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到昙华林 编辑

方方著中篇小说

天来到昙华林》是中国当代作家方方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于《小说月报·原创版》2006第2期。

春天来到昙华林》讲述了男主人公华林因为摄影爱好有缘结识了谭水垭村青年谭华霖。谭华霖的健康、乐观以及怪异的“生死解说深深吸引了华林,爱恋的情愫悄然在华林心中滋生。于是,盼望与谭华霖再次相见成为涌动在华林心头挥之不去的念。终于话中传来了谭华霖邀华林为谭八爷拍摄“跳丧”的讯息,华林欣然前往。向谭华霖诉说感情被委婉拒绝后,华林的生命仿佛已经滑向了另外的轨迹。当载着华林的“拖拉机翻下了山”那一刻,华林的死亡却成全了他的梦想,他被葬在了谭华霖生活的地方,从此不再离开。该小说以朴素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将生死爱恋叙述得荡气回肠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春天来到昙华林

作者:方方

创作年代:当代

文学体裁中篇小说

发表时间:2006年2

字数:约35000字

内容简介

编辑

《春天来到昙华林》讲述了一位生活在武昌区昙华林的普通市民吴华林的人生经历。华林在武最普通的底层市民家里出生,一家有八口人,他是最小的孩子,排行老六。他从小在昙华林长大,连名字也得益于这片土地。他原本与无数的小人物一样,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过着既没有百般磨难,也并非一帆风顺的日子。 平淡茫然的人生在初中毕业那年有了第一个转折:懵懂中迷上了摄影。相机记录了他的成长,从少年成青年再变成一名中学教师。他也用相机拍下了周围人美丽的瞬间,被家人为人才。华林在一个小小的取景框中探视着人生,观察着世界,可却找不到心中最美的风景。在启蒙老师吴老师的提议下,华林决定前往清江寻找灵感,去拍摄那展现生死边缘的激情的跳丧。然而这次出行带来了他人生的巨大转折:遇到了生命中的男人——谭华霖。 与华林的矮小、柔弱、内向相异,谭华霖强壮、热情、芒四射,充满着土家族小伙的健美豪放。这一切强烈地撩拨着华林内心深处的感情弦,使那些深埋心底的巨大的热情和爱慕迸发出来,顷刻间吞噬了他所有的封存与理智,萌发成带着崇拜与向往的同性之爱。“华林轻轻地把手搭在他的身上,谭华霖的体温和心跳就通过华林的手,一直漫向华林全身。华林的心又开始燃烧,烧得他浑身不安。华林这时候才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华林想,难我会爱上谭华霖?难道我是同性恋?“华林自己对这份爱也是朦胧的,当他知道自己的秘密后,他悸动而煎熬,甜蜜又痛楚。

谭八爷是谭家的长辈,华林一直想要拍摄土家族跳丧的画面,而谭华霖也有预感,八爷度不过这个冬天了。此后,拍摄八爷跳丧的事一直牵引着两个人,直到八爷快要魂归天际,两人再次相遇,这份情感加倍地燃烧,最终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倾吐而出。然而这却惊吓了刚刚还在念叨着娶妻生子的谭华霖,他无法接受华林这样的爱,逃避是唯一的办法。这时八爷的身子也奇迹般好转,没法拍摄跳丧,华林不得不带着受伤的心离开。就在他万念俱灰时,人惊喜的消息传来:八爷愿意为华林跳一把活丧。带着说不出的欢喜,华林又起身返程。但是就在途中,拖拉机翻车,华林终究为了那份爱燃为灰烬,用生命谐写了那首“想跟你过一辈子”的爱情挽歌。谭水垭的人们为华林跳了一次活丧,从来不忌讳生死的谭华霖第一次哭得惊天动地母亲的泪流得更长,然而逝去的已然逝去,再也无法回来,就像书的结尾写的:“原以为人有记忆,其实人一走,记忆也走了,而且一去不返。只有春天年年都记得来一趟。”

