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中学 编辑

上海市徐汇中学是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

上海市徐汇中学(Shanghai XuHui High School),创办于 1850 ,是上海市科创特色中,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完中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上海市徐汇中学

外文名:ShanghaiXuHuiHighSchool

简称:汇学

创办时间:1850年

办学性质:公立中学

学校类别:完全中学

学校特色: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科创特色高中

主管部:上海市徐汇区教育

现任领导:曾宪一

校训:汇学

地址:本部:上海市桥路68号北校区:上海市广元西路187号南校区:上海市华发路68号

知名校友:相伯,傅雷,叶辛

知名教师:曾宪一

学校简介

编辑

上海市徐汇中学是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完中之一,创办于1850年,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之美誉,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创生诸多学科课程分学科教学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校,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开设语数外基础课程、理化生音体美科学艺术课程,拥有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运用化教学,编撰“汇学课本”的第一所创生校本课程的学校,以“荟萃精华、广学博识的荟学;参悟规律、善于学习的会学;智慧养成、学以致用的慧学;古今传承、中西汇通的汇学”的“汇学”为校训,逐步形成“徐以成己,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的“成己达人,兴学兴邦”的汇学文化,“博爱立美”的教风和“崇思尚学”的学风,有“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办学传统,培养古今传承中西汇通的“汇学型”人才63000多人,代人物有著名教育家“爱国人”马相伯、地质学泰斗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充仁、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中科院副院长严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潘健生,翻译家傅雷、戏剧洪深、现代作家叶辛、游泳世界冠军杨爱华等等。

校园文化

编辑

办学理念:走出应试教育,走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

学校文化:成己达人,兴学兴邦——徐以成已,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

办学传统:崇尚科学,文理兼通,中西贯通,多彩发展

办学目标:创办科创特色的研究型学校

培养目标:有“科学素养、艺术修养、人文涵养、文化教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东西贯通、家国情怀的现代会建设”。

校训:汇学。汇学有四境界:荟学——会学——慧学——汇学。荟萃知识博学的荟学,掌握规律方法学会学习的会学,智慧地学、学出智慧——养成智慧人格的慧学;古今中外、中西汇通的汇学。

校风:正能量创新

教风:博爱立美

学风:崇思尚学

学校校歌

编辑

:汪劲松

徐汇校园,到处苗木青葱;今日少年,他时建设英雄。复兴中华,使命牢记心中;任重远,犹忆徐公马翁;努力刻苦,争取学业成功!

培养高尚情操,树立时代新风;发展多彩个性,开拓创新为重;育成奋斗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明日长大成材,定为祖国争荣!

校史沿革

编辑

崇思楼(建于1917年)崇思楼(建于1917年)

崇思楼,上海市优秀保护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学校现占地38.6亩,建筑面积24882平方。崇思楼是1915年始酝酿新建的校舍。当时由比利时神父建筑师第斯尼(中文姓为叶氏)设计草图并任督工,1917年18日安置第一块基石,清朝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出席奠基礼。1918年6月20日落成,沪上名流云集落成仪式,淞沪护军使卢永祥将军出席典礼,时称“新校舍”。1992年原任校长汪劲松将其重新命名为“崇思楼”。江泽民同志1940年代在交通大学就读时曾寄宿于徐汇中学,曾在新校舍的小礼堂前留影纪念。新校舍的外立面为砖石结构,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共四层。外墙由水磨砖与人工凿毛的花岗岩为主材构筑而成。以小礼堂正门为轴线,两侧则各有9根高达顶楼的科林斯式柱子,成为主要的艺术风格体现。东西两侧的入口廊柱也为科林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由多立克式、爱奥尼式,进而演为科林斯式,据说其创作灵感源于设计师将一只花篮搬至柱头的美好愿望。据西方艺术史家格尔在《风格问题》一书中考证,科林斯式柱头的装饰纹样为“莨苕叶纹样”,是由古埃及象征太阳的莲花纹、棕榈叶纹样变化而来的。柱头上的莨苕叶纹被作为花下的杯状环托,而花则由棕榈叶纹构成。由于莨苕叶纹具有很强的“适合纹样”的特点,也就为建筑师处理整幢楼的建筑雕饰提供了统一基调,他把小礼堂正门的圆拱形砖雕门饰、圆弧形楣纹样装饰,通过“填充适合”、“连贯呼应”等艺术手法,使莨苕叶纹的线条变为生命化的有机组合,产生的艺术效果使人愉悦地联想到鲜花、绿叶、阳、波浪。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腊当代

重德楼(建于2000年)重德楼(建于2000年)

