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 编辑

广东省广州市下辖区

白云区,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州市中北部,东邻天河区、埔区,西界佛山市南海区,北接花都区、从化区,南连荔湾区、秀区、天河区。白云区,总面积795.79平方千。下辖20个4个镇。截至2020末,白云区常住人口3742991人(第七次人口普查)。

白云区名称来源于境内的白云山,三元古庙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庙前誓师抗英,写下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自发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为广州市、广东以及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户籍人口116.20万人。2021年,白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1.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2.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24.5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3:23.2:75.5。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白云区

外文名:Baiyun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440111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东省广州市

地理位置:广州市北部

面积:795.79km²

下辖地区:20个街道、4个镇

政府驻地:景泰街道广园中路238号

话区号:020

邮政编码:51008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74.30万(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白云山、白云、白云新城、南湖游乐园

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火车站:广州白云站

车牌代码:粤A

地区生产总值:2551.00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商周时期归属南越。

秦代,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归属南海郡番禺县。

白云区政区图白云区政区图

代因之。

三国东吴时归属广州。

隋唐之后归南海。

北宋中期起,区境东部、北部属番禺,西南部归南海。

清朝代,归属番禺县慕德里巡检司、鹿步巡检司、南海县金利司、三江司。

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孙中山以大元帅命核准广州市区域东至东圃、车陂,南至河南黄埔(村),北至白云山脚,西至增埗对河两小。民国二十年(1931年),番禺县属有部分村庄划入广州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六、七月旬,广州市区扩大,北郊、西郊和东郊原来归属番禺县、南海县的彬、公和、敦和、崇文、沥滘、车陂、石牌、冼猎杨、龙洞堡、上下恩洲划归广州市管辖。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年10,广州市沦陷。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广州市乃将十乡归市属列为郊区,设恩洲、龙洞堡、石牌、冼猎杨、彬社、公和、敦和、崇文、沥滘9个郊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市政府第55次会议议决将市郊9个区调整为6个郊区。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1月第一次进行市属区域调整。郊区调整为7个行政区。

1951年6月,7个郊区又调整为4个郊区。

1953年6月,黄埔区从番禺划入广州市属。

1954年6月,又将4个郊区合并为3个郊区。

1956年6月,将3个郊区合并为广州市郊区。

1958年1月,番禺县珠江以北划归广州市,番禺县属17个乡,1个镇,23个墟市,474个自然村,34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增城县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28个自然村,一同划入广州市郊区。同年8月,郊区成立12个人民公社。年底,郊区4个公社划出与花县合并为广北县。原郊区所属8个公社划为近郊。

白云城区白云城区

1959年3月,由于国务院没有批准广北县的设置,原郊区划给花县的4个公社划回郊区,恢复广州市郊区的建制。

1960年6月,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后,撤消郊区,成立2个以工矿企业为中心的人民公社。7月改为区。

1962年5月,村、江村、黄埔3个区合并成立郊区。

1965年3月,郊区人和、江村、石龙3个公社及江镇、瑶农场划给花县。1967年1月又重新划回郊区。

1973年5月至1975年5月,原黄埔公社7个大队与萝岗公社7个大队从郊区划出组成黄埔区。

1985年5月,原郊区所属2个区公所和4个街道划出成立天河区。原郊区所属鹤洞区公所和白鹤洞街、芳村街划出成立芳村区。

1986年5月,原郊区所属新滘区公所和赤岗街划给海珠区。

1987年1月,国务院批准,广州市郊区更名为白云区,列入城区建制。辖15个镇,5个街道和一个渔业联社。

1987年8月,天河区同和镇及其所属的行政区域范围划归白云区管辖。同和镇的行政区域范围,除原管辖的同和、京溪两个村外,新市镇管辖的东平、永泰和三元里街管辖的柯子岭村划归同和镇管辖。

1988年11月,设置雅瑶镇,管辖原神山镇所属雅瑶村、雅瑶旧村、邝家庄、三向、岑境五个村。撤销槎头街,设置松洲街。石井镇螺溪村、河沙村、坦尾村划归松洲街管辖。12月,设置景泰街。管辖广园、景泰、云苑等新居民区。

1994年11月,设立同德街道。同德街以同德村为基础,同德村从石井镇划出。

1995年4月,设置良田镇。竹料镇八个村的行政区域划归良田镇管辖。

1999年8月,设立黄石街道。黄石街管辖原新市镇的江夏、陈田2个村委会和江夏、外语学院2个居委会及原石井镇务村的黄石花园和祥景花园2个小区。

2000年4月,设置新景街道,管辖原新市镇的棠涌、萧岗2个村委会和白云、棠涌、萧岗、汇侨、南航新村5个居委会;设置棠景街道,管辖原新市镇的棠溪、远景2个村委会和远景、合益、棠溪、新市一、新市二、侨爱苑6个居委会。

2000年9月,原市农工商集团公司12个行政村移交白云区管理。景泰街接收柯子岭村;同和镇政府接收京溪村、同和村、永泰村、东平村;萝岗镇政府接收黄陂村、八斗村华沙村;九佛镇政府接收山龙村、迳下村、卫村、长庚村。

2000年11月,白云区西郊、河沙、坦尾村划入荔湾区。

2001年6月,撤销同和镇,设立同和街、京溪街、永平三个街道,从7月10日起正式运作。

白云区白云区

2002年8月,撤销石井镇,设立石井、金沙两个街道。撤销新市镇,设立嘉禾街、均禾两个街道。撤销蚌湖镇并入人和镇。

2002年9月26日起,雅瑶镇划归花都区管辖。

2003年4月,撤销萝岗镇,设置萝岗街道。5月,萝岗街道辖内行政事务移交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管理。7月,新景街道更名为新市街道。

