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阳明大学 编辑

中国台湾省高校

台湾阳明大学(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简称阳明,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台北市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大学 。创立于1975,当时称之为阳明医学院,直到1994年改为“阳明大学。创校宗旨即秉持校训“真知力行、仁心仁术”之精神,培养深具爱心的优秀医生下乡服务,以解决偏远地区之医疗问题。第一届医学系公费生于1982年毕业,由政府分发至各公立卫生医疗机构服务,阳明毕业生自此深入台湾地区每一角落,成为台湾内基层医疗尖兵,并深受会肯定,阳明医学院也成功地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

2019年918日,阳明大学和交通大学通过两校合并书,新校名为“阳明交通大学”,简称“阳明交大”。2020年7月30日,台当局同意台湾阳明大学与台湾交通大学合并案;同年8月12日,台当局教育主管部函复两校于2月1日起合并为“阳明交通大学”。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台湾阳明大学

外文名:NationalYang-MingUniversity

简称:阳明、NYMU

创办时间:1975年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学校特色:台湾地区向顶尖大学计划

主管部门: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

现任领导:郭池崧(校长)

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博士点:6个

院系设置: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生命科学

校训:仁心仁术,真知力行

地址:台北市北投区立农二段155号

学校简介

编辑

阳明大学阳明大学

阳明大学,简称阳明、阳大,是一所以医学、生物科技、生命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前身为1975年设立的阳明医学院,现址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石牌地区。该校现设有医学院、医学技术暨工程学院、生命科学院、牙医学院、护理学院及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学院六个学院,二十八个研究所(十九个博士班)。为培育新世代的医学专业与尖端领域之研究人才,阳明医学院在生物医学领域逐步扩编,并于1994年核改名为台湾阳明大学,成为台湾岛第一所以医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其后陆续成立医学技术暨工程学院、生命科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护理学院、牙医学院,2007年奉准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8年元旦起,原署立宜兰医院改制为台湾阳明大学附设医院,自此,阳明终能贯彻三十余年来所秉持的医疗服务理念。 台湾阳明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的综合大学,位于台北市北投区。该校目前于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2009年《泰晤士等教育》的世界大学排名当中,分别名列全世界第498名、第306。

学校历史

编辑

创校背景

1949年国民党撤退来台时,带来的大量人口使得台湾本岛人口增加了约一百二十万人口,造成台湾医疗源更进一步的不足。到阳明医学院创建之前,台湾只有台湾大学医学院以及台湾"国防医学院"两间公立医学院,私立医学院仅有高雄医学院、台北医学院、中国医药学院及中山医专四校。由于当局鼓励荣民开发较偏远的乡村地区,移进的人口进一步压缩了原本就较缺乏的乡村医疗资源,逐年化的人口也增加了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1968年,时任台当局“国防部长”的蒋经国指示台当局“国防部”、国军军医系统以及台湾荣民总医院应培育医学人才为国所用。荣民总医院所属之“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于受命后开始筹办,时任"国防医学院"暨荣民总医院院长的卢致德先生,当即召集有关人员商讨确定创设医学院,并与台当局“教育部”深入协调,建议其利用荣民总医院之基础,创办医学院。1969年8月12日创校筹设案由“退辅会”函送台当局“行政院”,台当局“教育部”邀集各界医学专家商讨后于1970年11月5日文复台当局“行政院”,建议核准筹设。

医学院时期

1971年1月26日,台当局“行政院”正式核准筹设该校,定名为“阳明医学院”。由台当局“教育部”政务次长孙宕先生兼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成立台湾阳明医学院筹备处,副主任委员宋达为筹备处主任。 由辅导会将台北市北投区唭哩岸公有山坡地32甲无偿拨用,另增购民地3.9568公顷,呈奉台当局“教育部”核定招生医学系学生120名,全部学生给予公费四年,毕业后由当局分发各公立医院及卫生医疗机构服务四年。

