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大学 编辑

上海理工大学前身

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创办于1906,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一所有浸会背景的综合性大学,校址位于浦江畔的杨树浦军工路,今为上海理工大学

初名浸会神学院,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1911年二部分合并为上海浸会大学,1914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191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作为教会名校,沪江大学以学风纯朴、较少教会气和爱国主义传统闻名全国,以文理商著称于世。沪大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确立了更为中国化“的办学主。在学科发展方面,坚持在职业化下发展应用性专业的“沪江模式”。倡导会服务,提倡勤工俭学,实施平民化教育。沪大开在华教会大学男同校之先河,国内最早开展社会工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社会学系,兴办了上海最早正规的建筑教育,拥有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商学院,诸多领域开一时风气之先,独树一帜的优秀办学传统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志士仁人、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政商翘楚。

1951年2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沪江大学。1952年秋,沪江大学在院系调整中被裁撤,各系科(组)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学院校。之后,沪江附中改为上海市北郊中学,第一机械工业部在沪江原址组建上海机械学院。

20世纪80年代起,广大海内外沪江校友一直与上海机械学院及后来的上海理工大学保持着联系,开始合作办学,从而延续了沪江的文脉。2011年3月,经上海市社团局批准,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更登记为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沪江大学

外文名:UniversityofShanghai

简称:沪大、沪江

创办时间:1906年(丙午年)

办学性质:综合性大学

校训:信、、勤、爱

主要项:上海第一所向中国政府立案的教会大学开在华教会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社会学系兴办了上海最早正规的建筑教育

主要奖项:拥有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商学院

知名校友:涂长望、胡壮麒、汪尔康、徐志摩李公朴、荣鸿庆、张龙翔、豫、方先之、陈立、夏志清、冯亦代

所属地区:中国上海

主要院系:理学院、商学院、文学

沪江大学校歌:ShanghaiWillShineTonight

沪江大学原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首任校长:柏博士(美籍)

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博士

历史沿革

编辑

1900年,因庚子之变,美南浸信会的华中差会和美北浸礼会的华东差会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

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

1919年沪江大学规划平面图1919年沪江大学规划平面图

1913年,葛学溥教授在学校创立了中国大学第一个社会学系,到1930年,社会学系成为全校除商业系外学生最多的学系。

1914年,根据副校长董景安的建议,校董会将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同年,沪江大学同学会成立。

1916年,其生源已涉及国内九个,至1930年代初,生源更扩至全国17个省及日本朝鲜

1916年前后,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为彰沪江大学的办学成绩,特授予“澡雪心神”的匾额。

1917年,沪江大学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注册立案,并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

同年,沪大创设沪东公社,这是中国最早的社会学实验基地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学校在杨树浦路1509号购置了一处原为教堂的房产,作为沪东公社社址,“以供沪大社会学系之实验;同时又为教育、宗教经济各学系实习之所”,亦为提升当地社区文化和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中心。

沪江大学1930届毕业证书

沪江大学1930届毕业证书

1927年,校方将宗教课程由必修课改为选修,又将神学院划出,以便专进行宗教教育。但校内宗教气氛仍很浓厚,基督徒占全校师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至1927年末,已有大小校舍30余座,各类球场19个,游泳池1个,以及图书馆、健身房等,是一所校园设备齐全的高等学府。

20世纪20年代末,全国掀起“收回教育权”运动,沪江大学改组了校董会,增补8名华人为校董成员。1928年1月,经过改组的沪江大学校董会聘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年仅31岁的刘湛恩博士为校长,这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中国籍校长。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张沪江大学“更为中国化”,立即对这所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宗教气息浓郁的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

他竭力削弱宗教对学校的影响,强调教学工作的独立性,避免教会对教学的干预,改革陈旧的规章制度。他压缩宗教课程,改为选修课,并不计学分。

每星期日的礼拜活动,改为自愿参加。他聘请凃羽卿、余日宣、徐作和、蔡尚思等专家学者任教,还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课程,如商科的工商管理、国际贸易、银行、会计等专业,化学系外又另设生物系,与协和医学院挂钩,协和承认沪江的学分,学生在沪江读几年后经考核及格,就可进协和医学院,实际上成为协和医学院的预科

