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 编辑

修辞方法

对偶是用字数相、结构相同、意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特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对偶

外文名:Pairing

分类:形式、内容、结构

讲究:平仄,充分利用语的声调

简介

编辑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节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分类

编辑

形式上

1.单句对偶

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例如:

天有多,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

——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再微不足的过错都予以处罚。

青山有幸埋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岳对联

——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2.偶句对偶  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例如: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

——六国结束,四海统一。蜀山树木砍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六王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

3.多句对偶  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例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4.句中对 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峰回路转”、“晓风残”、“羽扇纶巾”。

内容上

1.正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例如: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只要朋友互相知心,即使分离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海内”,四海之内,古代指全中国。“比邻”,近邻。)

而或长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有时长空中的烟一下子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波光,闪耀着金色的光彩,明月的倒影像一块璧,静静的沉浸在水底。(“皓月千里”对“长烟一空”,“静影沉璧”对“浮光跃金”。上下联意思相关互补)

2.反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例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用刀刻东西,刻一阵子就放下,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用刀子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石也能被刻穿。(“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是反对。)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无厌,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列国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秦国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奉送给它的多,它侵略你就越厉害。(“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是反对,“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是反对。)

3.串对偶(流水对)  即“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又叫流水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便可下达襄阳,再向洛阳进发。(行经巴峡巫峡,再过襄阳,直向洛阳,一气贯下,写出急欲出蜀的喜悦心情。)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要想用尽目力眺望到极远的地方,那就要再上一层楼。(欲穷尽目力,就必然要继续登高。)

结构上

1.成分对偶

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其中“论时事不留面子”与“砭锢弊常取类型”均为句子中的成分,所以称成分对偶。

2.句子对偶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均为独立的一句,所以称句子对偶。

例子

编辑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霏霏”。

  2. 汉代的乐府民歌和古,如“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3. 古诗《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

  4. 汉代赋体骈文中“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5. 唐诗宋词元曲《登高》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多病独登台”

  6. 在我国的历代散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7. 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对联,是对偶手法最典型的体现。

古今对偶句

编辑
  • 过五关,斩六将

  • 驿寄梅花,传尺素

  • 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

  • 室有崇山水 人怀与可风流

  • 臣,远小人

  • 花开山寺 咏留诗人

  •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 漫步半月溪畔 徘徊六角井傍

  • 鸿门宴 桃园

  • 登高极目 览水送归

  • 志士惜日短 愁人嫌夜长

  • 坚冰已经打破 航道已经开通

  • 孙行者 祖冲之

  • 英雄气短 儿女情长

  • 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三杯竹叶穿心过 两朵桃花上脸来

  •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 言必信 行必果

  • 名扬四海 声震八方

  •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游子魂销青塞月 美人肠断翠楼烟

  • 桃灼灼 柳依依

  •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 与天地并寿 同日月齐光

  •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心托杜鹃

  • 雪茫茫 雨霏霏

  •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 长江人钓月 旷野火烧风

  • 日晚爱行深竹里 月明多上小桥头

  • 山抹绿 燕剪柳

  • 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 仰首接飞猱 身散

  • 风吹云动星不动 水推移岸不移

  • 满招损 谦受益

  • 指鹿为马 画地为牢

  • 斯人千古少 此曲世间无

  • 杏花初落疏疏雨 杨柳轻摇淡淡风

  • 水不干 鱼不尽

  • 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

  • 人生有乐地 流水无尽期

  • 缕缕轻烟草渡 丝丝微雨杏花村

  • 私心重 骨头软

  • 功盖天下 誉满山河

  •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 心胸阔 天地宽

  • 棋逢敌手 将遇良才

  •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

  • 朝前看 往前走

  • 清风明月 苍松怪石

  • 惜花春起早 爱月夜眠迟

  •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 鬓虽残 心未死

  • 处处春光好 村村气象新

  • 屋漏更遭连夜雨 船破又遇顶头风

  • 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编辑

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对仗: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对仗多用于骈体文。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 ,《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 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里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

所以,对偶和对仗的区别总结出以下几点:

  • 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 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作用

便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