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部长

乔冠华(1913328日—1983年9月22日),江苏盐城市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39年经廖承志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乔冠华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板朝鲜停战谈判、出席日内瓦会议、草拟中美联合公报,特别在1971年11月,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标志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文革开始,乔冠华被列为外交部的“打倒对象。1973年经毛泽东提议,乔冠华恢复了工作。1973年底,参加了四人帮发起的对周恩来的批判。“四人帮”倒台后不久,乔冠华被隔离审查,后重新工作,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1983年9月22日上午10时40分病逝,享年70岁。主要著作有:《国际述评集》、《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乔冠华

别名:于兆力;乔木;南洋华侨;乔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913年3月28日

逝世日期:1983年9月22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

代表作品:《国际述评集》,《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

出生地:江苏省建县庆丰镇东乔村

人物生平

编辑

求学时

外交舞台上的乔冠华外交舞台上的乔冠华

1913年3月28日,乔冠华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东乔庄(现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的一个地主兼工商业家庭父亲算是开明士绅。他幼年天聪颖,有过目成诵之誉。1919年,父亲让他进私塾学习,老师就是叔父乔守清。1925年,在盐城第二等小学毕业。以后辗转宋村亭湖中学、盐城淮关中学上学,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他在初中高中时几次跳级插班。1929年,高中毕业即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成为大学同届中最年幼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各种进步书籍,上清华那年他只有16岁,清华的四年是他后来一生路的起点。

留学海外

1933年他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并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乔冠华又赴德国图宾根大学留学,一年多后,以优异成绩获得德国哲学博士学位。乔冠华在德国留学期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风云幻,局势日趋紧,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激烈,疯狂扩军备战,军事问题一时成为国际问题的焦点。乔在德遇到国民十九路军的朋友赵一肩,两人对国际局势看法一致,志同道合,他们“不务正业”,在欧洲利用课外的一切时间钻研军事科学,特别研读了德国著名军事理家克劳塞维茨的三卷本《战争论》。

除钻研《战争论》外,这位年轻的哲学博士在德国留学期间又自开新课,他广泛研讨了欧洲的战争史和军事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并且对着欧洲和世界地图,反复思考着局势,这为他日后写出大量如同身临其境又不同凡响的国际评论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革命

1937年,日本帝国主大举侵华,国土沦丧,乔冠华放弃在哲学“纯学术”领域深造的念头,从德国过境法国巴黎辗转于1938年乘坐法国游轮“霞飞号”回到香港,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先是在香港余汉谋主办的《时事晚报》做总编辑,开始发表政论、国际评论文章。1939年他由廖承志、连贯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在香港创办“中国通讯社”任社长。1941年,乔出任香港《华商报》编委,《大众生活》编委。

1941年,应华侨胡文先生之邀,乔冠华和郑森禹联袂自港乘轮抵达新加坡。乔拟出任星文汇报》主笔。未料到当时英华民政务司却拒绝乔一行入境。几经交涉,亦只准登岸48小时。《文汇报》同仁遂于是晚在南天酒楼欢宴乔冠华等人,郁达夫先生等出席作陪并合影留念。

1941年12月18日,日军在香港登陆,乔冠华离开香港,到东江游击队去。

重庆时期

1942年秋,乔冠华只身到重庆《新华日报》工作,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国际新闻主编,主持“国际专栏”。担任《群众周刊》主编。在这期间,乔冠华首次见到周恩来,并与重庆市民医院外科主任、苏州医生颢成知交。

1943年春,乔冠华巧遇从香港返渝的胡风胡风在《群众》写纪念鲁迅的文章《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生长起来的》。

1943年夏天,乔冠华应龚澎之约会见外国记者,其间患急性腹膜炎,李颢冒着被国民党特务迫害的风险,抢救了因肠穿引起急性腹膜炎的乔冠华。当时,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多次到医院看望他,龚澎则是天天来医院陪伴,并燃起爱情火花,两个人于1943年9月结婚。毛主席称他俩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1944年秋天乔冠华与龚澎的第一孩子乔宗淮出生。

辗转沪港

1945年,重庆谈判《双十会谈纪要》发布后,乔冠华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继续留在重庆工作。

1946年,去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并与胡乔木互相交换对时局的看法,结下深厚友谊