2004年,神山镇并入江高镇,龙归镇并入太和镇;竹料镇、良田镇、九佛镇并入落潭镇。

2005年7月,为配合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将钟落潭镇九佛片(原九佛镇)划归新成立的萝岗区管辖。矿泉街划归越秀区管辖。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87年1月23日,广州市郊区更名为广州市白云区,列入广州市城区建制。面积1042平方千米。此时,白云区辖12个镇、3个行政街。

1987年4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将原白云山农场辖下的5个行政村及同和、京溪2个居民点组建为同和镇。

1988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从三元里街划出广园、景泰、云苑等新居民区,成立景泰街;11月,从神山镇划出邝家庄、岑境、新村、旧村、三向等自然村,成立雅瑶镇。

1989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从石井镇划出螺涌、松南、松北、河沙、坦尾等地域,成立松洲街。

1994年11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从石井镇划出同德村及新建的大型居民区,成立同德街。

1995年4月14日,经省政府批准,从竹料镇划出良田、白沙、金盆、明、陈洞、华坑、安平、沙田等行政村,成立良田镇。

2000年6月,从新市镇划出远景等村,成立棠景街;划出棠涌、小平等村,成立新景街;划出江夏等村,成立黄石街。

至2000年底,白云区下辖15个镇、8个行政街;共有194个行政村、199个居民社区。

截至2018年,白云区下辖18个街道、4个镇。

2020年7月1日,时隔6年后,广州市白云区再度迎来行政区划调整,原本4镇18街调整为4镇20街。

 白云区地图 白云区地图

区划现状

截至2021年11月,白云区下辖20个街道、4个镇。即三元里街道、松洲街道、景泰街道、黄石街道、同德街道、棠景街道、新市街道、同和街道、京溪街道、永平街道、嘉禾街道、均禾街道、石井街道、金沙街道、云城街道、鹤龙街道、白云湖街道、石街道、龙归街道、大源街道和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镇、江高镇。共有社区284个,行政村118个。白云区人民政府驻景泰街道广园中路238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部,东邻天河区、黄埔区,西界南海区,北接花都区、从化区,南连越秀区、荔湾区,介于东经113°08′36″—113°34′52″、北纬23°07′03″—23°25′53″之间,东西极限长为44.4千米,南北极限长为33.6千米,总面积795.79平方千米。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地貌特征

白云区位于粤中低山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部与东北部高,西部和南部低。大致以广从断裂带和瘦狗岭断裂带为界,广从断裂带以东,瘦狗岭断裂带以北,是白云山—萝岗低山丘陵地区,中有山间冲积平原点缀,如南岗河冲积而成的萝岗洞,金坑河冲积而成的穗丰、兴丰两个小盆地,良田坑冲积而成的白米洞,凤尾坑冲积而成的九佛洞等。广从断裂以西,主要是流溪河冲积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北部及东北部以低山为主,谷深,坡陡,基岩是坚硬的、块状的质岩和花岗岩。在低山的边缘地带,如新广从公路东侧、旧广从公路大源以南两侧,展布着一系列丘陵,其基岩是抗风化力较弱的中粗粒花岗岩,故山顶浑圆,山坡平缓,在丘陵区的南部边缘,沿瘦狗岭断裂走向是一片带状的台地,区境内西起王堂,依次是走马岗、桂花岗,接天河区境的横枝岗、瘦狗岭、下元岗,一直延伸到区境萝岗的火村、刘村。白云山西麓,是丘陵与山前平原相接地带,并展布着一系列北东向的山前洼地和台地,与冲积平原相间,组成了流溪河波状平原。

地貌类型

(1)陡坡低山丘陵地形。属侵蚀构造地形,主要分布在白云山一带及九佛、良田、太和等镇的东部,以花岗岩组成为主,其次是变质岩。一般山丘海拔在100—300米之间,其中位于太和、良田交界的本地区最高峰———帽峰山主峰海拔534.9米,此外,白云山的主峰摩星岭海拔372米,位于九佛北缘的杨大岭海拔349米,位于良田与钟落潭交界处的寻岭海拔313米。这些山岭坡度一般在30°—40°,水系呈树枝状,切割较强烈,上游呈“V字形河谷,后常见跌水。

(2)缓坡低山丘陵地形。属剥蚀侵蚀地形,主要见于萝岗一带,多系花岗岩组成,部分是变质岩。海拔一般在100—200米之间,其中黄陂的牛头山海拔362米,岭头的鹤斗顶海拔331米,暹岗大山海拔288米,黄登的大岭头海拔279米。山丘的山顶浑园,坡度25°—30°,流水切割较密,但深度小,多呈缓坡谷状。

(3)丘陵台地地形。也属剥蚀侵蚀地形,主要分布在萝岗镇的南部,是由花岗岩或变质岩组成,海拔在100米以下,坡度约25°,接近准平原化,在边缘地带往往发育冲沟,水土流失较明显。

