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 编辑

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的地级市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20007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眉山市,辖东坡区、彭山区、仁寿、洪、丹棱、青神两区四县,眉山市作为四川盆地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来已久,为郡、州、专区治所历时1430年,废县归州直隶700余年。眉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东坡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眉州

行政区类别:市

所属地区:四川

话区号:028

车牌代码:川Z

历史沿革

编辑

苏东坡苏东坡

眉山城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介于岷江与成乐速公路之间。优的地理条件,成就了眉山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文化

编辑

境内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有秦时期的陶器,唐宋文物遍布眉山;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素有“礼之邦、“千载书城”之赞誉;文化名流代有人出,史不绝书,除三苏父子外,“寿星之祖”商朝大夫彭祖、教宗师道陵及文学李密、彭端淑、良史涛、抗金名将虞允文、“画坛怪杰”长安派创始人石鲁皆出自眉山。

唐开元年间(713—714年),邑人孙长孺建书楼,以其“藏书甚丰”而名闻于世,后唐僖宗题“书楼”二字赐予,自此孙氏书楼名扬天下,其后人孙辟继承先祖遗志,于宋天初年(1023)重修书楼,并兴办山学,名重当世。

书刊之城

编辑

由唐而宋,眉山发展成为书刊之城。至北宋末年,西南地区的出版中心由成都南移眉山,刻板印刷盛极一时,与杭州、建阳形成鼎足,成为全国三大出版中心。其时学风蔚然,很多士人“相继登于朝,以文章功业闻于天下。于是释耜而笔砚十室而九,比之汉魏又远过之”。史载,在两宋300年间,眉山有进士886人,其中苏轼兄弟参加进士考试的那一年,眉山举荐应试者近50人,进士及第13人。仁宗感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州!”唐宋八大散文家中占其三的苏氏父子,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三位,尤其是苏东坡,其散文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辛弃疾并称“苏、辛”,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极深;此外,他在书法绘画、医学、水利等方面均有超群的建树,其书法为宋四家(苏、黄、、蔡)之首,其绘画为文人画派创始人。苏东坡以其天才的、全能的文化巨人形象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元、明、清时期,眉山文化屡有建树。元代在纱彀行苏家故宅修建了三苏祠,明洪武年间重修,清康熙年间再修;清康熙元年(1662),知州赵蕙芽遣人往白下购书,藏于眉山书院;戏剧活动在清代极为盛行,专业和业余民间戏剧组织遍及城乡,川剧剧作家吉安以其丰硕的成果享誉全国。眉山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称于世,历史名流雅士慕名登临,于奇山秀水间流连忘返,大诗人陆游也生出“蜿蜒回顾山有情”之依恋。三苏祠自元代改宅为祠,占地面积5.68万平方米,为全国唯一纪念三苏的祠堂,成为文人墨客瞻仰拜谒的胜地,每年数十万中外游客来祠参观,使三苏故里蜚声中外。眉山城内还遗存有明清古城墙600余米,清雍正年修建的武府(迁建正山口寨子城),清道年间重修的文昌宫经书楼。名胜古迹有报恩寺、报本寺、大旺寺白塔、仙人洞摩崖造像、苏东坡“连鳌山”巨书石刻、寨子城、麻衣禅院、蟆颐山重瞳观、苏洵墓(苏山)等。

美誉

编辑

自1997年眉山建区,2000年建市以来,眉山人正在以当年东坡的豪情建设千年诗书城。如今这块神奇的土地已成了我国著名的“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中国枇杷之乡”、“中国脐之乡”、“世界泡菜之乡”和“中国长寿文化之乡”。以打造中国读书城为契机,千年眉州又成为了川西南的一颗璀璨明珠。

眉州历史

编辑

眉州之创设

南齐奠基 六世纪中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今眉山之境,属于南朝的第二个朝代——齐,属于南齐的益州犍为郡武阳县。南齐永明二年(484),犍为郡治由武阳(今彭山区)迁往僰道(今宜宾市)。建武三年(496),在武阳县南境建齐通左郡,属益州,辖地包括今东坡区、青神、丹棱、洪雅和乐山市中区、夹江、峨眉山等地,郡治在今东坡区县城北十公里的太和镇龙安村。从这年算起,今眉山市为州郡治所已达1520年。

