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编辑

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怎么办?》是1996人民文学出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怎么办?》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类别:长篇小说

作品:(Чтоделать)

译者:蒋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年111日

页数:532页

定价:16.5

ISBN:9579885028

统一书号:10019-200

作者简介

编辑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年7月24日—1889年10月29日),革命民主者、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批评家文学评论家,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1855年发著名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逮捕,关入彼得保罗要塞。1864年他被判处服7年苦役并终身流放西伯利亚。在囚禁与流放中他毫不沮丧,写下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优秀作品《怎么办?》、《序幕》,1889年10月病逝。

译者简介

编辑

蒋路,著名编辑翻译家,代表性译作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和卢那察尔斯基的论著文学》。

内容简介

编辑

韦拉是个富有抱负的美丽姑娘,她的母亲为了谋取钱财,要把她嫁给一位纨绔子弟。在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的帮助下,她脱离家庭与之结合并创办了一家实行社会主义原则的工场。洛普霍夫性格内向,为人严肃,而韦拉却热情奔放,善于交际。韦拉爱上了性格相投的丈夫的好友。为了韦拉的幸福怎么办呢?洛普霍夫决定想法成全他们两个……

创作背景

编辑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因宣传进步思想入狱,他在狱中写下长篇小说《怎么办?》,为了躲避狱警和审查机关的检查,小说以爱情故事为表象,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意义,比如以“求婚喻“革命”,在写作方面的特色无与伦比。这部被誉为"生活教科书"的小说,围绕自由劳动、妇解放和秘密革命活动三条线索展开,提出只有斗争才能改人民的厄运。主人公拉赫美托夫集中体现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特征,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个耀眼的“新人”形象。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俄国及其他许多国家青年和革命者。

相关介绍

编辑

《怎么办》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1863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上。其中的“新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洛夫和梅察洛夫人,是普通人中的“新人”;另一类就是拉赫美托夫等人,是“新人”中的特殊人。薇拉等人都是平民知识分子,出身低贱,自食其力,对自由热烈追求,对人的尊严极为尊重,这是他们共同的精神特点。他们不喜欢浮夸,崇尚自然科学,办事从实际出发,讲话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新人在爱情冲突中,显示了尚的品质。他们信希望人人都快乐幸福。当薇拉被她的母亲逼迫嫁给阔少斯托列西尼科夫而要自杀时,罗普霍夫多方本走,终以假结婚的方式,把薇拉救出苦海。为此罗普霍夫牺牲了自己的学业,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和当教授的前途。薇拉和吉尔沙洛夫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可是,薇拉意识到这可能使罗普霍夫痛苦时,便竭力鼓起热情去爱罗普霍夫。而吉尔沙洛夫也主动疏远了同薇拉的联系,不再拜访罗普霍夫家。这是他们都要为对方的幸福着想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罗普霍夫觉察出这种变化,就竭力促成这场真正的恋爱。罗普霍夫以假自杀退出了三角关系。结束了这场在西欧文学中常见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作品评价

编辑

《怎么办?》一问世,立刻在评论界和读者中引起极其强烈而又迥然不同的反响。一方面是官府查禁,保守派抨击、嘲乃至恶毒咒骂,另一方面则正如克鲁泡特金所记载:“屠格涅夫的任何小说,托尔斯泰或其他什么作家的任何作品,都不曾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这部小说一样,对俄国青年有过那么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成了俄国青年的一种旗帜。”(《俄国文学的理想和实际》,1905)

《怎么办?》不止造成了一时的轰动效应,并且长期传诵不衰,继续保持着它的生命力。但就本书的审美价值而言,却屡屡受到一些论者的怀疑,其中一部分人是很重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普列诺夫也对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他说,假如把《怎么办?》同《安娜·卡列宁娜》相比,《怎么办?》无疑处于劣势,“然而”,一个评论家如果把两部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学作品拿来比较,那他就是蹩脚的评论家。《怎么办?》这部小说更适合于同——譬如说——伏尔泰的某一部哲理小说相比”。(《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1890)普列汉诺夫这番话,或许可以算是持平之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