1946年5月,乔冠华与龚澎夫妇常驻上海,负责外事工作和报刊工作,任《群众》杂志主编。

1946年10月19日,国共和谈破裂前夜,根据周恩来的决策,夫妇二人离沪前往香港,乔被任命为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1948年,在《大众文艺丛刊》上发表《文艺创作与主观》的评论。

1948年元旦,送胡风离香港。

1949年9月,乔冠华从香港带队护送民主人士顺利到达北平

外交生涯

1949年11月8日,参加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

1950年10月,乔冠华作为顾问,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武装侵略。

1951年7月2日22时,由北京乘车去安东,于7月4日傍晚由安东动身去平壤

1971年11月15日美国时间上午10时30分,大会主席利克称之为“历史性的时刻”,乔冠华、华、符浩、熊向晖等走进联合国大会议会厅就座。乔冠华坐在中国代表团排头第一位的席位上。最后登上讲台也是新中国代表第一次正式登上联大讲台的是乔冠华。乔冠华发言结束时,热烈的掌声长时间地回荡在联合国大厅。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二十三个提案国及许多其他国家的代表团围着他,向他频频握手表示感谢。国外各大新闻机构对乔冠华代表中国首次在联大的发言给予高度评价。乔冠华作为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团长在联合国讲坛上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乔的大”潇洒豪放成为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当时被各国媒体称为“震慑议会大厦玻璃。”

这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第一次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为主管美国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长,协助周恩来为打开中美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1971年至1976年,乔冠华连续6次出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了第26、27、28、29、30、31届“联大”,均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历届联合国大会。

“基乔会谈”

1972年2月21日,中国外交又迎来了尼克松访华这一重大事件。尼克松访华进程中的会谈分三个层次进行。乔冠华与基辛格起草联合公报的会谈,是最为艰巨的会谈。毛泽东主席自始至终密切掌握着谈判的整个进程。

1972年2月22日,基乔会谈的第一天,他两人逐句审查公报草案,首先肯定已经达成协议的部分;然后双方各自阐述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1972年2月24日,双方开始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实质性谈判。

中美经反复磋商,终于达成协议。2月28日,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1973年5月,陪同邓小平访问法国。1976年10月,以外交部长身份再次访法。

重新工作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乔冠华被隔离审查,后在王震的过问下,1982年1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委托习仲勋、陈丕显,在中南海约见乔冠华,后来乔冠华被安排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担任顾问。

文革岁月

1966年,乔冠华与陈毅、姬鹏飞等人一起,被列为外交部的“打倒”对象。1973年经毛泽东点名,乔冠华恢复了工作。复出后的乔冠华和“四人帮”走得很近,1973年底,参加了四人帮发起的对周总理的不公正批判。乔冠华是周总理从1940年代一手提携起来的干部,二人关系情同父子。这件事情使乔冠华心里一直十分内疚自责。乔冠华利用一次见外宾的机会,对1973年底发生的对周总理不公正的批评,当面向总理表示当时自己的发言也是错误的,对不起总理,请他原谅。周总理非常宽容地说:“那怎么能怪你呢?那是总的形势,大家都讲了嘛,你在我身边工作几十年,又管美国这一摊,怎么能不讲呢?再说,我也有失误,也不能说不能批评我。”周总理则安慰他说:“不要这样想。这不是你们能左右的事。“

乔冠华受到中央专案组的审查。在被审查期间,乔冠华着手整理旧作,把他30年代在香港、40年代在重庆和建国后写的许多国际评论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在文字上做了校勘和必要的修改,编成了《乔冠华国际述评集》

1964.3~1974.11年,任外交部副部长。

1974.11~1976.12年外交部部长等职。

北京逝世

乔冠华的癌细胞进一步扩散了,他最后一次住进北京医院,习仲勋代表中央到医院探望乔冠华。1983年9月22日上午10时40分逝世,享年70岁。

人物论著

编辑

主要著作

1937年至1946年:《争民主的浪潮——1939年的国际》《形势比人强》《向着宽阔光明的地方》《从战争到和平》《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出版

主要文章

《历史的报复》《报复的历史》《斯大林的大手笔》《站在胜利的门前》《沉寂不是和平》《时代终究是变了》《马德里的陷落》《论生活态度现实主义》《方生末死之间》《法国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