1929年3月18日,沪江大学向中国政府立案,成为上海第一所立案的教会大学,英文校名也由Shanghai College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

大学部按国民政府规定,文理商、教育科改为文、理、商、教育4学院

1936年,校园面积320余亩,大小建筑40余幢,在校学生由最初时的4人发展到900余人。大学部设有文、理、商三学院二十个系,并附设研究院、中小学、幼稚园。1937年8月统计,沪江大学已有各类建筑物五十余幢(所),总房产估值近四十万美元。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湛恩校长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教育界救亡协会主席、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作了大量的工作。1938年2月,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通过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在沪江大学商学院举办“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培训优秀青年参加抗日救国。

1938年4月7日,刘湛恩上班之际,惨遭日伪特务暗杀,以身殉国,樊正康接任校长。

淞沪会战期间,沪江大学因地处战区,校区遭严重破坏,学校被迫撤离,把位于公共租界内的城中区商学院作为全校的临时校舍。由于大学、附中和城中区商学院都挤在了一起,不得不采用三班轮流的办法上课,规定上午为中学,下午为大学,晚上为商学院。后来,随着学生的增多,又增租了同在圆明园路上的广学会大楼三楼和亚洲文会大楼五楼办学。杨树浦校区在沪大撤离后,随即成为了侵华日军的兵营和军用机场的设施地。学校经过美国驻沪总领事与日本多次交涉,直到1938年11月,才从校园运出了区区80卡车的教学物,其中包括2万册书籍、14架钢琴和少量实验设备。

1938年夏,沪江大学与约翰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等校在公共租界组成上海“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教会联合大学解散。

1948年毕业生离校前在大礼堂前的草坪聚会1948年毕业生离校前在大礼堂前的草坪聚会

1946年初,在重庆的沪江商学院迁回上海。抗战胜利后,沪江校园一度被作为收容遣返侵华日军中朝鲜士兵的营地,经过半年的简单修复,基本具备了复校的条件。2月,沪江大学迁回杨树浦军工路原址,凌宪扬正式出任校长。4月,沪江大学部教职员和900多名学生返回校园。4月22日,举行开学典礼。11月,沪江大学隆重庆祝40周年校庆,蒋介石亲题校训“信义勤爱”以示祝贺。

1949年上海解放后不久,校长凌宪扬辞职,并将全部校产责成总务长冯家声按清册移交。6月,沪江大学常务校董会议任命教务长余日宣、张江、蔡尚思三人组成行政委员会,暂时行使校长职能,同时会议通过决议规定校务委员会由校长、教务长,文、理、商学院院长等14人组成。8月,新的校务委员会由校内群众直接选举产生,成员为18人,常务委员共5人:余日宣、蔡尚思、张春江、郑建国、郑承华(学生),余日宣任主任委员,蔡尚思任副主任委员,郑建国任秘书长;校务委员会任期一年。

1949年9月,沪江大学开始了解放后的第一个学期,有1234名学生注册。

1950年,全校土地面积341亩(含江边新涨土地12.3亩)。

1950年5月,校董会召开了全体会议,在上海的校董参加,余日宣和郑章成、张春江、郑世察等人列席了会议。此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修改校董会章程、重新厘定学校的办学方针。此时余日宣任沪江大学行政委员会主席、校务委员会主任、常务委员会主席、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政治学系主任。

1951年1月,沪江大学代表余日宣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召集的“处理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遗留问题”会议。在北京,余日宣应九三学社之邀,参加“反美文化侵略座谈会”并作大会发言。

1996年建校九十周年时的部分领导题词

1996年建校九十周年时的部分领导题词

1951年2月1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高教处接管沪江大学。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自己办理,不再接受外国津贴,接受上海市人民政府资助。校务委员会成立了处理日常校务的常务会议,余日宣任主任委员,蔡尚思任副主任委员。同时,章靳以接替余日宣担任教务长,实际主持日常工作。

