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 编辑

辛亥先烈、安庆起义带头人

徐锡麟(187312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子,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镇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月6日,徐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徐锡麟

别名:徐伯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73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1907年7月7日

职业:革命家

主要成就: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

出生地:浙江绍兴

信仰:民族主义

党会:光复会

人物生平

编辑

思想转

徐锡麟造像徐锡麟造像

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年)12月17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东浦的一个名望族。其父徐凤鸣秀才出身,当过县吏,家有田地百余亩,在绍兴城里开有“天生绸庄和“泰生油栈”两家商铺,是当地颇有声望的士绅。

清德宗光绪十七年(1901年),徐锡麟出任绍兴府学校算学讲师,得到知府重用,后升为副监督。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会中竟有中国古在展,徐锡麟愤感列强欺中国太甚。不久结识陶成章、钮永建,在他们影响下,徐锡麟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逐渐放弃对清政府的希望,弃改良而从革命。当时,“《苏报》案”事起,日本留学生群起反对,徐锡麟也慷慨解囊,积极参与营救章炳麟。

建设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3日,由徐锡麟、陶成章等光复会成员创办的绍兴大通学堂开学。光复会成立后,主以暗杀、暴动为手段进行革命。为了培训其成员,陶成章、龚宝铨、徐锡麟等在浙江绍兴城内择地办学,推徐锡麟为监督,怡为校长。招收来自金华处州、绍兴各府的会党成员,对他们进行短期的革命教育军事训练,以培训革命骨干。并拟定规约:“凡本学堂卒业,即受本学校办事人之节制;本学校学生,咸为光复会会友”。

大通学堂只设体操专修科,分特别、普通两班。特别班是会党志士;普通班一部分是会党成员,一部分是进步青年,两班所授课程主要是兵式体操和器械体操。此外,也酌情兼授国语、英语日语、教育学、伦理、算术、地理、生物、图画等课程。学生毕业后,由清廷发给文凭,而在文凭的背面,学校则记上革命组织的暗号。学校大厅悬一联云:“十年教训,君于成军,溯数千年祖宗风,再造英雄地”;下联云:“九世复仇,秋之义,愿尔多士修鳞养爪,毋忘寇盗满中原”。

入光复会

徐锡麟与陈伯平等合影徐锡麟与陈伯平等合影

光绪三十年(1904年)冬,徐锡麟因事过上海,得遇蔡元培、陶成章,首批加入光复会,后成为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回绍兴后,徐锡麟创办了大通学堂,罗致少年英俊,教以军法纪律,为革命培养人才。他还积极结交各地会党,甚至延他们为学校教练。不久,徐锡麟借北上联络大盗冯麟阁之机,出山海关,过吉林天,走西北边疆,查看了山川形势,并亲见日、俄在中国疆土上张狂角逐,愤愤不平,挥刀沙场“为国死”。

谋革命不易,为了达到反满目的,徐锡麟等人逐渐产生了“以术倾清廷”的思想,他们打算以捐官之法,使光复会的成员学习军事,乘机打入清廷内部,以掌握军权。于是他向清廷捐了一员头衔,指分安徽候补。

谋刺恩铭

条:安庆起义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受绍兴徐克助和徐锡麟叔、湖南巡抚俞廉三推荐,徐锡麟与宗汉、陈伯平各捐得官职,并被获准前往日本学习陆军。但到日本后,由于清廷驻日公使的阻挠,学习陆军的计划被破坏,无奈回国。

徐锡麟安庆起义浮雕像徐锡麟安庆起义浮雕像

归国后,徐锡麟等人又打算进一步打入官府,“藉权倾虏廷”。通过发动利用各方关系,徐锡麟谋得筹办安庆陆军小学之事。后因表叔俞廉三的推荐和徐锡麟本人的精明干练,终于得到安徽巡抚恩铭重用,1906年冬季他到了安庆,向抚院落报到,恩铭接见后,派他为安徽巡警尹。他小心逢迎,拜恩铭为师,恩铭引为亲信,又派他兼任巡警学堂会办。徐锡麟食清廷之禄,却时刻不改革命之志。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徐锡麟与秋瑾约定在皖、浙同时举行反清武装起义。起义原定7月19日举行,因一会党人员在上海被捕,招供出革命党人的一些别名暗号,两江总督端方恩铭拿办。恩铭召徐锡麟计议,徐锡麟见自己别号在列,知事机迫人,遂决定于7月8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举义。知恩铭这天有事,要求将毕业典礼提前两天,无奈起义只得于6日举行。外援不至,准备未周,起义堪忧。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慷慨就义。审讯时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

1907年7月7日,徐锡麟被清廷杀于安庆抚院门前,心肝被挖,用于炒菜,时年35岁。

人物评价

编辑

徐锡麟就义前照徐锡麟就义前照

孙中山辛亥革命胜利后,亲来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亲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柳亚子:慷慨告天下,灭虏志无渝。长啸赴东市,剖心奚足辞!

