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 编辑

中国当代女作家

林海音(1918318日—2001年12月1日),本名林含英,中国当代作家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

1918年3月18日,出生日本大阪。1934年,考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1937年,从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1955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1956年,获得第二届扶轮文学。1959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1960年,出版小说集《城南旧事》。1972年,出版散文集》。1988年,出版散文集《一家之主》。1998年,获得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2000年,出版散文集《作客美国》《芸窗夜读》。2001年12月,因病逝世于台北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林海音

别名:林海音(笔名)、林含英(本名)

国籍:中国

籍贯:台湾苗栗头份镇

生日期:1918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2001年12月1日

毕业院校: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第二届扶轮社文学奖

出生地:日本大阪

作品:晓云、城南旧事

祖籍:广东蕉岭

人物经历

编辑

1935年在北平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与林慰君(上,林白水之女)合影1935年在北平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与林慰君(上,林白水之女)合影

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日本大阪绢笠町回生医院。

1921年,随父母返回中国台湾。

192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北京度过,北京成为她精神上的故乡之一。

1934年,考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当实习记

1937年,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负责妇女新闻。

1948年11月,回到中国台湾。

1953—1963年,受聘于《联合报副刊,担任主编一职。

1955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讲叙叙述着“我”与舅母间的故事

1956年,获得第二届扶轮社文学奖。

1959年,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出版,描写中毕业女孩晓云的工作与恋情

1960年,出版小说集《城南旧事》,通过英子对往事的回忆,反映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1963年,离开主编十年的《联合报》副刊。

1964年,受聘担任台湾教育厅儿童读物编辑小组第一任文学编辑,从此把笔头拓展至儿童文学同年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英文版出版,记录作者搬到台湾后的生活

1965年,辞去儿童读物编辑小组工作,出国访问美、日;同年,第一本儿童读物《金桥》出版。

1967年1月,创办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该文学期刊存在于1967—1972年),担任发行人及主编。

1968年,创立了纯文学出版社(该出版社存在于1968—1995年)。

1971年,将《纯文学月刊》转于学生书局;同年,出版小说《风》《狡猾的猫》《中国竹》。

1972年,《纯文学月刊》停刊;同年,出版散文集《窗》。

1985年,杂文集《剪影话文坛》被台湾文化出版及学术界评选为1984年中国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

1988年,出版散文集《一家之主》。

1989年,主编出版文集《何凡文集》,共二十六卷。

1990年,因主编《何凡文集》,获图书主编金鼎奖

1997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文集《林海音文集》。

1998年,获得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

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同年,《城南旧事》获瑞士“蓝眼奖”。

2000年,出版散文集《作客美国》,讲述作者在美国的经历,出版散文集《芸窗夜读》,讲述作者在台湾文学创作心路;同年,获得中国文艺协会荣誉文艺奖章。

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病逝于台北振兴医院

个人生活

编辑

林海音(左)与丈夫林海音(左)与丈夫

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为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母林爱珍为台湾板桥人。林海音是家中长女,下有二妹林秀英、三妹林燕珠、弟弟林燕生、四妹林燕瑛、五妹林燕玢。

1939年5月13日,与夏承楹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婚后住进夏家永的家。

主要作品

编辑

出版书籍

发表时间

作品名称

出版社

作品体裁

1955

《冬青树》

重光文艺出版社

散文集

1957

绿藻与咸蛋

文华出版社

小说集

1960

《城南旧事》

光启出版社

《晓云》

蓝出版社

小说

1963

婚姻的故事》

文星出版社

小说集

1965

《烛芯》

文星出版社

《金桥》

台湾出版社

儿童读物

1966

《蔡家老屋》

台湾书店

1967

《孟珠的旅程

纯文学出版社

春风丽日》

正文出版社(中国香港)

我们都长大了》

台湾书店

《不怕冷的企鹅》

台湾书店

1968

《薇薇的周记》

台湾书店

1971

《春风》

纯文学出版社

小说

《狡猾的老猫》

纯文学出版社

《中国竹》

纯文学出版社

1972

《窗》

纯文学出版社

散文集

1975

《林海音自选集》

黎明出版社

文集

1978

到我的家乡来》

台湾书店

儿童读物

《猛狗唐恩》

纯文学出版社

《小兔班杰明的故事》

纯文学出版社

《一只坏小兔的故事》

纯文学出版社

1988

《一家之主》

香江出版社

散文集

《林海音散文》

纯文学出版社

1989

《鸽子泰勒的故事》

纯文学出版社

1992

《隔着竹帘儿看见她》

九歌出版社

1996

《静静的听》

出版社

1997

生命的风铃》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

《金的百裥裙》

游目族出版社

《我的京味儿回忆》

游目族出版社

《写在风中》

游目族出版社

剪影话文坛

游目族出版社

《作客美国》

游目族出版社

散文集

《春声已远》

游目族出版社

《芸窗夜读》

游目族出版社

散文集

《穿过林间的海音》

游目族出版社

(:)