1952年,在思想改造运动中,沪江大学成立思想改造指挥部,余日宣任总指挥,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零任副总指挥。余日宣致信周恩来总理希望组织沪江大学教授赴北京考察学习,后他们成行,受到周恩来和刘王立明(刘湛恩的遗孀)的接待。

1952年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科(组)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交通大学(今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之后,第一机械工业部在沪江原址组建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

沪江传统

编辑

校徽

沪江大学纪念戒指沪江大学纪念戒指

沪江大学以“信义勤爱”为校训。

信,乃信崇真理,信而有征,讲信修睦,诚信不欺;义,即仁义礼智,遵道秉义,义薄云天,见义敢为;勤,则奋发勤勉,勤学好问,将勤补拙,业精于勤;爱,需大博爱,修身自爱,爱人以德,爱国业。

校歌

1998年沪江商学院张逸民教授在港与香港沪江大学校友会人士合影1998年沪江商学院张逸民教授在港与香港沪江大学校友会人士合影

1991年11月10日,时值沪江大学85周年校庆,300多位海内外沪江校友重返校园,深情缅怀刘校长的坚贞品格和辉业绩。图书馆再度被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并举行刘湛恩塑像暨湛恩纪念图书馆揭幕典礼。新校友齐唱沪江大学英文校歌《Shanghai Will Shine Tonight》。谢希德和上海机械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康民等为“湛恩纪念图书馆”揭幕,一块黑底绿字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匾额赫然呈现于众人眼前,由著名书法家、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题写。揭幕仪式上,有沪江大学校友会会长、校友代表、刘湛恩的子女等先后发言。重提其所倡导的“沪江大家庭精神,并寄语全体在校学生,踏着前人足迹,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锐意进取,开创未来。之后,新老校友再次咏唱沪大校歌。

2001年台湾沪江高中代表团访问上海理工大学2001年台湾沪江高中代表团访问上海理工大学

沪江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之间的历史认同,不唯商科一脉的接续。多年来,广大海内外沪江校友一直和上海理工大学保持着联系,维系着亲情

教育部长和上海市长出席沪江大学30周年校庆活动

教育部长和上海市长出席沪江大学30周年校庆活动

上海理工大学的英文校名是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校名开头用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为了传承前身沪江大学

“浦江之滨花木扶疏,楼三五矗立其间,沪江大学在焉。”沪江大学校园(今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位于上海东北部黄浦江西岸。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原沪江大学校址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沪江大学原有1906年至1948年间建造的50余幢各类建筑,大部分建于1937年前。解放以后因学校基建的需要,陆续拆除了一些沪大建筑物,但仍保留了沪江大学主要的建筑36幢,其中30幢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是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2019年,“沪江大学近代建筑”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批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沪江大学历史建筑或处于绿树浓荫之中,或与现代建筑相晖映,成为上海理工大学一道靓丽的景观,军工路516号校门至今镌刻着“沪江大学”四字以示留念。

“对于1926年来访中国的人而言,所见景观的最有意思也最发人深省的特色之一,就是基督教传教活动的行迹表征。如果旅行从上海进入这个国家, 在郊外他的轮就会经过一所学校的建筑群,他会被告知这是由美国浸会办的沪江大学。” 这是美国教会史学家赖德烈的名著《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一书的开场白。

校园设计师

密氏校门密氏校门

密氏校门现位于军工路516号,1916年落成,是为纪念因尿崩症而英年早逝的拉德(W.H.Millard)教授而建。米拉德,新英格兰人,他非常有才气,为人机智幽默,是华东浸会历史上最有学识的学者和最优秀的传教士之一。沪江大学校长魏馥兰说过,米拉德或许是沪大历史上最能干和最优秀的人,从1908年9月10日到1909年3月9日,他一直居住在校园里,死时只有32岁。1916年,为了纪念这位早逝的优秀教授,学校将新建的校门命名为“密氏校门”。校门建在校园的主入口处,即后来的麦氏医院旁;同年5月30日,密氏校门和门房建设完成且被正式启用。