1974年:实验大楼竣工,是为该校第一栋建筑。与荣总间之隧完工通车。

1975年:1975年5月15日台当局“教育部”正式决定聘韩伟博士为首任院长,订为校庆日。阳明医学院于1975年7月1日正式成立,并参加大学联合招生。

1976年:增设牙医学系。

1977年:台当局“行政院”核定以台当局“教育部”及“卫生署”评定为第一级教学医院之“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荣民总医院”(今台北荣民总医院)为该校教学医院。

1978年:“阳明十字军”首次正式展开活动。

1979年:“偏远地区卫生医疗服务队”第一次出队。图书馆落成。增设医事技术学系。

1980年:神经科学研究所硕士班奉准成立,是本院第一个研究所,同时也是台湾首创之此类研究所。

1981年:增设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硕士班,时为台湾唯一之免疫学研究所。

1982年:医学系首届毕业生完成分发,分别到“辅导会”及“卫生署”系统之医疗机构服务,于6月19日举行毕业典礼。增设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班。

1983年:增设学士后医学系,学制为5年。韩伟院长履行于第一届医学系学生毕业时所许下“和你们一起下乡”的诺言,于恒基督教医院进行临床诊疗工作达半年。

1984年:增设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博士班,医学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1985年:与荣民总医院家庭医学科合作共同规划八里群体医疗执业中心。增设生理学研究所硕士班、药理学研究所硕士班、公共卫生研究所硕士班。招收首届学士后医学系自费学生。

1986年:增设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护理学系。

1987年:增设生物化学研究所博士班。学士后医学系停止招生。

1988年:增设遗传学研究所硕士班、解剖学研究所硕士班、复健医学系。

1989年:增设医务管理研究所硕士班,为台湾岛公立大学院校第一所医务管理研究所。

1990年:护理学系开办“在职护理人员学士学位进修班”。

1991年:增设生理学研究所博士班、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传统医学研究所硕士班。

1992年:举办第一届“全台高中生医学营”。增设药理学研究所博士班、遗传学研究所博士班、牙医科学研究所硕士班、临床护理研究所硕士班、卫生福利研究所硕士班(为岛内首创之此类研究所)。复健医学系改名为物理治疗学系。

1993年:增设社区护理研究所硕士班,为台湾地区首创。增设口腔生物研究所硕士班。“在职护理人员学士学位进修班”改为“夜间部护理学系”。

1994年7月1日改名为“阳明大学”。

改制大学

1994年:7月1日,改名为阳明大学,计有医学院、医事技术学院(包括医事技术学系医事检验及放射技术二组、物理治疗学系、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及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生命科学院(包括神经科学研究所、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三个学院及岛内首见的院级通识教育中心,共有6个学系与19个研究所。增设生物药学研究所硕士班、寄生虫研究所硕士班、环境卫生研究所,与公共卫生研究所博士班。

1995年:“医事技术学院”更名为“医学技术暨工程学院”,增设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硕士班、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班。

1996年:护理学院成立。增设生命科学系。增设公共卫生研究所博士班。

1997年:首度办理推荐甄试入学面试。

1998年:增设传统医学研究所博士班、寄生虫学研究所博士班、环境卫生研究所硕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硕士班。医事技术系放射组改制为医学放射技术学系,医事技术系医事检验组改名为医事技术学系。

1999年:增设物理治疗研究所硕士班。“荣阳基因体定序团队”正式对全世界公布台湾第一个百万碱基人类基因体定序资讯成果,成功排出人类第四号(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成为全球从事人类第四号染色体定序团队中,首先排出最长DNA序列的研究团队。

2000年:荣阳团队公布完成第四号染色体千万碱基定序。增设临床牙医科学研究所博士班、物理治疗研究所硕士班、卫生资讯与决策研究所硕士班、医务管理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报奉延后一年招生)。“解剖学研究所”更名为“解剖暨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为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两组。

2001年:牙医学院正式成立。增设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博士班、复健科技辅具研究所硕士班。牙医科学研究所硕士班、临床牙医科学研究所博士班合并为“临床牙医学研究所”。

