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编辑

中国当代文学家

汪曾祺(19203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

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创作小说,受沈从文指导。1950年调入北京,历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4年,参与现代京剧《芦荡火种》的改编(后易名为《沙家浜》)。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以短篇小说成就最高。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96年12月,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顾问。1997年5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汪曾祺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地:江苏高邮市

生日期:1920年3月5日

逝世日期:1997年5月16日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

代表作品:大淖记事、受戒、油烙饼

人物经历

编辑

求学经历

汪曾祺书画作品汪曾祺书画作品

1970年5月21日,作为京剧《沙家浜》的编剧被邀登上天安城楼。1972年2月15日,参加政治局召开的影工作会议。1974年8月,汪曾祺与梁清廉、周锴一行再赴内蒙古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同年,任北京京剧团革命委员会成员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采取隔离审查措施。汪曾祺兴奋地参加了庆祝游行。工作组进驻北京京剧团后,汪曾祺曾对工作组提意见,为被迫害说话,贴大字报阐述观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深受鼓舞,创作热情逐渐高涨,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79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复查小组为汪曾祺写平反 1981年,创作散文《端午的鸭蛋》,此后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

1982年作文随笔《揉面——谈语言运用》;作小说《钓人的孩子》《海燕》;《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由北京出版出版 。1983年,作品首次被介绍到中国台湾,《文季》第三期转登小说《黄油烙饼

1985年,在年初结束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1986年,作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作评论随笔《一篇好文章》;作随笔《谈读杂书》

1987年2月26日,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16日,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云南访问;10月,应安格尔和聂华苓夫妇之邀,赴美国参加国际写作活动,历时三个多月。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逝世,作《淡泊的消逝——悼吾师沈从文先生》《一个爱国的作家》等文;6月,应邀与萧乾茹志鹃刘再复担任“美孚飞马文学奖”的评委 。1989年1月,《北京文学》与台北联合文学》采取同步行动,同时出作品专辑。

晚年生活

1990年,创作散文《七十抒怀》《闹市闲民》《多年父子兄弟》等。英文版小说集《晚饭后的故事》由《中国文学杂志社出版。《食旧寻》,发表于《中国烹饪》11月号

1991年5月,《蒲桥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1992年4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集《菰蒲深处》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1997年5月16日,因消化道大出血在北京去世,终年77岁。

个人生活

编辑
  • 家庭关系

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生三子,依次为广生、长生、菊生。

父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性格开朗,热爱运动,富于艺术情趣与才华。能奏多种乐器,也擅长绘画、篆刻及制作风筝等各种手工。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

第一个继母:姓,死于肺病。

第二个继母:姓任,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

妻子:施松卿,新华社记者

长子:汪朗,媒体工作者

儿:汪明,从事教务工作;汪朝,图片编辑。

主要作品

编辑
汪曾祺部分作品一览

作品类型

作品名称

短篇小说

《小学校声》《鲁》(1945年)

《复仇》(1946年

鸡鸭名家》《异秉》(1948年)

羊舍一夕》《看水》(1962年)

《骑兵列传》(1978年)

《受戒》《塞下人物记》《岁寒三友》(1980年)

《黄油烙饼》(1983年)

《跑警报》(1985年)

《瑞云》《黄英》《蛐蛐》(1987年)

《双灯》《捕快张三》《同梦》(1989年)

《迟开的玫瑰或胡闹》《小》(1991年)

《老吃错人》《人老虎》《樟柳神》(1992年)

《护秋》《尴尬》(1993年)

《鹿井丹泉》《喜神》《丑脸》(1995年)

《三列》《大尾巴猫》《去年属马》(1997年)

散文

《花园》

《前天》(1946年)

《冬天的树》《下水道和孩子们》(1956年

国子监》(1957年)

《关于葡萄》(1981年)

《旅途杂记》(1982年)

《天山行色》(1983年)

《翠心影》《昆明》(1984年)

《昆明的果品》《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1986年)

金岳霖先生》(1987年)

《林肯的鼻子》(1988年)

《我的解放》《四方食事》(1989年)

多年父子成兄弟》《贾似道之死——老学闲抄》(1991年)

《自得其乐》(1992年)

《草巷口》(1995年)

