(饰演主角);(2)此前本人及其作品未获得重要电影奖项。

6、银都机构摄制(含与香港或内地联合摄制,且银都为第一出品方)的故事影片,参加“优秀对外合拍片”的评选。

7、中外合作摄制的影片,其导演和二分之一以上的主要演员为我境内公民、且投资主体为境内机构,经中国电影华表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确认,可选择参加“优秀对外合拍片”或“优秀故事片”的评选,但不得重复评选。

评选办法

(一)由影片的出品单位按本章程及有关要求,向评委会办公室申报本单位参评各奖项(单项奖中多人合作的可一并申报)的名单及相关材料

(二)由评委会办公室对所申报的参评项目进行审核初评,并可对未申报且符合评选范围的各类奖项进行必要的增补(由出品单位补报)。经初评后,决定入围奖项名单报评委会。

(三)评委会经观摩入围影片后,对入围名单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做出评估,以测评方式产生各奖项的提名名单。

(四)少儿影片、科教片、动画片、纪录片、译制片及技术单项奖,由评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授权分别组成有关专业评选小组评定,最后由评委会投票确认。

(五)评委会根据各奖项的规定数额和评选细则,对提名名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各奖项的评选结

(六)评选结果采取封票方式,由评委会主任或副主任签封后,在颁奖典礼上启封公布。

历届回顾

编辑

历届百科

历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年份

名称

年份

名称

年份

名称

1995

第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1996

第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1997

第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1998

第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1999

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0

第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1

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2

第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3

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4

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5

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7

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9

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11

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13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16

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18

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20

第1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注:

1、以上统计截至2020年,年份为公布获奖名单年份

2、1994年正式设立华表奖,前身是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帝后导演

时间

年份

优秀男演员

优秀女演员

优秀导演

第1届

1995

仁堂《被告山杠爷》

艾丽娅《二嫫》

建亚《绝境逢生》

第2届

1996

高明《繁森》

曹翠芬《孤儿泪》

陈国星、王坪《孔繁森》

第3届

1997

傅学诚《大转折》

刘佩琦《离开雷锋的日子》

于慧《喜莲》

韦廉《大转折》

冯小宁《河谷》

第4届

1998

唐国强长征

陶虹《黑眼睛

潘予《安居》

胡炳榴《安居》

远《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第5届

1999

邵兵《天的狂想》

赵本山《男妇女主任》

徐帆《不见不散》

梅婷红色恋人

孙沙《快乐家》

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

滕文骥《春天的狂想》

第6届

2000

明《我的1919》

李雪健《横空出世》

陈瑾《横空出世》

蒋雯丽《女帅男兵》

陈国军《冲天飞豹》

吴子牛《国歌

张建亚《紧急迫降》

第7届

2001

王学圻《相伴永远》

王庆祥《生死抉择》

奚美娟《月圆今宵》

谢兰走过严冬

于本正《生死抉择》

陈力《月圆今宵》

霍建起《蓝色爱情

第8届

2002

侯勇《冲出亚逊》

王霙《毛泽东在1925》

陶红生活秀》

于慧《巧凤》

宋业明《冲出亚马逊》

塞夫、麦丽丝《天上草原

第9届

2003

刘佩琦《和你在一起

卢奇《邓小平

倪萍《美丽的大脚》

黄素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翟俊杰《惊涛骇浪

杨亚洲《美丽的大脚》

第10届

2004

刘威《疑案魂》

周小斌《刻骨铭心

蒋雯丽《台湾往事

剧雪《灿烂的季节》

郑洞天《台湾往事》

霍建起《暖》

第11届

2005

濮存昕《一轮明月

吴军《张思德》

赵薇情人结》

章子怡《十面埋伏

尹力《张思德》

陆川《可可西里》

第12届

2007

陈坤《云水谣》

富大龙《天狗

李冰冰《云水谣》

丁嘉莉《小巷总理》

尹力《云水谣》

高群书东京审判

第13届

2009

张涵予《集结号》

果靖霖《袁隆平》

章子怡《梅兰

范志博《突发事件》

冯小刚《集结号》

陈凯歌《梅兰芳》

第14届

2011

李雪健杨善洲

葛优《赵氏孤儿》

徐帆《唐山大地震》

娜仁花《额吉》

王珈沈东飞天

韩三平、黄建新《建国大业

第15届

2013

黄晓明《中国合伙人》

刘之冰《忠诚与背叛》

章子怡《一代宗师

颜丙燕《万箭穿心

冯小刚《一九四二

陈力《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第16届

2016

刘德华《失孤》

白百何《滚蛋吧!肿瘤君》

徐克《智取威山》

第17届

2018

吴京《战2》

陈瑾《十八洞村》

林超红海行动》

奖项之最

编辑

历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之最

获奖最多的导演及个人:张艺谋(五次优秀故事片、一次优秀合拍片、一次最佳导演、一次特别贡献奖共八度获奖)

张艺谋

1999年第5届凭借《一个都不能少》获得最佳优秀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2000年第6届凭借《我的父亲母亲》获得优秀故事片奖、2003年第9届凭借《英雄》获得华表奖优秀合拍片和特别贡献奖、2007年第12届凭借《千里走单骑》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2011年第14届凭借《山楂树之恋》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2012年第15届凭借《金陵十三钗》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共八次获奖。

获奖最多的女演员:章子怡(四次提名三次获奖)

章子怡

先后于2005年第11届凭借《十面埋伏》、2009年第13届凭借《梅兰芳》、2013年第15届凭借《一代宗师》三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此外还于2004年第10届凭借《茉莉花开》获得优秀女演员提名。

获奖最多的男演员:刘佩琦李雪健(各两次)

