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堂 编辑

菲茨杰拉德创作长篇小说

人间天堂》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处女作

它的问世奠定了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作为“爵士时代的魁首和桂冠诗人的地位。在《人间天堂》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对艾莫里“幻想——追求——破灭”这一历程细致入微的描绘,“将青人狂热追求‘美国梦’的幻想和注定要破灭的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现了出来”。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人间天堂

外文名:ThisSideofParadise

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首版时间:1920年

字数:203千

内容简介

编辑

艾莫里出身于美国世家,有着清秀的容貌和聪明的头脑。同年轻的作一样,他多愁善感,充满了年轻人的幻想,想要“爬上会的顶峰”,做个“大人物”,娶“最漂亮的姑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以贵族阶层的傲眼来审视人生,对现实不屑一顾,与社会格格不入,终日纸醉金迷,沉酒于恋爱的玫瑰梦中。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期间,周围的环境更加剧了他对中产阶级价值的怀疑和反叛情绪。但这一系列盲目的反叛举动非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导致了一系列不幸事件的发生。考试不及格使他失去了追求知识信念,几起几落的罗曼蒂克式恋爱使他对爱情丧失了信心。正当他终日迷惘、哪圈在堕落边缘之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离开校园奔赴军营受训。战争期间,他母亲去世,同学惨死孤场。战争结束后,他返回纽约做生意,但投失败,最后破产。此时,心爱的姑娘罗莎琳已嫁人,多年崇精神导师达西神父也已病逝。艾莫里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打击之后,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追求享乐发展到虚无主和颓废主义”。他对人生厌恶到了极点,终日借酒消愁,以寻找内心的平静。在小说的结尾,艾莫里独自一人来到普林斯顿,站在学校口,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此时才深感自己失去和缺乏的东西太多了,难以弥补。唯一能够让他聊以自慰的就是通过人生路上的种种曲曲折折,他已对人生的价值标准有了一点自我悟。

作品目录

编辑

卷目

章目

章名称

第一卷 爱空想的自负者

第一章

特丽丝的儿子艾默里

第二章

源码顶建筑和怪兽滴水嘴

第三章

自负者开始思考

第四章

顾影自怜的美少年

〔插曲一九一七年五至九一九年二月

第二卷一个重要人物所受的教育

第一章

初入社会圈的少

第二章

康复实验

第三章

轻狂的嘲弄

第四章

鄙视一切牺牲

第五章

自负者成了一个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编辑

《人间天堂》的主题无疑与“美国梦及其幻灭”有关,“美国梦”作为美国理想、美国神话和美国精神,伴随着整个美利坚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人们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就开始了“美国梦”的追寻。早期的美国富于浪漫色彩,吸引着欧洲成千上万的清教徒和移民,是欧洲人向往的地。他们为了理想的自由之梦和世俗的发迹之梦,远涉重洋,来到了荒芜的美洲大陆。在这批移民中,有在国内受到教会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他们为了摆脱英国教会的剥削,不远万里来到美洲大陆,寻找生存的机会,梦想着在这贫瘠的荒原上建立起新的耶路撒冷——上帝在人间的王国。对于他们来说,在这块无人开垦的土地上,可以享受到充分的个人自由。“以温思罗普为代表的清教徒自认为是上帝的‘特殊子民’,感到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与世界上一切不圣洁的事物抗争”。他们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山巅之城”,也就是一个示范民族、一个可以让世人景仰和效仿的民族,他们为此而勤奋工作,严于自律。清教徒首先把自由民主个人主义传统纳入“美国梦”之中,直到今天,这一传统仍为大多数美国人所推崇。同时,他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奋斗,将美洲这一片荒野改造为世界繁华之都,创造了美国神话,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然而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经济基本上处于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但经济的大发展并不意味着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物质生活的巨大化,带来的却是一系列难以排解的精神困惑。经济力量没有带来民众共享繁荣的福祉,反而冲垮了社会的政治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堤坝。曾经作为一种真诚的信念激励美国人民生生不息地奋斗的“美国梦”在这种社会现实面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民主、自由、平等”之类的宏大理想逐渐失去其圣洁的光辉,锐意进取的创业意识慢为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所取代。美国人的那种人人均可发财致富的信念开始不攻自破,“美国梦”面临彻底幻灭的危机。