(4)河谷阶地与山前平原台地。属侵蚀堆积地形,区境内河谷较发育,但一般保存不完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级:第三阶地已被破碎成残丘状,呈零星分布,阶地海拔22—25米,高出河水面12—15米,为基座阶地或堆积阶地。主要分布于广花平原及流溪河两岸。第二级阶地保存较好,呈残丘状,一般海拔15米,高出河水面4—5米,阶地面平坦,属堆积阶地。主要分布在流溪河钟落潭段两岸。第一级阶地一般高出河水面2—3米,阶地面平坦。与珠江三角洲平原相连,一般呈带状,属基座阶地。主要分布在流溪河竹料段、蚌湖段及江高、石井段的沿岸。此外,在钟落潭、良田、太和、龙归、新市等镇均有山前平原,地势平坦,主要是由粘土、亚粘土、中粗砂、砾石及卵石等组成,厚度一般在10—20米之间,最深的有36.8米。

(5)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三元里至嘉禾地区,地势平坦、宽广,偶有零星小丘点缀其上。海拔相当于二、三级阶地,少数地段有积水洼地,可能是旧河床或牛轭湖的遗迹。

(6)珠江三角洲平原,属河海堆积地形。白云区境西南部,包括石井镇南部、新市镇东南部及松洲、同德等街道范围,是由西江、北江与东江等3个三角洲互相连接而成的复合三角洲,同时又是海侵时期沉积物覆盖的三角洲平原。平原地面平坦,水网密布,也有残丘点缀,有河漫滩和江心洲发育,第四系沉积一般在15—20米之间,最厚有60米。

山峰

白云区内山脉属九连山余脉,从东北向南及向西南伸延,形成区境东北和东部大片丘陵山地,其中有多座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岭。

帽峰山:位于区境东部,北起华坑,南至罗布洞,东至沙田,西至头陂,面积约30平方千米,有30多座大小山峰。主峰莲花峰,海拔534.9米,是全区最高峰。山上遍植松、杉、竹和杂树,林木郁葱,植被茂密。1963年,建有区属帽峰山林场,专管山上林木,经营面积28平方千米。

白云山:主峰摩星岭,海拔372.3米,山上可瞰广州全城和浩瀚珠江,称天南第一峰。山体南北走向,山中巨石峥嵘。东部悬崖峭壁;西部坡度较缓,松林茂密,景色宜人。白云山名胜古迹甚多,历代文人多有题咏。自宋代以来,多次被选为“羊城八景”之一。

杨大岭:位于九佛圩东北,海拔349米,东边部分山麓属增城区。北接从化青幽、九耳两山。山下有腰坑、水响两支涧水。

武台山:位于九佛西南,北起重岗,南界增城。海拔336米。山上曾种梅成林,景色清幽。 寻岭 位于九佛镇莲塘以西,良田镇陈洞之东北,钟落潭镇茅岗之东南,海拔313.3米。

葫芦山:位于良田镇陈洞西南,海拔331米,又称葫芦岭、葫芦石。

洞旗峰:位于太和大源西南,同和东北,海拔314米。旧广从公路的金盆岭隧道就在洞旗峰西南面穿过。

白云山 白云山

气候特征

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环流盛行。冬季处于大陆高压东南边缘,多吹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因有南岭等山脉作屏障,阻隔北方南下寒潮,又可使冷空气锋面停滞,形成阴雨,故冬季不致严寒干燥。夏季主要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多吹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因南岭山脉及区内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形特点,可截留大量水蒸气上升成雨,故夏季不至于酷热。

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四季分明,夏之间多暴雨,夏秋之间多台风。年平均气温21.8℃;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38.1℃;1月,平均气温13.3℃,极端最低为0℃;无霜期达345天;年降雨量1694毫米,4月至9月雨量占82.1%。

水系水文

白云区境内的河流属珠江水系。因受地势影响,河流多从东北流向西南,从东流向西或从北流向南,分别流入珠江、白坭河、流溪河,也有少数经天河区流入东江。主要河流有流溪河、白坭河、珠江(西航道)以及南岗河等。

流溪河

发源于从化桂峰山,因由众多溪流涧水汇集成而得名。干流长157千米,集水面积2300平方千米。从白云区东北部钟落潭镇 湖村入境,至鸦岗村附近三江口与白坭河汇合流入珠江西航道。白云区境内干流长50千米,集水面积529平方千米。建成人和拦河坝,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2万亩。各支流建成多个水库,库容共4303万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积59.8平方千米。

白坭河

又称巴江河,发源于花都区天堂顶,于洲咀口汇合新街河流入白云区。经神山、江高两镇至石井镇鸦岗附近三江口汇合流溪河,流入珠江西航道。干流全长53千米(区境河段长约10千米),集水面积788平方千米。

珠江

广州市境内珠江干流长52千米(以前航道计),白云区境内河段长16千米,境内集水面积129.704平方千米。珠江在区内的主要支流有石井河、新市涌。

南岗河

发源于萝岗木岭,经长平、水西、罗岗、火村等村流入黄埔区至南岗口流入东江。全长27千米,集水面积145平方千米。在白云区境内河段称木强河,长16千米,集水面积97平方千米。上游建有水库,库容816万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积7.6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白云区的浅层地下水分属丘陵区和平原区两种类型。丘陵区的地面积共816平方千米,地下水径流模数为28.5万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2.326亿立方米。平原区的地表面积共450平方千米,地下水径流模数为27.4万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1.233亿立方米。合计浅层地下水年径流量为3.559亿立方米。

据地质部门对白云区地下水资源勘查资料显示,在区境西北部广花平原的下面,有大面积深层地下水,是最具开发价值的地下水资源。在137个钻中,有28个钻孔单位涌水量大于3升/秒,其中鸦岗9号孔达9.5升/秒,均属强水层:其余为少于3升/秒的弱水层。

