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 编辑

清代文康著古典小说

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又名《金缘》《日下新书》,或称为《儿英雄评话》。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

儿女英雄传描写清朝康熙雍正间的一桩公案,书中的主人十三妹,其父亲朝廷大员纪献唐杀害,十三妹无处申冤,浪迹天涯,学得一身武艺报血海深仇,途中遇到安骥金凤,结果还未及为父报仇,纪献唐获罪遭诛。后来经张金凤与众人的撮合,十三妹嫁给安骥。十三妹前段仗义行侠,英气外发;后段嫁为人妇,又尽显儿女情态,堪称儿女英雄之典范。

《儿女英雄传》揭露了封建官场吏治的腐朽,尽科举文化的丑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写实侠义小说。小说娓娓动听;语言生动幽默,绘声绘色,问世以来一直为 人们所称道。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儿女英雄传

作品别名:金玉缘、儿女英雄评话、日下新书

作者:文康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字数:约551,000

内容简介

编辑

军世族旧家子弟安骥的父亲安学海被上司陷害入狱,于是安骥卖家产,不远千里前往赎救,途中夜宿能仁寺遇上歹徒,幸好得到侠女十三妹解救,同时被救的还有一位村女张金凤,由十三妹做主,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安学海打听到,十三妹就是其故交中军别将何杞之女何玉凤。玉凤因父亲被大将军纪献唐所害,隐姓埋名,避居他乡,志在待机复仇。安学海告诉她,纪献唐已经被天子处死,她寻思父仇已报,母亲又已经去世了,无家可归,便打算出家,却被张金凤人劝阻,最后也嫁给了安骥。此后,何玉凤一反十三妹的侠义面目,勤于理家,而又热衷功名,劝丈夫“奋志成名,力求上进。安骥得到两个妻子的辅助,连中举人、进士,考中探花,连连升,官运亨通,“办了些疑难大案,政声载道,位极人臣”。金凤、玉凤姐妹各生了一个儿子,夫妻都活到一百岁,子孙也都很有出息,尽享荣华富