梦幻破灭的主题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海明威用他那脍炙人口的反战小说,充分表现了美国青年的悲观失望情绪;艾略特用他的著名篇《荒原》描绘了变为精神荒原的战后文明;而菲茨杰拉德以他短暂的一生的经历,凭着对社会细致的观察,为人们提供了“美国梦”幻灭的实例。菲茨杰拉德着重描写个人经历,而这经历本身就是美利坚民族经历的一个缩影。从这种意义上说,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尽管总体框架上明显是“自传体”的,但它们还是超了个人范畴,成为一种人类及文化现实的戏剧象征。 《人间天堂》便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人物介绍

编辑

艾莫里·布莱恩

艾莫里·布莱恩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人,渴望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而出人头地,他优柔寡断、多愁善感,战后美国年轻的一代人的几乎所有特征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体现。然而,当他的家庭经济破产后,身边的“漂亮姑娘”一个个都与他分道扬镳,他失望了,对上流社会和现行的社会制度产生了强烈的愤懑和憎恨。他开始认识到在这个世道上,“最有钱的人只要愿意,就可以娶到最漂亮的姑娘,而没有收入的艺术家却只能把自己的才华出卖给制造纽扣的商人”。这种强烈的反差和他激进的思想意识使他盼望着来一场社会大革命,以便能把他翻到社会的最上层。艾莫里对“人间天堂”的追求是梦幻式的,梦碎之后,留下的只是更大的惆怅和哀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间天堂》是一部反映了年轻的一代如何战胜虚妄幻想、逐渐走向成熟的生动记录

作品鉴赏

编辑

作品主题

《人间天堂》由第一部《浪漫的自我主义者》、《插曲1917年5月-1919年2月》和第二部《一个重要人物的成长》三部分组成,如实描绘了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经济繁荣的社会景象,生动记录了青年艾莫里·布莱恩的成长、恋爱、幻想破灭及认识自我的历程,深刻揭示了一战后美国年轻一代放荡不羁的生活和焦躁不安的心态。这部小说既可以看作是记录了菲茨杰拉德本人生活体验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又可以看作是一部实反映了一战后美国青年一代理想遭到幻灭、精神一片迷惘的社会纪录片。艾莫里“成长——恋爱——幻灭”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青年成长故事,还是一部洞察了一战后美国青年对人生的幻想和追求的社会编年史。在艾莫里的成长历程,体现着美国年轻一代对“美国梦”狂放而不懈的追寻。这种追寻,集中体现为对自我的追寻以及对爱情的追寻。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浪漫主义人物具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勤于自我反。”《人间天堂》中的艾莫里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者,但他在经历种种挫折的同时,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并最终一步步挣脱了贵族式的、浪漫的自我主义者的幻影,认识了自我。

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艾莫里的家庭出身。艾莫里的母亲比阿特丽斯是一位美国富豪的女儿,而他父亲斯蒂芬·布莱恩是因继承了两位在芝加哥经纪人的哥哥的遗产而致富的。这个新组建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然而,比阿特丽斯却仍在这个新家里保持着贵族派头。艾莫里在出发去圣雷杰斯中学时,据说被准备了“六套夏天的内衣、六套冬天的内衣,一件线衫或T恤衫,一件运动衫,一件大衣,还有冬装等”。也正是这种奢侈铺,加上不善投资和理财,才导致后来他们家庭经济状况的急剧下滑。