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①煤矿:白云区内新市镇嘉禾、五边,石井镇夏茅一带有煤矿。嘉禾煤矿区面积约28平方千米,共分8个井区,属上二迭统龙潭组含煤地层,共含煤15—17层,其中11号煤层为主采煤,平均厚度1.19米。

②地热:沿广从断裂两侧有地热资源。这一带地下水系发达,地热通过深大断裂引导上升,加热了地表往下渗的常温水,故多温泉。区内矿泉地区的温泉早已开发,建有矿泉游泳场。

金属矿产:

①有色金属:白云山麓从磨刀坑至天河龙洞一带的花岗石、石英石矿脉中,含有钼、铋、锌等有色金属。

金属矿产:在太和穗丰黄麻塘及兴丰村一带,有大、小36条金矿脉,有原生金矿和次生砂金2种形态的黄金矿藏。并有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等伴生矿。

③稀土矿产:在九佛蟹庄及萝岗一带花岗岩体中,有稀土矿,以中轻富稀铕土为主。

非金属矿产:

①冶金辅助原料:

耐火粘土:在神山郭塘、人和一带,含丰富的软质耐火粘土,主要产于第四系冲积层中,一般深度在2.5—8米左右,厚度2米以上。另嘉禾煤田有硬质耐火粘土,为全省唯一的硬质粘土矿。

硅石:硅质岩及砂岩层状矿床主要分布于区内石龙一带。

石英沙:在江高镇流溪河上的一级阶地的沉积层内,含较大量石英砂,宽约1千米,厚度2—3米。

②建筑材料矿产

石灰石:区内西北部雅瑶一带,含大量石灰石,厚度约200米,可露天开采。

花岗石:分布在东北部、东部丘陵地区,面积共500多平方千米。有的丘陵除表面是风化层外,整个山体都是花岗岩;有的山头则巨石裸露,极易开采。

粘土:区内丘陵地带,含有大量黄、红粘土。神山、江村、钟落潭、竹料等地的垅状台地中也有大量黄土可用于建筑。

河沙:流溪河河床、河滩及其支流河滩有大量河砂。

白鳝泥:神山、郭塘、人和、太盛等地有白鳝泥。

化工原料矿产:

白云区内龙归盆地有硝盐矿床,面积约2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始新统的岩层内。盐层自上而下是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主要矿物为岩盐和无水芒硝,伴生硬石膏、方解石、白云石、钙芒硝等。其中以夏良村一带储量最为丰富。

植物资源

林木:马尾松、水松、湿地松、罗汉松、池杉、水杉、落羽杉、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木麻黄、黄杨、苦楝、荷木、南洋杉、银华、石栗、刺桐、黄槐、橡胶榕、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斜叶榕、菩提榕、水石榕、乌臼、红花楹、法国梧桐、柚木、黄梁木、鸭脚木、黄牛木、半枫荷、宫粉紫荆、台湾相思、大叶相思等。

竹:撑篱竹、丹竹、青皮竹、紫竹、水竹、毛竹、勤竹、篱竹、大头甸、甜竹、车筒竹、观音竹、凤尾竹、崖州竹、黄金间碧竹、烂眼竹、佛肚竹等。

草: 鹧鸪草、芒草、纤毛鸭嘴草、岗松、画眉草、野香茅、山芝麻、野牡丹、竹节草、酸藤子、狗尾草、鼠尾粟、雀稗、瓜子菜、岗梅、岗稔、台湾草、油草、红草、蒲草、天鹅绒草、两耳草、地毯草、阶前草、紫苏、辛花、薄荷、蒲公英、腥草、鸭跖草、木芙蓉、臭草、忍冬、野菊花、颠茄、地胆草、排风藤、田基黄、白花舌草、满天星、凤尾草、石荷叶、半枝莲、抱石莲、白花蛇舌草、天葵草、夏枯草、穿心莲、野荞麦、崩大碗、鸡爪莲、辣蓼、鸡眼草、水蜈蚣、灯笼草、芦根、茅根、紫草、板兰根、龙胆草、败酱草、骨碎补、鹅不食草、香附子、益母草、瓜子金、银线草、大蓟、白茅根、仙鹤草、旱莲草、铁苋菜、铺地锦、七星草、紫珠草、藿香、石菖蒲、鸡骨草、金钱草等。

动物资源

禽:燕子、麻雀、画眉、白燕、翠、灰鹤、鹳、白鹇、锦鸡、黄莺、皮莺、槟榔雀、雉鸡、山麻、鹧鸪、乌鸦、斑鸠、白颈鸦、啄木鸟、伯劳、杜鹃、野鸭、鹌鹑、白鹭、鸬鹚、白头翁、高髻冠、青丝、了哥、沙鹤、长尾仙、布谷鸟、禾鹄、喜鹊、田东鸡、海棠鹅、禾花雀、白鹤、猫头鹰

兽:建国前及建国初期,区内丛林地带有多种野兽,主要有山猪、狗、果子狸、穿山甲、水獭、华南虎等。山猪、老虎等山兽基本绝迹。

水产:鲥鱼、龟、鳖、白饭鱼、笋壳鱼、蓝刀鱼、庵鱼、班鱼(乌鱼、生鱼)、螗虱鱼、白鸽鱼、鲈鱼、鳊鱼、马脐鱼、卿鱼、黄鳝、白鳝、螃蟹、虾、、蚬、石螺、田螺。

人口

编辑

根据白云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白云区常住人口3742991人,占广州市常住总人口的20.04%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户籍人口116.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6.97万人,性人口59.23万人。