《晚翠园曲会》《北京的秋花》(1996年)

小说集

《邂逅集》(1948年)

《羊舍的夜晚》(1963年)

《晚饭花集》(1985年)

茱萸集》《菰蒲深处》

散文集

《关于萄》(1981年)

《逝水》《蒲桥集》《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初访福建

艺术小品集

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

《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

《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编剧

《范进中举》(1954年)

《王昭君》(1962年)

岩》(1965年 )

文集

《汪曾祺自选集》《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

料来源:

创作特点

编辑

主题思想

  • 生活审美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名士风散文的魅力,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 以画记事

汪曾祺的绘画题材的选择上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白菜、萝卜、大葱、大蒜等不入时人之目的瓜菜皆可入画。这些寻常之物经常成为他的创作对象,并在他的画笔下显现意,具有了审美价值。

汪曾祺的小说中,众多典型人物大都具有率真、美好的品性。《受戒》中的和尚可以不守清规戒律,率性而为。《大淖记事》的挑夫们,《安乐居》的酒客们面对艰苦生活依然通达乐观,不为物累。

汪曾祺书画作品 汪曾祺书画作品

  • 举重若轻

汪曾祺来自文化浓郁的江南,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注入在他的血液里,对他的文章意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以“中和为美”的传统美学思想也同样蕴藏在汪曾祺的笔下,笔下文章中的“中和为美"体现在他不讲求气势恢宏的意境,也不讲求繁琐沉重的抒情,在意的只是舒缓从容的表达,“中”与“和”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一直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曾这样表达他的美学思想,“ 泰山过于雄伟,所以我从不写泰山。”“我不在乎深刻,中和才是我所追求的。”所以,汪曾祺从不描绘过于庞大的事物,他所描绘的多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花虫,草木瓜果。这些常人看来最平常最细微的小事物,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真正具有民族风俗意的。常从朴实无华的饮食人手,来表现他的传统文人精神

  • 儒家美学

汪曾棋认为,儒家的精神内核是“仁心”和“恕道"。对于儒家仁学思想,汪曾祺的接受是有选择的,他曾说:“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这里的“人情”,指的是儒家伦理情感。这种“人情”以亲情为起点,由己及人,以等差的形式加以推衍,在日常创作中有所体现。

儒家诗教强调诗歌社会职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汪曾祺非常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他认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首先是社会的得失。有一个朴素的、古典的想法。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

汪曾祺的小说在于倡导以伦理情感为核心的道德人格的同时,还崇尚艺术人格。汪曾棋笔下人物的各种艺术创作、工艺技能,实际上都可以归人广义“艺”的范畴。汪曾祺在评价阿城的《棋王》的时候说:“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

创作手法

  • 语言魅力

汪曾祺的语言魅力,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学习文学表达的方式。不但刻意从人民群众的口头吸取营养,还留心头的各种文字,能从引车卖浆者流的各种启事、告白中感受到口语的芬芳。

在《小说笔谈》中,汪曾祺首先谈语言,而一开始就写下这样一番话:“在西单听见交通安全宣传车播出:‘横穿马路不要低头猛跑’,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语言。在一派出所外宣传夏卫生的墙报上看到一句话:‘残菜剩饭必须回锅见开再吃’,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语言。”

  • 行文流水

汪曾祺对于语言在文学中的分量是十分重视的。他的作品分开来读,句子平淡无味,凑在一起来读, 便充满韵味。

汪曾祺平淡的笔调不意味无趣无味,恰恰相反,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都在这内敛沉稳的笔法中彰显了出来,体现了个性的魅力,独特的风格。汪曾祺曾把语言具象化成“流动的水”,这样的比喻也在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出现过。语言的流动特性可以使看似散乱的篇章变得和谐流畅,从而达到统一的效果。 这种行文似水的意境在《葡萄月令》中表现的尤为生动,《葡萄月令》写的是葡萄从播种到收获的生长过程,这样一个普遍的自然现象被他用流动的笔调描绘的又生动又有趣。他对语言进行巧妙的设计,用比喻或是拟人手法,使句与句的联系都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这样语言的作用下,无论是句子,还是篇章,或是整个文章的意境都显得栩栩如生,流露出作者对世间万物的爱惜之情,对平凡生活的歌颂。