比阿特丽斯在年轻时接受的是贵族精英教育,尽管这种教育已处于“精英时代的末日”,但她仍想把这种教育灌输在自己的儿子艾莫里身上。因此,和其他的富家小男孩不同,艾莫里从他母亲那里接受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教育,比如躺在床上用早餐、在浴缸里阅读等,而他母亲却对他的“娇气”沾沾自喜。受到母亲耳濡目染的影响,艾莫里到了13岁时越来越像他的母亲。在他母亲的精心培养下,他树立起了一种比其他人优越很多的优越感。尽管这种优越感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两年生活中受到沉重打击,艾莫里还是形成了他最初的哲学,他生活的准则,即一种贵族式的自我主义:

“艾莫里把自己称为一个幸运的青年,可塑性极大,既可变好,也可变坏。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但是他依赖的是他的天(接受事物相当敏捷)和他卓越的智力(博览群书)。他引以为豪的是除了不可能成为一个技术或科学方面的天才之外,其他的高峰他都能攀登。”

然而等到了圣雷杰斯中学后,尽管艾莫里视自己为拥有天赋和卓越智力的人,他身边的人却认为他骄傲自大,普通厌恶他。直到在第二学年的那场橄榄球赛中大出风头,充分享受到了英勇顽强的英雄主义之后,艾莫里才恢复了之前的踌躇满志,并有了第一次反思,开始聪明地把他母亲施加的影响隐藏起来。艾莫里似乎与原先的自己判若两人,但他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艾莫里认为普林斯顿大学学生虽然懒散,但却个个漂亮、颇有贵族派头,因此一直对普林斯顿大学心有所属。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后,艾莫里暗下决心要出人头地。经过一番努力后,他进入了《普林斯顿人报》编委会,参加了三角俱乐部的音乐剧巡演,加入了“乡村小舍”俱乐部,还被选入了二年级舞会的筹委会。此时的他不仅结识了一大帮优秀的新朋友,还与伊莎贝拉谈起了恋爱。然而那种贵族式的自我主义的慵懒的本质,却使他在登上了虚荣的高点、青年时期自我主义者的顶峰之后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与伊莎贝拉的爱情失意对他而言只是一段浪漫史的适时中止,而因补考不及格被迫离开《普林斯顿人报》编委会、丧失进入高年级学生会领导班子的机会,对艾莫里的打击更为致命。艾莫里一度陷入消极颓废,直到恶魔那“一张苍白和被某种沉重的邪恶所扭曲的脸”使艾莫里警醒过来。在最后两年的大学生活中,艾莫里从同好友伯恩·霍利德身上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他变得更加愤世嫉俗,对横在他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冷嘲热讽,认为人不可能完美无缺”。这第二次反思,其实也是对之前贵族式的自我主义的质疑。随后战争的持续,使美少年艾莫里终于走出自己的幻影,离开校园、奔赴海外训练营。

在第二部中,艾莫里经历了与罗莎琳德的爱情破灭、重整旗鼓的实验、自我嘲讽及高傲的牺牲后,终于从达西神父的葬礼中诞生了一个新的自我:“他找到了 自己现在、过去和将来始终想要的东西——不是得到他原来害怕得到的赞赏,不是得到他曾经使自己相信得到过的爱,而是使自己成为人们所需要的人,不可或缺的人”。这第三次反思使艾莫里感到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给予人们一种安全感,于是他转向了社会主义信仰。正如寓言故事中的朝圣者一般,艾莫里在幻灭与重生交织的情绪中动身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塔楼、尖顶和声使他宛如新生般地意识到,“昔日的精神在孵化新的一代,来自混沌的、未经净化的世界的精英青年。他们仍然浪漫地从已故的政治家和诗人留下的错误与快被遗忘的梦想中吸取养料。这里是新的一代,高喊旧时的口号,学习旧时的信条,沉溺于漫长的、日以继夜的梦幻之中。最后必然走出来,走进那个肮脏的、灰色的漩涡中去追求爱情和骄傲”。至此,艾莫里经历了最四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反思,终于走出了“浪漫的自我主义者”的幻影,向着晶莹剔透、光芒四射的天空张开双臂,喊出了“我了解我自己”这一苏格拉底式的至理名言。

