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 编辑

北京市综合公立大学

北京市景山区业余大学暨石景山区学院是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并经北京市教委批准进行试点的一所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性新型高等学校

学校成立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备案,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区属成人高等学校。20006,在原石景山区业余大学、广播视大学等学校源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学院。

截止到2017年12月20日,学院有八角校区、八大处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57.83平方,建筑面积20575.6平方米;每年招生人数1100余人,在校学历专科、本科学生近4000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

校训:求实有道,取景有方

创办时间:1981年

所属地区:北京

类别:公立大学

类型:综合

属性:区属成人高等学校

主要院系:文史系、理工系、艺术系等

现任校长:杨文霞

主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北路51号

历史沿革

编辑

198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成立;

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

2000年6月,在原石景山区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工中专、职工学校、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卫生学校等学校资源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学院;

2001年6月,石景山社区学院挂牌石景山区市民学校总校。

教育形式

编辑

学院设立有社区各界代参加的决策、指导、咨询机构——理事会和校务委员会。

学院以业余、全日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学历教育;并进行以社区教育、职业资格教育、继续教育、岗位证书、等级证书、考前辅导及技能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

办学条件

编辑

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

会计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

保险专业

城市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艺术教育专业

表演艺术专业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基础设施

学院设有三个学区即中心教学区(校本部)、东教学区、西教学区,分布于石景山区中部及东、西部地区,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严格有序,图书馆有各类图书资料10.1万册,计算机教室全部实行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财会模拟室、舞蹈教室、琴房、美术教室、护理示教室、药理实验室、学生宿舍和餐厅等各类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备。

石景山社区学院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广泛需求,为高等教育普及化及在多种层次上给予求学者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

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学校标识学校标识

标志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石景之道,在明责任,在温暖,在止于华;

止于石上流光、景中生华。

石景山社区学院的标志设计源石而生、因石而成。仿佛群山连绵、层层推进,体现了学院如山一般厚实、与山一起成景,在群山环绕中不断生长,不断发展。仿佛视界有邻、社区相伴,石与石的层叠,是左邻与右舍的联结,是社区与社区的链接,是山峰与山峰的相伴,是生命与生命的互赖。合众之力、合人之光,手与手的相牵,是责任在坚守,是温暖在传递,是光华在绽放。生命复盘、归零归心,那是百战归来读书的气度,那是崭新开端向未来的期愿。

看石生景,观景有石;看石景生光华,观光华蕴石景,在石景交融的过程中,石景山社区学院沿着“三石垒起的景致,以基石夯实生命的责任、以彩石渲染社区大学相知相伴的温暖、以金石释放成长的光华,从朴实到光彩绽放,止于至善,成为社区的大学、社会的大景。

办学理念

品牌名称: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学院

品牌特色:三石文化

定位语:石上流光,景中生华

学院校训:求实有道,取景有方

办学理念:实学实用,相知相伴

发展愿景:社区的大学,社会的大景

价值观:责任、温暖、光华

学校领导

编辑

院长:杨文霞

学校荣誉

编辑

截止到2017年12月20日,学院多次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文明学校、国家开放大学招生先进单位、区教育系统教育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等三项国家标准培训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获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5个北京市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