政治

编辑

区委书记:赵军明

区委副书记:苏小澎、邓庆彪

区委常委:赵龙 、喻泽立 、谢素琪 、吴扬 、叶东 、张建如 、潘志军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白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1.00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02亿元,同比下降5.2%,两年平均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2.44亿元,同比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24.54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3:23.2:75.5。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白云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超过1100亿元,同比增长16.1%,总量、增速均为全市第二。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37.1%,增长11.8%;民间投资占26.8%,下降11.0%;港澳台投资占0.8%,下降23.0%;外商投资占1.0%,增长85.6%;其他投资占34.3%,增长61.9%。从投资构成看,产业投资占29.1%,增长39.8%;基础设施投资占22.8%,下降18.4%;社会民生投资占9.8%,下降3.1%。

财税收支

2021年,白云区实现税收总额258.85亿元,同比增长18.8%。地方财税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42亿元,可比增长10.8%;其中,税收收入47.78亿元,增长9.7%,非税收入21.64亿元,增长13.2%。分税种看,增值税收入18.26亿元,增长16.6%;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8.12亿元,增长15.7%;企业所得税收入7.03亿元,增长7.5%;房产税收入6.50亿元,增长18.8%。.财政支出向教育和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倾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2.3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用于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160.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6%。其中,用于教育支出43.15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2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34亿元,占全区比重为11.1%;农林水支出11.71亿元,占全区比重为6.1%;卫生健康支出19.6亿元,占全区比重为10.2%。

人民生活

2021年,白云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547元,同比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1元,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9.3%。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7756元,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3.0%;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6505元,增长13.0%,两年平均增长9.2%。

第一产业

2021年,白云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0.26亿元,同比下降2.6%。农业总产值67.32亿元,下降2.9%。其中,种植业产值42.24亿元,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11亿元,增长19.8%;畜牧业产值4.02亿元,下降58.4%;渔业产值5.48亿元,增长11.6%;林业产值0.47亿元,增长2.9倍。引导133家企业自愿结对帮扶118个村。出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股份合作改革方案,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固化率100%。完善区、镇街、村(社)“三资”管理机构,“三资”平台完成交易5775宗、133.18亿元,合同价值提升10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问题合同专项清理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清理整改问题合同5.1万份,追回欠收租金8.05亿元。全部行政村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104个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34个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

种植业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蔬菜种植面积51.39万亩,水果2.06万亩。蔬菜79.97万吨,水果1.32万吨。

畜牧业

2021年,白云区肉类产量1.12万吨。

渔业

2021年,白云区水产品2.84万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白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48.08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1.50亿元,增长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企业2021年,白云区完成产值956.71亿元,增长7.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3%。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8家,工业总产值521.84亿元,增长13.3%;年产值1亿至5亿元的企业有170家,工业总产值335.11亿元,增长14.3%;年产值1亿元以下的企业有792家,工业总产值291.13亿元,下降5.4%。分行业看,五大主要行业2021年,白云区实现产值629.35亿元,增长9.4%。2021年,白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90.62亿元,增长17.1%;利润总额55.25亿元,增长9.9%。工业企业产销情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4.7%。能源消耗2021年,白云区全社会用电量154.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5%,其中,工业用电量45.46亿千瓦时,增长2.97%。2021年,白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合计为86.91万吨标准煤。其中,电力工业生产消费量18.85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比重为21.7%;原煤工业生产消费量17.54万吨标准煤,占20.2%。

建筑业

2021年,白云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1.54亿元,同比增长14.8%。辖区内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完成总产值650.27亿元,增长40.6%,增速为全市第一。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535.50亿元,增长27.2%;安装工程完成产值61.70亿元,增长1.3倍。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1年,白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812.26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204.26亿元,增长26.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87.05亿元,增长15.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67.40亿元,增长18.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14.75亿元,增长16.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28.78亿元,增长101.5%。

2021年,白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40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32.42亿元,增长4.3%;住宿餐饮业餐费收入43.98亿元,增长12.3%。2021年,白云区商品销售总额3491.20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718.67亿元,增长16.5%;零售业商品销售额772.53亿元,增长1.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居前五位的商品依次是:金属材料类800.50亿元,增长11.3%;汽车类495.56亿元,下降3.7%;粮油、食品类290.77亿元,增长20.1%;石油及制品类288.35亿元,增长44.4%;中西药品类191.77亿元,增长6.4%。2021年,白云区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49.06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住宿业营业额13.27亿元,增长11.2%;餐饮业营业额135.79亿元,增长17.8%。

对外经济

2021年,白云区进出口总值444.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总值328.6亿元,增长4.4%;进口总值115.9亿元,下降3.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174万美元,同比增长13.1倍,新设企业477家,增长66.2%;合同外资金额47536万美元,下降85.6%。

房地产业

2021年,白云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7%。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929.53万平方米,增长28.6%;房屋竣工面积54.02万平方米,增长1.8倍。

邮电通信

2021年,白云区电信业务总量50.39亿元,同比下降3.0%。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固定电话用户33.06万户,增长2.0%;移动电话用户513.51万户,增长29.7%。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384.69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28.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7.5万户,增长15.4%;移动互联网用户174.69万户,下降63.7%。