期刊、报纸、散篇

发表时间

作品名称

所载报刊

页码

1961

同情心

《中国劳工》6月号

48—50

1961

《台湾漫记》

《中国劳工》12月号

44—45

1969

《故事》

《中央月刊》3月号

62—65

1970

《春忆厂甸见》

《中央月刊》2月号

46—48

1973

《低年级儿童读物的欣赏》

《中国语文》4月号

1984

《番薯人》

中国时报》7月26日

第8版

1986

《枝巢老人夏蔚如的著作和生活:“清宫”编校后记》

传记文学》4月号

62—66

1988

《我俩─为什么世间的夫妇总是合多离少》

《讲》4月号

166

1998

《家住书坊边》

26—35

(:)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编辑

主题思想

成长主题

林海音作品中有很明显的成长主题。如《城南旧事》中,英子还没有完成对长大成人的思考时,命运已经强行给她安排了让她早点懂事的任务。长大成人不光是在未成年领域那里,在成年人的领域里依然是一个提及非常多的主题。因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面对已经趋渐成熟或者已经发育完全的身体,人们的头脑并不一定成熟。在林海音笔下,每个成年人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摸索,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是个“大人”的行为举止。一旦自身开始有些“大人”的模样以后,又开始思考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大人”。成长是林海音作品中一个重要生命主题

痛苦主题

林海音作品中的痛苦元素几乎随处可见,但表现该主题的文风却显得积极、蓬勃并且充满希望。林海音在描写了痛苦的人生处境之后却不拘泥于这种痛苦艰难的处境,而是会换一个积极的心态或者昂扬的斗志去跨痛苦给主人公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超越痛苦”可以说是林海音作品中所闪现出的一个特点。如《城南旧事》中,英子必须向前,必须做一个坚强的大人,她的痛苦没有意义,但却很有力量,在痛苦的催化下,英子敢于跨出这一步,完成了一次被迫无奈的、过早到来的成人洗礼

艺术手法

心理描写

林海音在某些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描写中,习惯用平静的语调、简单而朴素的语言,含蓄地将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透过体貌特征或行为表现揭示出来。如《城南旧事》是一部运用儿童视角来展现成人世界的作品,然而小说重点刻画的并非英子,而是故事中的那些小人物;《驴打滚儿》中宋妈的丈夫黄板儿牙两次出现都引起了英子的厌恶之情。作者在作这类心理绘真时,没有极端的感情迸发,也没有夸的言词,而是寥寥数笔将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直接、自然的表达出来

心理分析

林海音在小说中成功地引进和运用了现代派的心理分析方法,深度挖掘了人物的无意识层面。林海音的小说善于通过自由联想、直接诉说和梦幻手法揭示人物的无意识。《晚晴》中的姚亚德第一次见到心心和安晴时,便被一种奇妙的感觉吸引,似乎闻到了甜甜的栀子花香。黄昏形成“浓而暗的光晕,笼罩在这女人和小孩的周遭,衬托得那么不平凡,亚德的眼光始终没有离开这目标,已经不知不觉地走到她们的面前了。”《烛》中的启福太太卧床三十多年不曾起来,身体与头脑同样退化的她只能靠喊着一句:“我晕——我晕哪”,起初她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故意发出的喊叫,但时间久了,这样的叫喊便没了任何意义,而是她无意识部分的一个缩影;再如《烛芯》中屡次提到蜡烛这个意象,它的每次出现无不暗示着女主人公心情的变化。这微弱的烛光被演化为心灵的一种呐喊,展现元坎坷、凄苦命运的同时也产生出强烈的语言代偿效果

人物刻画

林海音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有时仅靠心理活动并不能充分展现人物个性,还需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感染人心的艺术力量。林海音对笔下人物的刻画,不喜从人物的外部特征入手,而是通过大量细腻柔软的心理绘真去展现人物性格。而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她的性格不可能是单一、独立的。林海音将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空间,并引导人们走进人物深层性格的意蕴世界。面对人物性格中的分裂与矛盾,面对外在与内心的冲突与抗衡,林海音都能游刃有余的进行处理,予人物完整的艺术审美,从而使她笔下的人物形象愈加立体丰满,更加富有解读的意味和趣味

戏剧结构

在林海音的小说中,人们感觉不到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紧张与刺激,却始终对故事情节饶有回味。在戏剧结构的处理上,她并不刻意追求完整与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用心去营造一个“情”字。她尽量将各种人眩晕的事件冲突隐于幕后,精心的将矛盾冲突影响下的各类人物性格和心理独白串为一线,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作品享有可读性之余,始终富有温馨自然之感。如在《城南旧事》中,林海音通过大量揭示人物心理化的“旁白”推进故事线索,形成了直击读者内心的叙述语言,又在细腻的心理描绘中彰显人物独特的性格魅力,同时保有张弛有度的人物关系和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