犍为郡治南迁后,虽然在今眉山、乐山还存在武阳、南安两县,但在这片广阔的地域间,却缺失州郡级的行政区和管理机构,难免给政治、军事、经济和会带来不便。特别是当时僚人据蜀,政局动荡,更需要设置政府机构强化管理和“维稳”。或许南齐政权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设置了齐通左郡。如果说犍为郡治南迁是因,那设置齐通左郡便是果。因此,可以说犍为郡治南迁是眉州建州之肇始;而齐通左郡的设置,则为眉州建州奠定了基础。

萧梁树形 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齐通左郡随之入萧梁版图。南梁普通时期(520-527),齐通左郡改称齐通郡,同时建齐通县,郡、县治同在一城(龙安村)。这时的齐通郡,仍属益州。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在齐通郡之上,新设置青州。《元和郡县图志》载:“取汉青衣县为名也。”青州的州政府也设在齐通郡齐通县城。这时的龙安村,成了州、郡、县三级政府的治所。

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实行的是汉代州—郡—县三级制,州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下辖郡、县。因此,眉山至此已建置起层级完备的地方政区。

西魏定名公元552年,时任梁益州刺史的武陵王萧纪割据蜀地,在成都称帝,并率军东下,准备进攻在荆州的哥哥梁元帝萧绎。梁元帝得知消息后十分害怕,写信向西魏求援助,岂知此举正合早就有心图谋南朝的西魏之意。西魏废帝二年(553),西魏大将尉迟迥率军南下,仅用半年时间,便占领蜀地。

西魏平定蜀地的第二年(554)正月改青州为眉州,从此,“眉州”作为一个行政区的名称正式出现。之所以取名“眉州”,唐代杜佑《通典》、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均说:“因峨眉山为名也”。在改青州为眉州后不久,西魏帝时(554-557)还新置了青城郡和青衣县,郡县同治今青神县瑞丰镇,也属眉州管辖,并在恭帝二年(555)将齐通县改名通义县。

新建的眉州统辖两郡两县:齐通(通义县)、青城(青衣县),州界大约东接今仁寿、西至今洪雅、北起今东坡区、南达今五通桥区冠英镇一带。由于州之下还领两郡两县,可以说眉州建州伊始,级别就比较高,相当于唐朝时道一级的行政区。按今天行政区划的标准,属于地方一级行政区(级)。

眉州的演

北周:二易州名 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北周虽然只有短短25年(557-581),但其间的行政区划却有些乱,郡县、名称多所变更。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所在今眉山城区),属眉州;大约同时,复置齐乐县(县域包括今丹棱、洪雅和东坡区西南一部),也属眉州。这样,眉州辖一郡(青城)四县(通义、安乐、齐乐、青衣)。

武帝保定元年(561),新置平羌郡,同时置平羌县,郡县同治在今乐山市中区,县域包括原属齐通郡的今乐山市中区、夹江、峨眉山、金口河等。

武帝保定二年(562),改齐乐县为洪雅县,治地在今丹棱县城厢镇,这是洪雅县得名之始;于青城郡治南五十步移置青城县,郡县同名,即青衣县改为青城县。这样,眉州就下辖两郡(青城、平羌)四县(通义、安乐、洪雅、青衣、平羌)。

武帝建德元年(572),眉州被改回青州,之后恢复齐通郡,并把安乐县改为齐通县,郡县同治一城(今眉山老城区)。

宣帝大成元年(579),又改青州为嘉州,《元和郡县图志》载:“按州境近汉之汉嘉旧县,因名焉”,“嘉州”之名由此出现。同年,又改青城称青神,依然郡县同名。

这时的嘉州,辖三郡五县:齐通郡(齐通县、通义县、洪雅县)、青神郡(青神县)、平羌郡(平羌县)。

短短20多年内,眉州郡县、名称被四次调整变更,人眼花缭乱,或许这跟北周一朝走灯似的更换皇帝有关(25年内换了5位皇帝)。但需要说明的是,北周时期,虽然眉州之名被改没了,下属郡县也不断变化,但州治却依然在通义县(太和镇龙安村)。也就是说,那时的眉山依然是今眉山、乐山的政治中心。

隋朝:治所迁移 581年二月,8岁的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予杨坚,隋朝建立。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存州,嘉州下属的三郡(齐通、青神、平羌)皆被撤销,所辖之县,直属州统,州治仍在龙安村,眉山管辖乐山将近两百年。

