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编辑

北京市的AAAAA级旅游景区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为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2022年11月,颐和园游停运。

为营造良好参观环境和游览秩序,落实疫情防控要求,2022年11月25日至12月31日,颐和园对十七桥东侧向西及南湖区域进行封闭管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颐和园

外文名:TheSummerPalace

地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路19号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06:30-20:00(最晚入园18: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07:00-19:00(最晚入园17:00)

景点级别:AAAAA级

门票价格:30元/(旺季),20元/张(淡季)学生票半价

占地面积:约3km²

著名景点: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建造时间:乾隆十五年(1750年)

景区类型:人文景观历史景观

咨询话:010-62881144

历史沿革

编辑

园区地图园区地图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

文物收藏

编辑

清漪园时期,乾隆皇帝对文玩多有搜罗,商周铜器、唐宋元明瓷玉及书画很多,当时著录的陈设达四万余件,清廷内务府专门设立《陈设清册》,建档管理。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转衰,清漪园陈设有所裁撤,至咸丰五年(1855年)时实有陈设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件。咸丰十年(1860年),包括清漪园在内的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皆遭英法联军野蛮焚掠。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册载,清漪园各处陈设物品只剩有五百三十件,而且多残破不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浩劫,园藏文物又被毁掠一空。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颐和园并大力充实园内陈设。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竹器、乐器、根雕、杂项,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

机构设置

编辑

行政办公室:负责全园政务工作,公文处理、接待联络和计划生育等工作

党委办公室:负责全园党务建设工作。

文物管理科: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做好全园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研究室:负责搜集整理历史档案、研究颐和园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园林科:负责全园绿化养护管理和节日花坛展摆工作。

财务科:负责贯彻落实我国各项财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全园财务管理工作。

产科:负责对全园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古建工程科: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建设法规和全园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管理经营科:负责全园服务设施、商业网点、有价票证以及特色商品开发经营管理工作。

人事科:负责全园劳资管理工作。

保卫科:负责全园消防、内部治安防范和安全保卫管理工作。

宣教科:负责对外宣传、科普教育、全园影像资料和网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

遗产监测中心:负责全园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保护与管理工作。

工会共青团: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本园各项中心工作,带领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科研成果

编辑

日期

课题名称

成果

2016年-2018年

基于景观梳理的大型乔木整形修剪模式的建立——以颐和园为例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三等

2015年-2017年

颐和园(清漪园)拈香祈历史文化研究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2017年

中华裸角天牛(薄翅锯天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2015年

颐和园寿文化体系之初步研究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2005年

颐和园建筑彩画历史信息的研究与保护

园林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出版图书《颐和园建筑彩画艺术

2001年-2005年

中关村海淀科学城建设中的世界遗产——颐和园保护问题研究

园林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3年-2006年

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开发应用

2003年-2004年

颐和园供配电及煤改电工

园林局科技技术成果推广奖二等奖

2002年-2003年

古柳新型树体保护和修补技术

园林局科技技术成果推广奖二等奖

1999年-2001年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保护的研究

园林局科技技术成果推广奖二等奖

1999年-2001年

特殊条件下大规格苗木栽植及养护技术的探讨

园林局科技技术成果推广奖二等奖

1999年

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与听鹂馆戏台声学测量及分析

园林局科技技术成果推广奖一等奖

1994年-1999年

皇家园林建筑装饰纹样的研究(包括砖雕纹样、彩画纹样、石雕、木雕、木装修)

砖雕纹样获园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图书《颐和园砖雕艺术》

1996年-1998年

颐和园冷季型草坪建植管理模式研究

园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1998年

关于恢复清漪园时期绿化布局的探讨

园林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

昆明湖3500年历史

园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1997年

关于古树濒危原因的初探

园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1997年

颐和园持久性质量草坪的建植与维护模式的研究

园林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1996年

颐和园计算机网络与图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3年-1995年

北京地区桂花露地冬的研究

园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1995年

以昆明湖底沉积物探讨北京西山地区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

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出版图书《颐和园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