因此可以说,《人间天堂》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杰作,是“迷惘的一代”的真实写照。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以生动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美国“迷惘的一代”形成初期严重的道德混乱和精神危机。深刻地揭示了一战期间美国年轻人的精神空虚和道德沉沦,真实地记载了美国“迷惘的一代”青年人追求享乐、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如实地反映了放纵、轻浮的“爵士时代”来临之前美国社会出现的青的骚动,逼真地描述了这一代人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惑与挫折。通过全新的视角和合理的布局,菲茨杰拉德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将青年人狂热追求“美国梦”的幻想和注定要破灭的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人们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位高雅幻灭的主人公——艾莫里·布莱恩,一位青年艺术家,寻求自我价值为主题,以他的心理矛盾为基本内容,暗示在风雅魅力之下主人公所隐藏着一股浪漫的悲伤情绪,深刻揭示了他的困惑与惆怅,通过描述主人公个人坎坷的经历来展示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遭遇。

在《人间天堂》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对艾莫里“幻想——追求——破灭”这一历程细致入微的描绘,“将青年人狂热追求‘美国梦’的幻想和注定要破灭的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艾莫里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菲茨杰拉德青年时代生活的艺术再现,菲茨杰拉德“用一种理解甚至参与的心情,毫不掩饰地展现了青年一代对‘美国梦’狂放而宣泄的追寻”。年轻的艾莫里不顾一切地想要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智力获得声望和地位,后来才发现他所追求的,甚至包括爱情,都不值得赞美,这充分显示了“美国梦”的虚无。而一如艾莫里这种关于成功的强烈望在菲茨杰拉德随后的小说主人公盖茨比、迪克·戴弗身上也有所展示。同时,菲茨杰拉德对罗莎琳德的刻画也引导出了一系列后期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她还没被完全宠坏。她生气勃勃,她有渴求成长和学习的意愿,她对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浪漫情缘有着无限的信心,还有她的勇气和本质上的诚实——这些东西都还没有丧失殆尽。”但是,它们注定会丧失殆尽。正是由于他笔下的人物渐渐失去了这些品质,才对他们的失败产生了同情和怜悯之情。另外,在《人间天堂》中,菲茨杰拉德不仅“以他特有的敏锐和智慧‘感受’到了时代的震颤,以生动的文笔如实记录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气息”,还准确地捕捉到了20世纪20年代流光溢彩、喧嚣迷醉的繁荣表象下的道德沦丧和堕落,以华丽的辞藻展示了艾莫里对“美国梦”的追寻与幻灭历程。这一基于对生活和时代观察下的如实描绘,也逐渐成为他以后的小说中持续的创作主题。

艺术特色

小说描述十分生动、文笔相当清新活泼,人与事被描写得有声有色,在美国广大读者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小说中,主人公艾莫里·布莱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

《人间天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语言描述凝练、精确。菲茨杰拉德运用语言的技术水平之高,每一个措辞之准确,在当时来讲无人可与之匹敌。换句话说,菲茨杰拉德善于推敲措辞语言,以求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以至于后人用任何一个相似的语去替换都没有原文的效果。如《人间天堂》片段中这样说道:“他父亲原本就是个没有用的人,不善表达,却喜好读拜伦的诗。”这样一句极其简单的话语,确极其准确地定位了这一人物形象。文中用原本强调这一人物由来已久的软弱无用的形象特点,如若用本来等词语区替换,就会使得这一人物特点大打折扣。通过《人间天堂》中语言的巧妙运用,充分证明了菲茨杰拉德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创作有着很高的要求。

