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艺术 编辑

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图书

小说艺术》是一本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出版的图书,原作者捷克斯洛伐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译董强。

作品对小说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诸如“彻底剥离的艺术方式、“对位法式的新艺术”、“专具小说特点的论文式的新艺术”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小说的艺术

作者:兰·昆德拉

类别:学术论著

原作品:L'artduroman

译者:董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

页数:207页

定价:24元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ISBN:9787532735167

内容简介

编辑

无疑地,米兰昆德拉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开始,他那如同音乐奏章般的断章法、通俗的剧模式、对集权社会(甚至包括集权家庭)的犀利观察与剖析、浩浩汤汤的哲学思辨,读者瞠目结舌,流连忘返。最神奇的是他时而在小说章节的铺排上,看来完全不相干的两条故事轴线,最后却在某一点发生了奇异而精彩的汇流,读者一下子被带到了更的位置,得以窥见小说家精彩的布局,如同聆听一首悦人的交响乐章,令人不禁拍案叫绝。这是我在阅读他的小说“不朽”时,铭刻在记忆中最享受的小说阅读的经验之一。

然而,昆德拉的小说也并不好读。也许对多数的读者来说,我们只能捕捉到他完整拼图里的某一块或某个脉络,作为阅读的线索。而今,一个小说家说“小说”的集子再次出版了,这本昆德拉言之为一个实践者反思的“小说的艺术”,值得喜爱阅读小说、甚至创作小说的人一读。

一个小说家是如何看小说的呢。尤其是像米兰昆德拉这样的小说家。昆德拉的小说可以画出清楚的以“七”为基础的建筑结构技术图,巧妙的运用复调结构,配合内在乐曲的速度,以黑色幽默书写着人间的爱与性,历史政治,存在与冲突。

“我并不擅长理。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

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米兰·昆德拉)

图书目录

编辑

第一部分 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第三部分 受《梦游者》启发而作的札记

第四部分 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

第五部分 那后边的某个地方

第六部分六十七个

第七部分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

主要影响

编辑

米兰·昆德拉有一些他自己认可的作品,昆德拉曾经做过一个工作,他把自己写的所有东西放在一块,然后进行挑选,最后挑选出10多部他自己认可的作品,其他的都是他自己不认可的,比如早期发诗歌。他认可的作品当中,包括他的小说,小说如今是10部,我把它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初创期:《玩笑》、《可笑的爱情》(短篇小说集);成熟期:《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巅峰期:《笑忘录》、《不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转型期:《缓》、《身份》、《无知》。他自己认可的这些小说文本大多数也是备受中国读者推崇的。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确实是一个神话,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天文数字。根据法文新近翻译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海译文出版社为此专举行了中文版百万册的发行仪式,非常震撼。中国当代的作家有多少人一部小说能印100万册。怕是凤毛麟角吧,印当代小说印数10万册都称得上是天文数字。其实,在中国广大读者和专业人士情的米兰·昆德拉的著作,除上述小说文本外,还有一部著作《小说的艺术》颇受重视。

米兰·昆德拉的存在之思首先来自他对欧洲文化境况的忧惧不安,他意识到,欧洲的危机,即现代人的深刻的精神危机正在蔓延,他忧虑地指出:“科学的发展很快将人类推入专业领域的条条隧之中。人们掌握的知识深,就得越盲目,变得既无法看清世界的整体,又无法弄清自身,就这样掉进了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用一个漂亮的、几乎神奇的叫法所称的‘对存在的遗忘’那样一种状态中”。昆德拉认为,困扰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最致命的东西就是“遗忘”,即“对存在的遗忘”。那么,存在是什么呢。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对“存在”的探索从来就没有终止过。先哲的诘问构成了千百年以来哲学与文学艺术对生命的关注,也是对“我是。”、“我为什么生。”、“我为什么死。”这一系列疑问的本体性探索。文艺复兴时期,上帝从神坛跌落,人取代神,成了世界的中心。

米兰·昆德拉的成功与声誉,由多种因素构成。比如捷克文化的幽默品格,捷克民族所遭受的厄运,昆德拉个人的传奇经历,及其多方面的修养,包括音乐、哲学、美术方面的修养,共同造就了这位独特的小说家。而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及写作姿态上的沉思情结,正是中国当代作家十分欠缺的。昆德拉批判“媚俗”,但自身也未能免俗。他作品迎合读者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不仅是昆德拉的矛盾,也是媒体时代整个世界文坛一个普遍的现象。昆德拉与诺贝尔文学奖。又是一个不得不说而且难以预测的话题。不过,如何超越自己,是昆德拉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拿这句话去要求一个快满83岁高龄人实在残酷。但事实是:米兰·昆德拉确实在不断的超越自己。他呈现给世界的文本从题材、主题、形式、语言等各方面,每一次读我们都能够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无论从小说的思想内涵还是从小说文本的艺术形式上来看,米兰·昆德拉都无疑是一位在当今世界文坛高度自觉的作家。昆德拉认为“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而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做得出来的。”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关于存在的一种意的思考”的小说观。尽管人们对米兰·昆德拉作品的价值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昆德拉从反传统艺术的道路出发,已然开辟出了一条当代文学上的新小说艺术之路,他的思考也必将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小说艺术提供难能可的启迪。

作者简介

编辑

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原作以法文写成。

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