文化建设

编辑

书籍出版

1986年

《颐和园趣闻》

1994年

名人情系颐和园》

2000年

《颐和园建园250周年纪念文集》《颐和园文物菁华》《颐和园文化研究》《颐和园砖雕艺术》

2002年

《颐和园》杂志第一期

2003年

《颐和园》杂志第二期

2004年

《颐和园》杂志第三期、《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颐和园志》

2005年

《颐和园》杂志第四期、《颐和园建筑彩画艺术》

2006年

《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长廊大修实录》《颐和园志》

2007年

《颐和园》杂志第五期

2008年

《颐和园》杂志第六期、《颐和园导览》

2009年

《颐和园古典园林夜景照明技术研究》

2010

《颐和园》杂志第七期、《颐和园研究论文集》《胡博·华士绘慈禧油画像:历史与修复》《清代皇帝咏万寿山清漪园风景

2011年

《颐和园》杂志第八期、《颐和园藏明清家具》《仁和万寿——乾隆诞辰三百年颐和园珍宝展》

2012年

《无双风月——图鉴乾隆颐和园生活

2018年

《名园记胜:民国时期颐和园诗文选粹》

2019年

《颐和园》《名园旧影:颐和园照片集萃》

举办活动

“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

颐和园的桂花来源于清朝宫廷,经过几代人的养育,不断探索、扩展和创新,盆栽桂花已发展成为颐和园的品牌花卉。从2002年开始,颐和园每年均举办“颐和秋韵”桂花文化节,以容器古朴、花香浓郁、花期应时、树形完美为特点,最大限度地展示了颐和园品牌花卉的艺术精品文化。同时,又以盆栽的形式,参加了中国首届和第二届桂花文化展览以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博会等赛事,均获得了最高奖项

颐和园 桂花 颐和园 桂花

“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文化展

2012年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颐和园谐趣园涵远堂会举办首届梅花、腊梅“两梅”盆景艺术展,集中展示梅花、腊梅、迎春、黑松、五针松、紫竹等13个品种52盆盆景。 此后,“两梅展”每年均有举办。2017年期间总共展出近200盆以梅花与腊梅为主的花卉盆景,其中约70盆是古桩梅花,桩龄达到近百年。

重要事件

编辑

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颐和园东宫门外右侧建一小型发电厂,称“颐和园电灯公所”,供给颐和园电灯照明。该所与城内“西苑电灯公所”同为北京最早的发电设施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苑、颐和园电灯公所两套发电机组及电灯设备均被毁坏。1902年,清政府筹银12.49万两重修西苑与颐和园两处电力设施。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苑电灯公所恢复发电;同年五月,电灯重新在颐和园亮了起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八日(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康有为,命康在总署章京上行走,并许其专折奏事。自四月二十三日宣布变法后,光绪帝曾连赴颐和园12次,召见维新派人士,筹划变法事宜。八月初四日(9月19 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两天后,她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在变法期间(6月至9月间),慈禧一直住在颐和园。颐和园成为守旧派反对变法、准备政变的中枢 。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经颐和园出逃。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俄国军队首先侵占颐和园。以后,日、英、意军又相继占据。颐和园在被占期间,所存珍宝被侵略者抢掠一空,不少建筑再遭焚毁。

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2日,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

2022年1月23日,颐和园在藻鉴堂湖首次开放2万平方米区域,设置雪圈滑、冰雪迷宫、雪上滑梯、雪地悠波球、雪地坦克、电动狗拉雪橇等雪上娱乐项目,第八届“圆梦冬奥,相约颐和”活动也因为雪场的开放为游客带来更欢乐的冬季时光。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火炬在颐和园传递,传递距离共6.182公里,由97名火炬手接力完成。

所获荣誉

编辑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2020年6月,颐和园位列“2019年度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第3位。

2021年8月,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1年11月,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2022年12月27日,入选北京市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旅游信息

编辑

开放时间

2021年4月1日-10月31日:6:00至20:00开放,19:00停止入园;

园内佛香阁、德和园、文昌院、苏州街8:00至18:00开放,17:30停止进入,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霁清轩、谐趣园、益寿堂、清华轩、玉澜堂、耕织图水操学堂、南湖岛内院落8:00至18:00开放,益寿堂、霁清轩、南湖岛内院落、耕织图水操学堂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

2021年11月1日-3月31日:6:30至19:00开放,18:00停止入园;

园内佛香阁、德和园、文昌院、苏州街8:30至17:00开放,16:30停止进入,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霁清轩、谐趣园、益寿堂、清华轩、玉澜堂、耕织图水操学堂、南湖岛内院落8:30至17:00开放,益寿堂、霁清轩、南湖岛内院落、耕织图水操学堂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

门票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为:20:0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7:00——17: 00

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

静园时间为:19:00

2018年9月28日起,公园“满员”后将停止售票。颐和园由2015年的8万人分别下调至5.6万人和5万人。“下调人数主要是出于游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考虑的,同时也要考虑文物的承受力,比如噪音、灯光都会对古建文物造成影响。”当入园人数达到当日最大承载量时,公园停止当日售票,关闭所有售票口;当景区游人达到瞬时最大承载量时,公园将暂停售票、暂缓入园。

门票信息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有半价票。

颐和园联票:60元/张(旺季),50元/张(淡季),有半价票。

1、联票包括门票和园中园门票 (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

2、门票和联票均有优票,优惠门票:15元。

2021年12月15日开始至2022年1月15日,2022年公园游览年票正式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