2002年:与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共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增设口腔生物研究所博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博士班、生医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2003年:医学系首度办理外籍学生招生。增设生物药学研究所博士班、护理学研究所博士班、生物资讯研究所硕士班及博士班、急重症医学研究所硕士班。

2004年:增设环境卫生研究所博士班。寄生虫学研究所更名为“热带医学研究所”。医事技术学系更名为“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

2005年:生物化学研究所更名为“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增设物理治疗学系暨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明定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为该校教学医院。

2006年:生命科学系、遗传学研究所合并为“生命科学系暨基因体科学研究所(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医学放射技术学系、放射医学科学科学研究所,合并为“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增设生医光电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卫生福利研究所博士班、脑科学研究所硕士班、护理学系暨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

2008年:该校自创校以来,虽经台当局“行政院”指定荣民总医院为该校教学医院,但因无直属该校附设医院,乃积极寻求合作医院。于本年1月1日,由原署立宜兰医院正式改名为阳明大学附设医院。

2019年9月18日,台湾阳明大学与台湾交通大学分别召开校务会议,决通过了两校合并的计划书。根据早前阳明大学暨交通大学合校工作委员会拟定的合校计划书,新校名为“阳明交通大学”,简称“阳明交大”,拟于2020年8月1日挂牌。

2020年7月30日,台当局已同意阳明大学与交通大学合并案,而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已在8月12日函复两校于明年2月1日起合并为“阳明交通大学”。

2021年2月1日,阳明大学与交通大学正式合并成立阳明交通大学。2月1日,阳明交通大学分别在台北阳明校区、新竹光复校区举行了揭牌仪式。

校园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阳明大学栖身于台北盆地东北缘的唭哩岸山坡上,环境优美,绿意盎然,远离尘嚣、安详静谧;到了夜晚,从阳明远眺台北大都会灯火阑珊仰望苍穹星光点点,宛若置身世外桃源

交通路线

阳明因位处山坡地,为方便学生进出校园,定时派出短程校区巴士行驶校区、荣总、石牌及捷运车站间;市区交通除可搭乘淡水线捷运,并有公车十余线,交通十分便利。

办学规模

阳明大学现有实验大楼、研究大楼、医学系馆、牙医学系馆、护理学系馆、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行政大楼、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传统医学大楼等建筑,提供最 佳的教学环境及资源。

现有教学大楼两栋,除了一般教室外,另有语言教室、视听教室、远距教学教室等,所有教室均有空调系统,教学设备齐全;各学系、学科、研究所均各有教室、实验室及专题讨论室;另于第二教学大楼设有K书中心二间,设置个人卡座,二十四小时开放,提供学生最佳的自修场所。 运动设施:阳明大学运动设施规划完善,运动场馆分体育馆、游泳池、山顶运动场、山顶运动场等四区。体育馆内有综合球场、韵律室、桌球室、健身房;室外设有四百公尺田径场、篮球场五面、网球场七面、排 球场五面、高尔夫球练习场乙座;并有50x18公尺八水道游泳池乙座。 教师职务宿舍:阳明大学现有教师职务宿舍五十七间,提供延聘归台之海外学人舒适住宿环境,得以安心从事教学及研究;另有招待所八间,提供邀请来访宾及来校作短期讲演之学者使用。 学生宿舍:为使学生生活安定,为使学生生活安定,阳明大学现有男生宿舍四栋、生宿舍二栋、研究生宿舍一栋,合计约1600床,每个房间居住二至四人,设备完善。女生宿舍设有门禁管制,并有校警不定时定点巡逻,以维护校园安全。现有男生宿舍四栋、女生宿舍二栋、研究生宿舍一栋,合计约1600床,每个房间居住二至四人,设备完善。女生宿舍设有门禁管制,并有校警不定时定点巡逻,以维护校园安全。 阳明大学现有实验大楼、研究大楼、医学系馆、牙医学系馆、护理学系馆、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行政大楼、实验动物中心、图 书馆、传统医学大楼等建筑,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及资源。