584年,齐通县改为广通县。593年,分洪雅县为洪雅、丹棱两县(丹棱县得名始于此,洪雅县迁治今洪川镇)。仁寿元年(601),撤销今眉山县城北的通义县,改广通为通义县,仍归嘉州管辖(州治还在龙安村)。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复改嘉州为眉州,并把州治迁到通义县城(今眉山老城),至此,眉州的政治中心由太和镇龙安村迁到今天的眉山老城区。

大业三年(607),撤州建眉山郡(这是“眉山”作为行政地名之始),郡治却迁到龙游(今乐山市市中区)。眉山郡统辖8个县:龙游、平羌、夹江、峨眉、通义、青神、丹棱、洪雅。由是,眉山、乐山区域间的政治中心南移,由眉山迁至乐山。这时的眉山郡,有了准确的人口户数,《隋书》:“眉山郡统辖八个县,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户”,按户均4人算,约有95200口。眉州被改为眉山郡,不是行政区降级,而是因为隋炀帝采取的是废除州制,恢复推行秦朝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制度。

唐朝:稳定发展唐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为嘉州,次年,分置眉州,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州治通义县城。

唐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为嘉州。

武德二年(619),从嘉州分置眉州,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属剑南道,州治通义县城。天宝元年(742)撤销眉州,改置通义郡。乾元元年(758)撤销通义郡,恢复眉州,属剑南道西川

元至元十四年(1277)眉州属嘉定路。明洪武九年(1376),眉州降为眉县,归嘉定州管辖。十三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领3县:丹棱、彭山、青神。

明朝:先降后升 1368年,朱元璋称帝,洪武四年(1371),大夏被朱元璋所灭,四川归属明朝。同年,降嘉定府路为嘉定府,眉州属之。

洪武六年(1373),将丹棱从眉州析出,复县,直属嘉定府;九年(1376)四月,降嘉定府为嘉定州,眉州降为眉县(眉州出现了新的名称),属嘉定州;十年(1377)五月,又将彭山、丹棱两县撤销并入眉县,将青神县撤销并入嘉定州。

这时,眉州不仅失其名,级别更降为建州以来最低(成为四级地方行政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还是社会经济没有走出战乱的创伤。

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慢复苏。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眉县复升为眉州,直属四川布政使司(即省),彭山、青神、丹棱均在当年复县,隶属眉州,眉县地属眉州直辖,但并未恢复眉山县的建置。由于复州后直隶布政司,因此又叫直隶州,这样,眉州可谓是连升两级,一下子由四级政区升为二级政区,大抵恢复到北宋太宗末年时的状态。从此至明亡,基本没有变化。

清朝:双重领导 明朝灭亡(1644)后,眉州在1652年以前,并未完全属于清朝,而是在张献忠大西政权及其部将的控制之下。1652年,清军渐次底定全蜀,眉州正式归属清朝。

清朝,基本承袭明制,这时眉州的标准名称是“眉州直隶州”,即是说眉州由省直辖且有领县。清代,眉州领县三:彭山、丹棱、青神。只是在康熙元年(1662)和六年(1667),因地广人稀,先后将彭山、青神并入眉州,直到雍正六年(1728)才将两县复置。清中叶,在府、州之上增设道,康熙八年(1669)置建昌上南道,治宁远卫(西昌),眉州属之。乾隆十年(1745)徙道治于雅州府,直至清末,眉州都属建昌上南道。

由于眉州是直隶州,可以说它依然是二级政区,直属省管;同时它上面还有道,也得归道管,因此,这时的眉州是“双重领导”。清代的府、州、厅、县,按照“冲、繁、疲、难”的考语分为不同等次。考语字数越多,地位就越重要。四字俱全者为“最要缺”,三字者为“要缺”,二字者为“中缺”,一字或无字者为“简缺”。关于当时眉州的地位,《清史稿》说:“眉州直隶州:冲,繁”,意思是眉州地当冲要,政务繁重,属于“中缺”。

眉州之撤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当年11月27日,成都宣告独立,建立大汉四川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仍沿清制,只是撤道设省,实行省、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眉州保留。

民国二年撤销眉州恢复眉山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属建昌道。17至18年撤销道制。24年置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辖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夹江、洪雅、大邑、邛崃、蒲江和名山10县。解放后,1950年1月设眉山专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属川西行政公署,辖10县,同解放前的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县,以后大邑划出,新津划入。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区,眉山县划归乐山专区管辖。1959年彭山、青神与眉山合为1县,称眉山县,1962年11月两县恢复县制。 1968年眉山县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省辖乐山市(乐山地区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