作品目录

编辑

第一回  隐西山闭课骥子 捷南宫占龙头

第二回  沐皇恩特授河工 忤大宪冤陷县监牢

第三回  三千里孝子走风尘 一封书义仆托幼主

第四回  伤天害理预泄机谋 末路穷途幸逢侠女

第五回  小侠女重义更原情 怯书生避难翻遭祸

第六回  雷轰掣弹毙凶僧 冷昏灯刀歼余寇

第七回  探地穴辛勤怜弱女 摘鬼脸谈馘淫娃

第八回  十三妹故露尾藏头 一双人偏寻根觅究

第九回  怜同病解囊赠金 识良缘横刀联嘉耦

第十回  玩新匆忙失宝砚 防暴客谆切付雕弓

第十一回 糊县官糊涂销巨案 安公子安稳上长淮

第十二  安大令骨肉叙天伦 佟儒人姑媳祝侠女

第十三回 敦古谊集腋报师门 感旧情挂冠寻孤女

第十四  柳树空访褚壮士 青云堡巧遇华苍头

第十五回 酒合欢义结邓九公 话投机演说十三妹

第十六  莽撞人低首求筹画 连环计深心作笔谈

第十七回 隐名姓巧扮作西宾 借雕弓设局赚侠女

第十八  假西宾高谈纪府案 真孝女快慰两亲灵

第十九回 恩怨了了慷慨捐生 变幻重重从容救死

第二十  何玉凤毁妆全孝道 安龙媒持服报恩情

第二十一 回心向善买犊卖刀 隐语双关借弓留砚

第二十二 晤双亲心惊噩梦 完大事矢志却尘缘

第二十三 返故乡宛转依慈母 圆好事娇嗔试玉郎

第二十四 认蒲团幻境拜亲祠 破冰斧正言弹月老

第二十五 何小姐证明守宫砂 安老翁讽诵列女传

第二十六 灿舌如花立消侠气 慧心相印顿悟良缘

第二十七  践前言助奁伸情谊 复故态怯嫁作娇痴

第二十八 画堂花烛顷刻生 宝砚雕弓完成大礼

第二十九 证同心姊妹谈衷曲 酬素愿翁媪赴华筵

第三十 开菊宴双美激新郎 聆兰言一心攻旧业

第三十一 新娘子悄惊鼠窃魂 戆老翁醉索鳞瓦

第三十二 邓九公关心身后名 褚大娘得意离筵酒

第三十三 申庭训喜克绍书香 话农功同持家政

第三十四 屏纨袴稳步试云程 破寂寥闲心谈月夜

第三十五 何老人示棘闱异兆 安公子占桂苑先声

第三十六 满路春风探花及第 一樽佳酿酾酒酬师

第三十七 志过铭嫌隙成佳话 合欢酒婢子代夫人

第三十八 小学士俨为天下师 老封翁蓦遇穷途客

第三十九 包容量一诺义赒贫 矍铄翁九帙双生子

第四十   虚吃惊远奏阳关曲 真幸事稳抱小星禂

创作背景

编辑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实行优待满族人的政策,满族人有所谓的“铁杆庄稼”政府的高官一 般由满族人担任,中央各部尚书都设两人,满一人汉一人,满族实际上成为一个处在会上层的阶层。八旗兵在清初战斗力很强,所以能占据中原,统一中国,成为中国的统治。但是经过100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满族人日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进取精神,满族的种族优势正在失去。文康所处的时代,世风日下,满族上层人士大多面临着家族颓败的趋势。作者希望这一颓势得以挽回,创作了这部小说,期望能振奋人心。

这部小说中人物有同时代人或前代人做原,如纪献唐、蒋瑞藻《小说考证》中说:“吾之意,以为纪者,年也;献者,《曲礼》云,犬名羹献;唐为帝尧年号;合之则年羹尧也。”又如,安骥大概是作者自况。

人物介绍

编辑

何玉凤(十三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儿女英雄”,她忍辱负重,不为一己私仇坏国家大事,是“”;时刻不忘父仇,母归西,是“孝”;混迹草莽,守身如玉,是“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义”。其父何杞曾为中军副将,权贵纪献唐欲聘何玉凤为儿媳,何杞不从,遂为纪献唐所害,冤死狱中。何玉凤使乳母丫环扮作她母女二人扶柩还乡,而她自己则和母亲避居山林,后投奔江湖好汉邓九公。何玉凤智勇双全,武艺出众,疾恶如仇,好打不平。偶遇两个骡夫密谋暗害公子安骥,她虽与安素不相识,却仗义相救。在能仁寺,杀死凶僧,救了张金凤一家三口,并使张金凤与安骥结为夫妇,帮助安骥能平安救出父亲。后来母亲去世,她欲单身去报家仇,正值纪献唐已被皇上处斩,她扶母柩回乡与父合葬。先欲以死节烈,后立誓出家不嫁。在众人的巧妙安排和说服下,最后嫁给了安骥,与张金凤一起鼓励安公子进取功名。作品前段突出她的侠义,较为生动,后段强调她的守礼,则甚苍白,前后性格不统一。

安学海:表字水心。正黄旗汉军人。天性聪明,见识广博,学问超群,但屡次会试,都未得进士。近五十岁会考,终于得中,被派到南河玄家堰任职。因为人刚直,不知贿赂,被河台谈尔音所妒。后因河堤决口,被革职拿问带罪赔修。被开复之后,便死了仕宦之心,一心寻找儿子的救命恩人即亡友的遗女十三妹。在邓家庄与邓九公意气相投,结为兄弟,在众人帮助下,制止了十三妹的复仇行为,说服并帮助她扶母亲灵柩回京与父亲合葬,此后又打消了十三妹立志不嫁的念头,使她嫁给儿子安骥以安身立命。他一生谨行仁义礼智信,言合于经学。他又以德报怨,给邓九公祝寿时遇到谈尔音穷愁潦倒,不得归乡,便赠与银两。又喜授业讲学,在邓家庄使四个儒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安骥:表字千里,别号龙媒,乳名玉格。从小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长大,学识渊博,温文尔,但又幼稚而缺乏世事经验。但他有主见。其父安学海在外任官被陷遭参劾后,他筹集银两前去救父,途中被两个骡夫欺骗,他却相信骡夫而怀疑前来救助他的侠女十三妹。到了能仁寺,又被寺里的和尚暗算,幸亏十三妹救助,才逃得活命,在十三妹逼迫之下,与村女张金凤结为夫妻。后来同父亲回京,又娶了十三妹。自此学业上有些怠惰,追求酒风流。十三妹,张金凤二人借开菊花宴激励他,使他闭门发愤读书,力争求取功名。后来参加考试,探花及第,作过国子监祭酒,后任山东观风整俗使。