绍兴文史专家林文彪:“按照这样的家庭出身与资质,徐锡麟如果没有参加革命,完全可以是一个锦衣食、前途光明的人。但他却为了民族大义放弃了家庭,成为了一个义无返顾的旧民主主义激进革命家。”

章太炎指出:“光复会比同于同盟会,其名则隐,然安庆一击,震动全局,立懦夫之志,而启义军之心,则徐锡麟为之也。”

人物成就

编辑

创办“热诚学堂”

1903年,徐锡麟从日本回到绍兴后,认识到革命应该从创办学堂、培育人才入手,随即在家乡东浦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并为学堂写了一副对联:有热心者可与共学,具诚意者得入斯堂。取上下联各一字,命名为“热诚学堂”。除文化课外,专门增设兵式体操课,进行军事训练。他在授课时,经常介绍时事政治,宣传革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后来热诚学堂一度成为绍兴光复会的活动基地

联络各地党会

徐锡麟徐锡麟

1904年,徐锡麟接受蔡元培的邀请加入了光复会。当时浙江各地的会党十分活跃,在反清统治和“仇洋灭教”的斗争中显示了巨大力量。但这些会党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如何把分散的会党组织、联络起来,引导到光复会组织中来,实现民主革命的大联合,这是摆在光复会面前的重要课题。徐锡麟亲自带领几名学生到各地会晤会党首领。历时两月,徒步寻访了嵊县、诸暨、东阳、金华、缙云等各地会党,结识了竺绍康、王金发等会党首领,联络进步人士,发展会员,扩大了组织,使光复会成为浙江反清革命的领导核心。

创办“大通学堂”

1904年底,徐锡麟在与各地会党联络中发现,虽然会党众多,也有一定势力,但明显素质偏低,要想联合各派并发挥作用,必须加以培训和教导。因此,萌生了创办一所“武备学校”以培训会党骨干的想法。1905年,徐锡麟说服富商许仲卿出资,创办大通学堂,并邀请秋瑾来主持。绍兴文史专家林文彪认为,大通学堂的创立,是辛亥革命史甚至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十分耀眼的闪光点,它的历史贡献可以与后来的黄浦军校相媲美。而在徐锡麟等人的努力下,大通学堂成了当时的革命指挥中枢,徐锡麟也成了光复会的实际领袖之一。

浙皖起义

1907年,光复会员徐锡麟.秋瑾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浙皖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影响是巨大的,原因是它一方面刺杀的是清廷封疆大吏,位及巡抚的恩铭。一方面是它发动的地点在安庆,绍兴,这些地区都是清王朝的重地。这次起义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立宪的进程,激励革命党人的斗志,探索起义的新途径

人物诗作

编辑

徐锡麟1905年“曾出山海关至奉天、吉林,再经西北诸边疆而归。”这首诗是1906年春这次壮游时所作。作品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雄浑的特色。全诗如下: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家庭成员

编辑

配偶:王振汉

独子:徐学文

儿媳:冯梅珍

徐曼丽(德国人)

孙子:徐乃达(徐曼丽生)

长孙:徐乃英(冯梅贞生)

孙女:徐乃锦(中德混血,徐曼丽生)

孙女婿:蒋孝文(中俄混血)

曾孙女:蒋友梅(徐乃锦,蒋孝文之女)

人物轶事

编辑

问题少年的革命路

徐锡麟出生在绍兴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父亲徐凤鸣秀才出身,当过县吏,家有田地百余亩,又在绍兴城内开设“天生绸庄”、“泰生油烛栈”,资本甚厚。但其从小就是桀骜不驯,自幼“器物过手,辄破坏之”,十二岁那年,为了“学武功”,跑到深山大岭中的寺庙去当小和尚,其后徐凤鸣为了避祸甚至和其断绝父子关系。

“按照现在的标准,几乎就是个问题少年”。徐锡麟之孙徐乃达这样定义其祖父

徐乃达认为1903年的日本之行对徐锡麟走上革命之路影响极大,在日本,徐锡麟认识了很多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也了解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同时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革命志士章炳麟。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东京博物馆看到了一座中国古代大钟在那里展示,他想中国的文物怎么被日本人掠夺过去,加上之前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等,让他觉得必须彻底革命。