原沪江大学校友会会长张耀忠在团拜会上致词

原沪江大学校友会会长张耀忠在团拜会上致词

1993年3月,学校《沪江青年》杂志改版为《沪江青年报》。该报是上海理工大学团委机关报、官方学生媒体,以“自由思想,活力沪江”为口号,现有同名人人公共主页、新浪官方微博和手机APP。

沪江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杯”中外合作大学(学院)足球赛合影上海理工大学“沪江杯”中外合作大学(学院)足球赛合影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

沪江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上海理工大学为港澳台及海外留学生提供国际教育服务及文化交流的学院。2017年5月,原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音乐系等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教育学院,统筹开展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音乐素养教育和留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2018年12月,学校决定今后统一使用沪江学院名称。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书院

“沪江书院”由沪江陶艺工作室、设计艺术工作室(文创中心)、沪江讲坛、沪江礼社、沪江书法工作室、工程德育研究中心、沪江名人研究社、戏剧工作室等各工作室组成,是上海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文化项目。

沪江文化研究所

“沪江讲坛”是“沪江书院”文化工程之一“沪江讲坛”是“沪江书院”文化工程之一

2010年3月29日,原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和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燕共同为沪江文化研究所成立揭牌。该所和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室合署办公。

沪江大学建校85周年纪念茶杯沪江大学建校85周年纪念茶杯

毕业于1952届沪江大学外文系的李道豫被聘请为沪江文化研究所顾问。李大使对母校的建设与发展感到十分高兴,他表示,只要有需要,愿为母校的发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沪江大学停办后外文系并入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校友会曾向我发出邀请,欢迎我以复旦校友身份走进复旦校园。但我一天都没在复旦校园待过,怎么合适呢?我还是对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学有感情。

沪江社团

沪江文化研究会、沪江名人研究社、沪江书法社、沪江诗礼社等是上海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社团。

湛恩纪念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馆藏“私立沪江大学图书馆藏书票”华东师范大学馆藏“私立沪江大学图书馆藏书票”

沪江大学图书馆建成于1928年9月(图书馆初创于1909年,原设在思晏堂内)。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谭延闿为其题写“图书馆”三字匾额。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外墙,双坡红瓦屋顶,立面中部凸出平顶城堡式塔楼。晚期哥特风格。穿式塔楼形成构图中心,尖券门洞形成建筑主入口,外墙壁柱逐层收缩,上有小尖塔,檐口有雉堞式装饰。

沪江大学女篮合影沪江大学女篮合影

沪江大学的学生体育组织很多,有足球队、男女篮球队、排球队、网球队、垒球队、田径队、女子体育促进会等。每逢举办运动会,校园内便万人争睹,气氛高涨。上世纪20年代起,沪江大学成为华东地区一支体育劲旅,在华东八大学体育联合会组织的篮球、足球、网球、垒球比赛中均多次获得过锦标。解放后,沪江大学的体育运动在高校中已名列前茅,多次在市大学生运动会、校运动会、工人运动会上获得奖牌。1930年,在学生赵竹光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健身组织,也是亚洲最早的健身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健美”的名字也是由他首先提出的。沪江大学足球队负有盛名,曾夺得上海中华足球联赛甲组冠军、上海足球联合会甲组联赛冠军等荣誉。校足球队队员张邦纶后成为国家队主力门将,被誉为“远东第一铁门”。

沪江精神

编辑

沪江大学1952届在上海理工大学欢聚纪念毕业60周年

沪江大学1952届在上海理工大学欢聚纪念毕业60周年

“浦江之滨花木扶疏,红楼三五矗立其间,沪江大学在焉。”1906年,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在这里创办。实行男女同校,确立“更为中国化”的办学主张,最早开展社会工作,创办社会学系,诸多领域开一时风气之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办学传统。百年薪火相传,凝练的“信义勤爱”四字校训更滋养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人。

张森题写的上海理工大学校训张森题写的上海理工大学校训

“盖闻古之学子,必有所得训于其师焉……诸同学能以是四言铭诸座右,何患不成伟人,为沪江光哉?”1919年,求学沪江、浸润校训精神的朱博泉为此四字感慨,在沪江大学学术刊物《天籁报》上撰文以评。此后,他成了“大宅门里出来的银行家”,和无数沪江校友一样,终其一生躬行实践之。