张金凤河南彰德府人,因遭灾,变卖家产,随父母去京投亲。途中宿于能仁寺,住持见其貌美,对之起歹心,她坚决不从,后被十三妹救出,并与同时被救的安公子成亲。她性情温婉淑,孝顺公婆,克尽妇道,深得安学海夫妇的欢心。后来十三妹仇人被诛,其母又死,安学海欲使她亦嫁安公子,她执意不肯。张金凤以其伶牙俐齿说服了她,二人共事一夫。作品突出她对父母公婆的尊孝,对丈夫的体贴鼓励和不专房嫉妒。

谈尔音:号钰甫,河工佐杂微员出身,靠逢迎献纳当上了南河河道总督,待入傲慢,居心阴险,利用职权广收贿赂。安学海初上任,未给他送厚礼,他便以为是看不起他,同时又嫉恨安学海的才干,不加重用。在他庆寿时,安学海又未送厚礼,就更增加了对安学海的憎恨,便伺机报复。明知高家堰外河工程偷工减料,不能承受大水,他便派安学海去任通判,果然外河发水,堤岸两次决口,他便借此将安学海革职拿问。其贪污以及工程的偷工减料问题被钦差查清后,他亦被革职,并追退赃物,他因此破败。后贫穷不过,只好扮作道士化了装卖唱。

邓九公:名振彪,排行第九,淮安人,早年习文不成,改去习武,武举时又因文试而落榜,于是便做了保镖,六十年没出什么事,客商们给“名镇江”之匾。性格粗犷豪放,仗义疏财,有一副义胆侠肝,因得罪了海周三,险些遭祸。十三妹制服了周三,保全了邓九公的脸面。虽然十三妹拜他为师,并同老母亲投奔于他,但他对十三妹却十分敬重。后与安学海相识,彼此意气相投,遂为结义兄弟,帮助他使十三妹安身立命。他身体强健,年已八十无龙之态。喜饮酒,且酒量很大。邓九公这个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豪侠好义,受恩不忘恩。

作品鉴赏

编辑

主题思想

《儿女英雄传》描写一个没落的旗人世家,历尽磨难,始终恪守封建纲常伦理,终于重振祖业的故事。作者感慨万端地追忆逝去的荣华,愤怒地鞭挞祸国殃民的罪恶勾当,热情地讴歌忠臣孝子节妇义夫,对满族贵族未来的兴旺发达充满了热烈的幻想,寄托了无限的深情。目的是激励不肖的八旗子弟,以经世致用为己任,不要辜负天恩祖德,要重振往昔雄风。

这部小说作者虽与曹雪芹的境况相似,但没有曹氏那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超拔凡俗的审美情思,只是一个皈依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的世俗之人。写作此书,实是要在精神幻想中圆一个补天的梦。所以曹雪芹写的是罪恶世家的衰败史;而他写的则是积善世家的发皇史,因此,浓重的封建道德说教、陈腐的纲常名教观念以及玉堂金马夫荣妻贵的庸俗人生理想成为小说的主要思想缺陷。