研究中心

基础研究类

肿瘤恶化卓越研究中心

脑科学研究中心

生医光电暨分子影像研究中心

蛋白体研究中心

干细胞研究中心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

生医影像研究中心

尖端药物传递及药剂研究中心

睡眠研究中心

临床研究类

心脏血管疾病研究中心

书田泌尿科学研究中心

台湾实证研究中心

张平伦癌症暨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癌症研究中心

社区服务类

艾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

社区医学研究中心

运动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高龄与健康研究中心

健康数据统计研究资源中心

学校卫生研究中心

产业研究类

医学工程研发中心

ICF暨辅助科学研究中心

微生物体研究中心

(以上内容均来自“台湾阳明大学”官方网站

所设院系

截至2019年8月,台湾阳明大学共有七个二级学院,一个共同教育中心。

医学院

医学系

传统医药研究所

医务管理研究所

生理学研究所

临床医学研究所

环境与职业卫生研究所

卫生福利研究所

解剖学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药理学研究所

急重症医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资讯研究所

脑科学研究所

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学程

转译医学博士学术学程

国际卫生硕士学位学程

环境科技博士学位学程

生物医学暨工程学院

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

物理治疗暨辅助科技学系

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

生医光电研究所

生医光电暨纳科学学士学位学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光电博士学位学程

生命科学院

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

分子医学博士学位进程

生命科学系暨基因体课科学研究所

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资讯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

生技医疗经营管理硕士在职学位学程

跨领域神经科博士学位学程

生技医疗产业博士学位学程

护理学院

护理学系

临床设计研究所

社区健康照护研究所

牙医学院

牙医学系

口腔生物研究所

药物科学院

生物药学研究所

药学系

食品安全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所

人文与社会科学院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视觉文化研究所

心智哲学研究所

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

人文与社会教育中心

共同教育中心

(以上内容均来自“台湾阳明大学”官方网站)

办学理念

编辑

创校理念

台湾阳明大学台湾阳明大学

阳明大学的前身为阳明医学院,创始于1975年。培养深具爱心的优秀医生下乡服务,以解决偏远地区之医疗问题。第一届医学系公费生于1982年毕业,由台当局分发至各公立卫生医疗机构服务,阳明毕业生自此深入台湾地区每一角落,成为岛内基层医疗尖兵,并深受社会肯定,阳明医学院也成功地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 为培育新世代的医学专业与尖端领域之研究人才,阳明医学院在生物医学领域逐步扩编,并于1994年奉核改名为台湾阳明大学,成为岛内第一所以医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其后陆续成立医学技术暨工程学院、生命科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护理学院、牙医学院,2007年奉准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08年元旦起,原署立宜兰医院改制为该校附设医院,自此,阳明终能贯彻三十余年来所秉持的医疗服务理念。阳明大学自创校以来即非常注重学术研究的发展,阳明校训“真知力行、仁心仁术”更是对追求学术卓越及人文关怀的自我期许 ,因此在学术上一直积极汲取新知并用之于教学与研究,在校园内建立起优良的学术风气与传统。 教学方面,阳明大学依据明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习惯及能力,以期培育出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人文关怀的理念、能自我思考判定的领导人才。三十余年来,阳明一方面教育出许多服务偏远地区的医疗专业人才以回馈社会,另一 方面培训出优质的生医专业研究人才以贡献国家,当前活跃于生物医学专业领域的领袖人才已不乏阳明历届的校友。

办学特色

台湾阳明大学师生照台湾阳明大学师生照

阳明创校伊始,即本着“脉络相承,兼容并蓄”的教育宗旨,融合美国的效率创新、日本的严谨伦理及中国大陆地区的传统医学,构筑成为一套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教学方面,兼顾理与实务,并重视医学伦理教育养成。另由通识教育中心设计多元化课程,学生在校除完备的专业知识外,亦接受人文及社会科学教育薰陶,增进人文素养,以培育关怀生命、尊重生命、具健全人格之各类医学专业及研究人才。