刘佩琦

1996年第3届凭借《离开雷锋的日子》、2002年第9届凭借《和你在一起》先后获得优秀男演员奖。此外还于2018年第17届凭《龙之战》获得优秀男演员奖提名。

李雪健

1998年第5届凭借《横空出世》、2011年第14届凭借《杨善洲》先后两次获得优秀男演员奖。

获奖最多的女导演:陈力(三次获奖)

陈力

2000年第6届凭借《欢舞》获得评委会导演奖,2001年第7届凭借《月圆今宵》、2013年第15届凭借《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

获奖最多的编剧:思芜邢原平(两次获奖)

思芜

原名苏小卫笔名秋实,先后于1995年第2届《赢家》、2009年第13届凭借《沂蒙姐妹》获得最佳(优秀)编剧奖,丈夫霍建起于2000年第7届凭借《蓝色爱情》、2004年第10届凭借《暧》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

邢原平

2011年第14届凭借《老寨》、2016年第16届凭借《土地志》两次获得优秀编剧奖。

获得两次华表奖的女演员

于慧

1996年第3届凭借《喜莲》、2001年第8届凭借《巧凤》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蒋雯丽

1999年第6届凭借《女帅男兵》、2003年第10届凭借《台湾往事》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范志博

2007年第12届凭借《真水无香》获得优秀新人女演员奖,2009年第13届凭借《突发事件》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徐帆

1998年第5届凭借《不见不散》、2011年第14届凭借《唐山大地震》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陈瑾

2000年第6届凭《横空出世》、2018年第17届凭借《十八洞村》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同班同学获奖(赵薇陈坤黄晓明颜丹晨)、(梅婷章子怡)、(李冰冰范志博

北影96级

赵薇、陈坤、黄晓明是北京电影学院96级的同班同学,三人先后于2005年第11届《情人结》、2007年第12届《云水谣》、2013年第15届《中国合伙人》获得优秀女演员/男演员奖。另一位同学颜丹晨于1998年第4届凭借《花季季》获得电影新人奖

中戏96级

梅婷与章子怡是中央戏剧学院96级的同班同学,梅婷于1999年第5届凭借《红色恋人》获得优秀女演员奖,而章子怡先后于2005年第11届凭借《十面埋伏》、2009年第13届凭借《梅兰芳》、2013年第15届凭借《一代宗师》三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上戏93级

李冰冰与范志博是上海戏剧学院93级的同班同学,她们于2007年第12届分别凭借《云水谣》、《真水无香》获得优秀女演员奖及优秀新人女演员奖,2009年第13届范志博凭借《突发事件》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获得两次导演奖的导演

张建亚

1995年第1届凭借《绝境逢生》、1999年第4届凭借《紧急迫降》两次获得(最佳)优秀导演奖。

霍建起

2000年第7届凭借《蓝色爱情》、2004年第10届凭借《暧》两获优秀导演奖,此外还于2011年第14届凭借《秋之白华》、2013年第15届凭借《萧红》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提名。

尹力

2005年第11届凭借《张思德》、2007年第12届凭借《云水谣》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

冯小刚

2009年第13届凭借《集结号》、2013年第15届凭借《一九四二》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

跨界获奖女性电影工作者

赵薇

2005年第11届凭借《情人结》获得优秀女演员,2013年第15届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优秀青年创作奖

其他两奖获得者

冯小宁

1997年第3届凭借《红河谷》获得最佳导演奖,2000年第6届凭借《黄河绝恋》获得优秀编剧奖。

陶红

2002年第8届凭借《生活秀》获得优秀女演员奖,再于2004年第10届凭借《三十八度》主题歌了》(演唱:陶红)获得优秀电影歌曲奖。

获得华表奖的夫妻档

霍建起

思芜

霍建起先后于2000年第7届凭借《蓝色爱情》、2004年第10届凭借《暧》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思芜(原名苏小卫,笔名秋实),先后于1995年第2届凭借《赢家》、2009年第13届凭借《沂蒙六姐妹》获得最佳(优秀)编剧奖。

冯小刚

徐帆

冯小刚先后于2009年第13届凭借《集结号》、2013年第15届凭借《一九四二》两次获得优秀导演奖;徐帆先后于1998年第5届凭借《不见不散》、2011年第14届凭借《唐山大地震》两次获得优秀女演员奖。

徐峥

陶虹于1998年第4届凭借《黑眼睛》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徐峥于2013年第15届凭借《人再囧途之泰囧》获得优秀青年导演奖。

陈可辛

吴君如

吴君如于2011年第14届凭借《岁月神偷》获得优秀境外华裔女演员奖,陈可辛于2013年第15届丈夫凭借《中国合伙人》获得优秀境外华裔导演奖。

同一届华表奖获得两项提名的演员

徐静蕾

徐静蕾于2003年第9届凭借《我爱你》、《我的美丽乡愁》获得优秀女演员及优秀新人女演员两项奖提名,但由于华表奖的二者取其一的规则,最终凭借《我爱你》获得优秀女演员新人奖。

奖项评析

编辑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成熟,大量国产片开始崭露头角。在两年一度的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中国电影的集体亮相,也成为中国电影逐渐走向繁荣的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注脚。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举办,无疑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方向性参考,让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事业能够始终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之上。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壮大,未来更多好的电影和好的故事,会呈现在大荧幕上,成为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颗明星。(新华网

华表奖和中国国内外其他专业的电影奖项不同,旨在搞平衡,力求来参加的人人都得奖,所以远不是“双黄蛋”、“三黄蛋”等能够形容的。在华表所颁发的众多奖项里,只有极少数是为观众信服的。一般专业电影奖项都以电影制作的分工或类型来划分奖项,但华表奖却出现了按行政区划分奖项的特点,比如有优秀合拍片、优秀境外华裔导演、编剧、男、女演员等一些难以归类的奖项。(《新快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