语言艺术

林海音的小说语言圆润清美、不急不躁,颇具散文的写意和神韵。这样的写作风格首先体现在“印象气氛”的塑造上。如《晓云》中,在描写台风来之前的天空时这样写:“来了一阵日光下的暴,雨是斜的,夹着风,在太阳底下闪着金光。望望天,美丽极了,黄昏的残霞是深玫瑰色,只有舞台上女人的妆才用那么浓的红胭脂。”“斜”和“夹”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其次,林海音对散文式语言的把握还体现在通感手法的运用上。《晓云》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觉得我近来健康的很,健康到有一种想展翼而飞的感觉,想遨游天空,想尝试一种新的生活的滋味,这是个什么心情啊!”,作者把人物的各种感觉互通交错,逼真的反映了晓云深感生活压抑,想摆脱束缚的心理状态。林海音还十分爱一些具有整合和想象力的词语来丰富文章的散文化语言,如《晓云》里有一段描写晓云和梁思幽会的场景。“他一直看着我,无言的眼光,动我心魄,我假装漫不经心的样子拔开口红盖,刚要涂到嘴上去的时候,他按住了我的手:‘不要涂吧!’随后他就凑近我,轻轻地吻了我的嘴唇,又湿又冷又快。它是突如其来的,又像是我久已等待的,这不可抗拒的力量,终于在我惊疑间又紧压我。”在这段描写中,“假装”“惊疑”“紧压”这些词语细腻的反映了女主人公对于这场爱情期待中又有些矛盾的复杂心情

人物形象

缺失者形象

林海音的笔下从不缺乏悲情人物。无是任人欺辱的姨太太,或是端坐上位的正室夫人,乃至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总能从不同角度书写旧时女子的辛酸血泪,挖掘她们人性中的麻木与灰暗,而且这些人物大都出自真实的生活原型。如林海音的《金鲤鱼的百裥裙》中,金鲤鱼是一位姨太太,想要“争取”却输得一败涂地;《殉》中女主人公淑芸被当做冲喜的工具嫁入方家,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婚姻生活,守着贞洁、孝顺的名誉守寡了半生,规矩就是压在女人身上的巨石,她们不敢也不能有逾越传统的念头

夫妻形象

林海音的作品体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爱理念,描绘了夫妻之间的甜蜜与信任,让人们相信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如《堕胎记》中的夫妻,丈夫不再扮演严酷的“家长”角色,而是给予心爱女人一份疼爱和怜惜,而面对男性的“关怀”攻势,妻子会卸下一切装备,幻化为这世界上最可爱的生物,心甘情愿被“俘”;《绿藻与咸蛋》中的夫妻没有贫穷的困扰,却也偶尔会被生活中的误会捉弄,但夫妻之间彼此信任、相敬如宾,生活自然和谐甜蜜

儿童形象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塑造了一个独立、自信、机智、富有正义感的“英子”。在她的目光中,世界是无比清澈的。她读不懂人性,也不能真正分辨善恶美丑,却费劲心思去帮助苦命的妞儿和秀贞团聚,替“善良”的小偷保守秘密,和可怜的宋妈一起寻找女儿。“英子”的身上有着儿童特有的质朴和纯真,令读者在掩卷回味之余不禁心生感慨。同时英子在父母的眼中乖巧、懂事,在兄弟姐妹中,很能起到表率作用。英子头脑中的家庭观念也十分强烈,在兰姨娘出现,她感到“危机”之时,没有大吵大闹,而是运用智慧在兰姨娘和德先叔间牵起了红线,巧妙地为母亲“排难”。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当英子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她带着从未有过的镇定神情,从心中悄悄地接过父亲肩头的那把重担。这一刻起,她的人生中少了一份稚嫩,多了一重责任。对于明天,英子脚步坚定的未来,微着面对各种起伏波折。林海音很有孩子缘,也喜欢写孩子的故事。她习惯用教师的视角打开叙事,希望人们从中收获更多启迪。故她笔下的儿童多为积极上进、乐观开朗的正面形象

获奖记录

编辑
文学类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2000 中国文艺协会荣誉文艺奖章 获奖
1999 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获奖
1999 蓝眼镜蛇奖 《城南旧事》 获奖
1998 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 获奖
1990 图书主编金鼎奖 《何凡文集》 获奖
1956 第二届扶轮社文学奖 获奖

(:)

人物评价

编辑

林海音的作品,显得特别,有其特质和与众不同的风格,是由于她更固执地把题材只限囿于女人身上,以女人的心眼和细致的观察来塑成一个世界。(作家叶石涛评)

林海音有她独具的艺术个性。她努力地继承前辈的文学传统,又勇于探索,争取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评论家韦体文评)

她(林海音)尊重文学,接纳不同背景的作者、陌生的作者,使台湾作家滋长成林。(新华网评)

她(林海音)以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和个人魅力,成为联络海峡两岸文学的桥梁,也成为中国文坛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北京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