教育目标

(一)秉持校训“仁心仁术,真知力行”之精神,培育德术兼备,有理想、有抱负、肯牺牲、肯服务的各类医学专业人才。

(二)使阳明成为生命科学、医工技术、医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医科大学,建立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并提升医学教育品质。

(三)兼顾基础、临床医学研究,奠定医学科技研究基础,提升国际学术地位。并加强学术及产业之合作,增进社会服务功能。

(四)扩大校际合作,增加人文社会学教育范畴,加强文学、史学、音乐艺术戏剧法律、管理等课程,使各类医学专业人才,能兼具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涵养及宽广的视野,在科学化的社会中亦能拥有和谐的人文气息。 建校以来,全体阳明人努力不懈的耕耘、灌溉,使阳明得以从萌芽成长、及至今日的茁壮。由创校之初的一个学系--医学系,而后陆续成立了牙医学系、医事技术学系、护理学系、物理治疗学系、生命科学系、医学放射技术学系等学系;第一个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与“民国”六十九年(1970年)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六个研究所(其中有十五个博士班)。 至九十学年度,阳明已成为设有通识教育中心及医学、医学技术工程、生命科学、护理、牙医等五个学院规模之综合大学。

未来憧憬

未来,阳明将秉持“建立完整医学教育体系,提升医学教育品质”的使命,毫不懈怠地自我鞭策,除了要在教学、研究各方面均更上层楼外,也希望与邻近的医护相关单位,如台湾荣民总医院、台北护理学院、台湾中国医药研究所、台湾振兴复健医学中心等,更密切地合作,并积极与岛内外知名大学学术结盟。目前着手进行的是与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及台湾清华大学组成阵容坚强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希望同时强化基础教育结构与研究重点整合,U-Net学术网路便是四校加上长庚大学所合作的成果。另外,阳明大学亦寻得沿着台北捷运线的政治大学与台北艺术大学合作,互补有无,互相或共同开课,成果诸如生物技术管理学程、艺术治疗、及其它多门通识课程的设立。岛外大学及研究机构,阳明大学积极从事学术交流或签订学术合作协定,期使明日的阳明更加国际化并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学校排名

编辑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298。

历任校长

编辑

阳明医学院

韩伟(1973年5月-1984年6月)

于俊(1984年6月-1990年6月)

韩韶华(1990年6月-1994年8月)

阳明大学

韩韶华(1994年8月-1996年6月)

心湜(1996年6月-1999年6月)

曾志朗(1999年6月-2000年6月)

吴妍华(2000年6月-2014年8月)

梁赓(2014年8月-至今)

知名校友

编辑

张鸿仁,台湾“中央健康保险局”总经理

徐永年,台中医院院长

郑宏志,台北荣总神经医学中心神经修复科兼任科主任

谢世良,阳明大学微生物暨免疫学研究所教授、免疫学中心主任

连加恩,孤儿院院长

谢仁俊,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璩大成,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副院长

宋晏仁,台当局“行政院卫生署”副署长

邱淑媞,台北市前卫生局长

郭旭嵩,台当局“卫生署”疾病管制局长

丞华,台湾“中央健康保险局”副总经理

陈幸妤,台湾当局前领导人陈水扁之长女

洪任谕,PCMan开发

郭博昭,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阳明大学研发长

李光申,阳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

亚里,物理治疗系毕业。公视儿少节目下课花路米新生主持人之一,并于2009年星月无尽饰演杨贵媚(饰得月)年轻时的角色。

交通咨询

编辑

公车:216/285/224/601/606/266/223/268/277/290/508(荣总站下车)、217/218/302/308/269(实践街下车)、220/267(天母东西路下车)

指南客运及新店客运:中和—淡海及新店—淡海线至石牌或实践街口下

捷运:淡水线石牌站下步行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