旅游业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城市接待总人数为1790万人次,其中过夜人数为861万人次,一日游人数929万人次,旅游业实现总收入467431万元。举办或承办元旦白云山潮墟活动、“听见花开”春节系列活动、首届中国(广州)公园文创大会等活动,丰富了景区的旅游文化内涵。景区总进园人次1641.92万人次。2021年帽峰山景区2021年,白云区共接待游客41.56万人次。

金融

2021年,白云区金融业增加值4.53亿元,同比增长6.0%。

2021年,白云区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14家、新三板企业31家,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918家,与上年同期相比,新增风投、创投、股权投资机构15家。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2017年,白云区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为1539.4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87.84千米,一级公路121.42千米,二级公路197.1千米,三级公路223.62千米,四级公路554.98千米,等外公路254.53千米。

公路

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州环城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等高速公路,105国道、106国道、107国道、321国道、324国道穿白云区境而过,广汕、广从、广花、兴泰、罗南、沙泰等省道,机场快速干线行经区境。

铁路

白云区境内有京广铁路、广三铁路,华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京广铁路江高编组站”也坐落在区内。

轨道交通

广州地铁2号线、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6号线、广州地铁8号线、广州地铁9号线、广州地铁14号线,广州地铁14号线支线行经白云区境。

航空

白云区有新、旧白云国际机场。

运输

2021年,白云区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025.70万人次,同比下降8%;机场货邮行吞吐量为224.15万吨,增长12.0%。航空运输业客货运周转量143.88亿吨千米,增长4.2%。

白云机场 白云机场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广东省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357家;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1家、孵化面积3.6万平方米。专利授权量28626件,同比增长31.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44件,增长1.1倍。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市第二位。2021年,白云区商标申量10.30万件,商标注册量8.72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40.99万件,均位居全市第二位。年末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共有各类学校662所,比上年增加30所。其中,幼儿园413所,比上年增加34所;小学176所,比上年减少2所,普通中学69所,比上年减少2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2021年,白云区实际招生8.91万人,在校学生35.46万人,毕业生7.83万人。其中,幼儿园实际招生3.48万人,在校学生11.44万人,毕业生3.41万人;小学实际招生3.06万人,在校学生17.05万人,毕业生2.43万人;普通中学实际招生2.23万人,在校学生6.57万人,毕业生1.93万人;职业中学实际招生0.14万人,在校学生0.4万人,毕业生0.06万人。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共有教职工3.40万人,同比增长5.6%,其中,专任教师2.23万人,增长1.4%。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全区共有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5个尚未核定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区级图书馆1间,区级文化馆1间,区民俗文化博物馆1间,区农民工博物馆1间,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4个,文化广场24个。2021年,白云区区内组织各类文化文艺活动150场次,送书下乡14万册。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图书馆48间,比上年增加6间,2021年,白云区图书借还131.93.万册次,接待读者115.55万人次。区馆总藏书量72.14万册、年新购文献4.35万册(含音像资源),有村社图书室399个,总藏书量达36.77万册,2021年,白云区图书借还78.58万册,接待读者112.07万人次。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1间,收藏152个全宗单位档案,均可用计算机检索,共收藏档案26.6万卷。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60场,选送作品参加广州市系列文化赛事,荣获6个金、11个银奖、5个铜奖、5个优秀奖及8个单项奖。

体育事业

2021年,白云区共建设健身路径30条、乒乓球台30张。体育设施覆盖率高达100%。2021年,白云区输送体育人才42人。输送运动员参加全国赛事获得2个第一名、1个第三名、3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1个第七名。参加省级比赛获得38个第一名、30个前三名、17个前六名、3个前八名。2021年,白云区体育彩票总销量9.48亿元,居全市之首。体彩销售实体店485个,区级公益金3180万元(不含12月弃奖)。

卫生事业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医疗卫生机构912个,医疗病床位数22538张,工作人员35073人。其中,执业医师8428人,执业助理医师794人,注册护士13269人,药剂人员1250人,检验人员720人。2021年,白云区门诊诊疗1740.77万人次,入院人数45.82万人。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制机制,已形成“区一镇街一村居.(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委员会管理架构。完成江高镇南岗村等9间中心卫生站建设。智慧医疗平台项目已完成4家区属医院“智慧医院”和区域影像中心、大数据平台、医联体平台三大模块建设,智慧医疗综合管理平台二期项目首创广州市区域智慧监督管理平台。建立平战结合疫情防控、专班人员轮岗和奖惩等长效机制,全面、快速、精准处置“5.21*12.03”等突发疫情。2021年,白云区累计排查重点人员63.6万人次、核酸筛查1746万人次,集中健康管理服务2.5万人、居家健康管理服务12.6万人、疫苗接种852.6万剂次、全程接种367.2万人,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8.1%。引入达安、华银、迪安等企业,达产后核酸日检测能力提升至35万管。

劳动就业

2021年,白云区城镇新增就业4433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21371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9626人,受理各类就业创业补贴共2.99亿元,惠及3.7万余家企业,惠及16.1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三千余期,培训各类社会劳动者218937人次,发放补贴2.476亿元。全区共有‘粤菜师傅”培训基地6个,其中,省级3个、区级3个。建成75个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其中镇街级总站24个,社区、村级分站51个。

社会保障

2021年,白云区缴纳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69.91万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3.44万人次。各类社会保险申报缴费人数324.31万人。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分别有880.31万人次、894.48万人次、874.46万人次、638.43万人次和958.82万人次,五大险种征缴金额共计154.83亿元。发放2020年度稳岗补贴5.30万家企业,发放金额2750.23万元。

