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才子 编辑

香港四名出色文人

香港四大才子指的是香港四名出色文人,分别为金庸倪匡霑和蔡澜,四人各有所长,而且均为好友,也是腹中饱有文学之辈,因而合称香港四大才子。四人中,黄霑已因癌病于2004年逝世,当时是一件轰动香港的大事,金庸于20181030日逝世,倪匡于2022年7月3日逝世。四大才子是一个时代象征,是香港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里程碑。在我们谈及香港文化的时候,希望我们的脑际随时可以想起:写流行曲的沾叔与写科幻的倪匡、写美食的蔡澜和写武侠的金庸,他们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香港四大才子

外文名:Hongkongfourwit

人物:金庸、倪匡、黄霑和蔡澜

特点:四名出色文人

影响: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里程碑

金庸出生时间:1924年农历2月初6

金庸

编辑

个人简介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镛

1937年,考入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15岁的金庸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嘉兴中学千里南迁至丽水金庸进入联合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校长印通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1942年,自浙江衢州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

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

成就

倪匡小金庸11岁,一九五八年开始武侠创作,其后多有作品在《明报》刊载。倪匡创作的小说,以武侠和科幻为主,他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紧凑,悬念迭起,极能吸引观众眼球,不少都改编成了电影。早在1961年,倪匡小说改编的《仙笛神魔》就由当时的联影业公司的杨工良搬上了银幕。随后,仙鹤港联影业公司又推出了《六指琴魔》(1965)、《玉英魂》(1965)、《女黑侠木兰花血战黑龙党》(1966)、《女黑侠威震地狱》(1967)。随着时间推移,倪匡又有其它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如《原振侠与卫斯理》(1986)、《卫斯理传奇》(1987)、《卫斯理之霸王卸甲》(1991)、《卫斯理之猫》(1992)、《六指琴魔》(1993)、《卫斯理蓝血人》(2002)等,都取自他的小说。倪匡铺叙的故事,以豪情和奇幻见胜,正符合武侠科幻电影的现,因此很有市场并广受欢迎。其中《原振侠与卫斯理》和《卫斯理传奇》还取得票房逾千万的好成绩。

倪匡生平有两件事引以为傲:屡替张彻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他行动迅捷,三天即可出炉一个剧本。六十年代后期,倪匡投身邵氏,主事编剧,为邵氏撰写了二百多个剧本,其中多为张彻而作。

一九六七年,他以一部借鉴金庸笔下杨过形象的《独臂刀》,一举将几度失败的张彻推向“百万导演”的宝座。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倪匡为张彻编写了《铁手无情》(1969)、《十三太保》(1970)、《双侠》(1971)、《四骑士》(1972)、《刺》(1973)、《方世玉与洪熙官》(1974)、《少林五祖》(1974)、《荡寇志》(1975)、《洪拳小子》(1975)、《马哥波罗》(1975)、《杂技亡命队》(1979)、《卖命小子》(1979)、《第三类打斗》(1980)、《叉手》(1981)、《五循忍术》(1982)等作品,如武术指导刘家良一样,为张彻的功夫电影献上了一份力量。

黄霑

编辑

个人简介

蔡澜蔡澜

蔡澜(1941年8月18日-),广东潮州人,新加坡出生,留学日本,在香港发展事业,电影制片人、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商人。少年时代受父亲的影响,阅读了不少现代作家的作品。早年在新加坡《南洋商报》写影评。十六、七岁时离开新加坡到外国,后到日本留日学习电影制作。蔡澜的父亲蔡文玄早年从潮州潮安县金石镇石门蔡村移居至南洋,是一位诗人,后来在邵氏片场的一个分行做干事,母亲娉则是小学校长。蔡澜在家中排行第三。

蔡澜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城、台北巴塞罗那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曾向冯康候先生学习书法、篆刻。

1963年蔡澜到香港后,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东南亚最大制片厂的电影监制。监制之电影有:快餐车、龙兄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一个好人、重案组等成龙主演的巨片。

1989年黄霑、蔡澜、倪匡曾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

蔡澜写作多年,已出版之书籍超过 60本,广东旅游出版社首批出版的《蔡澜游记散文精品集》有《蔡澜的缘》、《附庸风》、《忙里偷闲》、《蔡澜游日本》、《一点相思》、《狂又何妨》、《海隅散记》、《二乐也》、《放浪形骸》、《乐得未能食素》、《给成年人的信》、《给年轻人的信》12种。

1992年蔡澜开始进军商界。创办监制之产品有暴暴、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蔡澜酱料有咸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其它引荐入口的产品有澳洲有汽酒、路士露健康食品等等。

1997年~1999年蔡澜主持之电视节目有《蔡澜人生真好玩》及《蔡澜叹世界》。

2008年蔡澜主持TVB电视节目《蔡澜叹名菜》。

2009年,年近7旬的才子蔡澜重出江湖牵手深圳卫视,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

电影监制

有美食家称誉的蔡澜,与黄同庚。蔡澜年少时便撰写影评,十八岁留学日本,得邵逸夫赏识,作了邵氏驻日的分区经理,负责购买日本卖座片送往东南亚发行,并主管香港外景工作和监制一些低成本影片。张彻赴日拍摄《金燕子》,即由蔡澜接待。一九六三年,蔡澜返回香港,任邵氏公司的制片经理,往返于台湾和东亚各地。邵氏期间,他不仅参与了多部电影的制作,还曾编剧了《香港奇案》(1976)和《油鬼子》(1976)等片。一九八二年,他转入嘉禾电影公司,出任副总裁一职,监制电影多部。蔡澜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巴塞罗拿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常年游荡国外的经验和信息,为嘉禾跨埠电影制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成龙在海外拍的戏,多由蔡澜监制。如在西班牙取景的《快餐车》(1984)、西班牙和南斯拉夫取景的《龙兄虎弟》(1986)、日本取景的《霹雳火》(1995)、澳大利亚取景的《一个好人》(1997)等,都是其名下作品。蔡澜兴趣广泛,口味多,他还曾自组“大路”电影公司,拍摄了《雀王子》(1989)、《力王》(1991)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