以不世出的才情、对生活的热诚,以及创作勤奋熔铸成优美诗文的徐志摩,也曾徜徉在这片美丽的校园。沪江融贯中西的气质、开阔的视野,构成了这位新文学著名诗人思想和诗艺追求的底色。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民国法学家吴经熊,“医德风范终身奖”获得者邓家栋,被称为“打开中国文化世界一扇”的翻译家编辑出版家冯亦代,我国“加权残值法计算力学”创立人、固体力学家徐次达……一串串名字从这里闪耀,一种精神在这里传承。

“信义勤爱”——四个字简简单单,道出的是立身治事最朴素的道理。如今,在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校训石静默而立,凝望着每一位从它身边走过的学子。上海理工大学承续了沪江校园之形,也绵延着百年沪江精神。

所谓信者,言信行果、取信于人;所谓义者,含仁怀义、乐善好义;所谓勤者,勤学好问、业精于勤;所谓爱者,仁民爱物、爱国一家。“信义勤爱”四字,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社会伦理道德的精华,说的是如何“为人”。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思学志远”,对“为学”提出要求。

“爱人者,人恒爱之。”单是一个“爱”字,公私兼尽,便须毕生体悟践行。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抗战时期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为抗日救亡大业献出了生命。81年后,著名文艺家、沪江校友徐中在《我的沪江岁月》中回忆道:“刘湛恩抗日救国的斗争精神特强,他的牺牲是沪江的不幸,也是沪江的光荣。”刘湛恩曾说,“沪江是个大家庭”,确如其愿,一代代学子在这大家庭中缅怀先,勤求智识,献身社会。

新生入学第一课上,曾就读沪江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戴立信,和同学们分享:“信义勤爱”的“信”字,在当今社会对于各行各业都很重要。曾任驻美大使的李道豫重返母校,寄望校友:“要加强实干教育,年轻人,眼光要远一点。”

1917年由沪江大学创办的沪东公社是中国第一个大学所办社会学实验基地,开启了中国社会学专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即以大学为依托,把人才训练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2002年创立的上理创行团队,开展了农业保险推广、女囚再就业、秸秆能源推广应用、农社对接等50余个社会公益项目,提供种植培育技术、新媒体营销培训等专业化服务,继续诠释着“爱”的教育。

沪江历任华人校长后人齐聚沪江历任华人校长后人齐聚

沪江大学的前身浸会大学及附中于1909年2月10日在军工路校址正式开学。当年,招收大学一年级新生7人,附中新生49人,教师一共7人。到1913年,大学有了首届毕业生,一共2名,其中一位便是题写“沪江大学”四字的郑章成先生。

郑先生于1913年毕业后,赴美在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返国后,任母校生物学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他聘请了许多知名教授,培养出了大批生物科学高级人材,学生赞扬他的创业精神,尊称他为“系主人”。他讲生物学,自编了四册讲义,但从不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自学预习。他开《文献讨论课》也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观察力。沪江大学非生物系的学生也有众多选听他的课程。

九·一八事变”后一次大会上,郑先生慷慨激昂地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是一个中国人,值此国难当头,我有责任上前线抗战。可是,我年老体弱,得不到上前线的机会,我愿送我儿子上前线!”讲到这里,郑先生老泪纵横,声音哽咽,语不成声。1937年抗战爆发后,军工路沪江大学校址成了日本侵略军的兵营,校本部迁到城中区商学院,与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校组成教会联合大学继续开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沦陷,教会联合大学解散,学校易名为“沪江书院”,由郑章成先生主持教务。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复学,郑先生任理学院院长。他培养的学生,有的成了中科院院士,不少当了教授,真是桃李满天下。许多沪江校友重访母校故地,一见“沪江大学”那四个熟悉的大字,许多在母校生活的情景便一下涌上心头,从心底泛起对郑章成老师的崇敬、怀念之情。

“沪江大学”历史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