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罗荪 编辑

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原理事

孔罗荪(1912-1996)原名繁衍,笔名叶知秋、罗荪。上海人。中共党员。1930肄业哈尔滨政法大学。历任《国际协报副刊《蓓蕾》、《紫线》及《战斗》旬刊主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出版部副部长及《文学报》主编,南京文联副主席,上海文联、作协秘书长,《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1928年开始发作品。著有杂文集《野火集》、《小点》、《决裂集》、《喜剧世界评论集《文艺漫笔》、《文学散》、《罗荪文学论集》,短篇小说集《寂寞》,评论、杂文集《战斗需要力量》,散文杂文集《罗荪文学评论集》、《火花集》、《罗荪近作》等。《辞海》(分科主编)获1986年上海市哲学科特等。1988年获中国作协文学编辑荣誉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孔罗荪

别名:孔繁衍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1996年

毕业院校:哈尔滨政法大学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1988年获中国作协文学编辑荣誉奖南京文联副主席

出生地:上海

代表作品:《野火集》、《小雨点》、《决裂集》、《喜剧世界》等

生平经历

编辑

孔罗荪旧照孔罗荪旧照

他入小学不久又随父母来到北京,在那里继续读小学和中学。从初中时代起他就爱好文学。1927年其父亲调到哈尔滨,仍在报局任职。次年他也来到哈尔滨,为减轻家庭负担而考入了邮局。录取后被分配在外五道支局工作。其间,仍爱好和追求文学艺术。不久,结识了邮局同事陈纪滢,他们志趣相近,都常常向当地的《国际协报》《晨报》投稿。他们同《国际协报》副刊编辑一起组织了"蓓蕾社",为《国际协报》副刊《蓓蕾》。每周一期,两年出了近百期。这一时期,他还进过法政大学夜校和俄文补习班;他多才多艺,《蓓蕾》刊头、封面的图案都是他设计的;还与《国际协报》记者王岐山等人举办“摄影会,展出过作品,编辑出版过《五日画报》;在任白鸥等人组织的小型音乐团体“白鸥弦组”里,他也是成员之一。稍后,“蓓蕾社”几位成员和东特别区一中的周屏、王粟颖、沈玉等,一同组织了“寒光剧社”。他们曾在白宫饭店排练演出了田的《上的悲剧》,尤致平导演,他与周玉屏主演。“九一、八”事后,他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2年2月,日军侵占哈尔滨,邮局也被日本人接管了。9月他与周玉屏结婚,四天后,他们以"度密月"的名离开了哈尔滨去上海。继续在上海邮电部工作。以后在上海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他虽离开了哈尔滨,但永远忘不了这座城市,1935年,他在《中华邮工》杂志上,疾笔发表《从封锁到通邮》痛斥日本帝国主义东北的侵略。1940年又写了《哈尔滨城头梦》《二月五日》《最后的旗帜》和《职业》,寄托他对英勇斗争的先烈和哈尔滨人民的怀念。解放后,担任《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常务书记。1980年他又写了《哈尔滨之忆》一文,回顾他在哈尔滨邮局从事文学活动的那些难忘的日月。1983年夏末的一天,他来到哈尔滨故地重游,感慨万分,激动的喊出:51年了,我终于回来了!1988年曾获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编辑荣誉奖。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

杂文著作

编辑

著有杂文集《野火集》《小雨点》《决裂集》《喜剧世界》等,评论集《文艺漫笔》《文学散论》《罗荪文学论集》,短篇小说集《寂寞》,评论、杂文集《战斗需要力量》,散文杂文集《罗荪文学评论集》《火花集》《罗荪近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