作品目录

编辑

春天来了

风景在哪里

十一

夜晚走过森林

十六

华林的惆怅

昙华林

跟母亲坐

十二

墙上的照片

十七

拖拉机翻下了山

起名字

清江边的夜晚

十三

去落雁

十八

跳丧

四月影会

我叫谭华霖

十四

电话来了

十九

春天又来了

海鸥的表达

水中的光芒万丈

十五

黑暗裹着谭水垭

——

创作背景

编辑

昙华林是武昌的一个街区,方方因写《汉口沧桑往事》一书,对武汉的老建筑作了许多调查,于是,那些同样关注武汉老建筑的朋友们与方方有了些联络。有一天,方方的同学夏武全和他手下的记者小韩约她去昙华林走走,说那里整条街都是百年老屋,于是方方便去了。于是方方看到了无数破败的老房子,看到它们的同时,也获悉它们曾经的往事和现在的状况,有许多感慨,更有许多的伤心。回来便为夏武全所在的《长江日报》写了篇文章,文章名为《记忆就是文化》,希望有关人士不要随便拆除老屋,因为方方一行人去时,看到一些老屋正在被拆毁。

之后,去昙华林的人便多了起来,方方自己也常去那边游走。有一天,方方在太平试馆路,看到一个个子矮小、神情甚至有点委琐的男人,手拎着数码相机,在为一些老屋拍片子。他一点不像那些喜欢穿奇装异服的专业摄影家们,甚至他的气质与神情跟文化人常有的那种迥异。他工作得很认真,表情中有一种旁若无人的味道。当时,方方想: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拍这些照片?他是业余玩摄影或是对近代建筑有兴趣?没方方想完,他便离开了。看着他的背影,方方觉得这个人的步伐沉重,日常生活多少有些压抑。那正是早春的一个日子,方方看那个人背影时,看到了老墙上的几株新嫩的草芽。突然就有一句话从心里冒了出来:春天来到昙华林。

为这句话,也为了那个方方从此再也没有见过的背影,她写了这篇小说。写这篇小说时是2006年春天,交稿时是十一月。那时,方方还不知道有《断背山》,所以,小说里因为人物需要而有一点同性恋意味,显得有点跟风,但方方认为,既然已经这样了,也无所谓。

人物介绍

编辑

吴华林

主人公吴华林生长在昙华林的普通底层人家,像所有人一样他在约定俗成的规范下念书,就业,在妈妈的唠叨下上班、相亲,不他是不是人才,用他妈妈的话说:”他该做什么事就得做什么事,跟人才没得关系。”生活在平凡庸常中的吴华林最大的幸福是光影流动的摄影世界,他渴望拍摄到真正触动心灵的图片。于是他到了民风淳朴的清江——被方方描写的恍似桃花源一般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虽贫穷,但畅意生活。看淡生死,死时有狂欢般的跳丧习俗。那里还有阳光健康的青年谭华霖。那里是一个可以让人真正按照本性生活的地方。他流连于此,却在拍摄跳丧的路上死于车祸。一切戛然而止。一个才在世俗的生活状态中抽离出来,才刚刚感受到生命的本真意的青年,带着对美、对爱情、对一切的温情黯然离去。

谭华霖

谭华霖是住在清江的土家族小伙,他强壮、热情、光芒四射,充满着土家族小伙的健美豪放。当华林在黑暗中不敢前行,谭华霖会伸出手给予他勇敢的力量;当华林与谭华霖睡在一起时,谭华霖的打呼声会给华林安全的力量;谭华霖朗的能驱散华林的忧郁,给他幸福的力量。这些强大的力量无时不刻地像电流一样激荡着华林的身心。对于华林来说,谭华霖就像另一个自己,原始的、强大的、渴望已久的自己。