菲茨杰拉德非常擅长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菲茨杰拉德的对比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性对比,菲茨杰拉德常常把性格迥异的两个人物进行正面对比,以此突出表达的中心思想。如《人间天堂》片段中描述:“许多年来,他就在他那一家人生活的幕后徘徊,纯然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的形象。可贝雅特丽丝·布莱恩不一样!她可是个了不起的女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懦弱、一个勇敢,用懦弱来对比突出贝雅特丽丝·布莱恩人勇敢的物形象特点。《人间天堂》小说中多次应用这种对比手法,使得阅读者思路清晰,易于理解人物特点,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其二是人物自身的性格对比、经历对比、情感对比等。菲茨杰拉德运用对比手法时收放自如运用巧妙,横纵并用,在《人间天堂》中横向和纵向对比交错运用。不但如此,菲茨杰拉德将对比分为明比和暗比,其中暗比的手法最能突显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的刻画人物和细节。如《人间天堂》中描述“贝雅特丽丝接受了今后再也不可能有的教育”。以此将贝雅特丽丝的现在和将来进行对比,既强调了贝雅特丽丝现在得到教育的机会的重要性,可见菲茨杰拉德用词之精、用词之准。

《人间天堂》最具特点的写作书法是加入了人物独白。《人间天堂》刻画人物时,常常画龙点睛地引用人物独白来突出人物特点,将人物形象进一步升级,赋予人物本身以活的灵魂和思想。独白中通常将人物的惯性思维作为突破点,加以描绘,这一独白既是人物的标志。如《人间天堂》中片段:“许多年来,他就在他那一家人生活的幕后徘徊,纯然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的形象,呆板细软的头发遮住了他半张脸,脑子里想着‘照顾好’他的太太,心里老是因为不理解、也没法理解他的太太而苦恼。”文中独白式词语“照顾好”“不理解”等词语已然成为这一人物的标签,不但定位了这个人物,且赋予了人物特定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使得人物形象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作品影响

编辑

《人间天堂》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正是一部记录菲兹杰拉德本人生活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小说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思想内容却相当深邃,结构非常严谨,1920年首次出版就立刻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最终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美国作家约翰·奥哈拉在为《菲茨杰拉德选集》所做的序言中,颇有感慨地回忆了《人间天堂》当年在读者中所产生的轰动效应,“25年前,很多年轻人都把《人间天堂》当成了考大学的入学指南来阅读。在25至30岁的男女读者中,大约有50万人都对这部作品爱不释手。”

作品评价

编辑

美国文学评论家H·L·门肯撰文评说:“《人间天堂》的确是一部人拍案叫绝的开创性的小说——在结构处理上颇有独创性,艺术表现手法极为精湛,常有神来之笔,这在美国文学中当属少见,如同在美国的那些管理国家事务的人员当中也很少能见到诚实一样……这是我近来所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美国小说。”

文学批评家伯顿·拉斯库曾在《芝加哥论坛》上撰文说:“我认为,《人间天堂》已足以使他在当今为数不多的仍在从事文学创作的美国小说家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就是一部天才之作,是一部迄今以来对美国的青年一代做出了精深研究的唯一作品。”

英国作家托斯·哈代:《人间天堂》是一部印象极为深刻的小说。

美国作家兼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人间天堂》这部小说足以证明菲茨杰拉德已开始崭露头角,发挥他的文学天赋了。这部作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叙事文体清晰流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喜剧意识相当浓厚,人物对话自然逼真。这部小说最令人瞩目的特色是,它向世人庄严宣告,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菲茨杰拉德以饱满的激情、真诚和坦率说出了他同代人共同的心声,在他们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他的前辈们则在侧耳聆听着他的声音。”

美国文学评论家艾德蒙·威尔逊对《人间天堂》在一篇评论中曾这样的评价:“《人间天堂》看起来好似一场幻觉,没有一种主导思想来赋予它连贯和力量。”

作者简介

编辑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小说家。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他年轻时试写过剧本。读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校时曾自组剧团,并为校内文学刊物写稿。后因身体欠佳,中途辍学。1917年入伍,终日忙于军训,未曾出国打仗。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吉姗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