人埃利蒂斯热情吟诵的“畅饮科林斯的太阳,细察大理石的纹理”、“过海洋和葡萄园”,古希腊的经典艺术在中国徐家汇熠熠生辉。这幢楼的顶部采用西班牙建筑风格,可惜在20世纪90年代初因屋漏严重而拆除,重建后风貌不再,大大影响了该楼的整体风格。

新的教学大楼:砺行楼,尚学楼及重德楼。砺行楼是行政楼和特色实验室,尚学楼是初中,重德楼是高中。

教学特色

编辑

尚学楼(建于1991年)尚学楼(建于1991年)

徐汇中学素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之称,秉承着“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办学传统。作为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校,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的正式启用必将实现徐汇中学科技教育新的飞跃。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启用仪式。

9月1日,在徐汇中学2008年第一学期的开学典礼上隆重举行了徐汇中学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启用剪彩仪式。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卫民,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杨国顺,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徐汇区教育党工委书记王纪远,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林志新,上海市社科院博士王泠一,教育工会主席龚小凤和实验中心捐人任九皋先生的委托人陶义训先生等出席了大会。

马相伯马相伯

蒋若虚 理学 1880-1899 ,1901,1904,1905

理学 1900

潘谷声 理学 1902-1903

张若瑟 理学 1906-1907

郎 理学 1909

山宗泰 理学,院长 1910-1911,1913-1914 ,1932-1934

姚缵唐 理学,院长 1912 ,1925-1928,1934-1937

翟彬甫 理学 1915-1924

松 理学 1925-1927

万尔典 院长 1928-1932

张家树 理学,院长 1928-1937 ,1937-1943

沈百顺 理学 1937-1942

张伯达 理学,院长 1942-1943 ,1943-1949.5

王 方 理学 1943-1944

朱树德 理学 1944-1947

朱洪声 理学 1947-1949.5

解放后:1949.5以后

历任校长

姓名 任期

汪劲松汪劲松

张伯达 1949.5-1951.5

杨士达 1951.5-1963.4

徐 寅 1978-1981.3 ,1960.7-1978 主持工作副校长 ,1979-1981.3 支部副书记

李立农 1984.12-1989.9

汪劲松 1993.5-2006.4 ,1991.7-1993.5 主持工作副校长

庄小凤 2006.4-2011.2

刘晓艳 2011.2-2015.3

曾宪一 2015.3至今

历任书记

姓名 任期

王锺麟 1950.2-1952.11 ,1981.6-1982.3 副校长

甘京林 1952.11-1956.7 ,1952.11-1956.7 兼副校长

姚民定 1956.7-1971.2 ,1954.6-1956.6 副校长

孙家琮 1971.2-1976.3

柯从绳 1978.3-1986.11

刘高昀 1986.12-1992.2 ,1980-1986.12 支部副书记 ,1984.12-1989.9 兼副校长 ,1989.9-1991.7 兼主持工作的副校长

周德裕 1992.2-1995.10 ,1992.2-1995.10 兼副校长 ,1984.12-1987.8 副校长

杜立泉 1997.8-2006.7 ,1995.10-1997.7 主持工作副书记 ,1995.10-至今 兼副校长

庄小凤 2006.8-2011.2

刘晓艳 2011.2 至今

学校地址

编辑

学校地址:上海市虹桥路68号

周边地铁:地铁9号线、地铁1号线、地铁11号线(徐家汇站)

周边公交:946、923、548、926、920、93、44、43、836、72、42、572、572区间;

学校地址(西校区):上海市徐汇区番禺路1138号(预初年级)

周边地铁:地铁3号线,地铁10号线,地铁4号线,地铁9号线,地铁11号线

周边公交:113 ,138,171,26,320,328,44,548,572,572区间,72,752,754,76,827,830,836,855,911,93,931

学校地址(南校区):上海市徐汇区华发路68号 ,2018年9月启用。(初中部)

所获荣誉

编辑

上海市徐汇中学成为全球创新教育网络联盟(OECD)项目校、中国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联盟会员单位,是全国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全国艺术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首批“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校、全国奥林匹克冰雪项目校、教育部未来智慧校园协同创新基地校科技部人工智能项目首批实验校、长三角中小学校江南丝竹盟主校、市文明单位、市文明校园、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平台试点学校、市传统文化优秀示范校、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市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委托管理郊区学校先进单位、市城乡互助先进单位、市职工最满意事业单位、市见习教师基地校、市一校一品(民乐)学校、市非遗(江南丝竹)基地校、市花园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市教研室首批跨学科项目校、市教研室首批工程学项目校,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实训基地。“双新种子课程”被市教研室专家组定为整个项目实施的领头学校。已成为“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色,教学有质量,办学有成就社会有声誉”的品牌学校。

地理位置

编辑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68号

徐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