作品鉴赏

编辑

主题思想

人性自

《春天来到昙华林》中的几个名字似乎巧合地很有深意。首先是“吴华林”与“昙华林"。华林的名字是父亲随意取的,五个哥哥都已经将“昙华林”三个字颠来倒去用了个遍,所以到了华林这就只剩下与昙华林一样的名字了。但恰是这个巧合让读者更深层地注意到了华林与昙华林老街间的紧密联系。昙华林从华丽到废弃,从绚烂到悄无声息,风剥蚀后光影定格在了颓败、压抑。但昙华林只是个沉睡的老,衰老、平静的表面下掩藏着丰富的内蕴,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重生的力量。现在昙华林已经被申为历史文化街区,政府也在筹划保护和开发它,终于这压抑的街区也渴望着重现往日的光辉。华林在逼仄中造就了柔弱、怯懦的个性特征,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弱点,而生活在昙华林的大多数人都与他一样,甚至比他更加窝囊,所以他渴望改变,渴望突破牢笼。他希望能找到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支撑自己,从而使自己涅繁。这就像藤蔓植物的生长必须依附强有力的物体,它们不断向上攀爬,去寻求更美的阳光。所以昙华林和华林都是同种环境下渴望突破的代表,华林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象征着昙华林街区的文化与希望。方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说:“如果硬要强说深意,这个深意就在于,许多压抑的人都生活在它之中。一个人的生活背景和他的天性合在一起,常常塑造成他的现时状态。但是生活在日日更新,像街区要突破一样,生活在那里的人,也时时想要突破的。这个人就是在试图寻找一种破空,寻找一种可以让自己强大起来的力量。”

生死话题

“生与死”是一直贯穿小说的话题与线索,对于生命的终极讨论,代表着都市小人物的华林与代表着自然原始的谭华霖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当人谈及生死,他们最本真最深层的感受就会表露无疑。土家族人生来看淡生死,真正地做到了视死如归,他们选择用跳丧来诠释生与死的边缘迸发的激情和空灵;而现代都市人最不愿触及的话题就是死亡,他们用撕心裂肺的哭啼来表达对死者的留恋。人,当对生死释然,生命也就有了最本真的意义。这也是华林一直追求的终极意义。华林为这段感情,为这份追求燃为灰烬。这不仅是一部同性爱情的挽歌,也是一曲都市小人物的悲歌,他挣扎着想要突破牢笼追寻自己却终究逃不离命运的限定。可幸的是,华林永远葬在了清江,那里才是他生命的归宿。

艺术特色

同性爱情

《春天来到昙华林》触及了同性恋的情感。主人公华林,一个柔弱的摄影师,为了拍摄跳丧场景,在绚烂的清江边上邂逅那个和他名字发音一样的男子“华霖”,被他的健美所吸引,并最终用生命实现了“想跟你过一辈子”的愿望。小说写到华林死后,葬在了华霖家的地,华霖常去那里清理杂草。然后静静地坐在那里,听清江水流的声音。这样的情节,令人想起《断背山》里的经典细节……同样的不动声色地铺陈,使得潮到来时,有一种瞬间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品评价

编辑

《春天来到昙华林》这部作品隐隐地涉及了同性恋。其实小说中所谓的同性恋,只是主人公一个人内心深处一点点的感觉而已。(《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春天来到昙华林》这部作品又给熟悉她的读者一种新的感受。昙华林,武昌旧城一个汇聚了历史所有沧桑的地方,从名字中便可窥见光阴留下的烙痕。(《中华读书报》评)

出版信息

编辑

《春天来到昙华林》首次发表于《小说月报·原创版》2006年第2期,后收录至作家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集《春天来到昙华林》中,后又收录至方方的不同小说集当中。

收录《春天来到昙华林》的书籍

收录书籍

出版时间

出版

ISBN

《春天来到昙华林》

2007年7月

作家出版社

978-7-5063-3924-7

《中国好小说 方方》

2013年7月

中国青年出版社

978-7-5153-1778-6

水随天去

2014年8月

安徽文艺出版社

978-7-5396-5002-9

万箭穿心

2015年1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978-7-02-010266-2

中北路空无一人

2018年4月

四川文艺出版社

978-7-5411-4347-2

收录《春天来到昙华林》的书籍图片

作者简介

编辑

方方,本名汪,生于南京市,祖籍江西彭泽,曾任湖北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协,专业作家。1976年始发诗歌大学期间转写小说。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成为“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软埋》《是无等等》,中篇小说《桃花灿烂》《中北路空无一人》《万箭穿心》《琴断口》《刀锋上的蚂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散文随笔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等。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获《小说月报》百花、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上海政府奖、湖北原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已出版各类作品集一百多部,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韩、泰、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方方 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