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树皆秋色 编辑

方方著中篇小说

树树皆秋色》是中国当代作家方方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于《北京文学》2003第11期。

在小说中,知识性、教授华蓉中年未嫁,醉心学术,却因为几通话而恋上了一位未曾谋面的男生。然而最后男生不再来电,往日的点滴温存也灰飞灭,华蓉人生的第一次恋爱以她的自作多情与自取其辱而告终。她如此盼望一场精神的恋爱,她的地位与条件足以让她不在乎对方的物质基础,然而这一切对于对方来说却是调,是玩乐,做不得真的。方方通过对华蓉精微的心理刻画与“爱情神话的最终消解,不仅反映了知识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同时也旨在对以华蓉为代表的知识女性的共同命运作形而上的审视和探讨。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树树皆秋色

作者:方方

创作年代:当代

文学体裁中篇小说

发表时间:2003年11

字数:约40000字

内容简介

编辑

《树树皆秋色》讲述了从未真正谈过恋爱的单身女博导华蓉原本习惯了孤寂冷清的生活,常常寄情于周围山水,把山当做丈夫,把水当做情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慰藉;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被一个自称“五”的陌生人的电话所彻底扰乱。在“老五”有目的地刻意地结识、接近和关怀中,华蓉不再留意身边的景色,而是逐渐陷入了对这个陌生而熟悉的“老五”的好奇和依赖中,以至于在“老五”无缘由的消失后犹如经历了一场生死故。最后,华蓉认清了“老五”只是利用她而非真诚投入感情的事实,毅然将“老五”剔除出了自己的生活,重新回归到了自然景致的怀抱。

创作背景

编辑

小说的篇名“树树皆秋色"语出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野望》一,诗云“东皋薄暮望,徙倚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解。牧人驱犊返,猫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方方以此命名她的这部作品,无疑别有一番寓意。在许多人看来,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满眼金的丰收让人喜悦,让人向往,但深秋过后秃的树干,满地的落叶又难免让人产生萧思之情。诗人王绩怀才不遇,弃官归隐。苦无知音,于秋色正浓之时作此诗抒发自己伤徨无主的心情,整首诗带给人一种消极伤感的无奈与苦闷

人物介绍

编辑

华蓉

小说的女主人公华蓉是一所高校的博导,相貌中偏上,出自书香门第的她不仅有着优家庭条件,也有着良好的自身条件。按世俗的常理来说,这样的女孩是不愁嫁的,但临界中年的她,依旧一个人生活着。于是她只能自我娱乐,选择前的山作为自己的丈夫和情人蔚以聊藉。但这简单的生活却因一个电话而打乱了。老五就是那个触动机制,每晚十点的电话是老五与华蓉联络感情的媒介,也是她必做的“功课”,华蓉从此深陷单恋之旅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老五消失了,华蓉才清地认识到眼前的一切,看到了自己亲手为自己编织的虚幻梦境。通过一系列改变,将老五完全剔除出自己的生活。

老五

老五的出现先就是突如其来的。一个误打误撞的电话,竟然敲开一位单身多年的女教授幽闭已久的心扉。老五至少数月如一日在一个暧昧的时间(晚上十点整)给华蓉打电话聊闲天,而双方从来无此约定;当老五在华蓉出差的时候一天几通电话嘘寒问暖,并因为没有掌握她的行踪而心神不定甚至勃然大怒;当华蓉在蒙受不白之冤,最为孤独无助的一刻,老五跳出来英雄救美而且并不要她领情。老五对华蓉的感情,就算还不是爱情,至少也已经突破了朋友乃至亲密朋友的界限,两人关系的定位实在耐人寻味。

作品鉴赏

编辑

主题思想

女性主体

设计“老五”这个身份神秘的人物以及他所采用的“只闻其声难见其人”的电话联系方式,是别有深意的。在两个人的交往关系中,即便华蓉身为教授老师看似比作为学生的“老五”强势,但自始至终华蓉在明,“老五”在暗;一个身份确定,一个身份模糊;一个感情陷入,一个捉摸不定,这就造成了强烈的错位感。过惯了单身生活华蓉,看似坚强冷漠,对感情无所希求,然而,仅仅是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就打破了她内心的平静和心理的防备,在一种完全不对等的交往中陷入了依赖、丧失了自主,这反映出了华蓉这个高知女性缺乏关怀的多年压抑的心态,也启示人们更多地思考女性主体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问题。