社会福利

截至2021年末,白云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47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46人,享受城市特困供养金人数183人,享受农村特困供养金人数61人,享受临时救助人数131人。不断提高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标准,低保标准提升至每人每年13440元,城市特困供养标准提升至每人每年21504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升至每人每年21672元。2021年,白云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基本生活、养育、补助等保障金8958.95万元,受惠困难对象26.84万人次。养老服务日益改善。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21年累计提供上门家政服务47199人次,已累计有10个家政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12个镇街。经优化调整后共设有140个助餐点,疫情期间日均服务近2600人次,2021年,白云区累计服务66.4万余人次,发动高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参与配餐服务,累计服务长者38872人次。全区已建成护理站20个,其中试点护理站7个。

基础建设

2021年,白云区有473个“攻城拔寨”重点项目推进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00.59亿元,同比增长15.1%,346个项目开工在建。城市服务功能大幅跃升。累计完成投资60亿元,新建或改造道路81千米,11个项目实现完工,31个项目加紧推进。2021年,白云区累计完成水利工程建设16宗和23个内点整治;持续推进32个城中村、114个农村改水工程,年度新建供水管网570千米,完成水表改造10.1万户;完成4978户老旧居民住宅共用用水设施改造;健康城净水厂等4座新污水处理厂已通水投产,年度新建污水管网582千米;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6.34平方千米。建成投产输变电项目6项,配电网项目653项,完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15.8亿元。2021年新增覆盖管道燃气用户150056户,新建307.4千米燃气管道。清拆违建1.1万宗,面积超1190万平方米。

2021年,白云区新建、改造和提升完善公厕31座,新建改造垃圾压缩站13座,完成历史遗留环卫公共服务设施确权、销账223宗。生活垃圾清运量156.19万吨,厨余垃圾收运量提升至1108.32吨/天,分类率为25.9%,均实施无害化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量6663.48吨,粪便处理率达100%。拆除白云山整治范围违法建设200宗、总面积17.6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白云山“还绿于民”拆违年度任务。改造完成白云山次要门岗进山路径升级改造工程六个门岗道路6.04千米,培育2个市级、23个区级容貌品质社区、2个容貌示范街道。完成18条道路绿化品质提升,新建口袋公园50个。全区有公园43个,占地面积668.76公顷。建成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8544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9.5%。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为7952公顷,绿地率为46.0%,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4754.2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5.25平方米。

环境保护

2021年,白云区辖内溪坝为III类,鸦岗、大坳、石井河口断面为IV类,均达到国家、省考核目标;39条黑臭河涌已于2020年底消除黑臭,并通过市“长制久清”评估验收;穗云水厂出厂水水质达标率100%。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行政验收工作,完成24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评审工作。2021年,白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5天,占比89%,优于全市水平(88.5%)。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及臭氧浓度分别为27微克/立方米、57微克/立方米、38微克/立方米、7微克/立方米、1.1毫克/立方米、154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1年,白云区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6.7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5分贝。

安全生产

2021年,白云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239人,同比下降14.95%。

平安建设

2021年,白云区创建全链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建3286个最小应急单元,网格化工作连续2年排名全市第一。案件类警情下降8.5%,降幅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禁毒打击效能稳居全市前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总结考评全市第一,涉黑恶警情下降23.2%。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白云区以粤方言为主,其次为客家话,也有个别居民点讲潮汕话。粤方言占全区总人口的90%。客家方言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左右。此外,在钟落潭镇钟落潭村的联合庄,有100多户约450人讲潮汕话。近郊镇、街,及辖区中西部平原地区均以粤方言人口为主,占全区总人口的90%以上。在这些镇街中,尽管有些地区(如人和、蚌湖、龙归)的方言保留着比较明显的地方特点,语音和汇也与广州市区的白话有一定的差异,但完全可以沟通。

白云区客家人聚居地计有九佛镇凤尾、棠下、佛朗、迳下等行政村及红卫农场;钟落潭镇马洞、马坜、白土、长腰岭等行政村;良田镇金盆、光明、陈洞等行政村;太和镇穗丰、兴丰、谢家庄头陂、白山、大源、和龙、米龙、石湖、大沥、草庄、田心、沙亭岗;同和镇同和、永泰、东平、柯子岭等行政村;萝岗镇长平、黄麻等行政村。另石井镇庆丰村有一自然村是磨刀坑水库区的移民点,也仍然保留着客家方言。区境的客家人除少数老人以外,大多都能说客家话和白话两种方言。太和镇是客家人最多的一个镇,占6成以上。

文物遗迹

白云区三元古庙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庙前誓师抗英,写下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自发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为广州市、广东省以及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升平社学和石井桥为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里人民为抗击英军,联合北郊近百乡农民组织抗英勇,成立了升平社学,社学旧址内现保存有"众志成城"、"气慑鲸鲵"、"义维桑梓"、"藩篱永固"等石匾。石井桥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石井桥石栏板上面,还留有当时侵略军炮击的弹洞。此外,还有陈子壮纪念馆、石门贪泉、曾氏大宗祠、北帝庙、金刚禅寺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积淀资源。

风景名胜

编辑

白云山

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0.98平方千米,主峰摩星岭高382米,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白云山景自古就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如“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白云松涛”和“云山锦秀”胜景两度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