与秋瑾无儿女

徐锡麟纪念邮票徐锡麟纪念邮票

徐锡麟、秋瑾都是浙江绍兴人,他们先后加入光复会,共赴日本求学,共同创办大通学堂,共同谋划浙皖起义,最后徐壮烈牺牲,秋从容就义。

而由邱礼涛执导,黄奕、杜宇航、黄秋生、郑嘉颖等人主演的《竞雄女侠·秋瑾》也引起了广泛争议,黄奕饰演的秋瑾和杜宇航饰演的徐锡麟两人关系亲密。

针对秋瑾徐锡麟为表兄妹和情侣的说法,徐乃达经过考证均不成立,在徐家家谱中没有发现和秋瑾的关系,秋瑾是拿着光复会会长蔡元培的介绍信第一次见到徐锡麟,如果是表兄妹就不需要介绍信。

“秋瑾巾帼不让须眉”,徐乃达认为这并不符合当时男性的审美倾向,何况徐锡麟当时已婚,夫妻非常恩爱,其妻子王振汉与秋瑾情同姐妹

徐乃达认为秋瑾徐锡麟年纪相仿,志同道合,但并无儿女私情

正义刺恩铭

徐锡麟塑像徐锡麟塑像

1907年7月6日,安徽巡抚恩铭及文武官吏陆续齐集巡警学堂,参加毕业典礼。典礼开始,徐锡麟当时呈上毕业名册,口头报告了毕业官兵人数,随后说:“报告,今天有革命党人起事!”恩铭拍案声说:“在哪里?什么人?”徐即应声说:“在这里,就是我。”话音没落,就朝恩铭连射数枪。大家夺门逃命。恩铭在被抬出去时喊叫道:“快把乱党就地正法。”于是藩台冯煦命令大家一齐集中到抚院。他们集中在大堂后东边大厅里,忽闻上房内哭声震天,又见同仁医院院长、美国人戴世璜与拎着包的一行人匆匆走出,大家围上去打听消息,戴说”不中用了,身中六七枪,尤以右耳及腰部两颗子弹无法治理。“一会儿,人声又开始杂乱,几名士兵将徐锡麟反绑着押来了。他见藩台说:“大帅安否?”冯煦将脚一跺,说:“畜生,大帅待你何等恩厚,现被你枪杀,还敢问安否?”徐锡麟道:“问大帅安问正是私谊也。”接着说:“枪杀恩铭,此乃正义也。”这时忽然传说“太太下来了。”宣称要将徐先剜心,后斩首

公堂之上,面对审判,徐锡麟义正词严,怒斥清廷专政误国。清官质问徐锡麟:恩铭待你不薄,为何刺杀。徐锡麟厉言道:“恩抚待我,私也;我杀恩抚,天下之公也。”清官又问:汝常见恩铭,为何不于署中杀之。徐锡麟言:“署中,私室也;学堂,公地也。大丈夫作事,须令众目昭彰,岂可鬼鬼祟祟。”遂自写供词,愿一人承担责任,不牵连学生。

1907年7月7日,徐锡麟英勇就义。时年35岁。

后世纪念

编辑

人物故居

徐锡麟故居徐锡麟故居

徐锡麟故居,位于绍兴东浦镇孙家娄,晚清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占地1133平方,徐锡麟青少年时代在这里生活读书

徐锡麟故居现辟作徐锡麟生平事迹陈列室对外开放。

徐锡麟现葬在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

徐锡麟墓

在杭州西湖区风篁岭下南天竺,龙井路旁。原演福寺旧址。(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

徐锡麟烈士墓徐锡麟烈士墓

徐锡麟牺牲后,遗体安葬安庆城北马山。民国元年(1912年)1月21日,徐锡麟、马宗汉、陈伯平三烈士灵柩运经上海,在永锡堂召开追悼大会,同时追悼的还有陶成章。次日烈士灵柩运至杭州,葬于孤山东南麓。1964年,徐锡麟墓及附近葬左右的陈伯平、马宗汉墓被分藏三坛,迁鸡笼山。墓碑同时随迁,墓表藏劳动路庙。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墓遭破坏,碑石无存。1981年9月,遗骨由鸡笼山再迁风篁岭南天竺原演福寺旧址。三烈士遗骨重换骨坛,坛内各置砚石一方,上刻姓名和“一九八一年九月自鸡笼山迁南天竺”字样。新墓为三座圆形墓,徐锡麟墓居中,高100厘米,直径400厘米。左为马宗汉墓,右为陈伯平墓,皆是80厘米,直径250厘米。均用大块青石砌成,上植草皮。

锡麟

锡麟街锡麟街

锡麟街是为了纪念为推翻清廷在安庆牺牲的烈士徐锡麟而命名的。1906年春,徐锡麟以候补道员的身份来到安庆,出任安徽巡警学堂会办,他积极发展革学堂起义”,一度攻占军械所,但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徐锡麟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曾提到此事,并以此为题材,写出了《药》这篇著名小说,表达了对刽子手的痛恨和对烈士的深深悼念。革命胜利后,安庆人民为纪念这位烈士,就把他起义地点旁边的一条街道命名为“锡麟街”,并在人民路旁立起一座他的塑像,以示纪念。