沉重思考

在《树树皆秋色》这部小说中方方从她特有的女性心灵视角出发关注着女性。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华蓉的一段情感纠葛的细腻描写深刻的反映出当代会中知识女性的一种生存困境。作者在平实而又略带点幽默的叙述中消解了“都市爱情”的神话,揭示了爱情背后的虚幻性、欺骗性以及女性面对爱情的盲目与无知。对于华蓉这类女性,作者方方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她看到作为女性她们自身的幼稚虚荣,另一方面她又同情她们的处境,看到了她们的无奈与困感。故事结尾之时作者安排女主人公勉强的取得了点点的主动。小说中华蓉挂断电话,换掉号码,试图把老五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掉,她再一次走入那片久违的树林,可此时的树林已是遍地落叶,接下来她的生活又将怎样,带着那颗染透秋色的心她又将怎样继续扮演她的角色,她能否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没有答案,小说写到这嘎然而止,可它带给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艺术特色

山林景色描写

《树树皆秋色》中关于山林景色的描写值得注意。原本华蓉把自然美景当做寄托:把山当做丈夫,把水当做情人。自然的美景帮助她克服了情感的寂寞,沉浸在自足的意境和的优美的情调中。这时候的山景“常常是很美的。夏天绿得如墨,秋天却带着彩。人往窗前一站,立即就觉得心悦目”。自从接到了“老五”的电话,华蓉的心思就被陌生人牵着,被异样的感情填满,逐渐地开始忽略周围的山景:“以前华蓉心里空空落落的时候,她需要山上的风和树来填满她的心。而现在,华蓉心里是饱满的,所以,当山上刮过来的风,带着树林里的湿气和树叶的芬从华蓉面前拂过时,华蓉竟是没有注意到。华蓉甚至忘了季节正在改变山的颜色”。到了后来,“依然生长着的绿树和鲜花,依然吹来拂去的风,依然披着阳光金边的山顶,虽都在华蓉的视野内,却都没有从华蓉的眼睛进到心中。”小说的最后,华蓉认清了真相,毅然做出决定,回归到了自然的怀抱的她“重新走在她熟悉并且热爱的路上,她只觉得自己内心平静”。这时候山又回复了往日了动人景象,“秋色染透了华蓉的心”。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用景色衬托出女主人公华蓉由平静到盲目再到恬静的心境,由此反映出女性保持独立自主,挖掘自我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作品影响

编辑
  • 荣誉表彰

2005年9月,《树树皆秋色》获第二届“北京文学”。

  • 改编话剧

2013年6月13日,改编自《树树皆秋色》的皮剧《好听的都是伤心的歌》亮相南锣鼓巷戏剧节,该话剧围绕着“三个人和一个声音”展开,讲述了知名大学的美丽女教授与一个神秘电话之间孤独而诡秘的故事。

作品评价

编辑

方方的《树树皆秋色》《水随天去》等小说探讨了女性情感和经济不平衡发展对于纯真爱情的挤压。(文学批评家何向阳评)

出版信息

编辑

《树树皆秋色》首次发表于《北京文学》2003年第11期,后收录至方方的小说集中。

收录书籍

出版时间

出版社

ISBN

《树树皆秋色》

2004年5月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7-5302-0736-9

《方方作品精选

2005年6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7-5354-3039-2

方方自选集

2008年9月

海南出版社

978-7-5443-2545-5

琴断口

2009年9月

作家出版社

978-7-5063-5052-5

《水随天去》

2014年7月

江苏文艺出版社

978-7-5399-6313-6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2015年1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978-7-02-010267-9

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2017年10月

太白文艺出版社

978-7-5513-1301-8

中北路空无一人

2018年4月

四川文艺出版社

978-7-5411-4347-2

收录《树树皆秋色》的书籍封面

作者简介

编辑

方方,本名汪芳,生于南京市,祖籍江西彭泽,曾任湖北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1978年考入武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协,专业作家。1976年始发诗歌,大学期间转写小说。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成为“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是无等等》,中篇小说《桃花灿烂》《中北路空无一人》《万箭穿心》《琴断口》《刀锋上的蚂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散文随笔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沧桑往事》等。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上海政府奖、湖北原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已出版各类作品集一百多部,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韩、泰、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方方 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