汪曾祺的绘画作品笔墨丹青间大都隐着真性情。其画水仙,苍润多姿,柔中韵刚。其画荷花,墨气淋漓、仰生姿。花卉作品,有临风自得的恬淡,也有活泼自然的热烈,在抒情写意间,借所画之物表达了胸中的某种意趣、某种激情,使人感到他率性而为,自由自在的本性。

汪曾祺对齐白石的画作极为推崇,被他当作领悟中国画真谛的一把钥匙。汪曾祺在进行小说创作,描摹对象时,充分注意到在似与不似间寻求平衡,看似逸笔草草,实则以极简之笔达到刻画人物入目三分的效果。

汪曾祺书画作品 汪曾祺书画作品

  • 情感如水

在汪曾祺的散文中漫游,感受到的是如水一般温柔、细腻的情感,这股温泉渐渐流人的心田,带着它的温存、安静,然后读者会尝到这份情感带有淡淡的乡愁,还有些许京味的怀念。

汪曾祺书画作品 汪曾祺书画作品

汪曾祺的思乡、念情还体现在他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体现在作为现代人依然保存着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情怀。汪曾祺在散文《皖南一到》中用“寻根”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情,在汪曾祺看来,这样的心态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无法抹掉的。在散文《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在写这篇散文时,还对外强调自己的家乡并非只有咸鸭蛋。汪曾祺的心始终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即使身在他乡,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在文学的海洋里重回。汪曾祺曾表示,这种思乡的情怀是中国人乃至整个人类都无法抹掉的深刻情感。

汪曾祺家宴菜单 汪曾祺家宴菜单

人物评价

编辑

汪曾祺汪曾祺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中国作家网评)

汪曾祺笔下多的是芸芸众生琐碎的日常,和花开花落烂漫的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汪曾祺将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态度尽收在文字中,让人们在文字中也更多的了解如何去面对生活。(新华网评)

有些人散文如水,有些人则善于翻跟斗、玩花样,有些人则像说相声的,善于抖包袱,说机灵话儿,汪曾祺的散文则如窖藏了大半辈子的醇酒,消尽人生火气,简练而淳朴。(作家张宪评)

在中国,很少有作家像汪曾祺一样,以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400多万字,穷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以作品完成了自我和家乡的书写。(《三联生活周刊》评)

汪曾祺是“文化史的宠儿”。“文化史”不仅包含汪曾祺所经历的新旧交替的时代,同样包含当下对于汪曾祺的重新发现。这份“发现”里有对美、人情和现代性的追求,也有断裂传统与过去的神伤。(学者季红真评)

后世纪念

编辑
  • 纪念馆

2020年5月,汪曾祺纪念馆在其故乡江苏高邮正式开馆。纪念馆总建筑面积9500余平方,分为汪曾祺纪念馆、汪迷部落、汪氏家宴以及汪氏客栈4个片区。

人物轶事

编辑
  • 爱好美食

汪曾祺走遍大江南北,对美食先品为快,吃完后还喜好品鉴对比,将其名称、做工、口味字里行间描述得精细。美食家的嘴,自然是挑剔的。北京是汪曾祺后半生定居的地方,也是他一生停留时间最长的城市。所以对北京的食物,汪老也有更“复杂”的情感。汪曾祺不仅会吃,在做吃上也颇有自己的讲究——想象力,爱琢磨,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总得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而作为汪老的“闲书”,食谱也是需要翻翻的。

时任高邮副县长的文化学者朱延庆每次去北京,必去汪曾祺家登门拜访。老乡到来,汪曾祺都会做上几道家乡的饭菜,这也是后来“汪氏家宴”的由来。“粗菜细做”,是制家常菜的不二法门,其中以一道塞肉回锅油条最为出名:“这是我的发明,可以申请专利。油条切成寸半长的小段,用手指将内层掏出空隙,塞入肉茸、葱花、榨菜末,下油锅重炸。油条有矾,较之卷尤有风味。回锅油条极酥脆,嚼之真可声动十里人。”

  • 喜欢生活气

生活质量提高以后,汪曾祺仍然保持着原来那份性情。买菜做饭,观赏花草,这些日常小事被他品出“诗意”。他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汪曾祺作品 汪曾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