云台花园

云台花园座落在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面的三台岭内,总面积12公顷,毗邻24路车总站,南临广源路,东倚白云索道,于1995年9月28日建成开放。云台花园是以欣赏四季珍贵花木造景为主、中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之一,以中西方园林建筑风格相结合,内有各具特色的景点14处。花园的整体布局以正对大门的宽大台阶为轴心展开,轴心线的两侧,云台大花园分别排列出不同的功能区,200多种中外名贵四时花卉分布在不同的功能区里。中轴线东侧,在种植各种花卉的同时,还依地势起伏培植了大面积的草坪,中轴线的西侧是谊园和室。

广州体育馆

广州体育馆是为中国第九届运动会建设的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体育设施,是九运会体操、篮球等项目的比赛地和盛大的闭幕式举办地。是广州市新世纪的重点、标志性建筑。广州体育馆位于广州新广从公路原白云苗圃地段,项目占地约24万平方米,其中约8万平方米作体育馆建设用地,6万平方米作体育公园,8万平方米作运动员村,2万平方米为市政规划道路。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广州新体育馆建设内容有:主场馆、练习馆、大众活动中心、行政楼、餐厅、中央能源中心、停车场、运动员村及附属停车场、商业设施等。

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

位于广州市三元古庙。该庙原是一座两进一庑廊供北帝的道教神庙。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庙前誓师抗英,写下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自发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三元古庙亦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解放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对三元古庙几经修缮,较好地保持了古庙原貌。1961年,三元古庙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为广州市、广东省以及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位于同和街,其中大河马水上世界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水上乐园,内设标准泳池、阳光水道、儿童嬉水池、情侣回旋管、竞赛滑道等十几项水上活动。南湖游乐园位于广州大道北同大路。占地25万平方米,是“广州十佳旅游景点之一”,被评为“全国先进游乐园”。园内有大小娱乐项目三十多个,开发有“疯狂过山车”、“激流冲浪”、“飞越彩”、“海盗”、“视觉360度全景电影”等项目。

帽峰山

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北起华坑,南至罗布洞,东至沙田,西达头陂,面积约为66.7平方千米。公园属丘陵区,帽峰山主峰莲花峰海拔534.9米,比白云山高163米,是广州市区最高峰,可驱车到山顶。周围聚集着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个,形成复杂的地形,山的绝对高度不大,但相对高差大,加上山坡陡峭,沟谷幽深,给人莽莽苍苍之感,森林覆盖率大于95%,景色秀美,环境幽静。公园内有铜锣湾水库和沙田水库,铜锣湾水库面积27.3公顷,沙田水库面积35.8公顷,四周山体连绵,森林茂密。

曾氏大宗祠

位于钟落潭镇龙岗村,又名追远堂。据族谱记载,龙岗村曾姓为曾子后裔,追远堂之名出于曾子语“追远民德归厚”。该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建。坐西向东,5进深,占地966平方米,灰塑瓦脊,碌筒瓦面,素胎勾头、滴水、锅耳风水山墙。第一进面阔进深各3间,瓦脊上灰塑双龙,龙身向脊端、龙头回望宝珠。第二进是花岗石4柱3间楼牌坊,有砖雕卷叶形斗拱,坊额题刻“奉议大夫”,上方有“恩荣”2字,牌坊后面题刻“唯一流芳”4字。第三进面阔3间13.9米、进深3间隔10.2米,金柱连系仿精雕龙凤。第四进面阔3间,深2间,前面有天井及两廊。

特色小吃

编辑

太和烧排骨

太和烧排骨最大的特点就是选用上等肋排,配以多种香料腌制,用当地的荔枝干柴烧制,外焦里嫩,多汁鲜嫩,最与众不同的是以整条肋骨为菜,口感酣畅淋漓,极具西北味道。

山水河粉

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其做法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其粉洁白薄韧,食法有干炒、湿炒、泡(汤粉)食、凉拌等。沙河粉最初产于广州沙河镇而得名。炒者柔韧劲道,香味浓郁;泡者白嫩滑软,清不腻。

帽峰山烧鸡

选用当地农民放养的走地鸡为原料,配以桂、五香、八角等十多种药材泡浸,将腌制好的鸡吊在泥炉里,分别用荔枝、松枝、芭蕉叶来烤,香味各异,鸡身的皮被烧得焦红香脆,肉多汁而嫩滑。由于鸡本身包含的油分不同,又可以做成“干烧鸡”和“湿烧鸡”两种。

龙归烧肉

烧猪肉的历史悠久,1400年前,《齐民要术》中称为“炙豚”。在清代“满汉全席”上亦为上菜之一。此品选肥瘦均匀中猪为料,宰净后,以五香粉、精盐、腐乳等酱料、糖、蒜、汾酒腌制入味,明炉烧制而成。白云区太和、龙归两地烧制的烧肉,烧前将猪皮刺穿,用木炭烧成,称为麻皮烧肉,以其入口酥脆,肥而不腻、甘香味美而闻名。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东省广州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广州几乎每个酒楼都设有这菜式。以猪手为主料,沸水煮至软烂,捞出晾凉后加调料凉拌,即可食用。其特点是酸中带甜,肥而不腻,皮爽脆,食而不厌,骨肉易离,皮爽肉滑,是佐酒佳肴。

荣誉称号

编辑

白云区获201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

201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6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

2016年度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前1000强(全国科学发展千强镇)(江高镇位列第157位)。

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17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7年12月14日,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

2018年10月,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8年9月,白云区入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位列第18名。

2018年10月,白云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8年11月,白云区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23名。

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全国百强区。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75。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83位。

2020年 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25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0年12月,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2年7月,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