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 编辑

鲁迅创作文学通史

中国小说史略》是由现代文学鲁迅著作的第一部系统地述中国小说发展史的专著。这部专著从远古神话传说讲起,至清末谴责小说为止,完整地论述了中国小说的起源和演,精当地评价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性的小说作家作品,深刻地分析了前后期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在论述中国小说的发展演变时,不仅从文学本身寻找其进行的线索,而且特别注意把小说这种文学现象放在一定的会背景之下,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社会风气、学术思想对小说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并从其相互关系、作用与反作用的角度,阐明了中国小说发展的规律。其见解精辟,材料丰富、线索明朗而清晰,给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专著取材详实,分析精当,结构谨严,脉络清楚,内容丰富,填补了小说研究史上的空白。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创作代:1923年

作品出处:《鲁迅全集

文学体裁:文学通史

字数:15万9千

内容简介

编辑

全书共二十八篇,书后附有《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是作者1924年7西安讲学时的讲稿。《中国小说史略》对中国小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它从远古的神话与传说起溯,其后依序论述中国小说发展史的各个阶段,从代小说、六朝小说至唐宋传奇,从宋代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小说、明代的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至清代的拟晋唐小说、讽刺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侠公案小说,直至清末的谴责小说。鲁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比较方法,对小说的产生、发展和变迁,对历代小说兴衰变化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评价,以及各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都做出了概括和总结。

中国小说历来不为文人所重视,不登大之堂。作者将上古神话传说视作魏晋志怪小说的本源,认为小说至唐代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到宋代又有一个变化,志怪多取信于人,文辞也变得平实,传奇则拟古而无独创。宋以后白话小说蔚为大观,文言的拟晋唐志怪传奇,也有续作,同时也论述了各类题材小说在近代的发展。

具体地说,该书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征引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等书目,说明小说之名的起源及历代对小说的分类与态度,阐述历来轻视甚至敌视小说的“史家成见的由来,极力鼓吹小说的重要地位。其余27篇对中国小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勾勒,先是追溯远古神话与传说,其后论述汉代小说、六朝小说、唐宋传奇、宋人话本、宋元拟话本、元明讲史、明代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拟话本、侠义小说、公案小说及清末谴责小说。其中第二至四篇考述从上古神话传说至魏晋问假托汉人所撰各种神仙传记的小说成型史。第五至七篇研究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六朝志怪小说及《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第八至十篇论述唐人传奇与汇辑各种故事逸闻的“杂俎”。第十一至十三篇考论宋人志怪小说、传奇、话本与拟话本。第十四至二十一篇评述元、明讲史,明代神魔小说与人情小说,附论明代拟宋代市人小说及清人选本与续作。第二十二至二十八篇论析清代拟晋唐传奇志怪、讽刺、人情、以小说见才学、狭邪、狭义与公案、谴责等七大类型小说。

作品目录

编辑

题记

第十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序言

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说(上)

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第十七篇明之神魔小说(中)

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

第三篇《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第十九篇明之人情小说(上)

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

第二十篇明之人情小说(下)

第五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第二十一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第六篇六朝之鬼神志任书(下)

第二十二篇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

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

第九篇唐之传奇文(下)

第二十五篇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第十篇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第二十六篇清之狭邪小说

第十一篇来之志怪及传奇文

第二十七篇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第十二篇宋之话本

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

第十三篇宋元之拟话本

后记

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创作背景

编辑

时代背景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地位卑微,历来被视为小末流、“街谈巷语之说”,不登大雅之堂,搞学术的人也不屑于去碰小说。17世纪的金叹说《水浒》的文学价值不下于《史记》《战国策》,说“天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这一眼堪称卓然,但在他那一时代,像他那样的怪杰绝无仅有。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与它在学者心目中的地位绝不相符,反差渐渐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于是近世梁启超倡“小说界革命”,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从而把小说抬到一个得不能再高的地位。即便当时写小说的人多了,人们也开始重视小说了,但对中国历代小说的梳理、评述和研究情况却微乎见微,更遑论专的中国小说发展史的写作

基于这样的原因,前此无人对中国小说史进行系统研究,该书《序言》开宗明义地说:“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作者却自幼喜欢小说,受梁启超等人重视小说功用观的影响,大力翻译、研究域外小说,致力于古代小说的辑佚与整理,决心改变小说无史的现状,从倒行的杂乱的作品里寻出一条进行的线索来。

创作历程

早在辛亥革命前夕,作者鲁迅就开始了对古代小说的辨伪、辑佚及书目的整理,“正讹辨伪,正本清源”,先后辑校完成了《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及《唐宋传奇集》。《中国小说史略》中所用的料,就是从以上著作中采撷而来的。《古小说钩沉》辑校唐以前残存古小说凡36种,涵盖了《中国小说史略》从第3至第7篇的主要材料,工作耗时3年,鲁迅阅读了大量古籍,抄录了大小6000卡片。《小说旧闻钞》辑录宋以后小说41种,参考了明清时的93种书籍凡1570卷。《唐宋传奇集》从辑录到出版历时15年,内收唐宋小说45篇。作者鲁迅耗费了大量时间系统地整理古小说资料,作者曾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方困瘁,无力买书,则假自中央图书馆等,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时或得之,瞿然而喜。”(《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

1920年,作者鲁迅应邀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他把讲义油印出来散发给学生,是为《小说史大略》。《中国小说史略》便是在《小说史大略》的基础上修补增订而成,在一两年的时间里,从最初的17篇扩大到26篇,题目也改为《中国小说史大略》。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正式出版,分为上下两卷共28篇,题目也正式定为《中国小说史略》。

作品鉴赏

编辑

主题思想

鲁迅像鲁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