艺术特色

《儿女英雄传》《儿女英雄传》

书中较成功地塑造了英风侠概的十三妹形象。孙楷第考证十三妹的形象渊源于明代凌濛初的《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和清人王士祯的《女侠》(《池北偶谈》卷二六),然而该二则中的人物形象仍然比较苍白,不脱诡秘之气。可以说,直到文康笔下,才完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间侠女形象。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名教的束缚,予十三妹以民间侠义色彩。这个出身宦门的女子,身怀绝技,遁迹深山,蔑视权臣,目无王法,由一腔不平之气激成一副游戏三昧的性情。小说着重刻画了她拯人于穷途末路的义骨侠肠。从悦来客店寻根究底,到能仁寺歼灭凶僧,赠金联姻,借弓退寇,生动地表现出她襟怀磊落肝胆照人的豪侠气概。文康笔下的十三妹,心高气傲,豪天真,口角锋利逼人,又带几分诙谐风趣,个性鲜明,气韵生动。在她铲除人间不平的侠义行为上寄寓着人民审美理想。她最终成为安家的贤德媳妇,恪守三从四德,热衷荣华富贵,前后面目迥异。作家立意要收服“十三妹这条孽龙”,“整顿金笼关玉凤”(第十六回),把她送入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去作为最终的归宿,与其他侠义公案小说之将侠士送至清官手下,表现了同样的思想趋向。“儿女英雄”模式的确立,又为侠义、言情小说的合流推波助澜。

《儿女英雄传》具有切近世态人情的长处,所谓“描摹世态,曲尽人情”。作家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国社会风俗画面。诸如官场的鬼蜮横行,下层社会怪陆离,悦来老店、天齐庙会的喧阗扰攘,以及当时的各种典章礼俗,无不写得细腻真切。首回写蹭蹬场屋的五旬老翁安学海赴考、候榜前光景,笑中有泪,不逊于《儒林外史》笔墨。第二十八回叙安、何结亲,文字花团锦簇满洲贵族婚礼的一应仪注,皎然揭诸眉睫之下。人物描写也有相当的功力,安学海忠厚善良而不免迂腐,张金凤内刚外柔而深心周密,邓九公豪爽拙直,张老夫妻又怯又土,各具风神。

《儿女英雄传》采用市井细民喜闻乐见的评话形式,如同对读者当面娓娓而谈,还不时地忙中偷闲从旁插话,点明筋节,或则插科打诨妙趣横生,深得评话艺术之阃奥。小说结构的翻新出奇,亦为一时所仅见。苏曼殊称誉此书前半部,结构“佳绝”。作家善用伏笔,巧设悬念,悦来店、能仁寺数回,小说主人公十三妹的行动云遮罩,藏头露尾,作了如许一番惊天动地的事,却似“神龙破壁腾空去,夭矫云中没处寻”(第十回),直到第十九回方才道破她的真名实姓,全然打破了开门见山平铺直叙的套数。此书尤为擅长的则是它纯熟、流利的北京口语

出版信息

编辑

古代本

1.《儿女英雄传》三十九回钞本:一函十八册,藏于国家图书馆分馆。

2.《儿女英雄传》光绪四年刊本:木活字本,藏于北京隆福寺聚珍堂书房。

3.《儿女英雄传》光绪六年刊本:木活字本,藏于北京隆福寺聚珍堂书房。

现代

名称

出版时间

作者

出版社

《儿女英雄传》

2010年1月

文康

中州古籍出版社

《儿女英雄传》

1989年

文康

齐鲁书社

《儿女英雄传》

1983年

文康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来源

作品评价

编辑

现代文学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缘欲使英雄儿女之概,备于一身,遂致性格失常,言动绝异,矫揉之态,触目皆是矣。……荣华已落,怆然有怀,命笔留辞,其情况盖与曹雪芹颇类。惟彼为写实,为自叙;此为理想,为叙他。”

现代文学家、哲学胡适《《儿女英雄传〉序》:短处在思想的浅陋,长处在口齿的犀利,语言的漂亮。

作者简介

编辑

文康(生卒年不详),中国清代满族小说家。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号燕北闲人。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出身显贵晚年家道中落。撰写了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